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頂級遙測專家赴大陸 挑動臺灣敏感神經

2021-01-11 華夏經緯網

  據臺媒報導,臺灣頂級遙測專家、「中央大學」教授陳錕山,在沒有事先向相關部門報備的情況下,直接棄職赴大陸中科院任職。54歲的陳錕山3月入選大陸吸收海外頂尖人才的「千人計劃」,目前在大陸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研究員。時隔數月,臺灣媒體似乎才突然發現這個事實,輿論一片譁然,甚至炒成「棄職投共」。

  直接棄職確實少見

  臺灣「教育部長」蔣偉寧對於陳錕山棄職到大陸任職,又沒有事先報備的個人選擇表示遺憾。臺灣「中央大學」5月23日表示,陳錕山違反臺灣「教師法」已被解聘,且「情節重大,終身不得聘任」。臺灣「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過去臺灣學者大都是退休後才到大陸任職,像陳錕山直接棄職的情況確實少見。

  據介紹,陳錕山是臺灣遙測首屈一指的專家,2001年就擔任「中央大學」太空遙測中心主任,2006年獲選IEEE(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後又擔任通訊系統中心主任、前瞻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臺「情治部門」稱,這位擔任臺灣「中央大學」「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要職的專家早在去年8月就已「失聯」。但大陸中科院遙感所官方網站上早先就已公開陳錕山加入該機構的相關消息。

  綠營炒作「國防洩密」

  陳錕山到大陸任職,綠營大呼:洩漏「國防機密」!

  臺親綠媒體稱,陳錕山曾長期參加臺「國安」研究計劃,「起義」時帶走了「敏感資料」。報導稱,陳錕山於去年8月攜帶國土安全信息、國安系統分析衛星影像的機密情報「棄職投奔」大陸。陳錕山光在臺灣「科技部」的網站上,列出的「國安」研究項目總額就高達5.2億元新臺幣。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遙感第一人陳錕山投奔大陸中科院
    圖:陳錕山是遙測領域的頂尖人才  【大公報訊】23日,臺灣媒體報導稱亞洲遙測領域頂尖人才,被譽為「臺灣遙感第一人」的陳錕山教授去年入選大陸海外人才「千人計劃」,並於去年8月開始「失聯」,至今年3月才被其所任職的臺灣
  • 2018年臺灣人赴大陸預計首度超過400萬人次(圖)
    《中時電子報》報導,2018年1月至10月,臺灣人赴大陸比2017年同期增加超22萬人次,全年預估將首度超過400萬人次。預期2019年臺灣人赴大陸旅遊會繼續火爆,也會有更多臺灣人赴大陸發展,前往大陸的臺灣人數量還會繼續增長。資料圖:臺灣旅遊業界人士駐足觀賞閩南民俗表演。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攝  兩岸研學人數創新高  儘管2018年大陸遊客赴臺只有微小幅度增長,但臺灣遊客前往大陸仍持續火爆。
  • 臺灣處境「不佳」?被大陸「將軍抽車」
    而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有一個地區是沒有參與到這個協議中來,那就是臺灣地區。 而在協議籤署之後,臺灣地區的專家學者們就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但是,這樣就意味著臺灣經濟處境將十分的「不佳」。這是由於臺灣經濟本來就是外向型經濟,需要足夠大的市場才能支撐得起臺灣經濟的發展,但是臺灣本身的市場就極其的狹小,所以可以說臺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十分的高。 而這個協定臺灣並沒有參與進去,這就意味著臺灣生產的產品在這些國家就沒有優勢,甚至是處於劣勢。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1987年,大陸高校正式招收第一名臺灣學生,開啟了兩岸交流的一扇新門。時至今日,求學大陸在島內形成一股新熱潮。雖然臺灣當局並不承認大陸學歷,但似乎絲毫不減大陸一流院校對臺灣學生的吸引力。許多臺灣的優秀學生來到內地高校學習,特別是就讀碩士、博士研究生者日益增多。
  • 毒氣彈攻擊大陸?蔡英文為選票說瘋話,其他臺灣政客也愛「表演」
    有臺媒近日稱,臺軍計劃把火箭炮部署到金門,搭載神經毒氣彈可打擊大陸沿海城市。不管實力如何,如此直言「武力對抗」,挑動兩岸關係之心昭然若揭。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民進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於10日起進行電話民調,民進黨今日(13日)中午公布這場「蔡賴之爭」的結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過臺當局前「行政院長」賴清德8.2%。一段時間以來,臺灣地區似乎很是躁動,頻頻觸及敏感議題。
  •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吳美紅 陳錕山 臺灣海洋大學...
    原標題: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發言人吳美紅29日稱,兩岸學術交流涉及到科技機密等,主管機關或委託單位應該要有建制和配套。
  • 1987年黨史大事記 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
    10月14日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就臺灣國民黨當局有限制地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一事發表談話,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保證來去自由;同時也希望臺灣當局允許大陸同胞到臺灣探親。10月25日-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國4600多萬黨員。趙紫陽作《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報告。
  • 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建議:儘快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自由行
    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建議:儘快全面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自由行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16-03-08 21:55 來源: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大陸吃不起榨菜?臺灣網民受不了了:拉低臺灣智商
    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最新一期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發表了一番「高論」,逗樂一眾大陸網友。「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 戳視頻,看島內財經「磚家」怎麼說......《關鍵時刻》是東森新聞臺制播之談話性節目,內容主要討論新聞事件、社會結構、秘密或歷史事件,也討論都市傳奇及太空科學。
  • 【2017臺灣天氣】赴臺灣交換如何準備衣服
    臺灣溼度高,相對在於溫度的感覺上會比數字來更為強烈,比如更悶熱或更溼冷,9月到11月會是很曬要做好防曬準備。冬天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來自大陸不同地方,當地氣候也各自不同,臺灣是類似大陸南方的氣候,氣溫有時沒有零下不代表不冷,因為潮溼,加上會有風,其實感受度會是寒冷直接穿透到身體裡的。
  • 【2018春臺灣天氣】赴臺灣交換如何準備衣服
    臺灣溼度高,相對在於溫度的感覺上會比數字來更為強烈,比如更悶熱或更溼冷,4月到6月會是很曬要做好防曬準備。北部及山上學校的朋友多加注意保暖冬天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來自大陸不同地方,當地氣候也各自不同,臺灣是類似大陸南方的氣候,氣溫有時沒有零下不代表不冷,因為潮溼,加上會有風,其實感受度會是寒冷直接穿透到身體裡的。
  • 臺灣陸委會誣衊攻擊大陸對臺進行所謂的「統戰」 國臺辦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13日電1月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日前印發,其中涉臺部分新增了「廣泛團結海內外臺灣同胞,發展壯大臺灣愛國統一力量,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等內容,請發言人予以解讀。另外,臺灣陸委會誣衊攻擊大陸對臺進行所謂的「統戰」,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有許多臺灣同胞可能不太了解「統一戰線」這個概念。
  • 臺灣居民拿大陸護照出入境早已見怪不怪,臺當局:將剝奪臺灣戶籍
    海外網11月7日電 儘管臺陸委會早先曾揚言「臺灣人民不得領用中國大陸護照,如違反規定將喪失臺灣地區人民身份及相關權益。」但是臺灣旅遊業者表示,拿大陸護照出入境,這在臺灣早已是見怪不怪。「沒想到竟被重罰,令人意外。」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金門副縣長批賴清德太魯莽 感嘆在臺灣高喊「我是中國人」卻成異類
    吳成典16日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表示,金廈自古是一家,金門鄉親都知道在大的戰略上必須跟大陸合作,現在大陸實力雄厚,我們更應避免挑動對方的敏感神經。大陸18日要在泉州灣打實彈射擊。媒體也說是「衝著賴清德」的,金門有能力叫大陸不要軍演嗎?他認為兩岸都應該有所節制,不要一直往衝突的方向走去。若兩岸最終武力衝突,那才真是國家民族的大不幸。
  • 大陸「磁吸」臺灣人才 臺基層質問蔡英文:有膽量讓陸青來臺灣就業?
    大陸對臺灣青年的「磁吸效應」越來越強(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後,大陸方面祭出一連串的政策,向臺灣青年學者、學生招手,日前一項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創下八年來的新高。
  •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她認為臺灣教育人才到大陸就業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兩岸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確實,兩岸交流已經越來越緊密,兩岸合作也越來越廣泛,同胞親情也自然越來越深厚。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來到大陸發展,也早已不是新聞。
  • 李皂王成臺灣伴手禮代表,隨八縣市縣市長赴京參訪
    摘要: 9月18日,應國臺辦之邀,由臺灣新北市、新竹縣、苗慄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8個縣市負責人組成的臺灣縣市長參訪團赴北京參訪,並拜訪國臺辦張志軍主任, 一起就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的交流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