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了42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天體?

2020-12-05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由於旅行者1號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天象,它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之後,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它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直至最終飛入星際空間中。

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飛行,旅行者1號從未與其他天體發生過碰撞。不僅如此,旅行者1號現在的狀態還非常好,它還能向地球傳回信號,並且能夠接收從地球上發出的指令。但太陽系中存在非常多的小天體,為什麼旅行者1號能夠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呢?

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之後,它的第一個目標是木星。在飛向木星的過程中,旅行者1號需要穿過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據估計,小行星帶中存在著50萬顆小行星,其中最大的是直徑達到950公裡的穀神星,直徑超過100公裡的小行星至少有200顆,直徑超過1公裡的小行星數量至少有70萬顆。

雖然小行星帶中的天體數量非常多,但它們都是分散在非常空曠的空間中,它們本身發生碰撞都很困難。小行星帶距離太陽2.2至3.2天文單位,相當於3.3億至4.8億公裡。在如此廣闊的空間中,小行星帶中每個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可達100萬公裡,這相當於地球半徑的78倍,地月距離的2.6倍。

由此可見,小行星帶其實十分空曠。再加上小行星帶中的天體都非常小,引力作用很弱,所以旅行者1號在其中穿行的時候幾乎不可能會撞上其他天體。迄今為止,包括旅行者1號在內多艘穿過小行星帶的探測器均未曾與小行星帶天體發生碰撞。

穿過小行星帶之後,旅行者1號很快飛抵木星。科學家一開始給旅行者1號設計了飛行軌跡,使其不會撞上木星,而是從距離木星35萬公裡的地方飛掠。離開木星之後,旅行者1號加速飛往土星。同樣地,旅行者1號也是近距離飛掠土星,它與土星的最近距離約為12.5萬公裡。

但為了觀測土衛六,旅行者1號的飛行軌跡發生了變化,它飛離了黃道,與黃道的夾角達到了35度。因此,旅行者1號沒有繼續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沒有直接穿過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柯伊伯帶。

但即便旅行者1號穿越柯伊伯帶,它也幾乎不可能會撞上小行星,因為柯伊伯也非常空曠。目前,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正在柯伊伯帶中飛行,它在研究其中的天體。在今年年初,新地平線號飛掠了直徑為45公裡的小行星「天涯海角」,它們之間的最近距離約為3500公裡。

只要一開始設計好了旅行者1號的軌道,使其飛行過程中能夠避開行星,那麼,它與小行星在浩瀚空間中發生碰撞的概率幾乎為零。未來,旅行者1號還會在廣袤的太陽系中飛行。它將會在1.8萬年後穿過太陽系最外層的奧爾特雲,然後繼續在更為廣袤的星際空間中飛行。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0多年時間裡,人類把多達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登陸,開創前無古人的壯舉,至今沒有哪項航天工程能夠超越阿波羅登月工程。2號發射時間為1977年8月20日,由此可知這兩個深空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都已經超過40年,在40多年的時間裡面,旅行者1號飛越了222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2號如今距離地球也有18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還有第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第一個太空望遠鏡的建設……不過要說人類最偉大的航天工程,非阿波羅登月工程莫屬,從1961年到1972年短短10多年時間裡,人類把多達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登陸,開創前無古人的壯舉,至今沒有哪項航天工程能夠超越阿波羅登月工程。
  • 太陽系內那麼多隕石,為何旅行者1號連續飛了43年也沒撞上一顆?
    1977年9月5號,人類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偉大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這一天出發了。它攜帶著地球的各類信息,奔上了離開太陽系,通往銀河深處的不平凡之路,它承載著人類文明對於宇宙最美好的期許,也承載著人類文明「基因」。我們希冀他能夠在那漆黑而耀眼的星空深處尋找到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
  • 旅行者1號能飛出銀河系嗎?
    」已經漫遊了42年。那麼,這艘無人太空飛船目前飛到哪裡了呢?它最終又會飛到哪裡?它能飛出銀河系嗎?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 在2012年,旅行者1號衝出太陽風層頂,進入星際空間。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20.4光時)。但它還遠未飛出太陽系,甚至還沒有抵達太陽系外層的奧爾特雲,因為太陽系的半徑至少有1光年。
  • 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飛了42年,它是靠什麼動力飛行的?漲知識了
    而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人類所發射的一架探測器,旅行者1號!對於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會陌生,畢竟在課本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是美國宇航局在1977年向太空發射的一架探測器,一直到如今已經過去了42年,而目前人類賦予旅行者1號的任務,就是向前飛,直至飛出太陽系!對此,很多網友都感到有些奇怪。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飛了42年,它是靠什麼動力飛行的?漲知識了!
  • 旅行者1號工作了42年,它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這只是開始!
    旅行者1號工作了42年,它真的飛出太陽系了嗎?這只是開始!旅行者1號是眾多的探測器當中,對於科學家們作出貢獻最大的一顆,曾經到訪過木星火星土星等等多個星球,從1977年發射一直到2018年到11月一直在正常工作,它為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提供了多張星球的詳細的照片也是目前駛離地球最遠的一顆探測器了。現在的旅行者1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向更遠的地方飛去了,那麼旅行者1號真的能夠飛出太陽系嗎?飛出太陽系的依據又是些什麼呢?
  • 旅行者一號!如何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又是怎樣和地球聯繫的呢?
    旅行者一號的任務是向著遙遠的星空前進,脫離太陽系,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如今它已經在太空飛行了43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任何天體呢?太陽系中存在著非常多的小天體,那為什麼旅行者1號能夠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呢?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之後,它的第1個目標是木星。在飛向木星的過程中,它需要穿過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
  • 距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已過去42年,為何沒有再發射星際飛船?
    其實美國早在1958年,就已經成功發射了美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探險者1號,不過,真正被人們熟知的,卻是「旅行者」系列,特別是旅行者1號,作為離開地球最遠的探測器,42年來為人類帶來了無數的驚喜,如今,它已經飛出了太陽系,朝著銀河系的中心出發,大約2025年,旅行者1號將因為能源耗盡
  • 旅行者1號已經離開地球42年,為什麼沒有再發射新的星際飛船?
    目前,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旅行者1號仍然是飛得最遠的星際探測器,它現在與我們的距離達到了220億公裡,即147天文單位,或者20光時。42年過去了,宇航科技又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什麼人類現在不用最新的科技再發射一個新的星際探測器去探索宇宙呢?
  • 42年,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早呢,過幾萬年再問吧
    在1977年,人類發射了一個名為「旅行者1號」的宇宙飛行器,朝著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飛去。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42年,也早已經飛過了冥王星的軌道,還在經過冥王星的時候,給地球拍了一張照片——不過在這張照片上,地球只剩下了幾個像素大小的光斑,相比之下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
  • 旅行者1號飛了42年後,傳回宇宙深處秘密,科學家看後大吃一驚
    旅行者1號飛了42年後,傳回宇宙深處秘密,科學家看後大吃一驚為了更好的對宇宙進行研究,在1977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
  • 為什麼說旅行者撞上小行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一直飛?
    但無論旅行二號還是一號,它們都經過太陽系的魔鬼地帶-小行星帶,這個在太陽系「地圖」中看起來密密麻麻布滿小行星的區域,相信吃瓜群眾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旅行者不會撞上這些小行星,難道有導航系統或者雷達在規避這些障礙物嗎?
  • 為什麼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同年發射,只相隔了一個月,兩架旅行者號的目標和路徑有什麼不同嗎?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
  • 宇宙中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使用的重力加速「彈弓效應」是什麼
    1977年,美國宇航局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重達815公斤。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飛越太陽圓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太空飛行器。在正常運行中,截至2018年1月2日,旅行者1號與太陽的距離為211億公裡。預計到2025,我們將不再收到旅行者1號返回的信息。
  • 旅行者1號飛行了42年,有沒有遇到過外星生命?聽聽科學家咋說
    1977年的9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太空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旅行者一號重量為825.5千克,直到2019年仍然可以正常運作。它是人類研製出的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太空探測器,也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飛行器。
  • 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已飛出太陽系了嗎?科學家的答案很意外
    文/行走天涯飛了42年的旅行者1號,距地球已有多遠?已飛出太陽系了嗎?旅行者1號是1977年就已經朝著外太空發射的一艘探測飛船,其主要的目的實際上是探索太陽系內的幾顆星球的,只是當時美國給這探測器寄予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比如希望它最終可以完成人類飛出太陽系的夢想,當然在當時實際上僅僅只是一種希冀而已,因為當時的科技技術和現如今的水平相比較起來,肯定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 ...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一直飛?
    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儘管如此,以旅行者1號目前的速度來說,飛往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還要花上7萬3千6百年。
  • 為什麼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
    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儘管如此,以旅行者1號目前的速度來說,飛往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還要花上7萬3千6百年。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40多年了,為什麼沒有撞上太陽系的小行星帶?
    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從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迄今為止已經在茫茫太空中飛了41年了,旅行者一號的最初目的是利用太陽系行星百年一見的特殊幾何排列來進行加速,從而儘可能的探測太陽系絕大部分行星,不過在探測完木星土星和它們的衛星之後旅行者一號已經偏離了預定的航線,從此只能向太陽系外飛去,而探測太陽系外側行星的任務就交給了旅行者二號。
  • 距離旅行者號發射已經42年了,為何人類不再發射星際探測器
    從1957年人類有能力發射人造衛星開始到今天,人類的太空發射任務已經累計超過4000次了,我們發射了很多的探測器,但是真正被人們記住的卻沒有幾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系列,尤其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旅行者1號,他已經發射升空持續飛行超過42周年了。他是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