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內那麼多隕石,為何旅行者1號連續飛了43年也沒撞上一顆?

2020-12-05 科學新視界

1977年9月5號,人類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偉大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這一天出發了。它攜帶著地球的各類信息,奔上了離開太陽系,通往銀河深處的不平凡之路,它承載著人類文明對於宇宙最美好的期許,也承載著人類文明「基因」。我們希冀他能夠在那漆黑而耀眼的星空深處尋找到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

截止到2020年,旅行者1號已經踏上旅途43年了,它早就已經飛出了狹義上的太陽系,進入到了星際空間。這裡就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經歷了連續43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沒有撞到任何別的天體而導致損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空曠了。太陽的希爾球半徑大約有1光年,這意味著廣義上的太陽系是一個直徑為2光年的球形空間。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內,太陽系的物質所佔據的空間其實是很少的。不僅如此,這些物質的99.86都集中在在太陽身上,剩下的0.14%構成了包括我們地球在內的8大行星和別的衛星,矮行星等眾多小天體。不僅如此,在這其中,僅僅木星一個星球又佔據了大部分物質。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太陽系內各個天體之間的空曠區域是無比巨大的,就算是那號稱有著數十萬顆小行星的小行星帶,其實也是一片無比稀疏的空間。如果旅行者1號在這片小行星帶飛行的話,它撞上小行星的概率非常的小,小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在一個足球場正中央,你閉上眼隨意丟一顆玻璃球,然後你走到足球場邊緣,再隨意丟一個玻璃球,這兩個玻璃球正好相撞的概率都比旅行者1號撞上小行星的概率要大幾十萬倍。

在過去的43年裡,旅行者1號得益於和衰變電池提供的能量,它一直處於工作狀態,NASA地面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們也能夠對旅行者1號的位置進行修正,因此旅行者一號就能夠接近天體而又不被天體的引力所捕獲。

旅行者1號畢竟是人造物,隨著時間的流逝,旅行者一號的核電池也要壽終正寢了。科學家們估計,在未來幾年內,旅行者一號就會因為電池耗盡而停止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處於真空中的旅行者一號就只能依靠慣性繼續前進了。

在這種沒電的情況下,地面的科學家們就無法給旅行者一號再調整軌道了,那這是否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旅途中,旅行者一號的旅行只能靠運氣了呢?

其實很遺憾,如今的旅行者1號正處於星際介質之中,而星際介質是指所有在恆星之間漂浮的物質。根據計算,大約有99%的星際介質都是由星際氣體組成的,而組成這些氣體的物質構成中,有超過75%的元素都是以氫元素形式存在的,而剩下的25%基本上都是氦元素。

所以可以這麼說,旅行者一號(如今的速度高達17公裡/秒)在星際介質中高速運動時,他會遭受到這些星際介質的不斷撞擊,當然,這些所謂的「撞擊」對於旅行者一號來說,連撓痒痒都算不上。

因此,在失去電量之後,旅行者一號只要運氣足夠好,它就會因為慣性繼續飛下去,大概在4萬年以後,它會達到另一個恆星系統,而那時,或許我們整個人類文明都已經不存在了,畢竟我們整個人類文明史都才不過數千年。

相關焦點

  • 宇宙中遍布隕石,旅行者一號飛了43年,為何它從未被隕石擊中過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旅行者一號飛了這麼久沒有被隕石撞上呢那麼在它飛往太陽系邊緣的43年裡,為什麼也沒有撞上隕石呢?,彈珠就是旅行者一號和隕石,它們確實有相撞的可能性,但這種概率是非常小的,所以根本不必擔心旅行者一號會遇到危險。
  • 宇宙中遍布隕石,旅行者1號飛了43年,是如何躲過一次一次危險的
    美國雖然不是第一個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國家,但和蘇聯也僅僅只相隔了23天的時間,且因為各國之間存在競爭關係,所以美國也是獨立完成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而且在此之後,美國還做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舉,那就是阿波羅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可是這些還遠遠不夠!畢竟,當人類發現地球不過是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之一,而且在太陽系之外還有一個更為廣闊無垠的銀河系。人類開始夢想離開太陽系,遨遊銀河系,去往宇宙的邊際。
  • 旅行者1號本應到達太陽系邊緣,為何至今都沒能飛出太陽系?
    現在人類的航天技術已經能夠突破地球的邊界了,甚至還有飛行器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人類之所以做這麼多的探索和冒險,都是想要解決一個終極問題,那就是宇宙的邊界到底在哪裡。在還沒探測清楚之前,我們都認為宇宙是無邊無界的。
  • 旅行者1號是43年前的產物了,為何如今不再發射最新的探測器呢?
    一直以來,人類都有探索外太空的夢想,但由於人類的文明,科技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因此直到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才真正開始實現探索外太空,徵服外太空,於是1977年美國宇航局首次發射了一顆朝著太陽系之外的探測器,這顆探測器也就是旅行者一號了。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旅行者1號,它不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探測器,但它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根據測算,截止到2019年10月23號,旅行者1號已經連續飛越了211億公裡的距離,這使得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211億千米有多遙遠,要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只有1.5億千米。
  • 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了42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天體?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由於旅行者1號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天象,它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之後,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它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直至最終飛入星際空間中。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飛行,旅行者1號從未與其他天體發生過碰撞。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結局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1號目前的情況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2日發射升空,是美國宇航局專門研究外部太陽系的旅行者計劃的一部分。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得益於飛彈技術的進步,人類在飛彈的基礎上發明了火箭,火箭的發明讓人類的航天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短短幾十年中取得了輝煌的航天成就: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第一次載人航天實施成功、1965年3 月人類成功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還有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第一個太空望遠鏡的建設......不過要說人類最偉大的航天工程,非阿波羅登月工程莫屬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得益於飛彈技術的進步,人類在飛彈的基礎上發明了火箭,火箭的發明讓人類的航天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短短幾十年中取得了輝煌的航天成就: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61年4月12日第一次載人航天實施成功、1965年3 月人類成功進行第一次太空行走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1號,預計2025年失聯,這期間它發現了什麼?
    旅行者1號出現後,目的是為了讓人類更好了解太陽系,帶著全人類的寄託成功進入了太陽系中,目的是為了接觸太陽系的邊界,除了旅行者1號之外,還有旅行者2號,它們一起進入了太陽系。自從1977年開始,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陽系內生存了長達43年的時間,那麼在這43年的時間,是否觸碰到太陽系的邊界呢?
  • 飛行43年,距離地球223億公裡,旅行者1號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不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發射於43年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是人類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傑作,那麼,這個距離地球超過223億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它的最終命運會是什麼?能否被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所捕獲,從而暴露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三,而旅行者1號則主要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1號發射於1977年9月5號12點56分,距今已有43年的時間,且還在持續飛行,同時它也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旅行者2號飛行43年,仍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至今這2艘無人飛船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非常遠。>之所以旅行者2號的飛行距離相對較近,主要是因為它的飛行軌跡與旅行者1號不同,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完成對木星、土星的探索以後,就朝著太陽系外飛去,而旅行者2號探測器不僅僅對木星、土星進行了探索,還對天王星、海王星這兩顆氣態行星也進行了飛越。
  • 旅行者1號和2號已在宇宙中飛了43年,但它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時至今日,旅行者1號和2號已在宇宙中飛了43年,早已進入了星際空間,但它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不出意外地話,它們還會在宇宙空間中飛行很長很長的時間。相信大家一定比較好奇,它們的最終命運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旅行者1號和2號的電能會在2025年耗盡,在此之後,它們將完全與地球失去聯繫。
  • 當年的「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人類真的無法離開太陽系嗎?
    如果有外星人發現了旅行者1號,就會知道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顆名叫「地球」的星球,上面生活著和他們一樣的智慧生命——人類。當旅行者1號經過這些行星時,可以利用這些行星的引力和相對運動作用得到加速,就像「彈弓一樣」把自己遠遠地拋射向下一個目標。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旅行者1號的速度,還能夠節省有限的燃料,達到續航的效果。而旅行者1號上本身攜帶的燃料,也只是在發射之初和獲得引力推動不足的情況下才會用到。據科學家估計,到2025年之前,旅行者1號都會和地球保持聯繫。
  • 旅行者1號2號已經飛出太陽系了嗎?太陽系有多大?
    旅行者1號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比同年8月20日發射的雙胞胎旅行者2號晚了16天,在對木星和土星及土衛六展開了探測後,直接向宇宙深處進發。截至2019年2月22日,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約145個天文單位(220億公裡),相當於145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那它是否已經離開了太陽系範圍呢?我們得先弄清楚太陽繫到底有多大,太陽系的邊界到底在哪。
  • 旅行者1號能飛出銀河系嗎?
    那麼,這艘無人太空飛船目前飛到哪裡了呢?它最終又會飛到哪裡?它能飛出銀河系嗎?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在2012年,旅行者1號衝出太陽風層頂,進入星際空間。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20.4光時)。但它還遠未飛出太陽系,甚至還沒有抵達太陽系外層的奧爾特雲,因為太陽系的半徑至少有1光年。
  • 太陽系真的很小?旅行者1號探測器,還要1.7萬年才能飛出去
    這一發現,讓本來抱著要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越飛越絕望,在旅行者1號升空的時候,那時候認為的太陽系邊界才幾十億公裡,但是飛了30多年後,才發現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比起來,它才剛起步。,也是飛行距離最遠的深空探測器,其飛行速度達到17公裡/秒,飛行距離到現在約225億公裡,按照人類目前對太陽系大小的了解,想飛出太陽系,旅行者一號還要飛行1.7萬年左右,這僅僅是飛出奧爾特星雲所花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