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愛因斯坦為何牴觸量子力學?

2021-01-19 宇宙探索

在上世紀20年代,一群年輕的科學家奪走了愛因斯坦的光環,他們對物理學的研究提出了新奇的思路,他們對宇宙的看法是那麼獨特,甚至連科幻小說都望塵莫及,徹底顛覆了愛因斯坦對統一宇宙理論的訴求。在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帶領下,這些科學家開拓了宇宙全新的領域,一直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小粒子的原子,被發現是有更小的粒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組成了原子核,外圍則是電子作軌道運動,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的理論都無法解釋這些微小粒子的行為以及原子內相互作用。原子內部的一切太神秘了,隨著原子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分解開,之前的理論完全無法解釋它們,引力作用微乎其微,電磁現象也並不顯著。由於沒有一種理論能解釋著新奇的世界,科學家們在陌生的原子領域迷失了,他們苦苦地尋找著辨識的地標,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這一切都改變了。

在那些年裡,物理學家發明了一個新的理論「量子力學」,它可以成功解釋微觀領域中粒子的行為,但有個問題,量子力學是個激進的理論,完全粉碎了先前對於宇宙的認識。愛因斯坦的理論認為宇宙是有序並且可預測的,但是玻爾不這樣認為,他和他的同事宣稱在原子世界是個隨機的世界,在原子或量子級別中存在不確定性。根據量子理論,你所能做到最好的就是預測一次又一次結果的概率。這個奇怪的想法描繪出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新世界,它是如此的令人忐忑。量子力學的規則與我們過去習慣的法則大相逕庭,我們日常的經驗與在量子世界見到的任何一切截然不同,量子世界非常瘋狂。近90年來,量子力學成功證明這些看起來奇異的現象在微觀世界確實存在。如果有一個事件有一千個可能性,連量子力學也不能確定究竟哪一個才將發生,所有的可能都會實現!

甚至在我們的宇宙中,被量子力學認為存在概率的事情雖然通常被我們認為絕不可能,但卻事實發生了。例如,粒子真的有概率穿越牆或者障礙物,你我都感到不可思議,甚至你我都有一定的概率穿過一睹實體牆,經計算顯示,以上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直到這個可能性的發生前,以至於你我有可能永遠的抵在那面牆上!

為了理解量子原理,我們需要放棄那些關於世界的假設。但有太多人接受不了量子力學的理論,愛因斯坦也是這麼想的,他堅信世界是按可預知的規律運作。對於那些認為我們只能計算事件概率的想法,愛因斯坦堅決牴觸。量子力學表明,我們不能確認任何實驗的結果,只能確定某種實驗結果出現的概率,在這點上,愛因斯坦堅決不同意,他說上帝絕不會擲色子。然而一個接一個的實驗證明愛因斯坦錯了,量子力學確實可以從亞原子層面上描述宇宙的運轉。量子力學並不是某種奢侈品可有可無,它簡直天衣無縫,通過量子力學做出的推測還從來沒有和現實觀測產生分歧。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喜歡就好,打賞隨心情!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解讀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如此詭異?
    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愛因斯坦大膽地引用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思想,認為電磁波本身就是能量量子組成的,稱之為光量子(後面統一簡稱為光子),愛因斯坦正是因為這篇論文獲得了遲到的諾貝爾獎。
  • 量子力學的概率是什麼?和超光速有何關係?為何愛因斯坦是錯的?
    量子力學的概率是什麼?和超光速有何關係?為何愛因斯坦是錯的?量子力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物理學,其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理論,有一個理論就叫超光速,也就是說是超越光速的存在。但是愛因斯坦說,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是無法超過光速的,這兩個結論就是衝突的。
  • 量子力學的前世和今生
    前世受至於工業發展水平,實驗水平的問題,經典物理學核心人物牛頓也不是永遠正確的,1830年,英國醫生、物理學家託馬斯楊用「紙片上的小洞實驗」來驗證學是由微粒組成的,即光電子,為後世量子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者為何卻又反對波爾等人的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發展到後期幾乎變成的玄學,他認為波爾、海登堡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式量子力學釋義是不完備的,只是接近真理而已,還不是真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雖然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但其實愛因斯坦等人對於量子力學的認識仍舊局限於經典的物理學
  • 量子力學與上帝的骰子
    它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懷著對科學的敬畏之心,本人希望化繁為簡、以最平實易懂的語言,寫下量子力學的發展以及普通人怎樣能看懂量子力學,和大家一起掀開量子力學的神秘面紗。大地沐浴陽光,萬物生長。卻不知光到底為何物,只能做出一些猜想。人類對於光的無知,直到1655年開始有所改變。英國的博物學家胡克,提出了光的波動說,他認為光是一種波,與水波相似。荷蘭人惠更斯發表《光論》,發揚了這一理論。
  • 量子力學的顛覆性究竟有多大?
    拿破崙看完就問他,為何在書中一句也不提上帝?拉普拉斯說,陛下,我不需要那個假設。拉普拉斯其實代表著一種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也叫做:決定論。這也是為什麼愛因斯坦等人一直和量子力學作對的原因,因為他們無法接受量子力學對於決定論的否定,愛因斯坦在和量子力學宗師波爾對決時,就曾說: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 愛因斯坦的骰子代表什麼?有什麼意義?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的骰子代表什麼?有什麼意義?人類要重新認識量子力學?說到量子力學,可能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例子就是薛丁格的貓,可是許多人對這個概念都有著非常大的誤解,這個實驗和愛因斯坦還有關係。上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和另一位物理學家玻爾吵了一架,愛因斯坦生氣地說,上帝不擲色子,許多人都覺得愛因斯坦不認同量子力學,事實果真如此嗎?薛丁格的貓其實一直以來我們都誤會了愛因斯坦,他並不是反對所有量子力學,只是不喜歡其中一些極端的觀點。愛因斯坦在當年發表論文,反對了量子力學中的概率問題,同時也得到了薛丁格的支持。
  • 愛因斯坦不接受量子力學與富蘭克林獲取對手支持背後有什麼共性?
    一、愛因斯坦晚年為何不接受量子力學?2020年12月4日,我國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牢固確立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 量子力學英雄譜|玻爾茲曼|量子力學|費米-狄拉克|粒子|愛因斯坦
    此一假設被看作是量子力學的開端, 而普朗克常數h也成了量子力學的標誌。普朗克被譽為「把一生獻給熱力學的人」。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德國人1905年,愛因斯坦利用是頻率為的輻射的基本能量單位的假說,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
  • 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不是因相對論,而是它,它打開量子力學的大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被譽為繼伽利略·伽利雷、艾薩克·牛頓之後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如今我們一提到愛因斯坦,肯定就會想起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愛因斯坦分別於1905年、1915年創建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解決了牛頓經典力學在宏觀高速世界不適用的問題,相對論創造性的將時間維度與三維空間聯繫在一起,提出「四維時空」概念,將整個人類對於世界、對於宇宙的認知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程度
  • 量子力學的未來是怎樣的?
    量子力學的未來是什麼? 回答:作為一門研究學科,量子力學在60年代隨著量子場論、馮·諾依曼混合態熵的嚴格度量以及貝爾定理的出現而結束,其中馮·諾伊曼熵作為糾纏的嚴格度量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下面這些都代表了傳統量子力學的延伸:狹義相對論(量子場論很好地完成了它)根據第一性原理預測粒子自旋的存在(多虧了狄拉克方程)為量子力學中力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有電致力、強力和弱力的量子處理
  • 1群走錯方向的人,成就了量子力學的偉大,他們的核心是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學派的代表人物玻爾的爭論,推動了量子力學發展,促成人們對世界本質的深刻認知。根據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微觀世界的量子,在沒有被觀測的情況下,處于波函數狀態,描述量子的各個物理參數是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 牛頓、愛因斯坦以及量子力學中的時空
    人類對於時空的認知,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再到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時空觀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牛頓的時間和空間觀牛頓眼中的空間和時間都是絕對的、永恆不變的。在牛頓眼裡,任何運動都是相對絕對空間而言的,比如旋轉的舞者就是相對絕對空間在進行旋轉。
  • 量子力學的誕生
    量子力學的發現與完善過程充滿了神奇與巧合,如果沒有玻爾為其賦予靈魂,量子力學是否能誕生還真不好說。下面和大家聊聊量子力學的誕生過程。海森堡與薛丁格就是這個背景下各自開展了開創性工作,在1925-1926年分別為量子力學取得突破性進展。
  • 量子力學的隨機性被推翻了?
    諸如「耶魯大學實驗推翻量子力學隨機性」「愛因斯坦又蒙對了」等等標題黨紛紛出現,仿佛戰無不勝的量子力學一夜之間陰溝翻船一樣,很多文青紛紛哀嘆宿命論又回來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還是報導偏差歪曲了論文本意?
  • 量子力學與測不準原理
    ——量子力學與現實生活邏輯不能自洽,不是建模不對,主要是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觀測維度問題。相同觀測時間下,宏觀世界是靜止的,微觀世界已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以上為索引。
  • 量子力學的三大階段性
    在愛因斯坦等提出的著名的EPR實驗裡,愛因斯坦從經典力學的觀念出發,認為兩個粒子分開之後,其中一個粒子的測量結果不再依賴於另外一個粒子的狀態。如果要把這個粒子的測量結果(動量或自旋)通知另一個粒子,就需要一些時間,因為信息傳播速度最快也不可能超過光速。所以,愛因斯坦認為量子糾纏態違背相對論。按照「經典直觀邏輯」,愛因斯坦的推理無懈可擊。
  •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可能存在的統一模式》(論文)
    量子力學與相對論各自擅長領域不同,一個善於內察,另一個善於遠觀;遠觀之後是內察,內察之後要求宏觀表現;如黑洞發現與機制探索,相對論方程一個解的結論到天文上對黑洞的發現確認,霍金關於黑洞無毛與霍金輻射的論證,可以說天文黑洞存在與狀態發現源於相對論指導性成果(不能低看天文工作),對天文黑洞機制與演變認識分析源於量子力學成果
  • 解密:現代物理的奠定者——量子力學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愛因斯坦說過著名的一句話「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而這就話的出處便是他對量子力學的不認可之中,但恰恰相反的是愛因斯坦卻是量子力學的奠定者之一。原因很簡單,因為愛因斯坦和同時代的人都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量子現象是隨機的,但量子理論不是,例如薛丁格方程百分百遵從絕對論,同時愛因斯坦所獲得的諾貝爾獎也是詮釋了量子領域,但它所徹底反對的是哥本哈根詮釋。
  • 量子力學中的物理實在觀是怎麼樣的?
    愛因斯坦認為,如果一個物理理論是完備的,那麼物理實在中的每一個要素一定能夠在這個理論之中擁有它的對應描述量,也就是這裡頭的可觀測量。如果不對體系進行任何幹擾,我們去測量這個體系或者這個物理客體的某個對應物理量,這個物理量應該給出一個確定的值,不然它就缺少了物理實在中的那個對應要素,從而物理實在的完備性就被打破,愛因斯坦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