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美「拉斐」號驅逐艦親歷核試驗

2020-12-04 國防時報排頭兵

1945年秋天,剛剛從「神風」攻擊機留下的累累傷痕中恢復過來的美國海軍DD-724「拉斐」號驅逐艦回到珍珠港。新上任的沃特斯艦長一邊熟悉自己的軍艦,一邊到處招攬人手:「拉斐」號與其他7艘驅逐艦已經接到命令,參與「十字街行動」的保障。

「和尚多了沒水吃」

「十字街行動」是戰後美國在比基尼島進行的測定原子武器全部效力的第一次科學實驗,海軍特別組建了第1特遣艦隊,參與這次試驗。特遣艦隊包括8個中隊,其中的第7中隊就是由「拉斐」號等8艘驅逐艦組成的水面巡邏中隊,承擔試驗的保障任務。為此,驅逐艦擁有一些特權,可以得到想得到的一切人員、物資、裝備等等。

不過,那個時候的珍珠港可沒多少合格的水兵供艦長們挑選,沃特斯艦長忙了好一陣子,也沒招齊足夠的人手。不得已,「拉斐」號請求返回美國西海岸,在那裡進行人員補充。

「拉斐」號首任艦長弗雷德裡克·朱利安·貝克頓在該艦艦橋上

「拉斐」號的請求得到了批准,沃特斯艦長回到了西海岸。一個月後,艦上的各個崗位終於都有了足夠的人手。不過,這些臨時拼湊起來的水手官多兵少,動嘴的多,動手的少。按標準的戰時編制,驅逐艦的每個引擎室只需要一個士官指揮,但「拉斐」號一下子就弄來了8個,都塞在前、後兩個引擎室裡。這下好了,大家都在發號施令,僅有的幾個小兵雖然忙得團團轉,但引擎還是上氣不接下氣,軍艦正常航行都成問題。

「真是和尚多了沒水吃!」沃特斯艦長撓頭了。

他把8個士官招集起來訓話:「你們哪個是資歷最老的!」8員大將左顧右盼,看完別人看自己,終於選出兩位「首領」。沃特斯指了指眾人推舉出來的兩位:「你們倆,一個負責艦艏引擎室,一個負責艦艉引擎室!其他人,忘掉你們的軍銜!帽子摘下來,扣子解開,幹活去!」

眾人無話,紛紛跟著新領導鑽進各自艙位,引擎終於運轉正常了。

艦上的一幫「看客」

重新入役的「拉斐」號出港

比基尼島讓人興奮,不過大家都等待著更讓人興奮的爆炸聲。海軍的這幫人從來沒聽到過原子彈爆炸的動靜,沃特斯想,這回可真不白來!

不過在聽那聲令人震撼的爆炸前,還有許多事情要做,8艘驅逐艦就像8匹任勞任怨的騾子,沒頭沒腦地幹著各種各樣的雜活,其中包括搬家,就是把比基尼島上的167名原住居民和他們的鍋碗瓢盆搬到其他島上。「搬家公司」的活兒不好幹,原住居民在島上住習慣了,沒有幾個願意搬走的,水兵們得威逼利誘,一個一個地「拔釘子」。

「拉斐」號沒有參與搬家。一群參與試驗的技術人員擠到軍艦上,帶上來一種叫做「納森瓶」的裝備,並指揮水兵們在軍艦中央的絞盤上繞上了一英裡長的鋼絲。在沒有別的事做的時候,水兵們就把「納森瓶」系在鋼絲上,扔進海裡,在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取水樣,然後交給艦上的技術人員。

除了這群真正的技術人員,艦上還收留了一幫「看客」。「看客」們的頭兒是個公共健康事務局的醫生,他帶了幾個蓋格計數器,負責監視輻射情況。除了這位醫生,其他人都是無所事事的純觀眾,他們通過各種關係混上艦來,為的就是等著看比基尼島上的那個大爆炸。

《安全須知》越來越厚

1951年重新入役的「拉斐」號上舉行儀式

在軍艦上等著試驗開始的生活是枯燥的,唯一的樂趣就是每天看看附在行動命令後面的《安全須知》又變厚了多少。

開始時,作為附錄的這個《安全須知》不是很多,大概四分之一英寸厚的樣子。但每天都會有一位不同的科學家會想出一點需要注意的事項來,添加在《須知》裡。於是,《安全須知》成了隨風漲,變得越來越厚,終於超過了行動命令的厚度。

《安全須知》之所以越來越厚,是因為沒人能確定核爆炸會造成什麼後果,所以要注意的事項也跟著變來變去。比如,試驗開始前一個月,準備執行「下風向放射線巡邏任務」的驅逐艦給艦上的每個人都配發了一副特製的墨鏡,為的是爆炸發生時保護他們的眼睛。但試驗即將開始時,又有命令說墨鏡也不足以保護眼睛。核彈爆炸時,所有艦隻必須進入全面戒備,所有引擎保持工作狀態,以備必要時全速撤離;所有人員在甲板上集合,背向核彈爆炸的方向,雙臂抱頭蒙住兩眼,以防被爆炸的強光刺傷。

按這個規定,所有人員都不能向爆炸的方向觀看,戴上墨鏡也不行。一些專門跑來看熱鬧的人心有不甘,紛紛跑到艦長面前請示:「我可不想把眼睛藏起來,我想看看爆炸的樣子!可以戴墨鏡看嗎,艦長?」

沃特斯被問得不勝其煩,索性就隨他們去了:「好吧,如果你非得這麼做,去做好了!」

令人失望的「噗噗」聲

著名的美國空軍第313飛行大隊6292號B-29轟炸機

1946年6月30日是核試驗的日子,這一天在人們焦急的等待中終於到了。

一大早起來,「拉斐」號上的通信兵就忙著調試艦上的廣播系統。這個系統與無線通信系統相連,而無線通信系統已經調到裝載核彈的轟炸機通話頻率上,可以收聽飛行員與地面控制人員的通話。

集合在甲板上的水兵們都等著揚聲器裡傳出來的消息。上午9時左右,一個沉穩的聲音從艦上的揚聲器裡傳出來:

「10分鐘倒計時,核彈已升空!」

甲板上的人群被這個聲音煮開了鍋,水兵們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和好奇議論著。時間在興奮中過得很快,先前的那個聲音又響起來:

「1分鐘倒計時,核彈正常。」

議論的人群安靜下來,「拉斐」號在海浪的拍打下輕輕地搖晃著,等待著最後時刻的到來。

「炸彈離艙!」

揚聲器裡的聲音像一把鉗子,緊緊地揪住了水兵們的心臟,人人都豎起耳朵,仔細地捕捉著遠處傳來的聲音。但除了海浪的譁譁聲和海風的嗚嗚聲,什麼都聽不到。人群開始騷動,有按捺不住的水兵戴上墨鏡,轉向爆炸發生的方向。

1964年3月的「拉斐」號

「我看到了,艦長!」水兵大喊。

「可我什麼都沒聽到!」沃特斯嘟囔著。

「快看,艦長,就在那邊!」

沃特斯轉過頭,正看到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從地平線上升起來,幾乎同時,一聲微弱的、略帶沉悶的「噗」聲從遠處鑽進耳朵裡。

「難道這就是核彈爆炸的聲音?」沒等念頭轉完,沃特斯又感覺到了一陣輕微的顫動。

「Able」原子彈投放後爆炸

「沒錯,那就是爆炸的核彈了。」沃特斯不由得嘆了口氣。再看看周圍的水兵,人人臉上掛著一種失望的表情。忙活了大半天,難道就為了聽這個可憐的「噗噗」聲?

失望歸失望,工作還是要做的。沃特斯指揮「拉斐」號高速鑽到蘑菇雲下,按預定航線轉入「下風向放射線巡邏」。這時候,艦上最受矚目的人不是艦長,而是那位帶著一幫「看客」的醫生,他手裡的蓋格計數器關係到每個人的安全。

「A」和「B」的不同

從B-29轟炸機裡扔下來的,是「十字街行動」中的第一枚試驗彈,試驗代號「Able」,簡稱「A」彈,TNT的當量2.1萬噸,與在長崎投下的那枚相當。但「拉斐」號離得太遠,所以聽到的爆炸動靜並不怎麼大。

「Baker」原子彈被引爆最開始的情景

但在爆炸現場,強大的衝擊力瞬間壓扁了一艘停在引爆點下方作為靶船的運輸艦。爆炸形成的火球溫度高達華氏10s萬度,裹挾著核塵埃與水蒸氣騰空而起。短短60秒內,爆炸形成的蘑菇雲頂端已竄至4萬英尺高空,雲蓋的直徑達2英裡寬。

這些數據,當然是沃特斯艦長事後看報告才知道的,當時的「拉斐」號,正在那朵巨大的蘑菇雲下忙著採集海水和空氣樣本,測試輻射指數。忙完了這些,還要為「Baker」——「B」彈的試驗做準備。

「B」彈是「十字街行動」中的第二枚核彈,計劃於比基尼島的瀉湖水底30米處引爆,時間定在7月25日。看過了不起眼的「A」彈,沃特斯和他的水兵們再也沒有了先前的那股新鮮勁兒,核彈爆炸不過如此,沒什麼值得興奮的,埋頭幹好自己的活就好了。

「Baker」原子彈被引爆後一段時間的效果,蘑菇雲在不斷擴大化

引爆「B」彈時,「拉斐」號沒像上次那樣被趕到十幾英裡以外,離引爆點只有大約8英裡。這次,滿不在乎的水兵們被嚇了一跳,不僅聽到了想像中的那聲巨響,還看到了衝向高空1000多米的巨大水柱!那些靶船被水柱卷著,翻著跟頭衝上天,隨後又重重地摔到水面上。

「驚心動魄!」這是水兵們對「B」彈唯一的評論。

試驗結束,「拉斐」號回到珍珠港已經是8月中旬了。

返航前,安全人員已經像醫生檢查病人一樣,仔細檢查了「拉斐」號的輻射沾染情況,醒目地標出艦上的沾染部位。於是,「病人」升級為「傳染病人」,被艦員們小心翼翼地開回珍珠港。

相關焦點

  • 美驅逐艦進入我西沙群島領海 中方派軍艦機警告驅離
    問:據報導,美國「查菲」號飛彈驅逐艦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進行了所謂「航行自由行動」,請中方證實,並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10月10日,美軍「查菲」號飛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進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中方隨即派出軍艦機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 二戰時期的日佔區幽靈船:斯圖爾特號驅逐艦傳奇
    斯圖爾特號驅逐艦  引言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美國飛行員經常在日本控制的水域發現一艘與美國驅逐艦相似的日本戰艦,雖然軍艦前兩個煙囪經過改裝後彎曲成一個煙囪的日式風格,但軍艦明顯是一艘美國克萊姆森級驅逐艦,於是引發美軍諸多猜想,是這艘軍艦在敵佔區執行秘密任務還是有軍艦投敵了,美軍內部甚至給這艘戰艦起了"幽靈船
  • 日本「高波」號驅逐艦中東巡航返回後,又派「霧雨」號接班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周二,在中東執行完任務後,日本「高波」號驅逐艦返回了神奈川縣橫須賀的海上自衛隊基地。據悉,該任務已交給另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霧雨」號繼續進行。根據安倍內閣在去年末做出的一項決定,日本海上自衛隊首次派出驅逐艦前往中東開展信息收集活動、以確保與日本相關船隻海上航道安全。2月26日,「高波」號開始在阿拉伯海北部公海和其他水域活動,作為任務的一部分,驅逐艦在截至6月9日期間檢查了通過該地區的總共約8000艘船隻的航線。
  • 「重慶」號驅逐艦退役 新家落戶天津公園供參觀
    2014年9月,133艦退役儀式  新華網今日(19日)報導,我國「重慶」號驅逐艦(舷號133)和353號常規動力潛艇退役後經過為期半年的船廠翻修改造,將被送往天津航母主題公園「重慶」號驅逐艦為我國051型飛彈驅逐艦,該艦曾在1985年執行攔截監視蘇聯海軍「伏龍芝」號飛彈巡洋艦任務,當時日本攝影師拍攝反應這一事件的照片《中國海軍之勇姿》中,記錄了我「重慶」艦不畏比自己噸位大數倍敵艦,與之鬥爭的形象。「重慶」號是中國海軍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艦名。1949年,原國民黨海軍「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加入人民海軍,成為我海軍第一艘巡洋艦,後因遭國民黨空軍轟炸沉沒。
  • 美媒:專家稱需要幾周時間分析數據確認朝鮮核試驗是否氫彈
    美《防務新聞》1月6日發表文章稱,專家表示,關於朝鮮的核試驗是否是氫彈,「幾周內美國將可以得到一些結論」。不過大部分專家對朝鮮宣稱氫彈試驗成功表示懷疑,這次核試驗的當量小於氫彈的一般當量,但真正完全確定仍需搜集到空氣中的放射性粉塵並進行全面分析。
  • 二戰傳奇拉菲號驅逐艦,遭到22架日本自殺機圍攻,血戰後成功返航
    1949年3月,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拉菲」號驅逐艦隨斯普魯恩斯將軍率領的第38特混艦隊前往衝繩,為登陸作戰做準備,一代海上傳奇就此開始。當特攻隊到達美艦附近,由護航的老鳥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與美軍警戒戰鬥機進行纏鬥。而特攻機要做的就是在這些「空檔」中尋找機會撞擊美艦,尋求「一機換一艦」的特攻效果。神風特攻隊的自殺機,雖然都是一些老舊的小型飛機,有的甚至是水上飛機,這些自爆機造成的損傷不算太大,但是這些小飛機卻讓經歷過多次血戰的美軍感到十分頭疼。
  • 「永不沉沒」的瘟神:日本「陽炎」級驅逐艦 雪風號
    到戰爭結束之時,日本海軍還剩下3 艘一線作戰驅逐艦沒有沉沒,這3 艘驅逐艦是:潮號(吹雪型20 號艦)、響號(曉型2 號艦)以及雪風號(陽炎型8 號艦)。3 艘艦體單薄、還頻頻衝鋒在最前線的驅逐艦能夠殘留到戰後,只能說它們絕對具有「1% 的天賦」,但就算這一點點「天賦」也有層次區別。潮號和響號在戰爭中要麼挨過炸彈,要麼撞過水雷,死傷數字都不小,而且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兩艦都在阿留申群島作戰,那裡的戰況實則是太平洋戰爭中最不激烈的地方,日本人佔領那幾個臨近北極圈的荒島基本只有政治上的意義(因為是美國阿拉斯加州領土)。
  • 日本海軍裡的祥瑞戰艦,自佐世保而來的白露級驅逐艦——時雨號
    可是在日本海軍中,有這麼兩艘驅逐艦雖然運氣十足,卻讓友軍厭惡非常,其中一個我們很熟悉,就是號稱「雪親王」的雪風號驅逐艦,而另一個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時雨號驅逐艦。一、白鷺級的二號艦時雨號隸屬於白露級驅逐艦的二號艦,事實上這個白露級的設計就頗為有意思,因為原本是沒有白露級驅逐艦的,白露級驅逐艦的誕生完全是為了補爛攤子——說的就是友鶴事件的爛攤子。
  • 朝鮮核試驗地點曝光 靠近首次核試驗位置(組圖)
    上午10時朝鮮進行地下核試驗  地點位於鹹鏡北道靠近該國首次核試驗的位置  據新華社上午快訊,韓國媒體25日12時報導,「朝鮮宣布『成功進行了核試驗』」。他還表示:「目前正在就核試驗的可能性進行確認中。」  朝鮮確認  成功進行地下核試驗  隨後,朝鮮官方媒體在11時發布消息稱,該國今日上午成功進行了地下核試驗。
  • 美進行亞臨界核試驗遭批:不應一邊核試驗一邊要求朝鮮棄核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日媒稱,10月10日獲悉,美國2017年12月在西部內華達州進行了使用鈽的不伴隨核爆炸的「亞臨界核試驗」。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在季度報告中透露了上述消息。這是川普執政以來的首次核試驗,也是美國時隔約5年進行的第28次核試驗。
  • 日本海軍陽炎型八番艦,號稱友軍毀滅者的祥瑞,雪風號驅逐艦
    在日本聯合艦隊中非常出名的軍艦是大和號戰列艦嗎?是赤城號航母嗎?還是裝母信濃號?其實都不是,日本聯合艦隊最出名的軍艦其實是雪風號驅逐艦,只要是雪風參與護航的艦艇必然沉沒,參加的戰鬥必然損失慘重,連日本海軍官兵們都畏懼於雪風號的「祥瑞」,稱呼其為「死神」。
  • 穿越臺灣海峽後,美軍又高調宣布這艘驅逐艦進入南海
    繼美軍飛彈驅逐艦「巴裡」號穿越臺灣海峽後,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又高調宣布該艦進入南海巡航。資料圖:飛彈驅逐艦「巴裡」號第七艦隊官網22日發布新聞稿稱,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巴裡」號完成今年第4次穿越臺灣海峽任務後,重返南海開展海上安全行動。
  • 戰艦世界閃擊戰:日系柳級高速魚雷驅逐艦試玩!
    其實以聯合艦隊的編制而言,需要80艘左右的驅逐艦即可。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海軍先後擁有甲、乙、丙、丁等4種功能不同的驅逐艦:甲型驅逐艦即"艦隊型驅逐艦",主要是指陽炎級、夕雲級。在1943年後均以雨、潮、波、雲等相關詞語命名,共38艘。乙型驅逐艦則是指"防空驅逐艦",以月或季節來命名,日本只建造了1級12艘(秋月級)。
  • 衛星測距曝光美軍驅逐艦臺海行蹤,疑似首次進入臺灣「內水」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官方微博9月1日發布的消息,美軍「哈爾西」號飛彈驅逐艦在8月31日穿越臺灣海峽時,疑似在臺灣「內水」航行。來源:「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官方微博8月31日,美海軍發布消息稱,「哈爾西」號飛彈驅逐艦(USS Halsey)自北向南穿越了臺灣海峽。「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稱,「哈爾西」號屬於「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長155.3m,寬20m。通過衛星測距比對,疑似在澎湖水道發現「哈爾西」號的身影。
  • 世界十大驅逐艦
    驅逐艦是一種多用途的軍艦,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中型軍艦之一。世界上現役的驅逐艦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世界十大驅逐艦排名,有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中國055型驅逐艦、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英國45型驅逐艦、韓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中國052D型飛彈驅逐艦、日本愛宕級驅逐艦、澳大利亞霍巴特級驅逐艦、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等,這些都是世界最強驅逐艦,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 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蜉蝣之美蜉蝣的身體是纖弱的。纖細脆弱到近乎是透明的,似乎輕輕一點,就會化為飛灰。蜉蝣的羽翼是美麗的。透明的羽翼,相對於身體近乎龐大。在陽光下,折射出瀲灩流光。蜉蝣的尾須是高雅的。
  • 【美高調宣布巴裡號驅逐艦重返南海】據香港「東網」11月22日消息...
    【美高調宣布巴裡號驅逐艦重返南海】據香港「東網」11月22日消息,美海軍飛彈驅逐艦「巴裡」號11月21日穿越臺灣海峽後,11月22日重返南海,並在該地區執行「海上安全行動」。
  • 美軍一驅逐艦今年第五次穿航臺灣海峽,還曾闖入我西沙領海
    東方網·演兵場11月22日報導:美軍同一艘驅逐艦一年內五次穿航臺灣海峽,繼續加強對中國的軍事施壓。環球網援引港媒消息,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巴裡」號周六(21日)穿越臺灣海峽後,22日重返南海,並在該地區執行所謂「海上安全行動」。
  • 超級碰碰船螢火蟲號驅逐艦:一生多次碰撞 最後一次碰撞直接沉沒
    在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史上,不乏海軍官兵英勇作戰的案例,不過螢火蟲號上的官兵的精彩表現確實需要著重介紹一下,這艘驅逐艦的官兵,在面對比自己大很多倍的敵艦的時候,依然忘我的進攻精神,贏得了對手的尊敬,以至於在這艘軍艦戰沉之後,他的對手德國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型巡洋艦艦長通過第三方國際紅十字會,為這艘英勇的軍艦艦長申請勳章。
  • 斐嬰寶奶粉現蛆蟲?代理商讓消費者自行鑑定
    信網4月18日訊 去年雙十一、「雙十二」活動期間,楊先生的姐姐通過天貓斐嬰寶旗艦店分批購買四箱斐嬰寶金裝幼兒奶粉。4月9日,家人為孩子衝斐嬰寶金裝幼兒配方奶粉時,發現裡面竟有一條類似蛆的蟲子,他馬上聯繫斐嬰寶金裝幼兒配方奶粉的代理商深圳美智奶粉有限公司,被告知奶粉中絕對不可能出現活蟲子,希望楊先生能提供相關部門檢測報告證明蟲子來源。膠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告訴信網(0532-80889431),具體情況還是先需要檢測到蟲子來源再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