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類也能像螞蟻一樣通力合作的話,那我們可能將變得更有生產力。長期以來,我們知道螞蟻以集體行事保護巢穴、防止入侵者而出名,它們甚至能在洪水突來之際搭成救生筏。今天所呈現的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螞蟻組成「雛菊鏈」來搬運一隻巨大的千足蟲的屍體進入它們居住的巢穴。以前從未見過這類行為,目前科學家們表示尚無力對此做出解釋。
視頻片段顯示,東南亞某地一種名叫細顎猛蟻(Leptogenys)的螞蟻種群組成一條鏈子來搬運重物。細顎猛蟻是個非常多見的螞蟻種群,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地區。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多明戈斯山分校昆蟲學家Terry McGlynn告訴 The Atlantic,以前從未見過螞蟻運用雛菊鏈。科羅拉多大學博士生Helen McCreery是一位研究螞蟻合作運輸策略的專家,她新近發表的論文詳細列舉了40種通過協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巢穴的生物。螞蟻的策略各有不同,有兩隻螞蟻一起抬一片葉子,也有編織蟻和工蟻聯合起來把蝙蝠甚至蛇搬運到樹幹上。
她說:「對我而言,這種行為看起來與在其他螞蟻身上觀察到的行為不同(包括編織蟻)。這些細顎猛蟻搭到其他螞蟻身上搬運獵物,而不是自己整個趴到獵物身上。有人可能會認為,雛菊鏈的出現是因為螞蟻湊巧趴到連接它們想要搬運的獵物的某樣物體上方,但我不這樣認為。」McCreery指出,螞蟻非常擅長區別自己種群和其他種群——它們不會搞錯的。單個螞蟻可能不聰明,但當聚居在一起的所有螞蟻通力協作的話,它們就能完成壯舉,這一點體現在螞蟻們面對一隻險惡的小鳥時協同發起的蟻酸腐蝕攻擊,或運籌帷幄把一大塊食物搬入一個小洞。生物學家有時會把這樣的蟻群歸於超級生物群,它們喜愛群體作戰而不是單打獨鬥。比如當林地蟻感受到危險來臨(被一隻飢餓的小鳥盯上的時候),就會共同從腹部噴出惡臭的蟻酸。蟻酸對人類無害,和醋的氣味差不多。然而它足以嚇壞個頭較大的捕食者如啄木鳥和松鴉,這些入侵者可能會在蟻穴引發混亂,但林地蟻緊跟而來的反擊會讓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們協同合作,最終得以過上更和平的生活。洪水來臨的時候,火螞蟻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它們的爪和下顎自動集合成救生筏。
喬治亞理工大學(Georgia Tech)的工程師和數學家發現,這些小生物把身體連接在一起的方式與防水布編織的原理類似。螞蟻的外骨骼通常不易被水沾溼,它們通過身體互相連接更增強了防水性。研究者收集了許多火螞蟻,發現把這些螞蟻放入水中時,它們會用下顎,爪子和黏液分泌部位緊緊抓住彼此,這個力量非常大——自身體重的400倍,由此它們就組成了一個救生筏。研究者們說:「這個黏黏的具有彈性的『組織』更像由螞蟻『分子』組成的液體。」螞蟻從球體中心散開,變成一個薄餅形狀的筏子,以防止自己掉入水中。
(編譯:shixinxin;via daily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