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北郵「拿下」軍事通信學碩士點
景曉軍是一名從部隊走出來的「博士後」。
他是部隊大院裡長大的孩子,打小就有身穿戎裝的夢想。還是少年時,他便應徵入伍,成為「兩彈一星」戰線上的一名「小戰士」。
2002年,博士後景曉軍從部隊轉業到北京郵電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他正準備在新領域好好幹一番事業,卻迎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選擇。
因為一篇論文被美國某著名大學教授看中,景曉軍獲邀前往美國進行深造。但在赴美前夕,時任北郵校長林金桐教授找到了景曉軍,希望他留下來。
作為我國信息通信領域的頂尖高校,當時,北郵正準備申報軍事通信學二級學科。考慮到景曉軍有著多年的部隊經驗,對部隊建設和人才需求比較熟悉,又願意潛心鑽研,林金桐校長希望景曉軍能帶領北郵組建一支軍事通信學的專業隊伍。
景曉軍沒有花太多時間思考和糾結,「想著為國家和學校做些事情,自己也希望能幹出一番成就」,他放棄赴美留學,帶領團隊踏上了北郵軍事通信學的學科申報之路。
2006年,經過四年的申報,北郵獲得了該二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資格,成為當時全國非軍隊院校中唯一一所申請到軍事通信學碩士點的高校,並於2007年9月起正式招收碩士研究生,向多學科、寬領域方向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來,景曉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離子束濺射沉積薄膜系統的研究上。這是我國研究及製造高端微、納米薄膜,薄膜新材料研究等領域必備的核心技術,也是目前我國高端非矽晶片的重大裝備的基礎。目前,景曉軍負責的科研團隊在該領域產出的設備(晶片)上億元,廣泛服務於我國高端製造業,價格僅為國際同類設備的十分之一,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景曉軍說,其團隊研究的這一技術可以看作是「從0到1」的重大突破,但未來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突破接踵而來。「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去實現更多『從1到N』的突破。」
堅持每學期給本科生上課
除了從事科研,景曉軍還堅持每學期給本科生上課。
景曉軍說,教學好比給學生「輸血」,但他更希望學生能學會自己「造血」,而且「造出來」的質量要比老師「輸出去」更好。
談起與學生們在一起的日子,景曉軍最驕傲的事情之一,便是2018年8月,帶領科研團隊獲得了2018 KDD(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杯競賽第一名,這也是北京郵電大學首次獲得KDD杯競賽的世界第一。
KDD杯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競賽組委會舉辦的世界大數據挖掘領域的頂級競賽,有「數據世界盃」之稱。景曉軍團隊的競爭對手,是來自全世界49個國家3300多個單位的4180支隊伍,包括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和知名科研院所及企業團隊。
2018 KDD杯大數據挖掘競賽的內容是城市空氣品質問題,組委會希望通過數據分析手段預測北京和倫敦兩個城市空氣品質,從而幫助政府做出適當決策,以此減輕汙染帶來的損害。景曉軍帶領團隊在比賽中得出了最準確的預測結果,最終一舉奪魁。
景曉軍非常鼓勵學生走出去,參加更多世界頂級的專業賽事。在他看來,只有不斷地與外界碰撞和融合,才會帶來新的進步。同時,他也希望學生們能有所堅持,那就是科研中的品質。
「科研中,學術品德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創新。另外,還要持之以恆。」景曉軍說,這是他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他的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