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觀」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十大撞擊坑

2020-12-03 starxGo星空志

3500萬年前,藝術家對巨型小行星或彗星的想法陷入了現在的切薩皮克灣。(圖片來源:科學)

不管是山丘大小還是山脈大小,隕石撞擊都是太陽系中最具破壞力的力量之一。在地球上,飛行的太空碎片觸發了生物大滅絕,但同樣致命的小行星也可能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提供了生命的種子。小行星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億年。這是已知的10個最大的撞擊坑,從最大到最小。

Vredefort火山口

Vredefort

在南非弗雷福特(Vredefort)磨蝕的中心地帶,隕石坑潛伏著青綠色的巖石,巖漿海中僅有的一些殘留物曾經充滿了空洞的火山口。(圖片來源:NASA)

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坑也是最大的。科學家估計,南非的Vredefort隕石坑也稱為Vredefort圓頂,原本橫跨185英裡(300公裡)。比南非的桌山大的隕石或小行星在20.2億年前炸毀了巨大的火山口。

薩德伯裡火山口

薩德伯裡火山口

薩德伯裡火山口(圖片來源:NASA)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薩德伯裡火山口的時脈寬達81英裡(130公裡),具有18.5億年的歷史,其年齡和大小與南非的弗雷福福特火山口相當。原始的火山口被認為已經蔓延了160英裡(260公裡)。在距明尼蘇達州500英裡(800公裡)以外的明尼蘇達州發現了撞擊造成的碎石。

Chicxulub火山口

Chicxulub火山口

Chicxulub火山口(圖片來源:LPI)

Chicxulub火山口的發現打破了曾經是一個荒謬的理論:流星撞擊消滅了恐龍。在發現Chicxulub之前,在白堊紀大滅絕的世界範圍內已檢測到流星撞擊產生的稀有銥金屬薄層。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Chicxulub火山口上雕刻的隕石是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末期)滅絕或造成滅絕的。一些科學家認為,Chicxulub的原始火山口可能比安大略省的薩德伯裡火山口更大。其原始直徑的估計範圍最大為直徑150英裡(240公裡),而當前尺寸為93英裡(150公裡)。

波皮蓋火山口

波皮蓋火山口

波皮蓋火山口(圖片來源:NASA)

罕見的發現被埋在俄羅斯的波皮蓋火山口:鑽石。大約3500萬年前,隕石撞到了西伯利亞富含碳的石墨巖礦床中,撞擊的巨大壓力和溫度將碳轉化為鑽石。俄羅斯政府稱,該火山口寬62英裡(100公裡),擁有大量鑽石儲備。

Manicouagan火山口

Manicouagan火山口

Manicouagan火山口(圖片來源:Landsat)

我們的第一個充滿湖泊的火山口,魁北克的Manicouagan,是地球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口之一。火山口長62英裡(100公裡),有2.14億年的歷史。

阿克拉曼火山口

阿克拉曼隕石坑

阿克拉曼隕石坑(圖片來源:NASA地球觀測站)

阿克拉曼湖充滿了這個圓形撞擊坑,它是在5.8億年前在南澳大利亞挖掘的。環形山的直徑為56英裡(90公裡)。火山口的撞擊彈射器位於東面185英裡(300公裡)的弗林德斯山脈中,與地球上第一種複雜生命形式的化石化石一起存在。

切薩皮克灣火山口

切薩皮克灣火山口

切薩皮克灣火山口(圖片來源:WHOI / USGS)

埋在海底泥漿中的維吉尼亞州切薩皮克灣火山口估計有3500萬年的歷史。切薩皮克灣的彎曲西部海岸線形成於53英裡(85公裡)的海洋環形山。鑽芯揭示了第一個跡象,即1983年,一個巨大的撞擊坑被埋在海灣下方,當時該鑽芯產生了一個8英寸厚(20釐米)的撞擊彈射層。

莫羅肯火山口

Morokweng火山口

Morokweng火山口埋在南非的Kalahari沙漠下:地質學家通過遙感調查發現了它。但是,當科學家鑽進隕石坑尋找巖石樣本以確認其影響時,他們感到驚訝。造成這個隕石坑的隕石遺骸仍在其深處。鑽探從地表以下約842碼(770米)處帶回了一塊10英寸(25釐米)的原始隕石碎片。Morokweng成立於1.45億年前,寬44英裡(70公裡)。

卡拉火山口

卡拉火山口(圖片來源:NASA地球觀測站。)

卡拉火山口是暴露在俄羅斯尤戈爾斯基半島上的一個7030萬年前的侵蝕性火山口。研究人員認為,直徑40英裡(65公裡)的環形山的直徑曾經超過75英裡(120公裡)。

海狸隕石坑

海狸火山口(圖片來源:USDA)

這個擁有6億年歷史的火山口橫跨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是美國第二大撞擊坑。37英裡(60公裡)的火山口表面幾乎沒有殘留,直到1990年代才發現。那時,在蒙大拿州西南部的比弗黑德(Beaverhead)發現了圓錐形,劇烈震動的巖石。火山口位於愛達荷州的查利斯。

相關焦點

  • 日本探測器在小行星「龍宮」上製造撞擊坑
    新華社東京4月5日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5日發布消息說,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 一顆半徑 185 公尺之小行星被估計或將在 48 年後撞擊地球
    Tobias Roetsch/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據夏威夷大學的 Dave Tholen 表示,約在 48 年後,
  • 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奇觀
    小行星存在於太陽系內部,他們圍繞太陽和木星運行,它們可以是各種尺寸,也可以用肉眼觀察。 一些小行星在掠過地球速度非常快,以至對地球的很多地方產生了危險的影響,它還會影響大氣,對生物都有極大危害,讓我們來看看地球上十大小行星撞擊。10 切薩皮克灣
  • 恐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那麼這個巨大的撞擊坑在哪裡?
    那就是有一顆小行星在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把地球變成煉獄,消滅了恐龍,並導致全球75%的生物種類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 科學家在地球四處搜索,搜索小行星撞擊的證據。
  • 小行星撞擊地球的 "禍" 與 "福"
    行星與地球的撞擊坑    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的地球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受到了諸多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潛在威脅。自然因素包括小行星撞擊地球、大面積火山爆發和強烈地震與海嘯等;人為因素中,如全球性核戰爭,人類不可持續發展的錯誤行為等。在地球演化的漫長歷史中,小行星撞擊地球是誘發地球氣候環境災變、生態系統完全崩潰和地球生物物種大滅絕的元兇。
  • 6600萬年前的滅世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和「彗木大衝撞」
    要說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大家聽說的最多的就是6600萬年前那次導致恐龍滅絕的撞擊事件: 1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則在660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
  • 45億年前地球被行星撞擊過為什麼現在地球上沒有撞擊坑呢?
    宇宙中有很多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矮行星、彗星、小行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等,同時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天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彼此的碰撞,所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像地球、月球一樣的行星和衛星都會遭受大量的隕石撞擊,有的甚至形成巨大的隕石坑。
  • 48年後,「混沌之神」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據夏威夷大學的Dave Tholen表示,約在48年後,一顆半徑185公尺、主要由固態金屬組成的近地小行星有可能會撞擊地球。Apophis命名,原定將在4月14日清晨5點20分左右與地球相撞,概率為2.7%,若發生撞擊將釋放15.3億噸TNT炸藥爆炸釋出的能量,類似撞擊事件在地球上平均每31,000年發生一次,然而在不斷重新估算後,此次得出了新的撞擊機率與時間。
  • 河北承德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遺蹟
    本人中國農民特別告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館,在全國各地尋找隕石坑的廣州地化研究所,在雲南成功回收隕撞坑的上海科技隕石館,中央電視臺十臺探索發現欄目,及與小行星撞擊地球研究有關聯的單位,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荒地鄉發現一處小行星撞擊地球遺蹟,有多個撞擊點,撞擊痕跡明顯,撞擊面積幾十平方公裡,以有小行星殘留體發現(鐵質,可吸細小鐵粒)
  • NASA宣布11月一顆小行星有0.41%概率撞擊地球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一顆小行星正在朝地球飛來,並有 0.41% 的機率撞擊地球。報導稱,這顆小行星名為 2018VP1,預計將於 大選前一天的11 月 2 日在地球附近飛過。
  • 小行星12億年前撞擊英國 科學家現確認隕石坑位置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外媒10日報導,牛津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撞擊坑,該撞擊坑是英國有史以來撞擊的規模最大的小行星留下的,位於蘇格蘭和外赫布裡底群島之間的海床上。資料圖:與地球相撞的小行星被稱為流星。當流星體沒有完全燒毀而落到地面時,殘餘部分便被稱為隕石。圖為「雙子座流星雨」。
  • 其它星球布滿撞擊坑,為什麼地球上卻很難看到?
    也就是說,原本撞向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很有可能被大個子木星抵擋了,這就是地球的第一層防護傘,因此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撞向地球的隕石數量。比如1994年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撞擊木星可是個驚天大事件。這次撞擊產生的能量之巨大,相當於全球核彈總量的750倍。在地球上的人類可以親眼目睹這一彗木撞擊事件。
  •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
    我們有能力防禦小行星與彗星撞擊地球嗎?我覺得在50年前是不可能的!2000年1月18日加拿大的當地早晨,一顆直徑約6米的小行星闖入上空,隨著與地球大氣層的摩擦起火,產生太陽般的亮光,遠在800公裡之外的居民目睹了這一天文奇觀。所幸的是在加拿大西部上空2公裡處這顆小行星就爆炸了,對人類並未造成實質性的損失。2002年6月6日,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在地中海上空爆炸。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科學家對2036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警告,這個小明星叫阿波菲斯也叫「毀神星」,那為什麼科學家會警告呢?那是因為這個小行星可能會撞向地球,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在2004年首次發現這個小行星,並把這個小行星的名字稱為阿波非斯。
  • 小行星撞擊地球!面對地外天體威脅人類準備好了嗎?
    話說自嫦娥探月看到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後,不免引起大家對天外來客造訪地球的擔憂。其實這些坑大部分形成於30億年前。太陽系初步形成之際,各大行星在萬有引力的規則下不斷吸納周邊隕石或小行星,迎接或大或小的隕石雨。在經過數十億徵戰後逐漸統一為八大行星及其衛星的領域。雖然小隕石的造訪時有發生,但是越大的撞擊體,發生的頻率越來越低。
  •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完全可能的!
    小行星環周期性撞擊地球是地質變化的動力。從古生物化石的層序來看,地球經過了至少5次小行星環的撞擊(化石是隕石坑巖漿衝擊波層流的納米物質擊穿古生物實體形成的)。地球有生物以來的第6次小行星環撞擊,是完全可能發生的。
  • 地球上最大的10個撞擊坑
    在地球上,飛行的太空碎片觸發了生物大滅絕,但是同樣致命的小行星也可能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為生命提供了種子。小行星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億年。這是已知的10個最大的撞擊坑,順序從最大到最小。南非的弗裡德堡隕石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坑也是最大的。科學家估計,科學家們估計,它最初的直徑為185英裡(300公裡)。20.2億年前,一顆比南非桌山還大的隕石或小行星撞出了這個巨大的隕石坑。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撞擊地球
    這個曾經的地球霸主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 約6600萬年前,一顆來自宇宙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激起塵埃漫天遮擋住太陽,引發了核冬天。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死於這場天降的災難,而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也因此滅絕。
  • 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一百萬年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落在墨西哥海灣,迎來了恐龍大滅絕。但你絕對想不到,生命的恢復能有多迅速!因為蕨類植物身為生態恢復的先驅分子,在抹去地球第一道傷疤後,很容易被後來的種群排擠掉,所以高解析度輻射定年和沉積速率計算顯示:「蕨類植物高峰」事件的持續時間非常短,大約幾十年到一千年,隨後蕨類植物的相對豐度便也開始下降。
  • 6500萬年過去了,科學家是怎麼找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
    原因主要的有以下幾種:有酸雨學說;地磁變化學說;大陸漂移學說;物種競爭學說;被子植物中毒學說;氣候變遷說;以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學說。在這眾多的學說裡,最著名的還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假設。這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小行星最長距離10公裡)以40KM/秒 的速度撞擊地球,產生的威力相當於100萬億對TNT的當量,是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當時把地球撞出直徑180公裡的大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