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實地體驗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如何值守「國門」一線

2020-12-05 中國質量報

從3月28日零時起,上海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是眾多境外旅客進入上海第一站。央視記者實地體驗上海海關工作人員如何值守「國門」一線。

記者梁志瑋:這裡是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剛剛入境的國際旅客來到海關的工作檯,會對他們進行初步的流行病學的調查,重點是詢問他們過去14天的旅行史和接觸史

海關人員還會重點對他們在中國境內的地址和聯繫人做詳細登記,以便日後一旦發生相應狀況,會做及時、精準的追蹤

海關:把你的行程告知一下我們。

入境旅客:我是從紐約出發,經莫斯科轉機回的上海。

海關:有沒有用過退燒藥?

入境旅客:沒有。

海關:身體有沒有不適的症狀,發燒、感冒、咳嗽。入境旅客:都沒有。

海關:歡迎回國。

登臨檢疫、體溫監測、健康申明卡的填寫和流調相當於初審,有異常的還要到等候區做進一步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這也是入境旅客的第二道審核。

記者梁志瑋:這裡將進行2次測溫以及正式向海關部門遞交健康申明卡,一旦旅客有發熱症狀,會通過120專用通道送到指定發熱門診。

而對於症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風險較大的旅客啟動「130模式」,直接轉運至指定隔離點,集中採樣,根據檢測結果,再做後續處置。

上海浦東機場海關旅檢處副處長張澍:我們130的工作主要是針對一些無症狀或者是輕症的人員。對於一些症狀比較嚴重,我們覺得一些疑似的患者,會把他控制在負壓隔離艙裡面,防止病毒在整個環境中擴散,防止交叉汙染產生。

入境旅客王女士:如果有這麼一道程序給所有人進行把關,我們在回家的途中也會更放心。

目前,浦東國際機場海關工作人員增加到了1300多人,24小時不間斷運轉,截至3月26日24時,浦東機場已轉運278批次,共計3801人。

記者探訪核酸檢測留驗點

同時上海還表示,對老人、未成年人等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可以申請實行居家隔離,但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對於具體如何實施,記者在浦東新區一處核酸檢測留驗點進行了探訪。

記者梁志瑋:這裡是浦東新區的一處留驗點,工作人員分了3個步驟。

第一個環節是對入境人員進行告知,有多語種的告知;

第二個環節是對他們進行房屋的信息登記,包括檢查他們的護照、地址、聯繫方式是否準確;

第三個環節就是核酸檢測前的準備工作,對每一個人的信息進行核對,每一個都貼上相應的條形碼。

對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工作人員儘可能減少他們在這裡的滯留時間。

核酸檢測工作人員王祥敏:我們對相關流程進行了優化,這樣可以使標本到達實驗室後,基本在4個小時出具結果

核酸檢測採樣後,入境人員進入指定地點等待結果。同時,工作人員會告知相關信息。

上海浦東新區留驗點工作人員王娟:入住期間我們會提供怎樣的信息,如果你走的時候,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離開這個房間,都會告知。

根據規定,老人、未成年人等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經嚴格核定審批後,可申請實行居家隔離。此外,對已經居家隔離的,繼續實施隔離直至期滿14天,並進一步落實從嚴管控的各項措施。

(信息來源:央視財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社融媒體中心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機場防疫一線,鼻咽拭子採集是什麼樣的?記者實地探訪→
    《正點財經》)近期,嚴防疫情輸入成為工作重點,在海關嚴防疫情輸入的一線,要判斷一名入境人員是否染疫,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採樣檢測,這個崗位具有高度暴露風險,卻是鎖定新冠肺炎確診證據的關鍵一環。隨著外防輸入形勢的嚴峻,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作為目前國內進境人員排名第二的空港樞紐,每天過千人從這裡入境。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一處 趙蕩:你好,我現在為你採樣,放輕鬆,抬頭,就這樣,堅持十幾秒就可以,很快就好。
  • 請在國門留步:海關衛生檢疫,嚴防第一道防線
    2月4日上午10:00左右,一位身穿卡其色大衣女士走到港珠澳大橋海關申報臺前,如此說道。海關關員立即將其帶到醫學排查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詳細登記了她近期的出行情況,並對其進行了醫學排查。廣東一線口岸海關通過健康申報、體溫監測、醫學排查等措施,逢警必處,逢疑必查,嚴防國門的第一道防線。
  • 昆明空港多部門聯合作戰築牢「航空國門」
    昆明空港多部門聯合作戰築牢「航空國門」 供圖 9月21日,記者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看到,工作人員逐一對進出航站樓人員嚴格進行體溫監測一位工作人員說,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昆明機場全員都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公安、海關、邊檢、航空公司、衛生、文旅等部門建立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共同守住外防輸入的「航空國門」和內防反彈的傳播渠道,為復工復產提供循環動力。
  • 國際航班如何檢疫?記者直擊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檢疫現場
    在他看來,目前的檢疫工作雖然已經擁有標準化『流水線』,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但依然可能有突發情況,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決不讓一例病例漏過,確保檢疫工作的質量。8時50分左右,飛機最終落地。楊駿和登臨組關員馬上上機和機組人員對接情況,並逐一對旅客健康狀況進行問詢,以便及時掌握異常情況。隨後,138名旅客分批下機接受檢疫流程。11時左右,所有旅客檢疫完畢。
  • 可攜式顯微鏡助力海關截獲外來物種 爭做國門生物安全小衛士
    3月23日消息,3月16日,天津海關所屬新港海關在一批美國進境的78.93噸燕麥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豚草,在燕麥種子中檢出這種有害生物在全國口岸尚屬首次。 那麼,海關是如何發現有害生物豚草的呢?
  • 成都海關加強出入境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11)
    新華社照片,成都,2020年2月15日成都海關加強出入境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2月15日,四川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成都海關口岸門診部)衛生檢疫綜合實驗室檢測人員完成檢測後走出負壓實驗室。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出入境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成為四川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成都海關口岸門診部)衛生檢疫綜合實驗室的首要工作任務。該實驗室的15名專業人員組成「抗疫突擊隊」,每天分組輪流堅守崗位,24小時全天候保障樣本得到及時檢測,在國門築起安全保障。
  • 武漢市水務集團:疫情期間水廠一線值守人員零感染
    【來源:澎湃新聞】3月24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第54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武漢市城市運行保障情況。 疫情期間如何保證市民生活用水安全?
  • 如東海關築牢「海上國門」第一線
    如東新媒體訊(全媒體記者 16時整,登輪組提前到達了LNG碼頭前沿,熟悉現場環境,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在碼頭定點的區域,海關檢疫人員開始按照要求迅速穿戴防護裝備,確保第一時間登臨,保證靠泊登臨「零延時」,這也是如東海關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一貫做法。
  • 海關工作人員堅守崗位 海淘貨順利通關不停步
    春節假期,天津海關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保障跨境電商順利通關。大年初四,記者來到位於天津港保稅區的跨境電商物流中心的京東倉庫時,天津港保稅區海關海港物流監控科派駐跨境電商工作組的楊遜敏,正和同事對一車已完成商品打包即將裝車運往北京的進口紙尿褲進行審驗。
  • 中國海關稽查專家王雷登上世界舞臺
    創下毒品查緝紀錄通過世界海關組織認證□ 本報記者 蔡巖紅溫柔、陽光,卻有個略顯男性化的名字——王雷,她是中國海關首個通過世界海關組織認證的國際稽查專家,曾在一個航班裡「揪出」4名毒販,近年參與稽核查企業60多家,查發問題涉及稅款達2.4億元人民幣,先後查獲走私進口仿水晶產品、線路板等重大案件
  • 石家莊防控人員暈倒在一線,不幸去世
    1月7日18時左右,石家莊市新華區西苑街道國泰街社區工作人員李瑞芝,在組織群眾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突感身體不適暈倒,再也沒有醒來。李瑞芝今年55歲,在國泰街社區負責社保工作。1月6日,石家莊對全市域全員進行核酸檢測,李瑞芝主動向社區請求參與,在核酸檢測點進行人員信息登記和現場秩序維護工作。李瑞芝的同事孫婧介紹,這段時間石家莊特別寒冷,最低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以下,社區工作人員也是採用兩小時換崗的方式在一線值守。
  • 生死一線,央視記者前往危險地帶,實地探訪戰火籠罩的印巴控制線
    文丨南風 審丨高靜 根據央視新聞在本月24號的報導稱,為了實地了解巴基斯坦和印度邊境線的局勢,總臺記者再加上其它國際記者於本月22日前往印巴實控線。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控制線是較為敏感的軍事控制地區。
  • 夜讀海關 | 上海海關查獲案值逾2億元走私高檔手錶案,象牙走私「零...
    記者2月19日從上海海關了解到,上海海關緝私局破獲系列走私高檔手錶案,18名走私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涉案手錶1500餘塊,案值2.1億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法制日報》上海海關查獲走私手錶案,案值逾2億元。
  • 檢疫員堅守國門:捕老鼠找跳蚤 伸出大腿讓蚊咬
    他們紮根邊疆,駐守國門。日前,國內20餘家媒體開展聚焦「國門之星」全媒體採訪活動,實地對各州市的「國門之星」推薦人選進行集中採訪報導。通過尋找「國門之星」,講述精彩國門故事。2014年,不是軍人也不是公職人員的楊天才被評選為「全國戍邊英模」稱號,他表示會繼續在邊境一線堅守崗位。首席記者 任銳剛  瑞麗  鄧志文 最誠信的紅木商人  為人低調,對人誠懇,做事執著是很多朋友對鄧志文的評價。很多認識他的人都說,鄧總是最不像老闆的紅木商人。
  • 海關也用上了機器人,據說能輔助工作人員抓「水客」
    ,為了緩解人員壓力,珠海拱北海關引進了機器人輔助海關進行工作。這是我國首次啟用海關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輔助海關工作人員進行檢查、給過關旅客提供相關的指引信息等等。海關機器人[圖片來自央視新聞截圖]海關機器人這次上崗的機器人共有十臺,名字叫做小海,據介紹,該機器人內部荷載了海關業務專用的大數據,智能語音系統、人臉識別技術等等功能一應俱全。
  • 從「國門」到「家門」全鏈條閉環 深圳海關嚴防陸路口岸疫情輸入
    圖為深圳海關關員在深圳灣口岸驗核出入境人員健康申明卡。陳碧瑩攝深圳是一個口岸城市,特別是陸路口岸十分發達。按照海關總署的統一部署,在地方聯防聯控機制的支撐下,深圳海關切實扛起口岸外防疫情輸入的責任,嚴格履行衛生檢疫法定職責,全力以赴築牢口岸檢疫防線,織密織牢防控網絡,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閉環管理。
  • 石家莊一名疫情防控人員暈倒在防控一線 不幸去世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月7日18時左右,石家莊市新華區西苑街道國泰街社區工作人員李瑞芝,在組織群眾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當中,突感身體不適暈倒,再也沒有醒來。李瑞芝今年55歲,在國泰街社區負責社保工作,1月6日,石家莊對全市域全員進行核酸檢測,李瑞芝主動向社區請求參與,在核酸檢測點進行人員信息登記和現場秩序維護工作。
  •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11月30日,海關總署舉行每月例行記者通報會,動植物檢疫司司長趙增連介紹了海關嚴把國門生物安全關、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有關情況。海關動植物檢疫工作,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是國家主權在國門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體現,是國家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職責和手段,是實現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和屏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 石家莊防控人員暈倒在防疫一線,不幸去世
    1月7日18時左右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西苑街道國泰街社區工作人員李瑞芝在組織群眾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當中突感身體不適暈倒再也沒有醒來……工作期間突感不適暈倒卻再也沒醒來……李瑞芝大姐今年55歲在國泰街社區負責社保工作1月6日石家莊對全市域全員進行核酸檢測李瑞芝主動向社區請求參與在核酸檢測點進行人員信息登記和現場秩序維護工作李瑞芝的同事孫婧介紹最近,石家莊最低氣溫在-10°C以下社區工作人員採用兩小時換崗的方式在一線值守7日17時,
  • 寧波海關:守護國門安全 服務強港建設_杭州網
    寧波海關牢記「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的重要囑託,努力發揮動植物檢疫職能作用,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線,嚴防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和外來生物入侵。強化檢疫監管 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11月16日,寧波海關所屬郵局海關關員在對當日的國際進境郵件進行X光機過機查驗時,發現一件申報品名為「面膜、洗面奶」的日本進境郵包過機圖像存在異常,隨即開箱查驗,截獲3隻活體甲蟲。「外來入侵物種,已被公認為除生態環境破壞以外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