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旅行者2號飛行43年,仍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2020-10-12 猩猩科學頻道

在1977年8月2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率先發射升空,隨後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雖然旅行者1號比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時間稍晚了近半個月,但是從飛行距離來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比旅行者2號探測器更遠,目前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離地球最遠的無人飛船。至今這2艘無人飛船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3年,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已經非常遠。

旅行者2號

之所以旅行者2號的飛行距離相對較近,主要是因為它的飛行軌跡與旅行者1號不同,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完成對木星、土星的探索以後,就朝著太陽系外飛去,而旅行者2號探測器不僅僅對木星、土星進行了探索,還對天王星、海王星這兩顆氣態行星也進行了飛越。所以,從探索任務的角度來看,旅行者2號的任務稍微複雜。當然,旅行者2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對4顆氣態行星的飛越,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剛剛好遇到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探測器可以藉助這些氣態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從而獲得非常快的飛行速度。

在1979年7月9日,旅行者2號從距離木星大約57萬公裡的空中掠過,從發射升空到飛越木星。

再經過近2年的飛行,在1981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近距離飛越了土星。

在1986年1月24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近距離飛越了天王星,與天王星的距離僅為8.15萬公裡。

在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近距離飛越海王星,這是旅行者2號造訪的最後一顆氣態行星,隨著對海王星探索任務的結束,也就意味著旅行者2號探測器完成了既定的任務。

從發射升空,到飛越最外側的氣態行星海王星,旅行者2號探測器僅僅用了12年時間,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藉助氣態行星引力彈弓效應獲得了很大的速度,如果當時沒有遇到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旅行者2號完成對海王星的探索,需要近30年時間。

飛向星際空間

在完成了對氣態行星的探索以後,NASA也讓旅行者2號探測器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最後在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也進入了星際空間。這是繼旅行者1號後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無人飛船,當時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飛行了41年,這個時間很漫長。

當時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進入星際空間時,發現有一個類似「防火牆」的日光層包圍著我們太陽系,而組成這個保護泡的磁場和粒子是由我們太陽噴射出來的,其溫度達到49427℃。當然,這些粒子的溫度雖然達到近5萬℃,但是對旅行者2號探測器來說,不存在威脅。

因為在星際空間中,這些粒子的密度極為稀薄,一立方米可能只有幾百、幾千個或者更少,即使數千顆粒子同時作用於旅行者2號探測器,探測器獲得的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沒法讓探測器出現明顯的升溫,更不會燒毀旅行者2號探測器。

雖然現在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星際空間,但是它仍未真正離開我們太陽系。雖然目前我們暫時還沒完全確認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但是可以確認的是在太陽系外側除了有一個柯伊伯帶以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奧爾特雲,普遍認為,穿過奧爾特雲才算真正走出太陽系。按照當前的飛行速度及方向,旅行者2號探測器大約需要2.6萬年才會進入奧爾特雲,隨後大約還需要繼續飛行2400年才會穿越奧爾特雲。也就是說,穿過奧爾特雲,旅行者2號探測器可能還需近3萬年時間。顯然,現在旅行者2號探測器連太陽系的盡頭都還沒看到。

雖然旅行者2號探測器可以憑藉慣性飛下去,如果沒有發生碰撞等意外,它飛出太陽系可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但是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這樣漫長的飛行時間,顯然是我們人類沒法接受的。需要近3萬年才能穿過奧爾特雲,意味著需要數百代人接力飛行才能做到這一點,以我們人類當前的科技,明顯做不到。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我們人類可能真的無法逃離太陽系。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航天技術會更加先進,飛船飛行速度會更快,可能會達到亞光速,飛出太陽系所需時間會大幅度減少。

相關焦點

  • 難道無法逃離太陽系?這艘飛船飛行48年,仍然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事實上,在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之前,還有2個探測器也朝著太陽系外飛去,其中一個就是在1972年3月發射升空的先驅者10號探測器,另一個則是在1973年4月發射升空的先驅者,朝著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軌道方向飛去,在1986年10月成功到達冥王星的平均軌道,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飛出行星軌道的飛行物,比旅行者1號、2號還要早一些。
  • 難道真的無法逃離太陽系?它飛行了43年,仍然看不到太陽系盡頭
    1977年9月5日,NASA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正式發射升空,開啟了前往太陽系邊緣的旅行。從此,旅行者1號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它帶領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見識了這個太陽系的偉大。它的理論半徑在1-2光年之間,一些科學家認為是1.5光年。換算下來,就是約95000個天文單位!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的話,旅行者1號連太陽系的1%都沒有飛出去,而只是剛剛飛越了太陽系的1.5‰!這樣的數字讓人感到絕望。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排行第三,而旅行者1號則主要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1號發射於1977年9月5號12點56分,距今已有43年的時間,且還在持續飛行,同時它也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
  • 人類何時能走出太陽系?已經飛行43年,還未觸及太陽系邊緣!
    1977年旅行者號正式發射,人類徹底的展開了對於太陽系的探測,它也瞬間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在飛行的過程當中,旅行者號也讓我們見識到了不一樣的太陽系,在發射兩年之後,1979年旅行者號成為了第1個到達木星的探測器。1980年他又到達了土星,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1個到達土星的探測器。
  • 當年的「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人類真的無法離開太陽系嗎?
    1977年,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了一艘太空無人探測器「旅行者1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了。作為全世界第一艘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被寄予了太多人類對宇宙的渴望。除了傳回木星和土星的高清照片,旅行者1號更是肩負著尋找外星文明的使命。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旅行者號」不向上或向下飛行,離開太陽系
    太陽系中除了行星和小行星帶之外,還有一個包裹整個太陽系的巨大球體結構——奧爾特雲。據估計,奧爾特雲起始於距離太陽0.03光年之處,一直延伸到至少距離太陽1光年的地方。在奧爾特雲中,分布著大量的小天體,它們被認為是來自於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1號,預計2025年失聯,這期間它發現了什麼?
    旅行者1號出現後,目的是為了讓人類更好了解太陽系,帶著全人類的寄託成功進入了太陽系中,目的是為了接觸太陽系的邊界,除了旅行者1號之外,還有旅行者2號,它們一起進入了太陽系。自從1977年開始,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陽系內生存了長達43年的時間,那麼在這43年的時間,是否觸碰到太陽系的邊界呢?
  • 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號為什麼不垂直黃道面飛行?
    不僅僅是太陽系如此,更大一級的銀河系整體也呈現出扁平狀的結構。銀河系的直徑20萬光年,中心厚度1.2萬光年,太陽系位於一條旋臂之上距離銀心2.6萬光年繞其運動。因此就經常有人問:人類發射探測器為什麼不垂直於黃道面發射,這樣就很快的可以飛出太陽系了?例如旅行者一號、二號姐妹。發除此疑問的可能忽略了三個問題,我們一一來說明一下。
  • 飛出太陽系 失聯7個月的旅行者2號找到了
    在失去聯繫長達7個月之後,NASA宣布已經與旅行者2號探測器成功重新建立了聯繫。旅行者2號是1977年8月發射升空的,迄今已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43年,曾先後訪問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18年飛出太陽系,進入真正的星際空間。而在它之前,旅行者1號於2012年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值得一提的是,旅行者2號發射比旅行者1號早半個月,因此是有史以來運作時間最久的空間探測器,也是最多產的一顆探測器。
  • 太陽系內那麼多隕石,為何旅行者1號連續飛了43年也沒撞上一顆?
    截止到2020年,旅行者1號已經踏上旅途43年了,它早就已經飛出了狹義上的太陽系,進入到了星際空間。這裡就有了一個疑問,為什麼經歷了連續43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沒有撞到任何別的天體而導致損毀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空曠了。
  • 43年飛行225億公裡,得出悲觀結論:人類或無法飛離太陽系
    距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1977年從地球上出發,現在已經飛行43年之久,目前距離地球大約是22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5億公裡,在天文學領域這是一個天文單位,這也就意味著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150個天文單位,如果只是繞地球飛行,大約已經繞了176萬圈。
  • 旅行者2號探測到太陽系外空間密度增大,難道太陽系被罩住了嗎
    在2018年11月的時候,旅行者2號終於在41年的太空飛行中,越過了太陽系影響極限的標誌,進入了星際空間。但是,這個探測器的任務還沒停止,它一直在向地球發送所收集到的數據。最近,科學家分析傳回的數據發現,隨著它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的密度越來越大,它受到的阻力也越來越大。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度會議上,NASA旅行者號團隊宣布了這一消息。  那麼,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了嗎?2012年,與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也飛出了日光層。但是對於這兩個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一直有不同看法。這取決於對太陽系邊界的定義。
  • 已飛行41年的旅行者2號,即將到達太陽系邊緣,還要繼續飛嗎?
    已飛行41年的旅行者2號,即將到達太陽系邊緣,還要繼續飛嗎?就在前段時間,美國的航天局,發布了一個最新的消息,所發射的旅行者2號,現如今已經進入了很高層次的星級之間,也就是說恆星和恆星之間的那一片範圍,這又是一大突破,因為在旅行者2號之前,任何一個飛行器都沒有飛出過太陽系。
  • 人類被高級文明「囚禁」了旅行者1號無法衝破太陽系邊緣屏障
    半個世紀以來,人類向太空先後發射五個深空探測器,分別是先驅者10號(1972年發射)、先驅者11號(1973年發射)、旅行者1號(1977年發射)、旅行者2號(1977年發射),以及新視野號1號探測器在這五個深空探測器中,飛行距離最遠的當屬旅行者1號探測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飛行整整40年之久,在40多年的飛行時間裡,旅行者1號已經整整飛行了210億公裡,目前距離地球211億公裡,距離太陽212億公裡,成為人類有史以來飛行距離最遙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2號還活著!已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還有電
    編者按:NASA已經和旅行者2號取得了聯繫,目前該探測器已經飛行43年,距離地球188億公裡。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20期1977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兩個行星際探測器,分別為旅行者1號和2號,均使用了鈽238核電池。2012年,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空間,2018年,旅行者2號進入星際空間。
  • 旅行者二號這次又「撞牆」了!太陽系真的是一個「牢籠」?
    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除了探索太陽系其它行星的環境之外,旅行者1號還肩負著另一個任務:衝向宇宙深處,尋找可以溝通的外星文明!在旅行者1號攜帶了一個銅製鍍金磁碟唱片,還有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這個唱片哪怕過了10億年,音質依舊不會有任何差別。這些物品中記錄了人類以及地球的一些信息。
  • 失聯7個月: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2號又找到了
    在失去聯繫長達7個月之後,NASA宣布已經與旅行者2號探測器成功重新建立了聯繫。旅行者2號是1977年8月發射升空的,迄今已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43年,曾先後訪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18年飛出太陽系,進入真正的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截止到2020年,旅行者1號的這場已經持續了43年的孤獨之旅還沒有結束。43年過去了,200多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1號依舊還在太陽系的懷抱裡遨遊。根據測算,我們知道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光是太陽的質量就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9%,包括8大行星在內的所有天體的質量加起來只佔了0.14%。
  • 旅行者1號將停止?太陽系外有「能量罩」,難怪無法飛出太陽系!
    自從人類航天技術高速發展後,讓人類一睹宇宙風光,進入宇宙後讓大家產生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可是仍然有很多問題困擾人類,人類幾十年的時間都沒能飛出太陽系,對此很多國家把自己的探測器發射進入太陽系內,目的是為了讓探測器走出太陽系,說起探測器我們不得不提一下旅行者1號,它在太陽系移動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保護罩,對此不得不停止運行,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