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這不用小編給大家來科普了吧?在20世紀初,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人們帶來了揭開時間本質的基礎,發展成現在對於時間的思考,並產生不同觀念,一個時空結構中存在著被摺疊過的時間,相對於光來講,時間會受到影響?這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一部分。
而霍金在1988年出版了一本名叫《時間簡史》的書籍,裡面總結各種時間問題,畢竟他站在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上來分析和驗證的。
而在艾薩克·牛頓的物理學中,時間被看成是絕對的,它以不變的速度前進,從本質上來講,時間平等,不受外部因素影響,他是徹底的不支持時間會被影響。
那麼時間究竟存在嗎?如果時間存在,我們需要證明時間的存在,這是人類的責任。時間空間及物質是一體的,它們共同構築了時空,時間不可能單獨從運動變化中拿出來,任何脫離時間或者脫離時間的描述都相當的片面,要找時間的本質,那我們就要了解時空。
相對論就是我們望向天空的基礎,根據狹義相對論,當物體運動時,時間會變慢,速度越快,時間就越慢。因此在地球上看GPS衛星,它所帶的時鐘走的會相對較慢,根據狹義相對論可以得出,每天慢大約7微秒。
而GPS衛星在幾萬千米的高空中,根據廣義相對論,物質質量越大,距離越近,時間越慢,受到地球質量的影響,地球表面比GPS衛星所在地更加慢,於是地球上的人觀察,GPS衛星上的時鐘走的很快,大約快45微妙。
現在進行廣義和狹義相對論的結果,發現結論是截然相反的,但是我們可以同時考慮,把它的快的時間當成38微秒。
如果我們認為廣義和狹義相對論都沒有錯誤,就要承認運動對於時間的影響。這就間接承認了有影響時間的「運動」,這就說明時間是存在的。由相對論我們可以知道:時間流逝的快慢只在於另一個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速度。小編把時間的定義說通俗一點,時間是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位置以及運動速度的應變度量過程,它是物質存在的客觀形式,有了它我們才是真的存在。
大家應該還記得幾個基本的物理量吧?時間、引力場等,只有上漲下滑,沒有方向之分,所以現在的規定的一秒是銫-133的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這點網上可以去查證。所以我再給大家科普一下,相對論是能證實時間存在的,不是不能證實的,大家在辨別文章時需要知道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