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

2020-11-29 騰訊網

NASA在1977年發射了兩艘大名鼎鼎的空間探測器,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只相隔了一個月,兩架旅行者號的目標和路徑有什麼不同嗎?

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儘管如此,以旅行者1號目前的速度來說,飛往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還要花上7萬3千6百年。

旅行者2號

相比起它的姊妹,旅行者2號還是挺不讓人省心的,雖然率先發射,但是相對速度比旅行者1號慢了近10%。

旅行者2號先是拜訪了木星、土星,然後還去探望了天王星和海王星,2018年12月,飛行了41年的旅行者2號終於飛出了太陽風層,成為了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比較奇特的是「旅行者2號」到達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往地球發送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信號,搞得人們一度認為它被外星人劫持了。

它們能一直飛行嗎?

兩個空間探測器採用的都是核動力電池,也就是說它們的燃料總有一天要耗盡,大約到2025年的時候電力就無法再支持它們的任何儀器了,也就是說,當它們電力耗盡的時候,它們無法再傳送信號回地球了,將永遠地漂流在太陽系之外。

但是為什麼動力不足的旅行者號們不會停止飛行呢?

其實這和本篇的問題從本質上來看是相同的。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廣闊了,而且阻力很小。

雖然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但是這些星系在空間中的距離都非常之遙遠,要知道宇宙密度才1*10^-28千克/立方米,空間中基本沒有什麼物質和粒子的存在。

即使到了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小行星的匯聚地,物體之間的距離也比我們想像中遠得多。據說在這片區域直徑為1公裡的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是320萬公裡,是日月距離的8倍。一個小小的探測器飛過去,能撞上也算是奇蹟。

所以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的阻力是非常之小,而探測器的動力主要是用來提供加速度和修正路徑的,當探測器失去了動力源之後,它初始的加速度也能不斷地推動它進行勻速運動。

旅行者號的命運將會是如何?

在太空飛行的旅行者號被其它天外來物撞上的機率很小,只能說無限接近於零。即使旅行者號們被太空中的碎片撞擊了,它的碎片也不會停止運動,撞擊賦予的加速度甚至可能讓旅行者號的碎片們衝向更遠。但是這種機率太小了,對它們來說,宿命就是孤獨。

或許有一天,它們會經過某一個行星或者恆星的軌道,然後被其捕獲,永遠地成為了其它行星的小行星。

或許,它們將永遠等不來這一天,只能在無盡的黑暗深空中掙扎前行,不知目的地是何方,只能孤獨地前行,沒有退路。

小結: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是人類有史以來奔赴最遠的探測器,離開了太陽系系統,衝向了深空。它們身上攜帶的是核動力電池,預計到2025年電池就要完全耗盡了,也就是說人類再也接收不到它們的信號了。儘管如此,它們卻無法停止飛行。

天上有數不清的恆星、行星、星體和碎片,宇宙探測器不會撞上這些物質嗎?可能性非常小,甚至說撞上才是中彩票了。宇宙密度是1*10^-28千克/立方米,在這無盡的深空中這兩個探測器很大概率什麼東西都碰不上。

未來人類也無法得知這兩個偉大的探測器的命運會如何。希望它們一切都好吧。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一直飛?
    NASA在1977年發射了兩艘大名鼎鼎的空間探測器,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只相隔了一個月,兩架旅行者號的目標和路徑有什麼不同嗎? 兩個空間探測器採用的都是核動力電池,也就是說它們的燃料總有一天要耗盡,大約到2025年的時候電力就無法再支持它們的任何儀器了,也就是說,當它們電力耗盡的時候,它們無法再傳送信號回地球了,將永遠地漂流在太陽系之外。
  • 為什麼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同年發射,只相隔了一個月,兩架旅行者號的目標和路徑有什麼不同嗎?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
  • 為什麼說旅行者撞上小行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一直飛?
    但無論旅行二號還是一號,它們都經過太陽系的魔鬼地帶-小行星帶,這個在太陽系「地圖」中看起來密密麻麻布滿小行星的區域,相信吃瓜群眾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旅行者不會撞上這些小行星,難道有導航系統或者雷達在規避這些障礙物嗎?
  • 旅行者號上的唱片能被外星生命看到嗎?科學家:概率基本為零
    這是1977年由NASA的發射的探測器(兩架2號又飛到了海王星拍攝出了震撼人心的照片通過它科學家發現海王星上和地球如此相似>旅行者號的任務可以說完結了旅行者號就像人類扔向太空的一個瓶子它被外星生命發現的可能性為零它上面的唱片被翻看的可能性為零
  • 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了42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天體?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由於旅行者1號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天象,它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之後,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它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直至最終飛入星際空間中。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飛行,旅行者1號從未與其他天體發生過碰撞。
  • 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這是我們人類的驕傲
    等離子體密度的顯著增加是旅行者2號從太陽風炎熱、低密度等離子體特徵向星際空間冰涼、高密度等離子體旅行的證據,這也類似於旅行者1號穿越星際空間時所經歷的等離子體密度躍變,其研究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這項研究的通訊作者,愛荷華州的科學家Don Gurnett揭示說:從歷史意義上講,隨著進一步進入星際空間,太陽風將會逐漸消失的舊觀念是不正確的。
  • 即使失去控制,旅行者號仍將繼續遠行,它會不會撞上宇宙物質?
    利用引力彈弓效應進行加速的旅行者號在幾乎於真空的宇宙中前行,並不需要我們為其提供額外的動力,當然我們也無法提供,其最初攜帶的能量只是為了進行方向的微調,而在未來,隨著能量的耗盡,我們將徹底失去對旅行者的控制,最終甚至會失去與它們的聯繫。
  • 旅行者一號!如何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又是怎樣和地球聯繫的呢?
    旅行者一號的任務是向著遙遠的星空前進,脫離太陽系,探索外星文明的存在。如今它已經在太空飛行了43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任何天體呢?太陽系中存在著非常多的小天體,那為什麼旅行者1號能夠避免撞上其他天體呢?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之後,它的第1個目標是木星。在飛向木星的過程中,它需要穿過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1號、旅行者2號兩個探測器,為什麼說這兩個探測器最出名呢?冥王星距離地球的遠日點為74億公裡,如果按照這個距離,那麼太陽系的直徑為148億公裡,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飛行的距離比太陽系的直徑(舊直徑)還要大很多,如今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依然在向太空深處飛去,直到最後墜入銀河系中心或者被外星文明俘獲,說到這裡有人就感覺疑惑,旅行者1號、2號這兩個探測器的體積都不是很大,攜帶的燃料根本無法支撐它們飛出太陽系,可是現在旅行者1號、2號依然在太空中飛行著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飛出太陽系比登月難很多在70年代,人類相繼發射了4個深空探測器,其中最著名的探測器當屬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兩個探測器,為什麼說這兩個探測器最出名呢?旅行者1號旅行者1號發射的時間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號發射時間為1977年8月20日,由此可知這兩個深空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都已經超過40年,在40多年的時間裡面,旅行者1號飛越了222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2號如今距離地球也有18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
  • 旅行者號上的唱片能被外星生命看到嗎?科學家:概率基本為零!
    後來旅行者2號又飛到了海王星拍攝出了震撼人心的照片通過它科學家發現海王星上和地球如此相似它上面也有流動的雲旅行者號的任務可以說完結了但最後科學家給旅行者1號留下了一個任務給太陽系拍攝一張全家福1990年的情人節飛離地球的第13年
  • 德雷克公式 不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結合近期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和由來已久的德雷克外星文明可能性計算公式(Drake equation),不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中科院專家:可能性為零
    「一顆直徑幾公裡的小行星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概率大」「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
  • 旅行者1號或為人類引來禍端!如果後悔,現在能將它摧毀嗎?
    先驅者系列和旅行者系列都攜帶了指示地球準確坐標的鍍金鋁牌和鍍金唱片,不得不說上世紀七十年代真是一個搜索外星人的黃金時代,但同樣也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因為除了探測器攜帶的地球「門牌」系列,還向外地外文明發送了定位信號!
  • 哈勃望遠鏡揭示了難以置信的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比任何人造物體都離地球更遠。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為這些探測器繪製了路線圖,揭示了它們星際旅行的驚人細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兩艘旅行者號探測器仍在收集數據,並將它們的發現傳回地球。它們還剩下幾十年的電力,過了這段時間它們就會停止工作。與此同時,科學家門可以對旅行者號收集的數據進行研究,並將他們的發現與哈勃空間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比對。但是即使兩架探測器停止工作,太空人仍然可以利用哈勃望遠鏡來研究它們將要航行的環境。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40多年了,為什麼沒有撞上太陽系的小行星帶?
    美國的旅行者一號從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迄今為止已經在茫茫太空中飛了41年了,旅行者一號的最初目的是利用太陽系行星百年一見的特殊幾何排列來進行加速,從而儘可能的探測太陽系絕大部分行星,不過在探測完木星土星和它們的衛星之後旅行者一號已經偏離了預定的航線,從此只能向太陽系外飛去,而探測太陽系外側行星的任務就交給了旅行者二號。
  • 旅行者號為何始終飛不出太陽系?誰在暗中阻礙人類?它們或已現身
    在我們能看見的宇宙之外,還有哪些神秘的事物存在?在這些所有關於宇宙的問題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除了地球上的生命之外,是否有其他的生命形式存在於宇宙當中?它們和我們之間可能的關係是什麼?為了探知這個問題的答案,許多的科學家從理論和現實兩部分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在理論的角度,科學家內部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地外生命大概率上是存在的。
  • 太陽系內那麼多隕石,為何旅行者1號連續飛了43年也沒撞上一顆?
    1977年9月5號,人類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偉大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在這一天出發了。它攜帶著地球的各類信息,奔上了離開太陽系,通往銀河深處的不平凡之路,它承載著人類文明對於宇宙最美好的期許,也承載著人類文明「基因」。我們希冀他能夠在那漆黑而耀眼的星空深處尋找到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
  • 這個可能性幾乎為零
    比如尼斯湖水怪、天山水怪以及題主說的喀納斯湖水怪等等。這些「水怪」之所以神秘就是因為沒有人真正的見過它們,而且在當下的科技水平也沒有探究到它們,但是,仍然有許多目擊者聲稱見過模糊的「水怪」。即使一種水怪,從不同的目擊者口中你也能聽到不同的版本。這更增加了「水怪」的神秘性。其實,科學的看待這個問題就比較的簡單了。
  • 官方消息:旅行者2號飛船已飛離太陽系,開啟星際航行
    因為6年前旅行者1號的等離子儀器在穿越太陽風層頂時破裂,這是科學家首次研究這一重要邊界等離子體剖面的全套現場資料庫。時間回到1977年,這兩架旅行者探測器最初就是為了探測太陽系而發射。旅行者2號首先發射,比旅行者1號早發射兩周,但後者穿越太陽系的軌道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