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計2019年大陸遊客增加 臺旅遊業有望「轉正」
中新網11月29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根據臺灣「觀光局」統計,今年前10個月赴臺旅客總數為8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3.59%。旅遊業預估今年赴臺旅客將超過1100萬人次,預估大陸遊客約270萬人次,仍是入境臺灣的最大客源,繼續蟬聯對臺灣觀光外匯收入貢獻度「第一名」。
-
陸客赴臺灣遊激增 今年有望超250萬人次
今年1月至9月大陸赴臺民眾,總人數已達18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4%,以這速度增長,大陸遊客赴臺灣可望突破250萬人次大關,尤其自由行人次更大幅成長。臺灣 臺北夜色 面對陸客大幅成長,臺灣「交通部」也有增加陸客赴臺自由行人數限制的規劃。
-
大陸再限制旅遊團數量?臺灣業界驚慌
」,此次預計會比先前調的幅度更大。 針對該情況,臺灣「交通部」部長林佳龍表示,即使自由行陸客暫停來臺,在其他市場都成長的情況下,今年來臺旅客數仍可多於去年的1106.6萬,達到1120萬人次。而在團客也將限縮的情況下,林佳龍的目標恐難達成,或將創下自2003年以來,來臺旅客人數首度出現負成長的紀錄。
-
臺灣內政部門:赴臺旅客 大陸最多(圖)
資料圖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內政部門2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1至11月,入境旅客以及臺灣人出境首站抵達地都以大陸地區(含港澳)最多。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臺灣出入境計3967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4%,出入境地點以桃園機場2922萬人次最多,佔73.7%;高雄機場386萬人次排第二,佔9.7%;松山機場303萬人次居第3,佔7.6%。 今年1至11月入境臺灣的旅客896萬人次,居住地以來自大陸地區(含港澳)佔54.5%最多,日本佔16.6%次之,美國佔5.7%居第3。
-
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 首度現蹤澎湖(圖)
原標題: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 首度現蹤澎湖(圖) 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中),最近意外現蹤在澎湖成功水庫。 圖為「中華秋沙鴨」與鳳頭潛鴨共飛。(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大陸特有鳥類「中華秋沙鴨」,最近意外現蹤在澎湖成功水庫,驚鴻一瞥,成為澎湖第375種新紀錄。 澎湖縣野鳥學會調查組長鄭謙遜表示,這隻大陸特有物種「中華秋沙鴨」,是由澎湖鳥友李國華最近在進行鳥況調查時,意外在澎湖成功水庫發現的,由於稀有罕見,在臺灣被視為極其罕見的「迷鳥」。
-
400多臺灣考生報考2013年大陸高校研究生
中新網12月21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 2013「大陸大學港澳臺研究生入學考」19日報名截止,先前有考生抱怨臺灣報名點夏潮基金會沒提供完整考古題;夏潮表示主要業務是報名,考古題只是附帶服務,並建議「讀陸校參考書目會比K考古題更有用」。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自由行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 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教育部門預測島內在校大學生年減1.5萬 2020年跌破百萬人
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來源:臺媒資料圖)中國臺灣網6月2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最新報告指出,受少子女化影響,臺灣各階段學生人數呈遞減趨勢,預計2020年臺灣大學生人數可能首度跌到百萬人以下。
-
1987年黨史大事記 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
3月26日中葡兩國政府在北京草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政府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4月13日,聯合聲明正式籤署。10月14日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就臺灣國民黨當局有限制地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一事發表談話,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保證來去自由;同時也希望臺灣當局允許大陸同胞到臺灣探親。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年代,生存問題已使人焦頭爛額,「生小孩」已成了一個「奢望」。隨著出生率的下降,臺灣的人口不斷萎縮。1980年臺灣地區的出生率為2.29%,去年降到1.16%,2001年新生嬰兒有26萬名,2002年迄今只有18萬名。對此,臺灣當局想盡一切辦法擴充人口,「內政部」甚至計劃重賞願意生育第三胎的「勇夫勇婦」,打算從民眾生第三胎開始每胎獎勵新臺幣三萬元。但是,老百姓似乎並不「領情」。
-
【2018春臺灣天氣】赴臺灣交換如何準備衣服
臺灣溼度高,相對在於溫度的感覺上會比數字來更為強烈,比如更悶熱或更溼冷,4月到6月會是很曬要做好防曬準備。北部及山上學校的朋友多加注意保暖冬天的情況,因為大家都來自大陸不同地方,當地氣候也各自不同,臺灣是類似大陸南方的氣候,氣溫有時沒有零下不代表不冷,因為潮溼,加上會有風,其實感受度會是寒冷直接穿透到身體裡的。
-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今起暫停 已獲G籤市民要儘快出行
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有何影響?此前已經辦理赴臺個人遊籤注(G籤)的市民能否順利赴臺灣旅遊?該規定對跟團遊遊客有何影響?羊城晚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數據今年大陸入境臺灣旅客同比增長根據民航資源網民航數據分析系統提供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入境臺灣省旅遊人數合計達到597.7萬人次,同比增長65.8萬人次,增長率為12.36%。
-
臺灣觀光部門:預計今年來臺觀光人次為近20年新低
新華社臺北10月12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境外來臺旅客大減,臺當局觀光部門預估今年來臺旅客人次僅約135萬人次,是近20年來最差紀錄。 據臺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12日提出的業務報告,今年1月至8月來臺觀光旅客人次僅129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減少83.84%,各主要市場都受到疫情影響。 臺「觀光局」也預估今年來臺境外旅客人次恐只剩135萬人次,將寫下20年以來最差紀錄;2019年整年來臺旅客則有1186.41萬人次。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1月06日 16:47: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是周杰倫的好搭檔,大家都知道的臺灣著名作詞人。
-
...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與2018...
【內地訪港遊客暴跌99% 1/4店鋪或將倒閉】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4日,內地赴港的遊客人數分別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計658人。相比去年國慶期間入境香港的內地旅客累計約為67萬人次,同比暴跌99%;與2018年的150萬人次比更是令人「捶胸頓足、慘不忍睹」。
-
臺灣頂級遙測專家赴大陸 挑動臺灣敏感神經
據臺媒報導,臺灣頂級遙測專家、「中央大學」教授陳錕山,在沒有事先向相關部門報備的情況下,直接棄職赴大陸中科院任職。54歲的陳錕山3月入選大陸吸收海外頂尖人才的「千人計劃」,目前在大陸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研究員。時隔數月,臺灣媒體似乎才突然發現這個事實,輿論一片譁然,甚至炒成「棄職投共」。
-
百萬臺灣老兵歸鄉內幕——臺灣開放老兵探親20年【4】
1987,臺北舉行老兵探親輔導會,大批臺灣老兵前往 返鄉運動系民進黨推動 2007年6月,當時推動老兵返鄉運動的靈魂人物重新齊聚一堂,憶起1987年4月,他們成立了
-
大陸不鏽鋼巨頭進軍印尼 臺灣鋼廠產量驟減
由於和印尼青山的產品線重合,每煉1噸就虧1噸,預計唐榮未來的自煉量可能繼續減少。 亞洲最大不鏽鋼管廠允強總經理張金鈺指出,現在整個臺灣地區不鏽鋼上下遊都跟青山進料,導致「上遊變中遊、中遊變下遊」。 換一句話說,臺灣地區煉鋼廠正變為加工廠,加工廠則變成了分銷商。
-
臺灣人口首現負增長!2020年新生兒僅16.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7萬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臺灣2020年出生人數為16. 5249萬人,創下歷年新低,而且2020年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臺灣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的數據,2020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36萬人,比2019年減少4.1885萬人,年減0.18%。新生兒部分,2020年全年出生人數為16.5249萬人,較2019年減少1.2518萬人,年減7.04%;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較2019年減少3140人,年減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