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間諜竊取美大壩信息案」收場 美檢方撤訴

2020-12-08 觀察者網

美國《紐約時報》10日報導,今年3月,曾經被美媒熱炒的「中國間諜竊取美國大壩信息案」以美方的撤訴而宣告結束。案件當事人——59歲的中國移民陳女士也終於重獲清白。

20141020日,雪莉·陳(SherryChen)像往常一樣開車去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威爾明頓市的美國國家氣象局上班。她的工作室預測俄亥俄河沿岸的洪澇災害。剛剛從中國回來不久,她的時差還沒調整好。這一天看起來跟往常沒有什麼不同,但這時,她的老闆叫她過去。

在老闆的辦公室,從後門走進來6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探員。他們指控陳女士竊取密碼,下載美國大壩信息,並撒謊隱瞞她和中國高官見面的事實。

59歲的陳女士是一名優秀的水文學家,並因為卓越的工作獲得過政府的獎勵。如今,她被控是一名中國間諜。她被人押送著經過自己的同事,手上還戴著手銬。在聯邦法院,她被告知將面臨最高25年的監禁和100萬美元的罰款。

她的生活陷入混亂。她被停職停薪,遠在中國的家人忙著出錢給她請律師。朋友和同事們都不敢去探視她,電視轉播車和大批的記者圍在她家周圍,等著一睹「外國間諜」的真容。


「我睡不著覺,」陳女士在近期的一次採訪中說,「也吃不下飯,每天只有哭。」

然而,5個月之後,厄運突然結束。今年3月,就在她受審的前幾周,檢察院放棄了針對她的所有指控,但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陳女士在美國國家氣象局的上司託馬斯·亞當斯(Thomas Adams)表示,陳的中國背景可能與此有關。「如果是美國人或歐洲人,他們可能就會說句『下次別這樣』了事。這就是政府為她身為聯邦公務員的努力工作和奉獻精神的『感謝』。這是可恥的。」

來龍去脈

《紐約時報》稱,現年59歲的陳女士的原名叫Chen Xiafen(陳霞芬,音譯),出生在北京。她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理工科的天賦。她的叔叔鼓勵她學習建築,但是她說自己對沒有固定形態的水和空氣更感興趣。她覺得這要比建築設計複雜多了,而且有趣。

陳女士在北京獲得了水文學高等學位,結婚之後去了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深造。她1997年成為美國公民。

跟陳女士談她的愛好和家庭,她並不遠多說,但是聊起河流,她能談好幾個小時。她在業內以嚴謹著稱,右手由於多年點擊滑鼠,落下了腕管症候群。亞當斯表示,她對於數據的迷戀讓她成為這份工作的完美人選。「雪莉一直致力於獲得正確的數據,而這非常重要。」亞當斯說,一英寸的水位誤差就能決定大堤是否會決堤。

陳女士每年都會回北京看望她的父母,而這就是她麻煩的開始。在她2012年回北京時,她的侄子說自己的準嶽父跟政府就一段水管的賠償問題產生了糾紛。她侄子請她聯繫一下在水利部擔任官員的老同學。陳女士剛開始不願意,但後來還是給她老同學打了電話。

她同學同意處理這件事,但同時表示,他正在為修理中國老化的儲水系統籌集資金,想知道美國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陳霞芬表示她不太清楚,作為一名苛求細節的科學家,這讓她非常尷尬。

回到美國後,陳霞芬開始查閱資料,並給她的同學發了郵件,裡面有相關網站的連結。她還請教了時任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水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的Deborah H. Lee,她們曾經共事多年。Lee只提供了所在部門網站的連結,並表示如果她的同學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聯繫她。

之後不久,Lee就向美國商務部安全部門告發了陳霞芬。(觀察者網編譯)

相關焦點

  • 首例入侵民航系統竊取信息案開庭審理
    身為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下屬公司的高管、員工,龍士凡、宋金箱等人利用能夠接觸到民航數據信息的優勢,另設公司開發建立了可非法接入中航信計算機信息系統獲取有關民航數據信息的「迅保系統」,並向市場銷售牟利,給中航信造成巨額損失。
  • 美華裔科學家郗小星聲援「科學家不是間諜」活動
    信息 美華裔科學家郗小星聲援「科學家不是間諜」活動 2016-08-12 14:40: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 華裔間諜陳文英案內幕:美國渲染「中國威脅」
    (材料來源於檢控官提供的材料)  2005年2月4日,中國農曆新年前的第5天,美國華裔檢察長楊黃金玉向加州地方法院提交「備忘錄」,請求法官重新考慮「駁回控方對卡特裡娜·梁所有起訴」的決定。  半個小時後,檢控方新聞發言人湯姆·莫扎特給記者傳來了控方的備忘錄副本,並以新聞發言人一貫的口吻說:「全部理由都在發給你的備忘錄裡,我不便多做評論。」  5頁申請,44頁備忘錄,目的只有一個———讓法官相信,控方沒有損害卡特裡娜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這意味著,控方仍堅持陳文英犯有「洩露國家機密罪」。
  • 「中國間諜案」又是一場鬧劇
    今年5月,郗小星被指控向中國輸送敏感超導技術,以換取「名利雙收的職位」。但多名全球著名物理學家此後作證,指出美方調查人員犯下錯誤,郗小星並未向中國提供任何受限制的技術。這是美國今年第二起被熱炒的「中國間諜案」,最後被證實是場鬧劇。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在美獲釋
    中新社舊金山7月31日電 被美國移民局海關邊境保護局羈押的中國天津大學海歸教授張浩已在美國西部時間7月29日上午獲釋。其代理律師31日表示,張浩與家人將繼續留在美國等候法庭9月14日進入正式審理程序,他對自己最終將無罪獲釋充滿信心。
  • 美官員無端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外交部回應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美官員無端指責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外交部舉事實數據回應2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國已經提名候選人競選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官員近期不斷批評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強調「不應讓中國人控制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能否介紹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取得了哪些進展?趙立堅指出,中國一直在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財產權大國和世界創新版圖重要的一極,成績卓著,有目共睹。
  • 因拒當間諜而遭迫害,揭開美政府迫害外籍科學家的內幕
    近日,美國《紐約客》雜誌公開發表了一篇上萬字報導,標題為《拒絕當間諜的人》,揭露了伊朗科學家西魯斯·阿斯加裡在3年前被美國政府無故逮捕的故事:從伊朗科學家到美國研究機構從事科研活動被拒絕,到FBI拋出籤證留美的橄欖枝,再到威逼利誘成為聯邦調查局的線人,再到一波三折的牢獄之災,文章詳細揭露了美政府為了培養間諜
  • 蓬佩奧又污衊中國在美搞間諜活動,被推特網友群嘲
    (觀察者網訊)中國、中國、還是中國……身為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最近把工作重心幾乎全放在中國問題,在各種場合推銷他所謂的中國「間諜論」。 當地時間8月3日,蓬佩奧在推特發布了一段視頻,再次攻擊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污衊中國政府「在美國境內開展間諜活動」。他還聲稱川普對此受夠了,已經指示他們展開行動「保護美國民眾」。
  • 美國經濟在雙底衰退邊緣掙扎 美官員污衊中國參與美大選 黃金TD...
    前川普國家安全顧問麥可·弗林將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共產黨支持民主黨從川普總統手中竊取選舉的努力。這種污衊,對碧璽的關係構成非常巨大的破壞。  黃金TD走勢概述  周二(12月1日),黃金TD逐步上漲。截止發稿,黃金TD報372.15元/千克,漲幅0.77%。
  • 美共和黨人要幫川普「造反」,「中國女間諜方芳」卻再次衝上美國...
    然而,斯沃韋爾這番操作將美國網民的關注點帶偏,使得所謂「中國女間諜方芳(Fang Fang)」的話題衝上推特熱搜。此前,美媒曾大肆炒作斯沃韋爾私通「中國女間諜」。「中國女間諜」又被炒作共和黨人為川普謀劃的「戰爭」似乎一觸即發,然而,美媒此前炒作的所謂「中國女間諜方芳(Fang Fang)」也一併衝上推特美國區政治趨勢榜。推特截圖 下同1月3日,斯沃韋爾發推公開抨擊11名計劃反對大選結果的共和黨人,稱這些人是「民主的敵人」。美國網民對斯沃韋爾這番表態並不買帳,還對他一番「嘲諷」。
  • 美對華「無死角」監控 曾派人竊取殲10機密
    原標題:美國對華「360度無死角」情報監控央視網(編譯裴彤 報導)美國或許對哪國的情報都感興趣,但在竊取中國情報上,可謂煞費苦心,下了血本。它是上世紀80年代末全球飛得最快、最高的飛行,機上有先進的間諜儀器,服役至今從未被擊落。「黑鳥」飛行一小時,即能把26萬平方公裡內的景物攝下。1967年,中國首次「東風」2號核飛彈試爆後8分鐘,美國總統詹森的桌上已有了「黑鳥」竊取的機密情報。RC—135是美軍專門執行空中電子偵察任務的飛機。
  • 美渲染中國海上核威脅 憂亞太均勢被北京打破
    中國東風31A洲際彈道飛彈(資料圖)【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華盛頓20日針對中國軍力發展拉響一陣急促的警鈴。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當天發布報告稱,中國軍事現代化正改變亞太地區力量平衡,挑戰美軍優勢。
  • FBI局長指責中國:FBI頭號任務是「抓中國間諜」
    但雷說著說著就把話題引向了「中國威脅論」,認為雖然俄羅斯是FBI正在認真對待的威脅,但中國間諜才是目前的頭號問題。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3日報導,雷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應對俄羅斯,但是如果全面看看我們的反間諜任務,中國才是我們在這個領域的首要任務……我們調查的案例無所不包,從紐約州的渦輪機技術到艾奧瓦州的玉米種子。」
  • 天津大學教授被美國法院判經濟間諜等3項罪名成立
    集微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6月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
  • 張浩竊取商業機密案正式宣判!判刑18個月,罰金330萬元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判刑,抓捕過程細思極恐...
    被埃默裡大學解僱後,李曉江本已全職到暨南大學工作,去年11月,他被通知參加關於此前關閉其實驗室的聽證會而回美,卻在聽證會當天早晨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帶走,怎麼看都像圈套。此外,起訴書提出的「隱瞞兼職」在判決書中並不存在,那麼最初的起訴又是如何成立的?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他從中國乘搭飛機抵達美國,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被捕,被控「串謀經濟間諜活動」、「竊取貿易機密」等罪名。美國北加州聯邦檢察院的起訴書稱,張浩2003年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結識另一名被告——2001年留學南加州大學的龐慰。當時兩人在下屬美國國防部的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資助下研究開發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技術。
  • 伊朗間諜被處決,向美以提供情報
    伊朗司法機構下屬「平衡」在線網站20日公布,伊朗當天處決一名被裁定為美國和以色列情報機構從事間諜活動的前翻譯穆罕默德·穆薩維·馬吉德。資料圖: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民眾為蘇萊曼尼送行。新華社供圖伊朗司法機構本月早些時候說,馬吉德因在「多個安全領域,特別是軍隊、『聖城旅』和烈士卡西姆·蘇萊曼尼的行蹤」方面從事間諜活動被判處死刑。「平衡」網站介紹,馬吉德上世紀70年代與家人一同移民至敘利亞,為一家公司擔任英文和阿拉伯語翻譯,憑藉語言優勢和熟悉敘利亞情況,得以接近伊朗軍方顧問,為一些駐敘利亞的伊朗團體服務。
  • 中國科學家前往美國開會,剛下飛機就被捕,美媒:竊取晶片技術
    近期,美方對於中國的制裁活動開始從暗地操作到如今光明正大的壓制。美方政府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和對孟晚舟的囚禁陷害,代表著他們已經徹底不再顧忌兩方的關係交流,做好了和中國冷戰的決定!而美方這樣做的原因非常的明顯,就是害怕中國科技超越美國,畢竟中方這些年的發展就好像開了加速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