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地球上最大的10個撞擊坑

2020-12-08 騰訊網

古代傷痕

古代傷痕

不管是山丘大小還是山脈大小,隕石撞擊都是太陽系中最具破壞力的力量之一。在地球上,飛行的太空碎片觸發了生物大滅絕,但是同樣致命的小行星也可能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為生命提供了種子。小行星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億年。這是已知的10個最大的撞擊坑,順序從最大到最小。

1.弗裡德堡隕石坑

弗裡德堡隕石坑

在南非的弗裡德堡隕石坑被侵蝕的中心地帶,暗藏著一些醒目的墨綠色巖石,它們是曾經填滿這個張開的隕石坑的巖漿海僅有的殘餘部分。南非的弗裡德堡隕石坑,地球上最古老的撞擊坑也是最大的。科學家估計,科學家們估計,它最初的直徑為185英裡(300公裡)。20.2億年前,一顆比南非桌山還大的隕石或小行星撞出了這個巨大的隕石坑。

2.索德柏立隕石坑

索德柏立隕石坑

索德柏立它是目前已確定的第二大地球撞擊坑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薩德伯裡隕石坑寬81英裡(130公裡),有18.5億年的歷史,在年齡和大小上都與南非的弗裡德堡隕石坑相近。最初的隕石坑據信蔓延了160英裡(260公裡)。撞擊產生的巖石碎片在500英裡(800公裡)外的明尼蘇達州被發現。

3.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發現證實了一個曾經的瘋狂理論:隕石撞擊導致恐龍滅絕。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發現之前的白堊紀大滅絕時期,人們就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發現了一層來自隕石撞擊的稀有金屬銥。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雕刻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奇克蘇魯伯隕石坑上的隕石,導致了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一些科學家認為,希克蘇魯伯最初的隕石坑可能比索德柏立隕石坑坑更大。據估計,它最初的直徑可達150英裡(240公裡),目前的直徑為93英裡(150公裡)。

4. 波皮蓋隕星坑

波皮蓋隕星坑

俄羅斯波皮蓋隕石坑中埋藏著一件罕見的發現:鑽石。大約3500萬年前,一顆隕石墜落到西伯利亞富含碳的石墨巖層,巨大的壓力和溫度將碳轉化為鑽石。據俄羅斯政府稱,該隕石坑寬62英裡(100公裡),擁有大量鑽石儲量。

5.馬尼誇根隕星坑

馬尼誇根隕星坑

我們的第一個充滿湖泊的環形山,魁北克的馬尼誇根隕星坑是地球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環形山之一。這個寬62英裡(100公裡)的隕石坑有2.14億年的歷史。

6.阿克拉曼隕星

.阿克拉曼隕星

阿克拉曼湖充滿了這個圓形撞擊坑,它是在5.8億年前在南澳大利亞挖掘的。環形山的直徑為56英裡(90公裡)。火山口的撞擊彈射器位於東面185英裡(300公裡)的弗林德斯山脈中,與地球上第一種複雜的生命形式的化石一起存在。

7.切薩皮克灣火山口

切薩皮克灣火山口

位於維吉尼亞州近海的切薩皮克灣隕石坑被埋在海底的淤泥中,據估計有3500萬年的歷史。切薩皮克灣西部海岸線是由53英裡寬(85公裡)的火山口形成的。1983年,一個鑽孔巖心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大隕石坑被埋在海灣下面的跡象,當時巖心產生了一層8英寸厚(20釐米)的撞擊噴出物。

8.摩洛袞隕石坑

摩洛袞隕石坑

摩洛袞隕石坑被埋在南非卡拉哈裡沙漠的地下:地質學家通過遙感勘測發現了它。但是當科學家們鑽到火山口尋找巖石樣本以確認撞擊時,他們感到很驚訝。造成這個隕石坑的隕石殘骸還在它的深處。鑽頭從距離地面約770米的地方帶回了一塊25釐米的原隕石碎片。摩洛袞隕石坑形成於1.45億年前,寬44英裡(70公裡)

9.卡拉火山口

卡拉火山口

卡拉火山口是暴露在俄羅斯尤戈爾斯基半島上的一個7,030萬年前的侵蝕性火山口。研究人員認為,直徑40英裡(65公裡)的環形山的直徑曾經超過75英裡(120公裡)。

10.比弗黑德隕石坑

比弗黑德隕石坑

這個有6億年歷史的隕石坑橫跨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是美國第二大隕石坑。這個寬37英裡(60公裡)的隕石坑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被發現。這時,在蒙大拿州西南部的比弗海德發現了一種名為「震碎錐」的錐形巖石。隕石坑的中心位於愛達荷州的查理斯。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新識別月球上逾10.9萬個撞擊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科學家們通過機器學習方法,在月球表面識別出之前未識別的逾10.9萬個撞擊坑。據該論文介紹,撞擊坑分布在月表的大部分區域。然而,識別撞擊坑數量的人工和自動方法在計算精確總數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比如,自動識別方法一般很難發現不規則或退化的撞擊坑。
  • 玉兔二號幫助解密月球最大撞擊坑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巡視路徑圖基於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目標為玄武巖方向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
  • 玉兔二號幫科學家解密月球最大撞擊坑
    【玉兔二號幫科學家解密月球最大撞擊坑】近日,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進入第24月晝。隨著「玉兔二號」月球車不斷前行,嫦娥四號核心團隊科學家利用傳回的第一手數據,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的研究成果稱:月球最大撞擊坑——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的撞擊,很可能穿透月殼,撞擊出月球深部物質。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迎來第24個月晝: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11月10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而嫦娥四號通過對南極-艾特肯盆地撞擊坑底部濺射物層的探測,發現該區域鎂鐵質礦物特徵與遙感數據相似。研究數據顯示,嫦娥四號著陸區的石塊及月壤中鎂鐵質礦物以單斜輝石為主,這種輝石成分與快速冷卻的巖漿系統一致。科學家認為嫦娥四號著陸區物質主要來自撞擊熔融體的重結晶。而「玉兔二號」在這一區域的巡視探測為深入認識南極-艾特肯盆地底部鎂鐵質異常區的成因提供了科學依據。
  • 月球坑研究顯示:地球和月球8億年前曾遭流星體撞擊
    英媒稱,一些月球坑顯示,8億年前,當複雜生命的最初跡象在地球上大規模出現之際,流星體在不斷襲擊地球和月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月亮女神」月球探測器上的地形照相機收集的數據來確定59個不同月球坑的年齡。
  • 月球坑研究顯示:地球和月球8億年前曾遭流星體撞擊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英媒稱,一些月球坑顯示,8億年前,當複雜生命的最初跡象在地球上大規模出現之際,流星體在不斷襲擊地球和月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1日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月亮女神」月球探測器上的地形照相機收集的數據來確定59個不同月球坑的年齡。
  • 「奇觀」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形成的十大撞擊坑
    (圖片來源:科學)不管是山丘大小還是山脈大小,隕石撞擊都是太陽系中最具破壞力的力量之一。在地球上,飛行的太空碎片觸發了生物大滅絕,但同樣致命的小行星也可能在地球誕生後不久就提供了生命的種子。小行星的影響持續了數十億年。這是已知的10個最大的撞擊坑,從最大到最小。
  • 科學家試圖揭開穀神星撞擊坑消失之謎
    通過研究行星從微行星(組成行星的基本結構)演變而來的過程,我們可以推算出,穀神星上應該有10至15個直徑超過248英裡(約合400公裡)的撞擊坑
  • 澳大利亞的撞擊坑之狼溪撞擊坑(Wolfe Creek Crater)
    每天接收隕石新資訊,點擊上方「隕石愛好者」一鍵關注作者:應亦朗International Meteorite Collectors Association(國際隕石收藏家協會)會員  IMCA#8418        大約在30萬年前,一塊質量超過5萬噸的隕石以每秒15千米的初始速度撞擊了澳大利亞北部的荒原
  • AI幫月球數「麻子」:從嫦娥圖像中新發現10萬多個撞擊坑
    萬個撞擊坑。自1919年以來,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確認的共有9137個撞擊坑,其中1675個的年齡由月球和行星研究所(LPI)收集,成為了該項研究的訓練數據來源。要統計這些撞擊坑,不管是人工識別還是自動識別都各有局限性,這導致兩邊統計來的數據對不上號。
  • 玉兔二號幫科學家解密月球最大撞擊坑:南極-艾特肯盆地
    隨著「玉兔二號」月球車不斷前行,嫦娥四號核心團隊科學家利用傳回的第一手數據,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的研究成果稱:月球最大撞擊坑——南極-艾特肯盆地形成時的撞擊,很可能穿透月殼,撞擊出月球深部物質。 南極-艾託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 是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也是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這環形山位於月球的背面,接近南極的地方,直徑約2,240公裡,深13公裡。 那麼該科學家帶來又一個新的問題,什麼樣的撞擊可以「穿透月亮」?撞擊出月球深部物質?撞擊的當量會達到什麼程度?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嫦娥四號巡視路徑圖基於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在第24月晝期間繼續向西北方向行駛,目標為玄武巖方向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
  • 5000張圖像覆蓋77個撞擊坑,日本科學家太空找「糖」有玄機
    這在科學界仍是個未解之謎。作為生命的信息分子,DNA能夠傳遞遺傳信息,不過核糖核酸也具備同樣的功能。隕石中發現的糖並非2-脫氧核糖,這說明外星糖傳輸至地球的時候出現偏差,也符合核糖核酸比DNA先進化的推斷。通過對隼鳥2號探測器的遙感圖像數據的研究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龍宮小行星上有著77個撞擊坑。
  • 在木衛三上發現迄今為止最大的撞擊遺蹟
    這個暗黑地形幾乎遍布木衛三表面,推測其為撞擊的遺蹟。該撞擊結構橫跨木衛三,延伸長度約為7800。相比之下,木衛三的周長僅為16530公裡。在木衛三的暗黑地形和明了地形中,可見的長而並列的裂縫可能是太陽系最大撞擊坑的證據。來源:NASA.
  • 圖說地球 ‖ 澳洲最大的撞擊坑——戈斯峭壁隕石坑
    隕石坑,或者說撞擊坑,不僅月球上有,我們的地球上也有不少。(畢竟大家都在宇宙空間,誰還沒被流彈撞過了...)航空俯瞰Gosses bluff crater圖片來自NASA戈斯峭壁隕石坑(Gosses bluff crater)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隕石坑,位置靠近澳大利亞中心,在往期我們圖說地球介紹過的Ayers Rock東北212公裡。
  • 45億年前地球被行星撞擊過為什麼現在地球上沒有撞擊坑呢?
    天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彼此的碰撞,所以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像地球、月球一樣的行星和衛星都會遭受大量的隕石撞擊,有的甚至形成巨大的隕石坑。我們發現月球上有很多隕石撞擊坑,密密麻麻的像個「大麻子」,月球上直徑超過1000米的隕石坑數量超過3.3萬個,其中最大的隕石坑是位於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超過295千米,比海南島的還要大一點。
  • 芬森撞擊坑絕對模式年齡
    截止2020年7月27日,「玉兔二號」巡視器已經在月表度過二十個月晝,累計行駛490.9米。巡視器不斷獲得的探測數據有力推動了著陸區月壤光學特性、物質成分和地下結構等方面的研究。現有多項分析表明芬森(Finsen)撞擊坑是著陸區月壤的主要物質來源(圖 1)。
  • 科學網—馮·卡門撞擊坑地形演化歷史獲揭示
    馮·卡門撞擊坑地形演化歷史獲揭示研究者供圖 ■本報記者 甘曉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公布的消息,11月21日,「玉兔二號」月球車結束寒冷漫長的月夜休眠期,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恢復月面工作,進入第12個月晝工作期。
  • 世界上最大無人島,面積約等於五十個香港,號稱「地球上的火星」
    德文島,加拿大帕裡群島的第二大島嶼,亦是全球最大的無人島,面積約為55000平方公裡,相當於50個香港。德文島位於北緯75度,很接近磁北極,天氣嚴寒。島上寸草不生、幾乎沒有植被,氣候極端寒冷和乾燥,其表面為巖脊、谷地和隕石坑所覆蓋,這些都與火星表面相似,因此這裡也被稱為 「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地方」。
  • 嫦娥四號又立功了,傳回的數據研究結果出爐,揭示最大撞擊坑秘密
    在我們的眼中,外太空遠非曾經的那麼遙不可及,而有些神奇的自然現象,也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如今嫦娥四號又立了奇功,傳回來的數據以及研究結果新鮮出爐,提示著最大撞擊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