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聯委員:輿論導向不能"把青年往火炕裡引"

2020-12-05 中國網

北京8月25日電 唐駿「學歷門」事件,張悟本事件,高校學術論文抄襲問題,相親節目出現拜金女現象……正在召開的全國青聯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這些受到青年人普遍關注的社會話題也引起了全國青聯委員的關注,委員們紛紛針對此類反應社會浮躁現象的話題展開討論。

輿論導向不能「把青年人往火炕裡引」

全國青聯委員、詞作家、策劃人王平久對於目前社會上那些藉助打「口水戰」炒作出名的低級手段尤其不屑,「很多人靠罵別人出名,不管這種出名是好名聲、壞名聲,他只要出名就好,哪怕是詆毀別人聲譽也好。」

畢業於普通軍校的他對於學歷造假的現象感到不解,「一個人有沒有本事不是靠學歷、文憑來看的,而是靠真才實學。做假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

他指出,當下社會表現出的種種浮躁現象,一定程度上與個別媒體的錯誤引導有關,「有些媒體喜歡看你吵,不管你講的是不是事實,不管當事人有沒有受到傷害,它報導了再說。要知道,有的年輕人可能原來覺得拜金不好、做假不好,但看了你的節目、你的報導會覺得原來大家都這樣拜金,進而會認同這種做法。」

曾經從事過新聞工作的他坦言,媒體的錯誤引導,有時就等於「把青年人往火坑裡引」。

全國青聯委員、首都青年編輯記者協會秘書長史斌對王平久的觀點表示贊同,「媒體首先應當克服自身的浮躁。」

史斌說,一些完全市場化的媒體,尤其是地方性電視臺,在市場競爭的大環境下開始片面追求收視率,盲目迎合受眾趣味,正在逐步喪失媒體社會責任感和弱化輿論引導職能,「從前些年有的地方媒體製造假新聞開始,到近年來媒體締造選秀節目、相親節目一夜走紅的神話,給本來已經很嚴重的社會浮躁問題推波助瀾。」

在全國青聯會場上,史斌結識了很多在各行各業成就卓越、勤勞致富的有為青年,他說:「媒體應該多從正面引導,推出那些心態平和、努力奮鬥的青年典型,應該創新各種形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年養成平和心態。」

創業、研究,無捷徑可循

林東,全國青聯委員、杭州綠盛集團董事長、杭州市大學生創業聯盟主席、浙江省僑聯副主席,曾受邀登上歐洲管理學院講堂、事跡登上英文《Forbes》雜誌。

一連串光鮮抬頭的背後,這個年僅36歲的青年企業家也曾有過一段年少輕狂的創業經歷。

「年輕人浮躁不是壞事,我小時候也這樣,渴望成功,而且渴望很大的成功。」林東的觀點與大多數人不同,他覺得年輕人表現浮躁並不可怕,「關鍵是要走在正路上,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能帶去良性的影響。」

但是,創業必須腳踏實地,沒有捷徑可循。在創業過程中的急於求成,曾一度讓林東吃盡苦頭,「那時20歲剛出頭,業界流行一種『廣告+產品=成功』的說法,我想著賺大錢,就上電視臺猛投廣告,最後虧了70多萬,賠了家裡的錢不算,還負債40多萬。」

創業10餘年來,他始終堅持做實業,「年輕人多少都會有些浮躁、急於求成的心態,創業時期有這種心態可以理解,會有失敗,沒關係,但必須走在正路上,才能走得遠。」

在全國青聯社會科學界別,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張冠梓針對學術界的浮誇風氣做出呼籲,「青聯委員應該獨善其身,帶頭做榜樣,引起全社會對這類問題的關注。」

張冠梓說,一段時間以來,學術研究界存在著一股「剪刀+漿糊」的不正風氣,「青年學生,甚至有的教師求捷徑,抄襲,甚至作假。這背離了學術研究的初衷,敗壞了學風、社風、教風。」

他建議高校在職稱評級、學位授予、課題評審等制度設計上下功夫,重質量、不重數量,重真實、不重抄襲,從源頭上治理學術環境,「學術研究走不了捷徑,坑蒙拐騙、作假抄襲最終只會毀了自己的名聲。」

奢華拜金,於成功無益

「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年輕人每個月掙三五千元,花起錢來還不把一千兩千當回事。」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委員、北京更香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更香有機茶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學文很看不慣目前社會上一些年輕人奢華拜金的行為,「賺了錢不是去想怎麼拓展自己的事業,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而是去買一些動輒上萬元的奢侈品,這樣怎麼會成功!」

如今身家數億的俞學文出身農村,身上不佩戴任何昂貴的首飾、名表,服裝全部選用普通品牌,從不講究。他每年都會帶著年僅12歲的兒子回老家體驗農村的生活,憶苦思甜。在他看來,當下部分年輕人產生拜金傾向的成因有3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老是教孩子享受,獨生子女一點苦都吃不得,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學校則看重應試教育,而輕視素質教育;社會上來自西方的、不符合我國國情的物質享受觀念泛濫,缺乏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精神得不到弘揚。」

他曾見過去日本考察學習的青年,一擲二、三十萬元購買各種奢侈品,「我當場就說他們了,這二三十萬如果在我國西部地區,能資助不少貧困學生上大學呢!為什麼要把大把的錢花在國外?」

作為全國第十屆、第十一屆兩屆青聯委員,俞學文本人從來不買奢侈品,在餐廳聚餐吃不完的食物也堅持打包,「給公司裡上千名員工,還有基地10來萬茶農朋友做個榜樣,勤儉節約、腳踏實地才是成功之道。」

「我寧可把錢省下來,去幫助困難家庭也好,資助貧困山區兒童也好,給企業團總支搞活動也好,讓員工出去學習、考察也好。購買奢侈品,過上奢華的生活不算是什麼人生理想,對事業發展一點幫助也沒有。」

相關焦點

  • 全國青聯委員與北大青年共學十九大精神座談會舉行
    2017年12月14日下午,全國青聯海外屆界別委員與北大青年共學十九大精神座談會在新太陽學生中心251會議室舉行。座談會以「新時代、新青年:共學十九大精神」為題,由北京大學團委和全國青聯海外學人華僑界別共同舉辦。
  • 雲南省青聯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1月20日,雲南省青年聯合會在昆明舉辦雲南省青聯委員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宣講會邀請雲南大學金子強教授作專題報告。線上線下共76萬餘名各級青聯委員和青年參加學習。宣講會結合雲南實際、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引發了與會人員的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所作的建議說明,提出了一系列全新表述,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進「十四五」、建功新時代指明了前進方向、點亮了思想燈塔。
  • 雲南省青聯舉辦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實習生 餘青豔)為深入學習貫徹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青春力量,11月20日,雲南省青年聯合會在昆明舉辦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宣講會邀請雲南大學金子強教授作專題報告,線上線下共76萬餘名各級青聯委員和青年參加學習。
  • 青聯委員走基層 | 12月5日,百名專家義診進泰寧啦!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發揮青聯委員作用,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由共青團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聯合會、福建醫科大學、中共泰寧縣委主辦,福建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福建省醫務志願者協會、福建省志願者公益基金、共青團三明市委、三明市委文明辦承辦,定於12月5日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在泰寧聯合舉辦「青春志願行,奉獻新時代」——青聯委員走基層暨百名醫務工作者志願獻愛心志願服務活動。
  • 雲南省青聯組織線上線下76萬餘人參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11月20日,雲南省青年聯合會在昆明舉辦雲南省青聯委員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邀請雲南大學教授金子強作專題報告。線上線下共76萬餘名各級青聯委員和青年參加了宣講會學習。
  • 青聯人|CHUC全國街舞聯盟創建者夏銳:街舞裡的青春中國
    井岡山的紅色記憶2018-2020年,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新興領域青年大學習暨CHUC全國街舞聯盟骨幹「青社學堂」專題培訓班連續三年舉辦,每年100名學員匯聚全國青少年井岡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他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街舞青年。還記得第一次來到井岡山培訓,作為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夏銳在這裡度過了難忘的6天時間。
  • 李佳琦落戶上海,95後雲南小花成為雲南青聯委員
    2020年6月12日,雲南省青聯十一屆委三次(常委)擴大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增補了馬玲敏(雲南小花)等49名青聯委員,增補了黃薇(薇婭)等3名常委。號稱」萬物皆可削「的雲南小花馬玲敏,原是 一名幼兒教師,機緣巧合在表哥網店的影響下,進入了淘寶直播行業,沒想到卻因為一個油炸玫瑰花的視頻,一夜之間漲粉五萬。由此也開啟了她幫助雲南農民直播帶貨之路。
  • 全國都在過緊日子,基礎研究卻獲穩定支持!代表委員們有感而發……
    在今年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基礎研究再次引代表委員的熱議:在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前提下,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如何建立對基礎研究的科學評價體系成為關注重點。對未來的投資不能省「在全國上下都要過『緊日子』的情況下,沒想到對基礎研究仍然穩定支持。」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委員看到政府工作報告時,第一反應就是非常激動也很振奮。
  • 鎮江市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全體會議籌備工作報告
    根據《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章程》的規定,經中共鎮江市委和省青聯批准,鎮江市青年聯合會第六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定於2011年12月12日至13日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回顧市青聯五屆全會召開以來的工作團市委、市青聯徵求多方面意見,反覆醞釀、研究,確定了市青聯六屆委員會的組成原則,即從適應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選拔能擔重任的優秀青年人才;從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出發,擴大了科技建設、經濟管理界別的委員比例;從青聯委員應具有的廣泛代表性的要求出發,適當考慮黨派、年齡、性別、民族等結構,統籌兼顧各族各界的優秀青年代表。
  • 陝西省青聯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陝西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二屆委員會全體會議日前在西安召開,來自陝西各界的青聯委員歡聚一堂,共商青聯事業發展大計。陝西省委副書記胡衡華出席開幕會並講話。胡衡華指出,過去五年,各級青聯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團結青年、引領青年、服務青年,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始終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奮力書寫新時代河南青年...
    、在基層落地,青聯、學聯、少先隊、高校和中學共青團改革齊頭並進,全省共青團改革積極成果初步顯現。重視加強網上共青團建設,河南共青團雙微矩陣粉絲過百萬,建立健全運行、反饋機制,實現線上線下有效銜接,加強網上正面引導,旗幟鮮明開展網絡輿論鬥爭,引導廣大青年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不斷增強「四個自信」,築牢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在強基固本自我革新中保持和增強先進性    先進性是共青團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是共青團工作同時代共奮進的關鍵所在。
  • 政協委員熱議文藝繁榮:設立網絡文學獎不需要"洪荒之力"
    …… 正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多位全國政協常委和委員圍繞「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這一主題,議政建言,妙語連珠。 文藝創作:優秀作品離不開「工匠精神」 「藝術創作不能陳陳相因、簡單模仿,以《海棠依舊》為例,該劇細膩地刻畫了周恩來既與普通人一樣又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情感世界,因而受到廣泛好評。」
  • 全國第二!中國科大6位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毛竹、劉誠、餘彥、陸朝陽、姚華建6位教授獲獎,獲獎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其中,曾傑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是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
  • 曹偉、蕁秣泱泱出席參加貴州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全體會議
    12月26日—27日,貴州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全體會議在貴陽召開。網絡作家曹偉、孫源苑(筆名:蕁秣泱泱)參加會議。會議現場會議選舉產生了省青聯新一屆領導機構。網絡作家曹偉當選十一屆省青聯常委。曹偉參會照片「正如江濤書記所言,青聯委員不是要比其他人優秀,而是要團結好所屬領域的青年,就是要為大家做好服務,始終凝聚在省委省政府、團省委的周圍,彰顯貴州青年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曹偉表示,常委並不是個名號,是責任和擔當,是要切實服務好相關領域的青年群體。
  • 東北人的火炕情結
    文:張佳軍圖:來自網絡火炕,是東北平房裡既普通又特有的代表性建築物之一。說它普通,家家戶戶都有,說它特有,只能在東北常見,而南方幾乎沒有。李伯往邊上的模子裡又填了半鍬泥,四叔蹲在那用鏟板先把模子四角填滿填實,之後是中間,並且使勁兒地搗了幾下,夯實裡面的泥,之後用手蘸點水往泥面上來回一抹找平,雙手平行向上一拎模子的兩個「耳朵」,一塊土坯就脫好了。因為模子是事先蘸了水的,所以啟模時光滑不粘泥還有形。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 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揭曉
    上排左起:向南林 趙海清(羌族) 尼瑪拉木(女,藏族) 劉春紅(女) 宋徵宇     下排左起:張泉靈(女) 胡果(女) 金晶(女) 王洪軍 譚晶(女)        本報北京12月7日電(姚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 韓國暖炕和中國火炕是一回事嗎?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曹保明介紹說,相比韓國的炕,中國的炕具有多樣性:比如,在東北,經常被提及的就是滿族常用的「萬字炕」,即滿族民居中所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拐彎炕」,形成南北大炕和西炕,其中南炕最寬,西炕和北炕相對較窄。
  • 上海青年志願者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舉行
    6月30日,上海青年志願者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在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青年會堂舉行。會議總結回顧過去五年工作,明確未來四年的工作目標任務,選舉並產生了協會新一屆領導機構。來自本市各區縣、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志願者組織和青年社會組織、社會知名人士等200餘名代表齊聚一堂。市文明辦副主任姜鳴出席大會並講話,團市委副書記徐彬代表主管單位致辭,副書記劉剛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