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號向上向下飛,是不是很快會飛出太陽系?

2020-08-30 物原愛牛毛1

太陽系是扁平的,但太陽的引力範圍不是扁平的;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處於黃道面,但太陽系其它天體未必都處於黃道面,外海王星區的柯伊伯帶離散盤天體軌道大多和黃道有夾角,有的甚至垂直。還有太陽系最外層的奧爾特雲都是球形區域。

最外層的球形區域――奧爾特雲

太陽系主要天體之所以大都處於黃道平面,這與太陽系的起源有關。

太陽系誕生於四五十億年前的原始星雲。這些星雲本來在氣體膨脹作用下並沒有聚集在一起,但由於在四五十億年前,這塊星雲受到附近超新星爆炸的影響,是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這塊星雲團密度升高,使得自身重力得以克服內部氣體分子膨脹的壓力造成坍縮,太陽系得以誕生。

日後形成咱們太陽系的那塊星雲團直徑大小有7000――20000多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即日地平均距離,大約是1.49億公裡),星雲坍縮時,因角動量守恆使它的轉速加快,內部原子碰撞頻率加大,原始區域中央集中了大部分的質量,溫度也比周圍高。當引力、氣體壓力、磁場和自轉共同作用在收縮的星雲時,它開始變得扁平成為旋轉的「原行星盤」,直徑大約200個天文單位,並且中心有一個稠密的原始恆星。最終中心形成了太陽,周圍逐漸形成了行星,它們的公轉方向完全和太陽的自轉方向一致,這個「原行星盤」的盤面就是日後的黃道面。

從以上敘述可看出,太陽系各大行星及主要天體大都處於黃道面,使太陽系物質分布呈扁平形狀。但也有個別天體處於黃道面之外,比如被人們稱為「齊娜」的「鬩神星」,它是柯伊伯帶最大的黃道離散天體,

它與太陽系主平面保持著45度夾角,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68個天文單位,合140億公裡。它的直徑2326公裡,稍小於2371公裡的冥王星,也屬於矮行星。

二,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探測器的確是沿著太陽的黃道面飛行的,並沒有垂直於黃道面向上下飛行,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1,旅行者探測器的最初任務要求決定了它們起初的飛行方向和路線必須沿著黃道面。當然任務結束後,它們確定了各自的飛行方向。

「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分別於1977年9月5日和8月21日發射,它們的最初任務是:旅行者一號探測木星和土星及其衛星,旅行者二號探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這些大行星都在黃道平面,因此旅行者號探測器飛行方向必須沿著黃道面。旅行者一號1979年探訪木星,1980年探訪土星;旅行者二號於1986年經過天王星,1989年經過海王星。

兩個探測器的最初探測任務結束後,美國宇航局決定進行星際探索任務,旅行者一號於1989年受到了土衛六額外的引力影響,開始離開黃道面向銀河系中心方向前進,並於2013年9月13日進入恆星際空間,到2019年9月距地210多億公裡,目前位於太陽系的「上方」。

(其中藍色軌跡為旅行者一號,紫色軌跡為旅行者二號)

旅行者二號則在探訪完海王星後繼續沿著黃道面飛行,2018年12月10日,美宇航局宣布旅行者二號已飛離太陽風層,也進入星際空間。可見兩個探測器沿著不同方向都能飛離太陽風層,進入星際空間。

2,旅行者號探測器沿著黃道面飛行可以藉助各大行星的引力加速作用,即引力彈弓效應,節省大量時間和燃料。

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受到土衛六的引力彈弓效應,一個得以離開黃道面直奔太陽系外,一個得以加速飛向天王星,節省了自身攜帶的有限推進劑,延長了壽命。撇開任務,如果沿著黃道面垂直方向(即向上向下)飛行,將沒有任何助力,但受到太陽的引力是一樣的,飛行器想脫離太陽系會更難。

三,綜上

太陽系雖然是扁平的,但「旅行者」號探測器向上向下飛,與沿著黃道面飛是一樣的,甚至更難,不會更快飛出太陽系。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是扁平的,向上或者向下飛,不就能很快飛出太陽系了麼?
    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向上飛不是很快就能飛出太陽系麼?說的好有道理,竟然無言以對。當然這對於腦筋急轉彎的回答,肯定是令人滿意的,但就科學角度來看,似乎有幾個問題得搞搞清楚!這確實是一個尖銳的問題,既然往哪裡飛不是飛,非得從黃道面飛,其實天文學家也這麼想,但他們是有苦衷的,要解釋這問題,我們必須來理解一張圖:這是旅行者的西天取經之路,和唐僧不一樣的是旅行者沒打算回來,因為它取得的數據已經發回來了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向上或者向下發射飛出太陽系?
    從各種圖片及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系的星體幾乎都處於同一個平面上,也就是說太陽系是扁平的,上下區域幾乎都是空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都是在扁平空間內飛行,而不向上或者向下飛行,那樣不是更加容易飛出太陽系嗎?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旅行者號」不向上或向下飛行,離開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說,人類是地球上的「主宰者」,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了,人類擁有那麼高的智慧,再加上好奇的天性,所以就有了疑惑:都說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宇宙探測器不往上或者往下,飛出太陽系呢?
  • 網友疑惑: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何飛船不向下飛出太陽系?
    因為他們認為地球最終一定是會走向外太空的,所以不如趁早做些準備,所以科學家們也不斷研發出了很多的探索外太空的設備,就是為了讓人類能對太空多一些了解。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網友就很疑惑: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何飛船不向下飛出太陽系?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不向上或向下飛行,來走出太陽系?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地球上來說是最高智慧的生命體,人類擁有這麼高的智慧再加上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不向上或向下飛行,而且也有專門的設備也已經在向太陽系的邊緣探索著,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要水平探索,不能垂直方向走出太陽系?
  • 太陽系是扁平的嗎?為什麼旅行者一號不垂直向上飛?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外層星系空間探測器,由美國研製並建造,共發射兩顆。原名分別是「水手11號」和「水手12號」 。旅行者2號和旅行者1號分別於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發射升空。這兩個姊妹探測器沿著兩條不同的軌道飛行。擔負探測太陽系外圍行星的任務。
  • 「旅行者一號」為什麼不向上飛,這樣不是更快離開太陽系嗎
    2014年9月13日凌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旅行者一號"已經離開太陽系,正在飛往別的恆星,之前"先驅者10號"可能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但是由於失去信號,並不能完全確認,"旅行者一號"才是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類飛行器。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度會議上,NASA旅行者號團隊宣布了這一消息。  那麼,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了嗎?2012年,與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也飛出了日光層。但是對於這兩個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一直有不同看法。這取決於對太陽系邊界的定義。
  • 為什麼「旅行者」號探測器不能從太陽系運動的反方向飛出太陽系?
    太陽和旅行者號的銀河系軌道題主的意思:太陽帶領著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天體公轉,公轉速度250公裡/秒,如果旅行者一號反著太陽公轉運動的相反方向飛行,速度將會非常大,至少為250+V,會很容易飛出太陽系。是不是?
  • 旅行者1號飛不出太陽系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升空,40年後,NASA官方公布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介質,由於太空並不是真空,距離太陽約125億公裡以外的空間屬於星際介質,由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組成,廣泛分布氫分子、中性氫原子、游離氫,這些塵埃能有效阻止太陽風繼續向外太空擴散,所以科學家將太陽風能到達的範圍叫日球層,日球層以外就屬於星際空間了,目前旅行者1號傳回的信息顯示其已經檢測不到太陽風電荷,所以斷定已經飛出日球層
  • 旅行者1號快要飛出太陽系了?
    旅行者1號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現在仍然正常運作。
  • 旅行者1號或許已經正式飛出太陽系!
    儘管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還沒有發表任何官方聲明,但是據《今日宇宙》網站報導,國外天文博客圈子裡正在瘋傳,旅行者1號探測器已經正式飛出我們的太陽系了
  • 旅行者1號究竟飛出太陽系了麼?
    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36年之後,美國航天局「旅行者」1號探測器終於進入太陽系最外圍的疆域,隨時可能成為從太陽系跨入星際空間的首個人造物體。事實上,有關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的說法在這幾年被反覆提起,但因為缺乏非常嚴格的科學證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保持沉默。「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於1977年。
  • 旅行者號已飛出日頂層,是否飛出太陽系了?科學家:為時尚早
    旅行者號已飛出日頂層,是否飛出太陽系了?於是很多科學家都把他們的目光朝向了太陽系之外的世界,畢竟太陽系之外的世界,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真的是一片空白,我們人類從來都沒有探索過該區域,光說不練可不行,於是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2號飛船,帶著我們人類文明的所有信息,以及關於地球的消息,傳送到了太陽系之外的世界,飛了如此多年,現如今,已然飛到了日頂層,他可以算是我們人類目前飛到了最極限的距離了。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6年後,旅行者2號也飛了出去,進入星際介質人類在探索宇宙空間的時候,向太陽系內的天體發射了幾百個探測器,除了行星和衛星,還有小行星的探測器。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星際旅行的探測器,是為了探索宇宙空間的一種探測器,這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旅行者1號,這個飛行器現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進入了星際空間中,那麼,旅行者1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探測器呢?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旅行者1號是NASA發射的一個外太陽系探測器,它的重量只有815千克,發射與70年代,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就算是現在依然還在正常工作。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 外星文明探測開新篇
    「從另一個角度說,『旅行者1號』代表著地球最先進的科技,而它在外星人看來卻是非常落後的。因此,『旅行者1號』是在向外星文明展示人類的『落後形象』。」  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三部曲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裡程碑。他說,其實在小說《三體》裡展示的就是外星文明與地球文明的撞擊。對外星文明的探尋是科幻小說永恆的題材。此次「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只是人類在現實中邁出的一小步。
  • 旅行者1號會成為首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嗎?
    在五艘可以飛出太陽系的飛行器中,雖然旅行者1號現在是距離太陽最遠並且是飛得最快的飛行器,但它很有可能不會成為首個飛出太陽系的人造物體。既然旅行者1號都不大可能了,另外四艘也就更不可能了。此前有報導稱,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但這其實是不對的,旅行者1號只是離開了距離太陽120天文單位的日球層頂(太陽風層頂),開始飛入星際介質之中。而太陽系的範圍可以延伸到6.3萬天文單位(1光年)之外的奧爾特雲,所以旅行者1號還遠未飛到太陽系的邊緣,它還在太陽系內部。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為了探測宇宙深空奧秘,70年代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了多個深空探測器,包括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等,在這些探測器中最著名的當屬於旅行者1號,旅行者1號發射的時間為1977年9月5日,經過43年漫長而孤獨的飛行,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它的飛行距離長達
  • 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已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的答案很意外
    文/行走天涯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距地球已有多遠?已飛出太陽系了嗎?旅行者1號是1977年就已經朝著外太空發射的一艘探測飛船,其主要的目的實際上是探索太陽系內的幾顆星球的,只是當時美國給這探測器寄予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希望它最終可以完成人類飛出太陽系的夢想,當然在當時實際上僅僅只是一種希冀而已,因為當時的科技技術和現如今的水平相比較起來,肯定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 難怪人類飛不出太陽系,外圍出現一堵「牆」,旅行者1號被擋住了
    阿波羅登月工程人類在實現阿波羅登月工程之後,在宇宙探索中信心大增,把下一個目標定為飛出太陽系,當人類躊躇滿志準備計劃飛出太陽系的時候,才發現要想實現載人飛出太陽系幾乎不可能,因為距離實在太遠了,月球距離地球僅有30萬公裡,可是太陽系的邊界(冥王星附近的舊邊界)超過150億公裡,是日地距離的5萬倍,人類連登陸火星(火星與地球距離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