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學分類上,人類屬於哺乳綱、靈長目、人猿超科、人科、人屬、智人種。智人種只有一種,沒有其他亞種。
估計有不少人很疑惑:現在不是有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等嗎?
雖然在世界各地生活的人類中,有平均身高、膚色、發色、眼虹膜顏色等的區別,但都屬於不同的體貎特徵,不代表染色體的結構和數量差異,都沒有生殖隔離現象(能夠互相結合產生健康的下一代),所以都是同一個人種。
而其他動物就不同了,比如說兔子,兔科能分成9屬43種,9屬中包括有野兔屬、穴兔屬、棉尾兔屬等等。而烏龜則更多,共有12 科86屬約250餘種,遍布各大洋。就算食物鏈較頂端的老虎都有9個亞種,除已經滅絕的峇里虎、裏海虎和爪哇虎之外,目前尚還在世界上的有西伯利亞虎、孟加拉虎、華南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和馬來虎6個亞種。
因為,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多種人類共存其實是正常的,反而現在只有一種人是反常的。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目前的情況呢?
最早的人類大約是250萬年前從東非開始演化,祖先我們叫作「南方古猿」。200萬年前,這些遠古人類開始遷移,足跡遍布北非、歐洲和亞洲。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這些來到不同地方的古人類開始朝不同方向進化,人類發展出幾個不同物種。在歐洲和西亞的人進化為「尼安德特人」,他們更加魁梧,肌肉發達,非常適應西方的歐亞大陸在冰河時期的寒冷氣候;前往亞洲的,就成為「直立人」,比如我們熟知的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演化成「梭羅人」;甚至還有一種身高不超過1米,體重不超過25公斤的小矮人「佛羅裡斯人」;幾年前,考古學家又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丹尼索瓦人」。至於在東非留守的人類,也進化出「魯道夫人」、「匠人」、當然還有我們「智人」。還有多少沒發現的不得而知,但至少目前已知的人種就有這麼之多。
可能有人會說,我知道歷史上曾經有過很多古人類,我們就是他們一步一步進化而來的,所以只有一種啊。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這種錯誤是認為人類是呈線性發展的,比如從「匠人」變成直立人,再變成尼安德特人,最終變成我們,誤以為地球在某個時間點只有單一人種,而更早的人種不過是我們的祖先。根據古人類學家的研究結果,大約200萬年前到大約1萬年前為止,整個世界上都同時存在多種不同人種,而在幾十萬年前的地球上,至少有上述6種不同的人同時存在。
那麼後來他們去哪兒了呢?
雖然目前還尚未有定論,但絕大部分科學家都認同一個理論:他們被我們智人「種族淨化」滅掉了。
我們智人10萬年前就出現在東非,雖然他們看起來已經和我們現代人長得幾乎一樣了(打個比方,有個智人穿上衣服走在現在的大街上,估計你都看不出來),但他們的大腦的學習、認知、記憶能力還和我們差得遠,並不足以幹過地球上其他人類。但是到了距今7萬年的時候,我們的智人祖先仿佛開了掛一般,脫胎換骨。
智人們從非洲出擊,橫掃歐亞大陸,滅掉了以尼安德特人為主歐洲主人,滅掉了以直立人為主的亞洲主人。甚至在距今4.5萬年前,智人們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居然越過大海跑到了澳洲。當時那裡沒有人類,但智人毫不介意的滅掉了當地動物物種的90%,幸虧還留有10%,否則我們今天都看不見袋鼠了。
太兇殘了!
我們究竟是怎麼開掛產生超能力能打敗比我們更加魁梧強壯,且同樣能夠使用和製造武器還有火的其他人種呢?
因為我們會「八卦」。大約7萬年前至3萬年前,智人發明出弓箭、油燈、船和縫製衣服,這是強大的硬體條件。最重要的是,智人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智人思維發達到能和其他人一起討論並不存在的事情。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智人們都夠「虛構」出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精神寄託,通過信息的傳遞能夠組織形成強大的團隊力量,相比其他人種,均不具備這種能力。一旦開戰,有組織有語言有信仰的智人團隊打敗無組織其他人種就不在話下了。
至於智人為什麼不和其他人種結合繁衍呢?一是有生殖隔離,生不了後代(和尼安德特人有稍許融合);二是彼此間就不是一個品種,估計身體的氣味都受不了,那麼既然打得過,乾脆滅了他們吧。以至於現在地球上只剩下我們——智人的後代。
《三字經》裡開篇說「人之初、性本善」。 到底「善還是不善」 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恐怕我們都是通過道德的培養和法治的約束,一代又一代的壓制住來自基因深處的狂野,進化出現在的稍顯文明的我們。
參考文獻:《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進擊的智人》
圖片來源於網上,如有問題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