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江蘇省2016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開考。這是南京29中考點考生入考場。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吳俊 攝
昨天開始,為期一天半的江蘇2016年「小高考」正式開考。據了解,今年江蘇共有34.78萬人報考學業水平測試,比去年減少3.5萬人。揚子晚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首日物理、政治、生物和地理四門試卷熱點頻出,二胎、引力波、房產契稅、網際網路+……這些熱點都考到了。總體來說,首日四門難度上比去年有所加大,普遍反映過關容易得A難。本報特邀南京幾位一線名師對首日四門進行點評。
物理
難度平穩,實驗題和「彈簧題」要小心
點評人:吳克寧(南京29中;高級教師)
學生總體反映今年試卷的難度和往年相比相差不大,感覺變化最大的是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在第25題實驗題和第27題計算題中,都出現了在試卷上進行的長度的測量,這是以往考試中所未見的。總體來看試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著重對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全面考查。全卷沒有偏題怪題,23道選擇題均考查的是高中物理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設問上也沒有任何陷阱,對基礎知識掌握牢固的同學而言,選擇題全對也是沒有問題的。
二、除了前面提到的創新地引入了試卷上的測量,在選擇題20-23題組的背景知識中,介紹了今年二月美國科學家對引力波的首次成功探測以及引力波的相關知識背景。尤其提到了我國本土探測引力波的重大工程——「天琴計劃」,比較有新意。
三、細處的考查也在實驗題上體現。選擇題第11題,是機械能守恆的實驗,細處考查的是實驗操作中紙帶釋放的正確方式。尤其是第25題實驗題,它的第一個空詢問的是安裝複寫紙(或墨粉紙盤)的正確方式。這些問題的考查,體現了對物理實驗教學和學生實驗能力的重視。
四、試卷中的「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些實驗有沒有實實在在地做過,做的時候有沒有嚴格按照正確的方式操作,是不是只是紙上談兵。第二個「實」體現在試卷的區分題上也就是第28題,彈簧作用下變加速的運動一直是文科生理解的難點。但這個難點涉及的知識點就是熟悉的牛頓第二定律,對牛頓定律的掌握是否「實」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政治
「人口題」和「就業題」是衝A攔路虎
點評人:徐一鳴(南京29中政治教研組長)
今年的政治試卷學生普遍反映過關容易,得A很困難。具體來說:
一、基礎與能力並重。考點覆蓋面廣,重點考查教材主幹知識,例如金錢觀、理財觀、宏觀調控、人大選舉、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團結、國家利益、意識能動作用、聯繫、對立統一等等,啟示我們學習不能單純死記硬背。
二、緊跟熱點與價值引領並重。「十三五規劃」、「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精準扶貧」、「中英開啟黃金時代」、「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改革」、「海綿城市」、「引力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二孩」,試題背景材料活潑多樣,試卷時代氣息豐富濃厚。「網際網路+改進養老服務」、「磨刀老人吳錦泉的慈善捐助」、「讓天天讀書成為習慣」、「藍天救援隊無私奉獻」,引導教與學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整卷弘揚正能量,傳遞真善美。
三、理論與實踐並重。第41題以某企業的「私人定製」為例,從其人性化功能,高科技元素,生態化品質的制勝法寶,引導學生學會用所學企業的相關知識分析對飽受產品過剩的傳統中國製造的啟示。第43題以生涯規劃為背景,模擬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價值。
四、試卷區分度高。試卷總體穩中求新,清新活潑,但是由於主觀題能力立意要求高。第42題第(2)問要求學生結合我國人口政策的動態調整,談談為什麼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求學生有很好的概括材料能力;第43題(3)結合職業規劃模型,請學生談談自己應在高中階段做好哪些準備,要求學生有很好的分析材料能力,結合實際的能力,所以這兩道題也就成為得A的最大攔路虎。
生物
過C容易衝A難,有道「遺傳題」特別難
點評人:南京市29中高二生物備課組
近幾年小高考的生物試卷都比較平穩,但今年走出考場的學生表情並不輕鬆,一致反映比平時訓練的各地模考卷都難,主要體現在非選擇題部分,「即使選擇題全對,也沒有把握能得90分」,很多平時模考都得A的同學這麼說。但選擇題難度不大,過C還是不難的。
一、實驗考查力度大,試卷中涉及實驗的題目多,比如「脂肪的鑑定中洗去浮色」、「雙縮脲試劑的組成」、「探究生長素類似物對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等。
二、遺傳題特別難,不僅要一直推算到F3的表現型,而且還涉及到顯性純合致死,這對文科考生佔多數的生物考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三、對語言描述要求高,表現在答題紙上,有考生說一看到答題紙上大段大段的橫線就嚇傻了。
四、有些題答案不唯一,要求學生思維的縝密性。比如在非選擇題裡有個選擇題,問到影響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供選答案有「血糖濃度升高、血糖濃度降低、神經遞質、胰島素的分泌」,學生大多選不全。學生還反映有一題要考慮生長素的兩重性,答案也應該不唯一。
總體感覺今年的命題特點向高考靠攏,一是考試說明中命題指導思想裡增加的對「過程和方法」這一維度的重視,體現在對實驗的考查力度加大,二是對理科思維能力的要求高,那種把生物當文科學,指望速成的做法是不容易得A的。
地理
「二胎」等熱點都入題,靈活性大
點評人:張惠芬(中華中學;南京市學科帶頭人)
今年學業水平測試地理試卷學生整體感覺有些難度,難度比去年加大,熱點頻出。
一、試題材料多,信息量大,文字、圖像、表格類型多,而且材料很新,如:連鎖超市在城市格局中變化圖、地球生態過載日圖、河谷森林生長下線高度圖、登錄微信頁面的地球影像圖、深圳無人機生產過程附加圖等,涉及的內容還有全面二孩政策、經濟轉型、「網際網路+農業」等,充分體現地理學科時代性的特點。社會的發展為地理課堂輸入很多新鮮的生活內容,讓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具有很好的學科教學導向性。
二、本試卷學科特徵鮮明,「地理味」很濃,重在考查學生必備的地理素養和關鍵能力。通過江蘇省地價分布圖、雲南省自然景觀變化圖等,闡述江蘇地價的分布規律和西雙版納地勢分布規律,考查學生能夠比較準確、簡潔地描述地理事物主要的特徵、分布的能力;通過歐洲和伊犁河谷薰衣草種植面積及種植條件的比較,說明過度擴大薰衣草種植面積的影響,考查學生判斷和評價的能力;用「郊區的風引入城市吹散汙染」選一個方位的綠化帶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雖然試題材料新穎,信息量大,但還是以考查主幹知識為主,有些答案可以從所給信息中獲取,避免了學生大量的死記硬背,同時考查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本試卷試題靈活性大,如綜合題的41題和44題,學生答題時如果能聯繫教材類似的案例,「德國魯爾區」、「雲南西雙版納的雨林生態農業」,就能較好地把握答案,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也給我們教學一個很好的導向。(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