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暖炕和中國火炕是一回事嗎?

2020-12-03 搜狐網

  日前,韓國國土海洋部表示,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聯想起以往「泡菜申遺」、「端午申遺」之爭,部分網友認為韓國又是跟中國爭搶「申遺」資源。對此,有網友調侃道,「如果東北大炕都是韓國的,那《鄉村愛情故事》不就成了韓劇? 」說起來,東北的火炕有著上千年歷史,其不僅僅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更早已融入東北人的生活和骨血。如今,韓國要給「炕」申遺,我們不妨好好探究一下:韓國暖炕跟中國火炕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胡慧雯

  雙「炕」PK

  PK之概念

  倆「炕」是不是一回事兒?

  首先,我們來明確個最基本的定義:啥叫「炕」?

  中國的漢字「炕」字,按照字義解釋,是中國北方住宅裡用磚或土坯砌成,上面鋪席,下有孔道與煙囪和鍋灶相通,可以燒火取暖的床。又稱暖炕、火炕等。而據韓國門戶網站介紹,所謂的「韓國暖炕」是指一切從地底加熱的方式,或者按照傳統方式,在地板上睡覺吃飯的房間。

  大連民俗學者李光祿指出,從上述定義就能看出中韓兩國的「炕」形式略有差異:中國的炕一般高出地面,高度約為70-80釐米。韓國則是地炕,一般進屋就是「炕」。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曹保明介紹說,相比韓國的炕,中國的炕具有多樣性:比如,在東北,經常被提及的就是滿族常用的「萬字炕」,即滿族民居中所築南、西、北三面相連的「拐彎炕」,形成南北大炕和西炕,其中南炕最寬,西炕和北炕相對較窄。三面圍合空出房間的東向作為入口和堂地;漢族的炕,多為「一字炕」,農村房子的主房通常為坐北朝南的一排三間或四間,其中有兩間帶有火炕的房間。在進門那間靠近兩扇門的外門的門後東西處各有一個三四尺見方的灶臺。與「萬字炕」不同,有「一字炕」構造的房間更近於開放型的「會客室」,適於大家上炕嘮家常。

  PK之歷史

  「炕」到底是由誰發明的?

  關於韓式暖炕的起源時間,現在比較主流的說法是三國時代(距今1700~1800年),據《舊唐書高麗傳》中記載:「窶民盛君多,冬月皆作長坑,下燃?火以取暖。 」

  韓國在其宣傳中介紹,「韓國暖炕」的英文拼音「ondol」被載入《大英百科全書》。而在韓半島等地的許多暖炕遺蹟也成為其發明炕的「證據」。

  那麼,中國火炕的歷史有多久遠?從《詩經小雅瓠菜》中,可管窺一斑:「燔之炙之」。而到了漢代,有個叫毛亨的人,將其注釋為「炕火曰炙」可見「炕」至少漢朝已有。而最有力的證據是200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東黑山遺址發掘出一處西漢時期的火炕,將火炕的歷史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

  曹保明進一步介紹說,火炕源於古代的「火窩子」,古人在農墾、耕種、遊牧、狩獵時,常常在野外露宿,就地掘土挖坑,坑內點燃柴草,待柴草燃盡,地面受熱後,鋪上獸皮、草葉睡覺。這樣,「火窩子」既可取暖,又可防止野獸偷襲。隨著人們住所的安定,「火窩子」迅速演變為火炕,跟著人們進入了村舍。

  記者翻閱一些考古資料發現,在黑龍江省東寧縣團結村挖掘的東北先民「沃沮族」遺址中,被考古學家稱作「低火牆」或「煙道大牆式」的其實就是早期的火炕。後來,人們把「低火牆」從中間移到某一側靠一邊,又將煙道加寬、加多,這就逐漸形成了真正的火炕。

  故而,在有證可考的前提下,中國火炕的歷史要比韓式暖炕要早。

  PK之原理

  倆「炕」用法是否相同?

  李光祿指出,無論是韓國暖炕還是中國火炕,原理基本一致:利用廚房或屋外設置的灶坑燒柴,火煙順管道而行,將炕均勻地加暖,從而烘暖整個房間。

  至於區別,從表面看,韓國暖炕是一個房間,可直接或坐或躺地板上取暖;而中國火炕是一個靠牆或窗的高臺,需要脫鞋爬上去。簡單點說:把東北火炕擴大至整個房間就變成韓國暖炕了。

  也正因為在韓國管道是埋在地下的,韓屋內地面的建築會比一般的地平面高,為了保存暖氣,房間的設計不能大。此外因為地熱(暖炕),所以不使用床和椅子,採用坐式文化,一直延續到現在。

  事實上,這種「暖炕」也不是韓國獨有。早在300多年前,「地熱」取暖方式就為瀋陽故宮所採用。比如清寧宮地下的煙道,呈魚刺形,中間是空的,當鍋灶處有火燃起時,餘溫就會沿著煙道烘熱地面看起來是不是跟「韓國暖炕」一個樣兒?當然,這確實是不折不扣的「貴族產物」,單是鋪設地下煙道一項,就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所以這種「地熱」只在皇室住所和寺院中才有發現,而一般的老百姓更多採用東北老人熟知的「火炕」。

  炕上禮儀

  輩分高或尊貴客人睡「炕頭」

  有喜歡《紅樓夢》的人肯定都對「炕」有很深的印象:《紅樓夢》的背景就是清朝,賈府也是影射「清朝」貴族的生活。所以,整部小說裡「炕」幾乎隨處可見到了冬天,屋子裡是很冷的,晚上睡覺必須要燒炕取暖。而伴隨「炕」這一場景,也衍生出很多特色習俗和禮儀。

  比如,在北方去別人家做客,主人是否熱情,從「炕上」就能窺知一二:冬日裡,如有客人來臨,主人迎客的第一句話就是,「快脫鞋上炕,坐炕頭熱乎熱乎……」

  不過,炕也不是隨便說坐就坐的。炕上就座,那也是有禮儀的:不能像坐沙發、太師椅那樣「蹺二郎腿」,而是需要掌握「盤腿功」。你如果嫌盤腿費勁,執意耷拉兩腿坐在炕沿上,那就顯得外道、生分。

  還有句老話叫「老婆孩子熱炕頭」。由此可見,「熱炕頭」在居家生活裡的位置有多重要:一個人在家中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從他在炕上睡覺的位置就能看出來。一般來說,最暖和的「炕頭」都留給家中輩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寢臥,而年輕人則在「炕梢」寢臥。

  火炕技術

  「盤炕」絕對是個技術活

  在北方地區,由於寒冷天持續時間長,作為人們日常起居、休息、就餐甚至是生產勞動場所的炕面,也就成了屋內最重要的設施。故而,家裡有一口好火炕,絕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那麼啥叫好炕呢?熱得均勻,餘熱持久,屋裡不反菸,灶上不倒灌回火。所以,要想「盤」一副好炕,就得找盤炕的好手藝人這樣的能人,民間統稱之為「炕神仙」。

  資料顯示,盤炕人的手藝一般都是祖上秘傳。按照實際盤炕的大小長短等具體特徵,手藝人要根據自己的經驗「走磚」,搭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炕,走磚方式不同,炕的名稱也不同:萬字炕、連二炕、花洞炕等等,特別是搭到了顯示技術的排搭炕洞「走磚」時,甚至要把無關人等全都請出去,只留手藝人一個,以求技不外洩。

  山東民俗學會會員解煥新,其常年研究並收藏膠東民俗物品及老家具。故而對「炕」文化也十分了解。據他介紹,早期的炕是用土坯搭的:把乾草和泥攪拌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塊塊土磚。

  盤炕的關鍵則是煙道。一般一個炕有2-3個排煙道,下連灶坑,上通牆裡的煙道,煙道直通屋外房頂的煙筒。搭好煙道後,上面再用一層單土坯蓋上,土坯上面再抹上黃泥,然後從大炕的灶坑裡填柴火燒炕,一會兒就會看到整個炕面煙霧繚繞,不過炕面有些縫隙還會往外冒煙,這時還得用黃泥勾縫填泥。待火炕的炕面燒乾了以後,鋪上用高粱稈編的炕席,在炕的最外邊緣處釘上一整根木頭,為炕沿,就可以睡人了。

  專家呼籲

  東北火炕申遺當仁不讓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目前我國除了東北和膠東等地的農村地區,在城市裡幾乎看不到火炕的蹤影。「其實,韓國也消失了,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地熱,但他們意識到了火炕的價值。 」曹保明指出。

  眼下,針對我國網友關於「應搶先把火炕技術申遺」的呼籲,我國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回應稱:中國暫不會將火炕技術申遺,「不會按照韓國的節奏走」。

  對此,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的曹保明有不同的意見:「這不是跟不跟著韓國腳步的問題,而是要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當年韓國將端午節申遺,我們保護。客觀地說,雖然端午節是我們的,但人家(韓國)至今卻保留了100多項端午習俗,而我們只剩下划龍舟和吃粽子。這也提醒了我們,要好好挖掘、保護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 」

  釋疑

  「申遺」「專利」

  如果「暖炕」被韓國搶註「非遺」,是不是就代表「炕」是韓國的呢?

  對此,曹保明解釋說,申遺和申請專利不同,並不是說韓國為「暖炕」申遺就代表它是韓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非遺申請的初衷是為合理保護和恢復全人類共同的遺產。

  按照非物質遺產公約規定,當一項遺產同時在兩個或多個國家存在時,申報國必須和其他國家事先協商好以後,聯合申報非物質遺產。

  據悉,一個項目申請 「非遺」,光走流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而早些年每個國家一年只準申報一個非遺項目。而我國約有200個申遺項目,其中100個進入預備申遺清單,目前國內已有包括太極、24節氣等10多個申請項目在排隊。

  各種各樣的炕

  從炕在室內的位置和形狀上分:炕的長邊佔滿一間房前牆的叫前炕,佔滿後牆的叫後炕,佔滿山牆的叫順山炕。有一些住宅寬敞,靠房間前後牆兩面都有炕,稱為對面炕。有的房間較小,炕兩面靠牆,兩面炕沿,基本呈一個正方形,叫棋盤炕。從炕的結構上分:有分洞炕和花洞炕。從煙道的走向上分:有順洞炕和回洞炕。隨著時代的進步,出現了一種架空的炕,傳熱快、保溫時間長,稱為吊炕。

  原標題

[

韓國暖炕和中國火炕是一回事嗎?

  ]

history.sohu.com false 光明網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4-03/23/content_3057338.htm report 4221 日前,韓國國土海洋部表示,擬將暖炕技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聯想起以往「泡菜申遺」、「端午申遺」之爭,部分網友認為韓國又是跟中國爭搶「申遺」資源。對此,有網友調侃道

");}

相關焦點

  • 韓國故宮發現火炕怎麼回事 韓國火炕是怎樣的
    景福宮香遠亭裡的火炕(韓聯社)海外網11月20日電 最近,一則「韓國景福宮香遠亭發現火炕遊客在香遠亭前自拍(news 1)由於香遠亭裡有灶口,所以外界推測這座建築裡可能有火炕,但一直沒發現。香遠亭建於1870年前後而最近,韓國文物部門對香遠亭進行發掘作業時,意外發現在六邊形地板的下面,存在一個甜甜圈形狀的火炕。
  • 東北的火炕到底多溫暖?全家人一起睡不尷尬嗎?看見終於明白
    特別是在東北地區,很多南方人到東北旅行,除了欣賞雪白的北國風景,晚上體驗東北的暖炕也是非常舒服的事情。隨著時代的變遷,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多地區的風俗習慣,至今依然保存、沿襲著。比如小編今天介紹的東北農村的大炕。可能很多人和小編一樣會有疑問,但為什麼這麼大的炕只出現在東北的農村,在東北的城市幾乎看不到呢?
  • 去東北遊玩,感受火炕的溫度,男女老少睡一個「火炕」不尷尬嗎?
    但是東北的冬天天氣非常的冷,可以達到零下30多度,冬天來到這裡,不妨感受一下火炕的溫度,室外冰天雪地,室內卻暖烘烘的。有遊客問小編,那男女老少睡在一個火炕上不尷尬嗎?接下來聽小編娓娓道來。去東北遊玩,感受火炕的溫度,男女老少睡一個「火炕」不尷尬嗎?
  • 在東北,一大家子都睡在同一張火炕上!老外:彼此不尷尬嗎?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南北跨度大。這讓我們中國各個地區之間,都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人文文化。就連氣候,都是有著天壤之別!正所謂,百裡不同天,就好比,如今中國南方地區,還要穿著短袖在過夏。但在北方地區,早已寒風凜冽。都穿起了棉襖,甚至部分地方,還下起了雪。
  • 再也回不去的東北火炕
    要說早年的東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火炕,那時候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家家都有一鋪火炕。每到冬天,人們打招呼的方式都不同,從「吃了嗎」變成了「燒炕了嗎」,說這人家的日子過得好,最貼切的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想而知,火炕在東北有著怎樣的地位。簡樸的火炕通常分為灶臺、炕體和煙囪,看似簡單,但包含著複雜的物理學和建築學。
  • 冬寒火炕暖
    原標題:冬寒火炕暖  火炕屬於寒冷的北方,曾經遍布中國北方的城鄉,歷史悠久,至今依然是北方農村民眾最重要的取暖和休息場所。
  • 一盤火炕挨娘睡!
    一盤火炕,是農村孩子成長的見證,是長大成人後的眷戀。每每回到娘家,晚上睡在略顯硬實的火炕上,再緊靠娘睡,心裡的踏實和幸福是難以言喻的......在臨走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早早地讓我上炕睡覺,弟妹們知道我明早要走,哄鬧的不肯早睡被母親訓斥了一頓後,都悄悄地蒙在被子裡偷窺母親和我的一舉一動,最後還是蒙在被子裡睡著了。大概深夜十一點鐘左右,母親拖著疲憊的身體長呼了一口氣,緩緩地在我旁邊躺下。
  • 東北的火炕舒不舒服呢?一家子睡在一起不尷尬嗎?看完漲知識了
    東北的火炕舒不舒服呢?一家子睡在一起不尷尬嗎?看完漲知識了現在已經步入了冬天,在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都迎來了很多的南方遊客,在哈爾濱這座城市,就有很多關於冬天的一些旅遊主題。我們中國現如今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不過很多的一些傳統習俗,早已經被拋棄,比如說非常著名的東北火炕。火炕在城市當中是根本看不到的,為現在比較流行的是集中供暖的方法,在小區裡也根本不可能搭出火炕。不過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火炕還是存在的。通常火炕跟廚房的火灶都是相連的,在做飯的時候用柴火給火灶加熱,它散發的熱量就會傳到火炕當中,火炕自然而然也就非常的暖和。
  • 東北的火炕到底有多暖和?一家人睡在一起會尷尬嗎?
    一到冬天,我國很多地區開始下雪了,但是在南方國家,看到雪的機會真的很少,所以很多南方的朋友都去東北玩,看雪景,體驗一下東北人民的生活吧,東北在冬天也會迎接全國各地的遊客,這裡的幾個城市在冬天迎來了最美的時期,比如哈爾濱的冰雕吸引了很多遊客,當然,遊客去東北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景色,也是為了體驗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
  • 東北人的火炕情結
    爸爸將事先和鄰居李伯在黏土礦拉回來的黏土從東牆根倒騰到院子的中間,土堆的像個小山,鏟掉半腰兒上面往四周扒拉,中間形成一個坑,倒上水慢慢潤著一整天。趁這個時間差,坯模、鐵鍬、耙子等必用工具準備妥當。第二天早上,黏土堆已經潤透。
  • 陝西關中火炕已有6500多年歷史,是半坡人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炕也稱「火炕」,是中國北方人,尤其農村人在天寒地凍的日子,用來取暖禦寒的必備工具。炕主要由炕眼,炕膛,煙囪三大部分組成,過去,用黏土製作的土塊,俗稱「胡基」砌成,現在大多用磚塊或水泥板砌成。
  • 寬城都開始採用石墨烯暖炕了,普通的電暖炕電採暖爐還用的上嗎?
    石墨烯比紙薄一百萬倍,由碳製成,它算是地球上的一種超級材料。承德神榻石墨烯暖炕創始人侯志榮緊跟時代前沿,深刻領悟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順應國家環保趨勢,帶領他的科研團隊持續研究號稱本司推出的石墨烯電暖炕、地曖、電採曖爐、電曖器等等系列石墨烯電熱產品,一經上市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
  • 一書一記憶:《東北火炕》,與「炕王」們在一起的日子
    可是,寫火炕文化,就需要去熟悉火炕,而且要找到搭火炕的人才行,這樣的人在哪呢? 我到鄉間和社會上去多方打聽,終於打聽到在長春郊區的靠邊王、靠邊孫(都是村名,在淨月潭一帶)打聽到一個專門搭火炕的專家,他姓孫,是一個遠近聞名專門搭火炕的人,大家都叫他「炕王」,這正是我正要找的人! 記得見到他當天,他正要去「上買賣」(給別人搭火炕),我一聽,高興得很。
  • 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科書,怎麼回事?
    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雖說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和落後的,但是值得驕傲的是,在封建時期,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文化方面都曾是一個強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驚人的科技成果,四大科技發明是令我們至今提起都滿是驕傲的事情。
  • 融合火炕和灸療文化 福氣多智慧家居造福人類健康
    在健康家居領域,福氣多溫控溫控玉石床也從火的應用和中國的灸療文化中汲取產品設計靈感,採用紅外線應用於溫控床讓溫度造福人類健康,且日常使用安全方便。所周知,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灸療,從操作上和安全性上來看,對使用者來說,安全便利的使用還是有些困難。
  • 東北的火炕暖和嗎?一家人睡一起不尷尬嗎?一起去看看
    做飯的時候,因為柴火熱氣來加熱,使得火炕溫度升高,因為熱氣是聯通到炕底下的,火炕自然也就被加熱。所以說這些沒有用處的熱量沒有散失掉,而是被東北地區的人們最大化的利用起來,不得不感嘆當地人聰明智慧。遊客在農家樂裡是很容易看到有火炕的存在,而遊客發現最大的一個尷尬的地方就是,東北的人可能一下子都睡在同一個大炕上,炕的面積非常大,很多遊客會覺得這樣,一家人在一個炕上睡覺,會不會覺得很尷尬呢?
  • 北方的火炕有多暖和,一家人睡在一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傳統的生活習慣都已經很少去使用,就好比我們今天所說的火炕,這個在北方農村是非常的常見的,現在很多住戶都已經全部住上了床,不過還存在著這個火炕。這種火炕是和廚房的灶臺相連接的,這樣在做飯的時候,用柴火來燒火做飯,使得它因燃燒產生的熱量到達火炕,這就進行加熱,使得柴火得到最大的利用,不得不感嘆勞動人民的智慧。
  • 東北火炕到底有多暖和,看到這全家人擠在一個炕上睡覺你就知道了
    在中國的北方,只要一入冬,戶外就變得銀裝素裹,打霜冰凍不算完,大雪封山封路的話那是真的冷!這個時候那些房間中沒有暖氣的東北人家就會把房子中的火坑給燒熱了,全家都窩在炕床上取暖!雖然說現在的不管是時代還是社會都在進步,但是在東北我們還是能經常看到在冬天的時候全家老小窩在一起睡覺的情況,看到這裡或許有很多人會問,這樣全家人睡一起,不會尷尬嗎?其實啊,這種情況在東北的時候很早就有了,現在成了這邊家喻戶曉的習慣,所以在東北那些沒有暖氣的農村一入冬就開始燒起火炕了,一家人白天的時候在火炕上聊天喝茶,甚至是吃飯都在火炕上!
  • 古老的取暖方式,在農村裡睡火炕,再冷的冬天都不怕
    北方人對火炕都有特殊的情感,這是過去冬天裡最有效、最簡單的取暖設施,貫穿了生活中的「住」和「用」。火炕燒起來非常簡單,點著柴火扔到火塘裡就行,幾把柴火就能熱一宿。人睡在熱炕上,任你外面刮著多大的西北風都沒有問題,安安心心的一覺到天亮,早上起來炕還是溫的。在農村裡人們把火炕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是火炕發展的巔峰。
  • 南美洲和拉丁美洲是一回事嗎?
    如果你喜歡足球的話,那你肯定知道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的足球都非常厲害。說到巴西和阿根廷,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這兩個國家屬於哪個洲嗎?有人可能會說,它們是南美洲的國家;也有人會說,它們是拉丁美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