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關:4類入境人員一律轉運隔離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昨日,北京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59場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北京連續16天無本地病例,海關對四類人員一律轉運定點醫院或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實施隔離觀察。

確診病例來源仍集中於歐美國家

據介紹,3月23日0時至12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例,其中西班牙12例、英國2例、挪威1例。治癒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3日12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2例,治癒出院病例9例。北京已連續16天無本地病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3月22日,北京報告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例。確診病例來源仍集中於歐美國家,其中,英國4例,西班牙2例,法國2例,美國1例,巴基斯坦1例。

從職業分布看,在外留學生3例,商業服務3例,職員2例,待業1例,離退休人員1例。

入境人員實施至少兩道體溫篩查

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介紹,北京海關嚴格查驗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實施健康申明卡「二次審核」,確保信息可追溯、責任可追究。實施兩道及以上的體溫篩查,對重點人員在「紅外測溫+點溫槍測溫」的基礎上,用水銀溫度計複測。通關現場測溫設備每天進行5次以上校準。實施醫學巡查,在每一個旅檢通關現場都安排專業人員開展醫學巡查,重點巡查出入境人員是否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症狀。

北京海關對重點人員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詳細詢問出入境人員基本信息、傳染病症狀、旅行史/居住史、接觸史/暴露史等相關信息,做到疑似能定位、確診可追溯。嚴格實施醫學排查,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實施體溫複測、肺部聽診等醫學檢查。嚴格實施採樣檢測排查,對有症狀者,採集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樣本送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高瑞峰表示,有四類人員一律轉運定點醫院或移交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實施隔離觀察並做好交接記錄,分別是入境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有發熱和呼吸道症狀者。對其他人員,按照聯防聯控機制及時將相關信息通報地方有關部門。

北京二外30名學生參與機場服務

北京二外書記顧曉園介紹,學校30名同學參與機場服務,全部是「95」後,其中「00後」8人。

北京二外接到北京市關於選派志願者的任務後,學校第一時間通過學生工作渠道把信息向所有在京京籍學生傳達。信息發布後兩小時內就組成了包括英語、日語、韓國語3個語種,來自學校英語學院、日語學院、亞洲學院、歐洲學院、高級翻譯學院等9個學院的30名學生志願者隊伍,同時選派3名帶隊教師,成為首都第一批前往防疫一線的志願者服務隊,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D區和新國展集散點進行現場服務。

這支隊伍中男生1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齡21歲,全部是「95後」,其中「00後」8人,大二、大三年級學生佔到77%。

北京二外目前仍在國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有775名,分布在43個國家。對於這部分學生,學校成立工作專班,點對點、一對一聯繫提醒,及時把北京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傳遞到每一位同學。

焦點

巴基斯坦首次成確診病例來源國家

龐星火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一例由巴基斯坦輸入的病例。

楊某某,男,27歲,山東籍,翻譯,居住於巴基斯坦。自述在巴基斯坦期間無發熱等不適症狀。3月20日從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機場起飛,經巴基斯坦喀拉蚩機場轉乘CA946航班回京,3月21日抵京。抵達北京前在航班上測體溫37.4℃,入境後經海關檢疫測體溫37.4℃,在機場健康檢查區域採集咽拭子標本,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後由120轉運至地壇醫院就診。3月22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龐星火表示,該病例為北京首次發現來自巴基斯坦的輸入性病例。截至3月22日21時32分,巴基斯坦實時疫情數據顯示,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730例。患者自述當地居民均未佩戴口罩,無嚴格的管控措施。

她同時介紹了一例美國輸入病例。

陳某某,男,18歲,天津籍,美國杜蘭大學學生。自述發病前14天主要在校內活動,曾到超市購物、外出就餐、逛街,未佩戴口罩。3月17日出現咽痛等症狀,19日由美國紐奧良出發,經休斯敦、舊金山轉乘CA986航班回京,20日抵京。在海關檢疫時主動報告咽痛、乾咳等症狀,測量體溫37.4℃,隨後被帶至指定區域進行健康監測,由120送往小湯山醫院。22日診斷為確診病例。

「我們在流調中發現,很多境外輸入病例在入境前存在去超市逛街等外出情況,且不戴口罩,仍存在聚餐、聚會、與人近距離接觸現象。」龐星火說。

服務

三種方式為兩類老年人送藥上門

朝陽區副區長朱晟介紹,為降低老年人感染風險,北京多部門啟動為老年人送藥上門服務,朝陽區是試點區。

目前,朝陽區4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家庭醫生籤約的老年人提供了341人次送藥上門服務,打通為老年慢病患者送藥上門的「最後一公裡」。

朱晟表示,全區醫保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代開藥和委託社會保障卡的方式滿足65歲以上老年慢病患者用藥需求,通過送醫送藥上門解決失能老年人用藥問題。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服務兩類老人。

方式一,老年慢病患者委託家庭成員或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持老年人社會保障卡到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代為開具處方、繳費並取藥。符合條件的特困供養、高齡且獨居、子女不便等不適宜外出的老年人,可以委託社區(村)委員會或原巡視探訪的工作人員代為取藥。

方式二,老年慢病患者委託籤約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保管本人的社會保障卡。籤約家庭醫生通過在線問診,並結合健康檔案既往信息,在保證用藥安全的情況下,開具處方,通過處方流轉,由藥品配送企業送藥上門。

方式三,籤約家庭醫生通過非面對面問診,開具「虛擬處方」,藥房人員根據「虛擬處方」調劑藥品,由社區衛生人員、社區志願者或藥品配送企業工作人員,攜帶藥品並持移動POS機上門刷社會保障卡結算,社區(村)委員會配合完成送藥上門。

其中,方式一和方式二適用於65歲以上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庭醫生籤約老年慢病患者。方式三適用於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家庭醫生籤約失能老年慢性病患者。

回應

山東確診病例在京過海關體溫正常

3月20日,山東新增英國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該病例由北京入境,在昨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迴應了該確診病例入境檢測情況。

高瑞鋒表示,英國留學生餘某某從俄羅斯乘機於3月17日9時50分到達北京首都機場後,海關登臨檢疫,餘某某無症狀,不屬於重點檢測人員。機場測溫36.6℃,未觸發報警。因為餘某某來自英國,且沒有症狀,北京海關醫學排查後,由北京轉運至新國展集散地,交給山東駐京人員安置,所有航班信息等已提交給北京市疾控中心。

山東省濟南市此前通報,3月20日12時至24時,濟南市本地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及疑似病例。新增英國輸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1例。患者俞某某,女,18歲,英國留學生。

俞某某3月16日由倫敦乘坐SU2581航班到達莫斯科,轉乘SU204航班(座位號:3K)於3月17日9時50分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機場工作人員登記後(出站時體溫正常),由大巴車送至新國展山東駐京站,山東省工作人員登記後(登記時體溫正常),於15時30分由大巴車送至北京南站,乘坐G1567次高鐵(座位號:08車02F號)到達濟南西站(出站時體溫正常),由專車轉運至天橋區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

3月20日,在隔離觀察期間對其採樣篩查,經實驗室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運至濟南市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經專家會診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張彥君

相關焦點

  • 海關總署:出入境人員要進行健康申報,來自疫情嚴重地區需轉運、隔離
    3月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依法有效防控海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介紹了海關總署保障出入境旅客安全,最大化防控疫情的相關措施。海關對所有出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這樣的檢疫措施。所謂「三查」就是百分之百查驗健康申報,全面開展體溫監測篩查,嚴密實施醫學巡查。所謂「三排」就是對「三查」當中發現的有症狀的,或者是來自於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或地區,或者是接觸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人員,海關總署要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以及實驗室檢測進行排查。
  • 入境人員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海關總署:高風險國家人員100%流調
    4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工作情況,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介紹了目前監測入境人員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措施。金海介紹說,無症狀感染者給海關在口岸的檢疫排查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 海關總署剛剛公布一個重要數字!
    截至3月4日零時,全國海關共發現入境有症狀旅客6728人,其中疑似病例779例,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病例75例。3月4日,海關總署發布消息稱,3月3日,全國海關共發現入境有症狀旅客227例,疑似病例63例,海關採樣檢測和排查轉運地方檢出核酸陽性病例5例,其中上海4例、北京1例。
  • 北京對入境進京人員分類實施14+7措施
    為切實防範超長潛伏期感染者所引發的疫情風險,北京決定對入境進京人員實施「14+7」健康管理措施;順義區對密接人員也將採取「14+7」集中隔離措施。全市將進一步加大核酸檢測篩查力度,今後集中隔離人員檢測方式將調整為通過採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
  • 海關總署:出入境人員健康申報實現「網上報,碼上通」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殷曉霞)3月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介紹依法有效防控海外疫情輸入有關情況。中國網 楊佳攝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表示,為了方便出入境人員的健康申報,海關總署將申明卡翻譯成了十種以上的語言,並且專門開發了旅客指尖服務小程序,出境人員在到達口岸之前就可以使用手機進行填報,生成二維碼,在口岸掃碼驗放,實現『網上報,碼上通』。
  • 海關總署:所有出入境人員必須進行健康申報
    對此,在3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表示,全國海關已全面啟動了健康申報制度,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員必須進行健康申報,同時對所有出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的檢疫措施。林偉介紹,海關在口岸對所有出入境人員的申報內容進行審核,嚴格排查有沒有相關症狀、有沒有在14天內到過疫情發生的地區或國家,以及有沒有接觸史等。
  • 央視記者實地體驗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如何值守「國門」一線
    從3月28日零時起,上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是眾多境外旅客進入上海第一站。央視記者實地體驗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如何值守「國門」一線。海關:把你的行程告知一下我們。入境旅客:我是從紐約出發,經莫斯科轉機回的上海。海關:有沒有用過退燒藥?入境旅客:沒有。海關:身體有沒有不適的症狀,發燒、感冒、咳嗽。
  • 海關從入境人員中發現確診391人,佔海外輸入四成多
    第一道防線是在入境前,針對入境人員境外辦理票務、航班起飛後、落地入境前三個主要環節,提前全程掌握入境人員的動態信息,開展大數據分析,已從中排查出來自疫情重點國家地區的人員,或者在有疫情嚴重國家地區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員20餘萬人次。我們第一時間向入境地的海關檢疫部門通報預警,實施重點精準的檢疫。
  • 北京海關:首都機場已建P2實驗室,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可在機場完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寧)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說,首都國際機場已建成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的P2實驗室,日檢測能力可達2000份,目前入境人員採樣檢測可全部在機場內部完成。
  • 北京海關:首都機場已建P2實驗室,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可在機場完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寧)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說,首都國際機場已建成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的P2實驗室,日檢測能力可達2000份,目前入境人員採樣檢測可全部在機場內部完成。
  • 12個第一入境點做了什麼準備?海關總署回應
    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宋悅謙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的公告發布以後,海關總署及時加強對承接地海關的指導,依法依規做好口岸的檢疫工作。  一是迅速部署安排。海關總署在全國範圍內緊急調配專業人員支援有關海關一線,同時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等12個海關與地方聯防聯控機制密切溝通,結合各口岸的實際情況,完善各項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應對準備。  二是加強技術指導。
  • 海關總署回應
    資料圖中國境外新增的新冠肺炎病例已連續4天超過境內新增,隨著疫情輸入性風險加大,海關總署採取哪些措施防控疫情?1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表示,海關總署在全國口岸採取嚴格的口岸防控措施,內防輸出、外防輸入,全面啟動了健康申報制度,出入境人員在到達口岸前,在網上填報。此外,所有出入境人員嚴格實施檢疫措施,全面篩查體溫監測,堅決遏制疫情通過口岸傳播擴散。
  • 首都機場入境人員擠爆航站樓!還有5名旅客帶了121件行李
    目前已改變轉運模式,增加廂式貨車參與行李轉運,旅客積壓情況已得到改善。當天,記者還從首都機場獲悉,境外返京旅客通過健康檢疫後,均需集中進行14天隔離觀察,北京各區提供數檔不同價位的隔離酒店供選擇,隔離費用均需自理。日前,多段網友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首都機場一航站樓出現入境航班旅客聚集,工作人員臨時關停扶梯,維護現場秩序。
  • 貴州最新通知:3類人員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5次核酸檢測
    省政府大院廣場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加速上升態勢,國內北京、遼寧等多地出現超長潛伏期感染者引起的本土續發疫情,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複雜。2.在省外首站入境的人員,如在首站地集中隔離不滿14天的,入黔後需補足14天集中隔離,並嚴格落實14天居家隔離和5次核酸檢測。3.在黔無固定居住地的,應在同一隔離點嚴格落實14天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5次核酸檢測。4.居家隔離期間,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需在當地鄉鎮(街道)指定隔離場所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 昆明入境人員全流程閉環管控
    根據相關航司公布的國際航班計劃,預計9月28日至10月4日這一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入境國際航班將達到13班。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昆明市將切實把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作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做好入境人員的全流程閉環管控,嚴把第一關口。
  • 北京首個恢復直航國際航班今晨抵達 海關檢疫通關嚴密高效
    這是民航局宣布逐步將經第一入境點分流的北京國際客運航班恢復直航後,首都機場迎來的第一個國際航班。嚴格按照有關工作流程,以『三查三排一轉運』為重點,實施嚴密的入境檢疫,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確保所有入境人員一個不遺漏、健康申明卡一份不缺少、有症狀人員一個不放行,全力保障直航北京國際航班有序復航。」據悉,北京海關圍繞優化通關流程、實施信息化作業、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等聚力備戰進一步築牢口岸檢疫防線,全方位保障旅客通關便利。
  • 北京:將慎重評估,穩妥有序擴大人員往來規模
    徐和建介紹:在遠端防控方面,繼續堅持遠端核酸檢測等健康篩查措施,嚴格管控「四類人員」、未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檢測超過標準旅客登機;在中轉入境方面,繼續堅持直航北京國際航班旅客應為通航國家和地區的公民以及在該地的中國公民政策,嚴格控制第三國人員在該地中轉入境北京口岸;在航班管控方面,繼續堅持直航航班75%客座率,以及3
  • 上海海關嚴把國境口岸衛生檢疫關
    2月26日,上海海關關員在登臨重點航班前,提前與航司商務溝通開艙前注意事項。2全面加強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交通工具衛生檢疫。督促交通工具運營者嚴格落實交通工具隔離區域設置、異常情況報告、檢疫廣播宣傳等措施。
  • 國際客運航班即將恢復直航,北京發布會要點匯總
    實行每日入境進京人員總量調控,試運行階段每日直航航班(含港澳臺)、包機人數統籌掌握在500人左右,試運行後視情逐步恢復至每日不超過4-5個航班,人員規模掌握在1000人左右。直航北京國際航班旅客原則上應為通航國家和地區的公民以及在該地的中國公民,嚴格控制第三國人員在該地中轉入境北京口岸。「四類人員」、未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體溫檢測超過標準旅客不予登機。
  • 「遠程流調」「一碼到底」……天津海關空港口岸入境人員檢疫模式又放「大招兒」
    (天津濱海機場海關旅檢現場關員正在和旅客進行視頻流調)「歡迎回家!」趙倩微笑著開始了流調工作,「14天內到過哪些國家或地區呢?……入境前14天是否接受過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天津機場口岸入境旅客通過遠程流調模式接受海關流行病學調查)近期,利用遠程視頻通話系統,天津海關將原來的海關關員與旅客面對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工作模式變成了「遠程無接觸」流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