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收隕石新資訊,點擊上方「隕石愛好者」一鍵關注
作者:應亦朗
International Meteorite Collectors Association(國際隕石收藏家協會)會員 IMCA#8418
大約在30萬年前,一塊質量超過5萬噸的隕石以每秒15千米的初始速度撞擊了澳大利亞北部的荒原,形成了今天著名的狼溪撞擊坑。
高空俯瞰撞擊坑
撞擊坑形成初期,被認為圈口曾高達120米,數十萬年的風吹日曬使其高度降低大大部分。不過今天來看,狼溪坑仍不失為是一個完美的撞擊坑,目前撞擊坑大致呈橢圓形,長軸約950米,短軸約850米,圈口距離荒原約為20米。由於長期降水匯集於在坑底中心區域,中心區域的土壤鹽分含量較高,形成了特殊的植被覆蓋。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館藏的狼溪隕石標本
狼溪撞擊坑雖然形成的時間非常早,當地土著也早就知道,但直到1947年通過科學考察才被正式確認為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撞擊坑。和巴林傑撞擊坑一樣,狼溪隕石主體質量在撞擊瞬間被氣化,現在能找到的只是一些碎塊,而且因為隕石碎片年代久遠,大部分個體均風化嚴重,開裂破碎是他們正常的狀態。
風化嚴重的狼溪隕石標本
隕石愛好者公眾帳號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公眾帳號名稱:隕石愛好者
隕石愛好者網站:
http://www.meteoritegarden.com
長按複製下方包括符號在內的紅底黃字,打開您的手機淘寶APP即可進入贊助商淘寶網店,選購您心怡的隕石藏品。
隕石愛好者-官方旗艦店
¥隕石集芳¥
隕石愛好者-官方2號店
¥獵隕藏星¥
隕石愛好者-隕石精舍
¥隕石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