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2021-01-14 鳳凰網軍事頻道

本周最大的軍事新聞,無疑是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下水一事。二號艦下水日期距離一號艦隻有短短不到8個月,反映出當前鬥爭形勢的嚴峻性,也證明075是一艘應用大量成熟子系統的短平快項目。然而,雖然在研發建造上短平快,但是想要讓075型滿載直升機執行任務,對於目前水面艦艇人力資源「捉襟見肘」的海軍,以及編制較小,缺編嚴重,缺乏新型直升機的海軍陸戰隊艦載機單位來講還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本周另外一條軍事新聞,則是「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來南海一事。對於美軍而言,本次「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所攜帶的兵力,幾乎可以看做是美軍在太平洋最後一點機動兵力。考慮到4月份南海局勢並不緊張,美軍這種反常態的「興師動眾」無疑反映出美軍目前兵力真空期帶來的的戰略焦慮。隨著軍力真空期延長,美軍勢必要在熱點地區「大秀存在」,從而「以進為退」,來防範熱點地區的大國們可能的軍事冒險。

在解決有無後,目前075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是次要矛盾

造好軍艦隻是個開始

4月22日,海軍節前夕,我國國產075型兩棲攻擊艦二號艦下午1點左右在滬東中華造船廠下水。和去年9月份國慶前夕高調下水的一號艦相比,本次075下水倒是和055型的後續艦一樣「波瀾不驚」,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公開報導,也沒有過分的保密。但作為在疫情結束後第一艘下水的「大艦」,075下水還是很鼓舞人心的,它證明我國的造船業並未受疫情阻撓,有序推進。

微博@小北方拍攝到的075第一批次兩艘軍艦的合照。當天渡輪上的員工,已經對烏泱泱的人群「習以為常」

和外軍同類型船隻相比,075二號艦建造的速度確實很快,從去年8月份左右入塢到今天下水,塢期只有9個多月,距離一號艦下水也只相隔240天。而此前一號艦則只用了8個月。這一點也反映在二號艦的下水時狀態上:二號艦下水時,383型旋轉雙波段雷達和快速反應雷達等一系列子系統已經安裝完畢。和二號艦整潔的上層建築相比,我軍一號艦甲板上繁多的腳手架反而顯得完成度「更低」。

075建造速度快,首要原因是因為075採用的技術路線較為保守成熟。一般來講,大型載機中速平臺最重要的子系統就是動力系統。075採用的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滬東重機6PC2-6B船用柴油機,有利於這種大型兩棲攻擊艦批量建造。同時075系列排水量介於「西北風」和「黃蜂」之間,是一艘以投送直升機力量為主的兩棲攻擊艦,結構與航母以及「美國」級這種「準航母」相比相對簡單,沒有做技術上的冒險。這使得滬東造船廠較為「遊刃有餘」,採用部分民用標準建造這種皮實耐用的兩棲攻擊艦,加速了首批075的建造。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可以在今年年末看見第二批次的075入塢成型。

滬東重機6PC2-6B船用柴油機部件,我國在10年前就掌握了相應的動力技術,有利於075批量建造

075型兩棲攻擊艦技術路線成熟保守帶來了「短平快」的優勢,多少也反映出鬥爭形勢的嚴峻,但兩艘艦的下水日期間隔過短,會帶來人力不足和直升機力量不足的問題,顯著影響這種新平臺在2022年節點前生成戰鬥力。

首先是「缺人」問題,人民海軍在過去5年入役了大量驅逐艦和護衛艦,在人力資源上已經「捉襟見肘」,近幾年甚至要召回不少退伍老兵來填補人手。對於每年在固定時間徵兵、退伍的海軍來講,同型艦下水間隔太短,意味著兩艘同型軍艦幾乎會在同一時間入列部隊。考慮到此前一號艦遇到一些安全生產事故,一號艦和二號艦入列時間可能僅僅相差半年,「缺人」問題會進一步嚴峻。

而兩棲攻擊艦又恰恰是一種編制員額遠高於其他軍艦的艦種。以外軍同類型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為例,該艦額定艦員足有1200人之多,比4艘052D的額定艦員都要多。不過和30年前的「黃蜂」級相比,我軍075運作人數依託自動化優勢已經大大減少,同時我軍兩棲攻擊艦在近未來不需要像美軍那樣常態化編制「三班倒」的兵力。儘管如此,075型的額定員額依然達到了500人以上,兩艘075依然需要1000名以上的艦員。與之相對應的,我軍登陸艦支隊的大型水面艦艇如071型綜合登陸艦,其額定艦員也不到200人。

即便我海軍此前已經擁有了運作「山東」號和「遼寧」號兩艘功能更加複雜的大航母的經驗,有了能批量培訓艦載機整備員和兩棲攻擊艦艦員的培訓班,但在節點2022年前招募培訓多達1000名水兵,對於海軍來講還是個不小的挑戰——畢竟075說到底,還是一個新的平臺,有關兩棲攻擊艦的運作人民海軍還是要從零開始。同時,在戰鬥力以外,這些新編制人員在對應單位的安置、訓練問題,以及後續的待遇晉升等一系列人事問題也會困擾海軍。

北部戰區海軍集中人力物力,摸索一號艦南昌艦入役後的新戰法,而兩艘以省命名的075,對人力的需求只會更高,也會是國家的重點項目

艦艇學院的造血速度,只能勉強趕上目前海軍的擴張速度

除了人員的募集和培訓問題以外,海軍還要面臨075艦「有艦無機」的情況。一艘075型兩棲攻擊艦能夠同時起飛至少6架直升機,同時攜帶超過20架各型直升機,也就是2個直升機大隊。兩艘075型則需要一個4大隊的艦載機旅。由於陸軍部署在臺海一線的四個陸航旅需要擔負規劃好的跨海峽打擊任務,沒有富裕的兵力交給海軍執行立體登陸和艦載打擊等任務,同時「分兵」也違反陸航部隊集中運用的原則,對集中調度與指揮也相當不便。因此075型兩棲攻擊艦還是要依託海軍軍種內的直升機單位,進行航空兵力投送。

陸軍航空兵的直-10是世界上航程最遠的武裝直升機,可以直接飛過海峽支援登陸部隊,再飛回來

但海軍的直升機部隊目前在編制上也不足以填補075所需的空缺。長期以來,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隊的直升機部隊編制都不大。軍改前,三支艦隊各編制一個艦載直升機團,海軍航空兵編制一個艦載直升機團,同時海軍陸戰隊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也編列了一個艦載直升機團。對於目前驅護艦數量已經達到70艘的人民海軍來講,各個艦隊的艦載直升機團所配屬的直升機勉強能做到「一機配一艦」,在「山東艦」和「遼寧」艦服役以後,已經呈現缺編狀態,沒有餘力支持075型直升機的部署。那麼部署075的艦載機任務毫無疑問交給了海軍陸戰隊的艦載直升機旅。

海軍陸戰隊在2017年「軍改」成軍以後,原先的艦載直升機團擴充成了艦載直升機旅,大隊數量理應有所提升。然而,編制變大後,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卻處於「缺編」和「頂編」狀態,按照編制,海軍陸戰隊的大隊應該在4個以上,同時理應編設武裝直升機大隊和特種機大隊。但目前軍事報導中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部隊只有一到二個大隊的直-9D反艦直升機可用,這意味著海軍陸戰隊亟待採購列裝更多直升機。

海軍陸戰隊目前的運輸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都以二手直-9為主

除了編制內的兵力暫時無法填滿2艘075以外,海軍還面臨艦載機平臺戰鬥力不足的問題。這主要與我國長期以來缺乏艦載直升機平臺有關。由於我國海軍直升機部隊規模小,總體規模僅為陸軍航空兵的四分之一左右,訂單數量不足,無法像財大氣粗的美軍海軍陸戰隊那樣依靠自己龐大的訂單投資研發CH-53K和MV-22那樣昂貴的平臺,因此只能儘可能做到和陸軍部隊「平臺通用」。

即便是財大氣粗的強敵,CH-53K也佔據了海軍陸戰隊絕大部分採購經費,投資新平臺這種事情,不能只看賊吃肉,還要看賊挨打

而這些通用的平臺戰鬥力都不算很高,無法發揮075優秀的效能。目前我國主要生產的艦載直升機有直-18系列和直-8C系列,這兩款都是13噸級的直升機,都有反潛和運輸兩種亞型,但戰鬥力明顯弱於強敵的CH-53K等新平臺。在新平臺方面,10噸級中型通用直升機直-20海上型目前處於試飛定型階段,但在短時間內很難交付部隊。

此外,即便是目前能夠採購的平臺,解放軍還面臨一個少有的「卡脖子」問題。使用引進發動機的直-18的各方面性能更好,但要面臨PT-6發動機斷供的風險,尤其是隨著國際局勢惡化,PT-6的數量將限制直-18平臺的總量。好在2016年以後,採用渦軸-6C的直-8C型直升機也投入了量產,雖然性能上相較直-18要弱一些。目前,昌河廠同時生產直-18和直-8C兩種直升機,前者利潤高,後者產能高。從近期艦載機學校和海軍陸戰隊人員培訓的動向來看,海軍陸戰隊缺編的運輸直升機大隊,未來幾年內將會以直-8C為主填補。

接受直-8C的海軍陸戰隊

不過直升機方面也並非全是「壞消息」,在攻擊直升機方面,直-10還是可以滿足海軍兩棲攻擊艦需要的。直-10作為新世紀以來我軍最優秀的直升機平臺,在產能和改型工作上一直有紮實的保障。可以推測的是,加裝輔助著艦裝置,滿足艦載整備需要的直-10海軍型並不難定型研發。考慮到外貿型的直-10ME已經展示過掛載鷹擊-9系列小型反艦飛彈的能力,直-10這個平臺可以基本滿足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打擊需求。而海軍陸戰隊的大隊目前裝備了以打擊敵軍水面兵力為主的直-9D型直升機,同部隊換裝直-10後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新裝備。此外,直-10還有產能上的優勢,隨著陸軍15個陸航旅30個大隊的直-10逐步換裝完畢,昌河廠將富餘不少直-10的產能,在兩年內填補目前海軍的編制缺口。

拋開直升機不談,即便人員和直升機編制足夠,解放軍也需要花費時間去適應075這樣一種新的平臺。和075相似的例子是「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作為「黃蜂」級的替代艦,「美國」級提高了噸位和航空整備能力,能夠搭載整備F-35B和MV-22兩款對航空整備要求極高的全新戰場系統。儘管兵力龐大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部隊有著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和足夠龐大的航空中隊編制,但是陸戰隊依然花費了長達4年的世間整合新型的武器系統。「美國」級在2012年下水,2014年服役,但直到2015年才完成F-35B的整合工作,2016年投入部署。

解放軍在071型艦上摸索了直-8和直-10著艦與整備的經驗,075型的直升機整備保障相較071隻是放大了規模,運行方式差距反而不大。但在2年內摸索出大量直升機上艦的新戰法,解放軍海軍依然面臨壓力。

美陸戰隊花費4年時間,才折騰明白「美國」號

不過,對於075這樣一款運作相對簡單的艦載機平臺來講,就算解放軍海軍由於產能、人員培訓或其他意外,無法在2022節點前生成既定的戰鬥力,「損失」的也只是「在臺灣東部發起合成旅級的兩棲登陸作戰」的能力。075兩棲攻擊艦依然能在2022年節點期間充當「海上機場」,為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部隊臺灣島西部攻勢提供支援,通過「陸軍飛機上艦」的形式,在短時間內增強陸航部隊的出勤能力和滯空時間,以滿足臺灣西部陸航打擊、垂直登陸的需求。

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的陸航旅,有豐富的著艦經驗

隨著國際局勢越來越走向不確定化,我軍對於節點2022的戰備要求越來越明確。在解決有無後,目前075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都是次要矛盾,只是解決時間在當前這個局勢下顯得更加急迫而已。無論如何,075畢竟著眼遠洋,對於潛在的渡海攻勢只是「錦上添花」,我軍一樣擁有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信心和能力。

中美兩國航母力量的第一次「互動」

本周另外一條軍事新聞,則是「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來南海一事。搭載F-35B戰機的「美國」號(LHA-6)兩棲攻擊艦與「邦克山」號(CG-52)巡洋艦,近日前往南海地區執行任務,並與我海軍「互動」。

從美國海軍各種公開信息看,本次出動的軍艦至少在5艘以上,除了「美國」和「邦克山」外,在南海至少還部署了「前進部署」在新加坡的兩艘瀕海戰鬥艦「加布裡埃爾·吉福茲」(LCS-10)和「蒙哥馬利」號(LCS-8),以及前幾天高調通過臺灣海峽的「巴裡」號驅逐艦(DDG-52)。當然這些並非是全部兵力。可以說,對於美軍而言,本次「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所攜帶的兵力,幾乎可以看作美軍在太平洋儘可能湊齊的機動兵力。

兩個52

美軍出動大的水面艦艇編隊和南海目前局勢有很大關係。需要指出,南海局勢由於我國合法合理的地質勘探緊張了長達半年左右,但顯然並未緊張到南海981事件或者2016年南海仲裁期間那種「劍拔弩張」的地步。中國和周邊國家的「互動」以海警船、漁政和海洋監測船為主,很少發生衝突,基本處於對峙狀態。由於各方均未違反國際法,各國政府均保持克制狀態,沒有炒作有關的爭議問題。美軍雖然在22日靠近了馬來西亞經濟區和鑽井油船,但美軍官方沒有提及這一點,只是說此舉是為了所謂「航行自由」以及支援「盟友和合作夥伴」,這可能是美軍「軍事存在」的一種宣誓。

據說被八艘軍艦圍觀的「美國」號

美軍湊齊大編隊來南海,直接原因可能還是和南海地區解放軍既定的「遼寧艦」科研訓練有關。在13日中國海軍組織遼寧艦航母編隊跨區機動,經宮古海峽、巴士海峽抵達南海有關海域後,這引起了美軍的焦慮和警覺。在焦慮方面,廣闊的南海地區解放軍至少擁有北部戰區海軍遼寧編隊和南部戰區海軍兩支編隊的兵力,數年首次在南海地區擁有了兵力優勢。這使得美軍有必要在南海地區「宣示存在」。

而警覺方面,則是美軍迫切希望了解我軍航母編隊的兵力運用和戰術特點。從公開情報來看,美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和其攜帶的F-35B戰機也是在15日前後,也就是確定解放軍編隊沒有進入西太平洋水域而且前往南海以後,才帶領編隊進入的南海。對於中美兩軍而言,這是中美兩軍固定翼艦載力量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倒是還有點歷史意義。

雖然沒有證據顯示「美國」號航母戰鬥群靠近了遼寧編隊,但其搭載的F-35B航程遠,同時在海空軍偵察兵力的配合下,依然有能力探索遼寧號的編組特點,了解解放軍包括艦載機在內的航空兵器出勤規律。隨著美國海軍意識到對手常態化擁有「固定翼艦載機航母」,此次「美國」號的部署,有助於美軍研發對抗中國航母的戰術戰法。

值得一提的是,從4月13日起到4月22日遼寧艦北上返回基地,沒有商業衛星在演訓期間拍攝到「遼寧」艦。「遼寧」第一張公開的照片反而是臺灣地區空軍5聯隊RF-5E拍攝的照片以及美國商業衛星4月21拍攝到的返航編隊照片。

非常有冷戰風格的RF-5E照相設備拍攝的黑白照片

不過,雖然「航母對峙」聽起來像是一個劍拔弩張的事情,但中美兩軍海軍兵力的對峙從公開和私下的報導來看依然是和平的。有衛星拍攝到了「美國」號航母被8艘軍艦「圍觀」的照片,同時在美國官方的大圖上,一些我軍054A護衛艦和052D驅逐艦也出現在背景裡。儘管「互動」有所發生,美國海軍兩棲戒備大隊指揮官、海軍少將弗雷德·卡切爾周末對互動有了一個很少見的評價:「我們與他們的所有互動仍然是安全和專業的。」這證明雙方的對峙還是有所保留,也符合各方政府近期「息事寧人」的態度。

「都別動啊,我瞅著你呢」

南海局勢錯綜複雜,需要更多公開的信息才能進行有價值的進一步分析。但在這個美國缺乏航母機動兵力的4月,「美國」號編隊反常態的高調亮相,反而證明美軍目前兵力真空期帶來的的戰略焦慮和戰略導向。隨著美軍軍力真空期延長,美軍勢必要在熱點地區「大秀存在」,從而「以進為退」,來防範熱點地區的大國們可能的「軍事冒險」。

相關焦點

  • 外媒: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始首次試航,還將再建6艘
    據《海軍新聞》網站2020年12月22日報導稱,有網友拍攝到的照片顯示,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LHD)已經開始首次海上試航。2020年12月22日上午,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拖船的協助下駛離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碼頭泊位,進行首次試航。
  • 075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尚未服役,三號艦已經建好了!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中國建造的全通甲板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在2017年建造,2019年9月25日舉行下水儀式,2020年8月5日,1號艦在多艘拖船的護衛下,威風凜凜的展開了首次海試,從下水到海試,075型兩棲攻擊艦1號艦的進度實在驚人。
  • 首艦還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去年下水,今年上半年進行了試航,而二號艦今年上半年下水,今年年底進行了試航。也就是說,一艘075型從入塢到下水僅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可見075型的建造速度簡直是驚心動魄。兩棲艦隻是海軍建設的第一步,今後我國還將再造6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彌補我國兩棲登陸作戰的不足,成為亞洲第一。
  • 三亞海事局禁航:或不排除075型兩棲攻擊艦,與其他艦艇舉行軍演
    作為軍迷國平軍史據此判斷,也不能排除先前已經同時停泊在三亞軍港的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泰山」號和055型萬噸大驅3號艦「蘇州」號,加上南部戰區海軍艦隊其他驅逐艦、護衛艦、綜合補給艦組成以075型兩棲艦首艦「泰山」號為核心,組成海上兩棲遠徵攻擊群,或在南海上述海域舉行兩棲攻擊群的綜合攻防演練。
  • 艦體已成型,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終於現身!未來會造多少艘?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近日有網友拍攝到了國產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新進展,顯示艦體已經成型了,艦島還沒有安裝,但是按照模塊化建造的流程推測,此時艦島也應該已經建成,就等安裝到艦體上了!在此之前,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下水2艘,其中首艦已經舾裝完成,進行了兩次海試,現在正處於第二次海試中;二號艦於今年下水,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舾裝中!沒有想到,僅僅數月,三號艦的建造就已經如此迅速,真可謂是下餃子啊!或許我們在今年底、明年初就能夠看到三號艦的下水。那麼075型兩棲攻擊艦會建造幾艘呢?圖片:網友發布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三號艦。
  • 第三艘075兩棲攻擊艦終於現身!未來會造多少艘?
    近日有網友拍攝到了國產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新進展,顯示艦體已經成型了,艦島還沒有安裝,但是按照模塊化建造的流程推測,此時艦島也應該已經建成,就等安裝到艦體上了!在此之前,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下水2艘,其中首艦已經舾裝完成,進行了兩次海試,現在正處於第二次海試中;二號艦於今年下水,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舾裝中!
  • 075型兩棲攻擊艦建造「神速」,首艦還未服役,第三艘就快建好了
    近年來我國海軍發展迅速,正在加速完成現代化,其各型軍艦的下水速度簡直可以用「下餃子」來形容。而今年這其中075型兩棲攻擊艦成功下水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好消息。 今年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今年上半年二號艦才下水,近日又傳來消息三號艦已經快建好了!這造船速度不得不說讓人震驚,簡直是「神速」!
  • 075兩棲攻擊艦三號艦疑似下水時間揭曉?或將再破記錄
    對於海軍戰鬥力來說,除了大型航母的戰鬥力之外,兩棲攻擊艦的存在感也是十分強勁,作為中國海軍的「明星選手」075型兩棲攻擊艦從首艦下水到二號艦海試,再到如今三號艦同樣傳出下水消息,可以說一直都是備受關注。那麼075兩棲攻擊艦三號艦的最新進展究竟是什麼?下水又在什麼時間?
  • 1號艦未服役,二號艦已試航,075型兩棲攻擊艦為何造的這麼快
    2015年開始我國海軍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對我軍主力驅護艦如數家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2019艦下水十艘中華神盾,不僅打破了世界紀錄,還讓無數軍迷對我軍究竟有多少052D趕到了迷茫。2019年3月075首艦艇分段亮相造船廠,2019年9月1號艦下水,2020年上半年試航,2020年4月2號艦下水,12月22日試航,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一艘075從入塢到下水也就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可見075的建造速度堪稱恐怖,但是為什麼075造的這麼快?
  • 075型衛星圖:清晰看到7個起飛點,亞洲顏值最高的兩棲攻擊艦
    075型衛星圖:清晰看到7個起飛點,亞洲顏值最高的兩棲攻擊艦自從我們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這型顏值頗高的「大白」戰艦,其俊朗的側面外形,一直都是很多網友的「心頭好」,不過關於它的甲板,很多人都很好奇。
  • 國產兩棲攻擊艦迎好消息,第三艘075即將下水!艦島甲板都已完工
    與此同時,僅次於航母的兩棲攻擊艦的建造也捷報頻傳,目前我國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即將下水!根據網上流傳出來的照片來看,目前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的艦島以及甲板都已經施工完畢。 075型兩棲攻擊艦是我國自主研製設計的大型兩棲攻擊艦,與此前裝備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不同的是,075型兩棲攻擊艦不僅僅是兩棲作戰的垂直登陸平臺和空中火力支援平臺,也是我國海軍組織遠海大洋兵力投送和兩棲作戰的核心
  • 075兩棲攻擊艦首艦進行發動機試車 煙囪冒出白煙
    作者署名:小浪《Defence World》在5月16日報導稱,中國海軍第一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於近期進行了發動機點火測試。075的開發工作始於2011年。第一艘和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分別於2019年9月和2020年4月下水。目前這些艦艇在海試之前進行調試,地點在上海。推特上流傳的新圖片顯示,引擎冒出滾滾白煙。專家表示,這可能暗示著攻擊艦正在進行點火測試。《Defence World》在文中稱,這艘237米長的兩棲艦艇由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建造,排水量超過3.5萬噸。
  • 076兩棲攻擊艦亮相,過氣的不只是075,遼寧號也在其中
    最近幾年,中國海軍下餃子始終沒有結束,從055到054A,再到003航空母艦,基本是肉眼可見速度快速建造,一年下水一個中等國家海軍。中國速度讓西方為之側目,如今就在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不滿一年之際,076型兩棲攻擊艦也要開工建造了。
  • 太欺負人了,世界兩棲艦TOP10竟然沒有中國的071?
    目前,071登陸艦已經服役6艘,其中4艘配屬南海艦隊,2艘配屬東海艦隊。可以推測7、8號艦在未來會配屬東海艦隊,在臺灣的兩個方向上分別構成兩棲戰鬥群的核心。包括直-10武裝直升機、直-19武裝直升機和直-20通用直升機等新型號相繼服役。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平面登陸作戰向立體登陸作戰的轉型時機也已經基本成熟。隨著8艘071的相繼下水,我軍下一代兩棲作戰的核心——新型兩棲攻擊艦也已經呼之欲出。
  • 075型兩棲攻擊艦艦首甲板又寬又厚,是為了增加機庫面積嗎?
    海軍推出的網紅艦一艘接著一艘,疫情肆虐的2020年也無法阻擋軍艦網紅們上熱搜,尤其是075兩棲攻擊艦二號艦的出現,讓這個艦種的熱度居高不下,大量清晰照片從075二號艦龍骨鋪設,一直拍到下水試航,可以說它就是在我們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連地球另一邊的巴西人都跟著讚嘆,在短短7個月內,中國船廠是如何建成這艘堪比航母的巨艦呢
  • 075兩棲攻擊艦3號艘已露崢嶸,一年下水3艘,這速度西方沒法比
    除了國產航母、055萬噸大驅,相信大家最期待的就是075兩林和攻擊艦的相關消息了。而075型也的確不負眾望,在2號艦海試之際,傳來了初具規模的好消息。據網絡媒體相關照片來看,國產兩棲攻擊艦075三號艦已初露崢嶸。
  • 這艘美國版075型兩棲攻擊艦將被當廢品賣了,黴運不斷
    當我國的075型兩棲攻擊艦收穫了一茬又一茬的粉絲,享受著廣大軍迷崇拜眼光的時候。在大洋的彼岸,一艘與075型噸位相當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卻要黯然離場,這艘兩棲攻擊艦就是美國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博諾姆·理察號(LHD-6),也就是好人理察號。
  • 076兩棲艦或將問世,裝備電磁彈射和隱身無人機,戰力超遼寧艦
    在中國海軍建造075型兩棲攻擊艦之時,中國新一代兩棲攻擊艦也橫空出世,這是被媒體稱作為076型兩棲攻擊艦。076型兩棲攻擊艦被證實存在,而且在中船工業集團708所的公告中證實存在,076型兩棲攻擊艦相對075型兩棲性能也將再次獲得提升,而不只是搭載艦載直升機,還將搭載艦載戰鬥機,作戰能力堪比航空母艦。因此,076型兩棲攻擊艦是除中國003型航母最值得期待的大中型水面戰艦。
  • 中國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下水;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出爐丨科技早新聞
    ● 22日,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上海的滬東造船廠下水。官方消息指出,該艦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和執行多樣化任務能力。該艦入役後,將提升我軍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兩棲立體投送能力和艦隊直升機運作能力,同時標誌著我國將擁有「一年12個月隨時部署兩棲攻擊艦」的能力。
  • 075艦建造速度多快?第三艘即將完工,中國海軍兩攻群整裝待發
    網絡照片顯示,"準航母"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三號艦,目前已經大部分完工,預計該艦即將擁有更快的下水速度。12月22日,075型兩棲攻擊艦的二號艦,在拖船的協助下,離開上海船廠進入東海,啟動首次試航,這距離075一號艦試航,僅僅隔了4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