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也同樣孕育了五千年的飲食水平。
小當家什麼的發光料理簡直就是灑灑水。
雖然現在隨著交通和溝通的便利,越來越多的地方小吃走入我們的生活,例如,重慶小面、蘭州牛肉麵、新疆饢坑肉、福建薑母鴨。雖然經過地理位置的穿越,味道多少有些差別,但好歹還是可以嘗個大概。
你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當身在異地,突然想吃某種家鄉小吃時,卻死活也找不到。問問同在異鄉的其他朋友,發現除了自己的故鄉,是真的沒有,內心的糾結瞬間無以言表。
「明明很好吃啊!為什麼就沒有傳播在外地」你總會默默問著自己。
每個地方都有幾種這樣的冷門小吃,那麼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冷門的不能再冷門的地方小吃。
北京:
女人家創造的冷門小吃——肉炒疙瘩
肉炒疙瘩,估計北京當地人知道的都不多,大概長這個樣子,蠻平淡無奇,但是挺有食慾的。
穆家當年來北京,兩女子開飯館生意賊差,有天看還有團麵疙瘩,就突發奇想,肉過油和揪的麵團放在一起炒出一道菜。結果火遍大街小巷,現在在北京已經逐漸失傳,少有的幾個,也基本是從穆家寨學下來的。
好吃的小甜點——糖火燒
糖火燒,算是北京城的地方甜點了,而糖火燒作為通縣三寶第一。
而最好吃的就是通州大順齋的糖火燒。
糖火燒明朝時就已經誕生,而糖火燒一直作為皇家特供的小甜點,吃起來香甜不膩,好吃的飛起。
河南安陽:
長得賊醜的早飯——氣布袋
氣布袋,長得像個金黃的大麵團,長相確實不咋地。弄好的麵團裡,灌入打好的雞蛋,油炸之後逐漸由幹扁到膨脹焦黃。
入口外脆內軟,味道很清香,當早飯和豆漿配在一起簡直不能再好。
長得更醜的早飯——扁粉菜
這個早點,在安陽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長得,從內心上來講真的醜。
扁粉菜,就是用綠豆粉條、豬骨湯、菠菜、豬血一起做的熬煮類的小吃,單吃的話,油香和軟糯的扁粉不能再搭,再加上攤的焦香的千層餅,泡在湯裡同食,簡直要上了天。
福建:
本地人都不吃的小吃——土筍凍
土筍凍怎麼講,知道的人還是蠻多的,到底一來福建旅遊都會推薦這個小吃。
但是為何冷門,一來,是因為長得真的害怕,本地人都不願意吃。二來,本地人怕,外地人也怕啊,所以嘗試的就更少了。
至於為何在外地看不到,大概因為,長得有點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