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矯情,但談及ThinkPad時,不談這個系列「文化傳統」,絕對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在很多用戶心中,ThinkPad的字眼不但意味著高品質的產品,也代表了小黑迷們對自身價值觀的一種堅持。
在ThinkPad 20周年之際,新款ThinkPad X、T、W、L不僅是常規硬體升級,還將沿用多年的鍵盤架構徹底捨棄,換成了從Edge系列開始出現的孤島式鍵盤,這個變動之大讓很多ThinkPad老用戶無法接受,不少粉絲都跳出來罵聯想沒有節操。
那麼,這種孤島式鍵盤到底是真的不如前輩,還是其實有過人之處值得更換呢?接下來的小黑新老鍵盤對比會給你答案。
PS,首先科普一下,新舊兩種小黑鍵盤架構都是日本大和研究所的作品,所以請大家無視掉血統論。OK,對比正式開始,我們選擇的對象是T420和T430。
按鍵布局
為了簡化和釋放空間,新ThinkPad鍵盤架構對按鍵布局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控制區的第七行按鍵被幹掉,要想使用對應的功能,如Pause、ScrLK等只能用Fn配合其他鍵的方式。當然,也有像截圖鍵這種幸運兒能單獨成為一個按鍵重新布局。聯想對此解釋是:這些按鍵其實是MS-DOS時代產物(典型如ScrLK),現在基本沒什麼有機會用到,反而截圖鍵是人們群眾希望樂見的按鍵,所以提升它地位。
新的按鍵布局帶來一個大變化是按鍵之間終於有空隙了,理論上這能降低誤按率,而且最常用的幾個按鍵例如回車、退格的面積都得以增大,這也是新鍵盤布局的優勢。
反對者認為,舊按鍵的布局基本可以做到臺式PC與筆記本無縫切換,新按鍵布局則必須有個適應過程——這是一個關乎「手感」的原則性問題,到底哪個好見仁見智?考慮到小黑屬於辦公型筆記本,從使用情況去考慮,我們認為還是舊按鍵布局更勝一籌。
鍵盤手感
鍵盤手感好壞由很多要素一起決定,例如內部結構、鍵帽設計等等,所以我們要分開來分析。
首先,在鍵盤內部結構方面,設計師在厚度不足1毫米的鍵盤電路板上放置可作類似剪刀活動的部件(受電弓),中間則是不足6mm的內支氣缸。得益於這種設計,按鍵的頂端不會出現傾斜,鍵面可在保持水平的狀態下進行垂直運動,同時也不會產生搖晃,這是經典的小黑按鍵內部結構,而新式孤島鍵盤同樣沿用這種結構,換句話說,新舊在按鍵結構上沒差異的,自然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
接下來是鍵帽了,這亦是改變最大的變化,孤島式鍵盤名字亦是由此而來的。T420的一般按鍵鍵帽大小是8×8毫米,T430則是7×7.5毫米,分別不大。兩者的差別在於——新鍵帽的接觸面比舊的大,因為它的邊緣傾斜部分較少。
注意形狀區別,新鍵帽接觸手指的部分實際上更多了
聯想給出的資料表明,新鍵帽下方採用弧形設計,讓手指能更多與鍵盤接觸,並由此創造了一個名為「forgiveness zone」的休息區域提升手感,理論上手感會比舊版好:
另外,還有一個決定手感重要因素是亞克力係數,大和研究所表示已經針對新版鍵盤特性進行了調整,用戶使用起來只會比舊版更好。
綜上,這回合,新版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