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異事錄:古代「盲妓」令人髮指,富家子弟惡俗成潮流!

2021-01-09 導師風範

導語:

古代供民眾遊玩的場所不多,平民喜歡在市井鄉野做小遊戲,文人墨客則喜歡於風雅之處吟詩作賦。

至於那些上流人家,他們有一個不一樣的「遊戲」,那就是召「盲妓」。儘管社會經歷了「廢娼運動」,富家子弟仍然熱衷於流連煙花之地,還逐步開發了「盲妓」。

這種習氣影響深遠,甚至還成為了古代「富二代」的閒暇潮流。

從字面來看,「盲妓」並不難理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盲人娼妓」。其實去青樓找藝妓已經是很多年的風氣了,經過發展之後「盲妓」變為了最隱秘也最令人髮指的衍生品。

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所有人都在討論著這個新奇的事物,在當時可以用「火爆」來形容。

龜鴇為賺錢毀「盲妓」雙眼

細數古代才女,不少都是「名妓」出身,最好的例子就有李師師和柳如是。名妓的社會地位並不低,她們不僅不用籤賣身契,甚至還可以自主挑選客人,只有名滿天下的才子,才有幸能與名妓見上一面。

成為「盲妓」的女性不一定是盲人,有很多都是身體沒有缺陷的正常女性。想要找到一名合適的「盲妓」並不容易,所以古代青樓為了賺錢故意將人弄瞎。

找不到真的盲人,老鴇就想出了歪主意。翻一翻《中華全國風俗志》,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盲妓」是怎樣被「創造」的。

能被選為「盲妓」的女孩子一定是「秀麗婀娜之女」,歌舞和應酬培訓同時進行。等到女孩長到十四、五歲,龜鴇毀其雙目,再裝上假眼,平時戴著墨色眼睛來掩飾。

將一個健康的人故意弄瞎,還要裝假眼,這真的太殘忍了。

官二代富二代痴迷「盲妓」

很多人會好奇,這種既殘忍又難以啟齒的行為,為什麼會成為潮流呢?這就要講一講古代名妓劉元的故事了。

名妓的社會地位不低,有名氣的名妓大多都有很高的傲氣,就像是李師師身邊都是名流大家,比如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還有大名鼎鼎的宋徽宗。

幾位有名之士來找劉元,卻被拒之門外,劉元還輕蔑地說了一句:「區區名士,能值幾錢?」

名妓不好找,普通藝妓又沒意思,更新奇的「盲妓」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召妓的文人墨客畢竟是少數,喜歡「盲妓」的大多數是財大氣粗的官二代富二代,他們便把目光投向了「盲妓」。

「盲妓」以殘忍淫逸為樂

富二代出大價錢買下意中「盲妓」,完全不把她們當人。如此淫逸的樂趣滿足了人們扭曲變態的心理需求,跟風者越來越多。

根據古書記載,「盲妓」的「玩法」多種多樣,大多都是殘害妓女身體供人淫樂,不少女性只侍奉過客人一次就落下了很多病根,不僅眼睛瞎了,身體的其他殘缺也很多。

到了最後,不僅僅是富二代喜歡「盲妓」,連更小門戶的公子哥也都以此為樂,可以看出,「盲妓」已經在富人圈子裡廣為流傳,參與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從明朝延續到了民國時期。

「盲妓」地位卑微處境悽涼

不同類型的娼妓,她們的社會處境千差萬別,「盲妓」屬於地位最低的一種。她們不能看,只能聽和摸,連走路都要人扶著,別說自己獨當一面了。

老鴇成了她們最依賴的人,所以只能一直被老鴇壓迫。一些老鴇為了滿足富紳們特殊的玩弄想法,一定會讓「盲妓」先去侍奉,將她們完完全全當成了商品。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盲妓」是最野蠻的習氣,成為了中國奇聞異事錄中最陰暗又難以啟齒的一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惡俗?惡俗無處不在,惡俗隨處可見
    惡俗,惡俗,惡俗什麼是惡俗?惡俗無處不在,惡俗隨處可見。惡俗簡單來說就是把本來粗俗,糟糕的事情裝扮成了優雅,精緻,富有品味,有意義和符合時尚。俗氣浮誇的服裝是糟糕的,但如若非要被媒體或者「潮流」強行附上「先鋒」,「時尚」的標籤,便是惡俗;口味糟糕,不新鮮的食物是糟糕的,但如果菜館不僅刻意奉上這樣的食物,並且還要通過各種方式來修飾成「奇貨可居」的美食,便是惡俗;一個人的冷漠,惡意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如果非要裝扮成好人模樣,矯揉造作,塗抹上一大堆的」好人粉「,即是惡俗的。
  • 《天之痕OL》神魔異事錄之怪物山海經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中國...
    《天之痕OL》神魔異事錄,為您揭開怪物之謎。 幹麑子: 殭屍的一種,是因礦坑坍塌而死亡的人所變成的死靈;它能告知礦石的正確位置,但是條件是要帶它脫離礦坑;當它的身體接觸到空氣時,會漸漸腐化變為腐水,碰觸到的人皆會因而病死。
  • 「能娶富家丫鬟,不要窮家女」農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經常在農村生活的人,可能對一些古語並不陌生,這些話聽起來簡單易懂,但是也有一些不乏帶有迷信色彩,有的甚至被很多年輕人摒棄,那麼你聽說過「能娶富家丫鬟,不要窮家女」這句古語嗎?這些古語大部分都是由古代社會流傳下來的,我們也都知道,古代社會是比較封建的,思想也沒有得到解放,所以有些話是比較封建迷信的。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表面的意義來看也是比較好理解的,也就是說如果有那個條件,能娶到富家人的丫鬟,那麼都不要窮人家裡的女兒。
  •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爆發過像歐洲的黑死病和麻風病那樣的泛大陸...
    據《中國救荒史》對疫情的不完全統計,周朝發生過1次,秦漢時發生過13次,魏晉時發生過17次,隋唐時發生過17次,兩宋發生過32次,元朝發生過20次,明朝發生過64次,清朝發生過74次,合計起來,至少在中國古代發生過238次以上。類似於黑死病(也就是鼠疫),麻風病也不在少數。
  • 馬槊是古代世家子弟專屬高檔武器?尉遲恭和李元吉:有錢人不拼命
    大約是因為這種在遊戲中追求更好裝備的習慣,很多人總喜歡去想現實裡的古代有錢人的裝備有多好。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提出了馬槊並不昂貴的看法後,有一些人依然認為馬槊就是造價高昂的武器,今天我們就繼續探討一下古代那些有錢人真的都使用更高級的裝備嗎?網絡上一直盛傳馬槊造價高昂,杆子是積竹木柲,藥用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
  • 十大惡俗網絡歌曲噁心了誰?
    近日,某網站評選出了十大惡俗網絡歌曲。在這張榜單上,不僅有《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也有《我的媽是你的丈母娘》、《我愛人民幣》等讓人一頭霧水的新奇之作。  關於惡俗網絡歌曲,或者說關於惡俗網絡歌曲的代表作《老鼠愛大米》,說起來已經是一個非常老舊的話題,它當初流行時引起的爭議,以及流行初期的火爆程度,包括後來三番五次的版權官司,演唱者楊臣剛恐嚇女友等事件,一系列的新聞報導使得這首歌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上,轟炸著公眾的視覺、聽覺,乃至於一些人在一段時間內聽到《老鼠愛大米》的歌名都有不適的感覺。
  • 惡俗圈的拼音縮寫
    惡俗圈的拼音縮寫時間:2020-05-26 19:1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esu什麼意思什麼梗?惡俗圈的拼音縮寫 esu是惡俗圈的拼音縮寫( s) 早期esu:從貼吧起源,在B站壯大,成員構成以東方眾,inm民,哲♂學家,音MAD玩家為主,以惡俗的方式或小眾梗在彈幕、評論中爆破,攻擊網絡聖人,鍵盤俠,以及一切看不順眼的弱智用戶 當代e   原標題:esu什麼意思什麼梗?
  • 古代有種刑罰,能讓女囚犯感到羞愧,如今卻成了年輕人的潮流
    在古代時,有一種刑法對於女犯人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折磨,可是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講,卻是一種變美的潮流。這個刑罰就叫做墨刑。公元3000年前,我國歷史還處於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有5大酷刑,其中墨刑就是裡面的一個分支。並且在接下來的3000年時間裡面,一直都被沿用。直到公元1740年,才被清朝統治者在法律條文中徹底剔除,這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 古代這些刑罰觸目驚心,女性受此刑將痛不欲生,如今卻成時尚潮流
    古代封建社會不像當代文明社會,那時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統治,發明了各種刑罰,目的就是震懾壞人,讓反對自己的人誠惶誠恐,從而達到以儆效尤教化百姓的目的。其實剛才在文章開頭提到一些酷刑只是歷朝歷代對古代基本刑罰的演化和創新。早在秦朝之前,官府懲罰犯人主要是用五刑即剕(fèi)、宮、劓、大闢、墨等五種刑罰。
  • 《子弟》作者楊瀟 綠茶對談:何處尋子弟,哪裡是故鄉
    活動就「何處尋子弟,哪裡是故鄉」這一主題,與現場讀者進行了輕鬆愜意的交流。楊瀟在《子弟》中寫道:「中國本身就是個魔幻的國度。而他就生長在一個具魔幻色彩的地方——廠礦」,「寫作的一種動力正是來自返鄉,你需要不斷返回地理上的、精神上的,或許根本不曾存在的那個故鄉。」《子弟》聚焦於轉型中國的失重故事,展示著思考者、倖存者、信仰者、流浪者的外在生存狀態和內在心理世界。
  • 廣西一新郎接親戴綠色帽子,父親身後寫著"我要扒灰",惡俗婚鬧何時了?
    不少網友表示太惡俗了、噁心透頂,還有南寧網友稱從小到大沒見過這種風俗。其實"扒灰"是一種比較隱晦的說法,在古代就是指公公和兒媳偷情,是赤裸裸的亂倫。在婚禮上打著這樣的名號"扒灰",明顯是與新時期的中國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如此低俗齷齪行為,著實令讀書人所不齒!
  • 大清滅亡後,八旗子弟為避風頭紛紛改名,他們是如何改的?
    清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鴉片戰爭的到來使清朝遍體鱗傷,加上辛亥革命的爆發,大清王朝滅亡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王制度打破了,實現了人人平等的新中國時代。,以往貴族高高在上,高貴的姓氏讓他們引以為傲,可能當代的我們只知道百家姓,姓氏哥,了解到了中國姓氏如此之多,但是這些姓氏到底從何而來,又有什麼含義呢?
  • 毛毛蟲的蝶變 VIPKID為打工子弟啟動公益眾籌計劃
    此次活動將會惠及北京的十餘所打工子弟學校,讓打工子弟現場感受外國文化的薰陶,為他們點亮求知的夢想之燈。同時,VIPKID與天橋藝術中心籤署了合作協議,將獨家贊助《好餓的毛毛蟲》的北京暑期巡演,屆時這些打工子弟都可以去親臨現場,觀看這部享譽全世界46 年的國際知名兒童舞臺劇。
  • 「皮膚白」成為中國式審美的硬標準!為何中國人對白如此執著?
    「皮膚白」成為中國式審美的硬標準!為何中國人對白如此執著?這種趨近病態的對白的追求,已經完全滲透到每個中國女孩的骨子裡。甚至「膚白貌美」這一項也成為公園相親角女性明確指出的有利優勢。許多女孩皮膚稍黃一些,沒能皮膚白皙通透,就各種不自信。
  • 努力一輩子也比不上富家子弟,那努力的意義又何在?
    你能把自己的生活儘量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自己儘量活成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了。除了你頭腦裡不停在和別人攀比,還有什麼可以證明你的人生與別人有關?你以為富家子弟就沒有煩惱?每個人來世上都必定有自己的執著和煩惱。跟身份地位無關,你以為億萬富翁就過著你夢想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也許他的焦慮比你大多了~你每天不過計較幾百幾千的得失,而他要計較上億數十億的得失,哪個更玩心跳?
  • 古代「千金」真的是指女孩嗎?看到答案後,現代人都叫錯了
    其實這句話頗有古風的意思,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都是這麼稱呼女孩子為千金的,到現在為止所以說很多現代人都會稱女孩為千金,那麼在古代的時候,千金真的是指女孩子嗎?其實很多人都交錯了,一起來看一下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 泉州市區現惡俗行為:新郎穿內褲戴胸罩 當街鬧洞房
    聲音 惡俗行為要不得  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一天不到就有100多位網友轉發,評論更是有200多條。  記者注意到,大部分網友都表示這不是閩南嫁娶風俗。網友@Famer7Q表示,明顯是外地的,泉州才沒這習俗,亂黑我大泉州,別來破壞泉州名聲。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在中國,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使得人們感覺到寒門子弟實現階層躍升同樣變得更加困難。 李中清團隊研究發現,自1953年至1993年的40年時間裡,工農或無產階級子弟成為新的教育精英優勢群體,1993年之後,官員、技術人士、有產者等家庭又再次回歸成為教育精英的主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