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宇宙浩瀚無垠,宇宙究竟有多大,至今科學家們還沒能給出具體的答案,我們知道,可觀測的宇宙大小是930億光年。因此,宇宙對於人類來說,要探索的東西也是無窮無盡的。
關於宇宙的一系列未解之謎,不僅僅是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尋找答案,就連我們普通人,也想一探究竟,滿足下自己的好奇心。例如說宇宙之外究竟有什麼?宇宙的邊緣究竟在哪裡?宇宙只有一個嗎?平行宇宙到底存不存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便引導著我們不斷地探索宇宙奧秘。
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說,人類是地球上的「主宰者」,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了,人類擁有那麼高的智慧,再加上好奇的天性,所以就有了疑惑:都說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宇宙探測器不往上或者往下,飛出太陽系呢?
儘管太陽系看起來很平坦,呈圓盤狀,各大行星基本上共存一面,但太陽系實際上並不是平的。
當太陽系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它只是一團星雲,散落在整個宇宙之中。因為外界的幹擾,星雲中央的物質聚集成了一團。這些星雲中的物質相互碰撞,在某一方向上將產生淨角動量。當物質不斷地被中心的引力所吸引時,星雲就會向淨角動量的方向快速旋轉。
旋轉面上的物質旋轉得很快,所以不會掉入中心。但是在旋轉平面上下方的物質旋轉速度較慢,它們會被吸引到中心。最後,星雲的團狀結構將變得扁平,星雲的中心將形成太陽,而旋轉平面上的物質將形成了各大行星。
雖然行星軌道讓太陽系看起來是扁平的,但太陽的引力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無論在黃道面的哪個方向,只要距離相同,都會受到相同的太陽引力作用。
太陽系中除了行星和小行星帶之外,還有一個包裹整個太陽系的巨大球體結構——奧爾特雲。據估計,奧爾特雲起始於距離太陽0.03光年之處,一直延伸到至少距離太陽1光年的地方。在奧爾特雲中,分布著大量的小天體,它們被認為是來自於早期太陽系的殘餘物。
而太陽的引力是均勻的,從黃道面上下方飛出太陽系沒有任何優勢。不僅如此,人類目前其實沒有能力把探測器往黃道面上下方送出太陽系,畢竟化學火箭的速度有限。
旅行者1號和2號能夠獲得逃逸太陽系的速度,得益於兩大因素。首先,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環繞太陽旋轉,旅行者1號沿著黃道面方向飛行,由此能夠獲得巨大的速度,而從垂直於黃道面的方向就沒有。其次,旅行者號在黃道面附近飛行,還能藉助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幾大行星的引力進行加速,使它們最終能夠獲得足夠的速度飛出太陽系。
另外,旅行者1號和2號在設計之初是為了一次性探測太陽系中的四大巨行星,因為它們剛好趕上了176年一遇的行星排列。如果朝著黃道面上下方飛行,無法探測這幾大行星。
直到今天,人類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了解,大多來自於旅行者2號於上世紀80年代先後訪問過這兩顆行星,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近距離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活動。然而,旅行者1號和2號的飛行方向在幾顆主要行星重力加速後,都已明顯偏離黃道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