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2020-12-04 瀟湘晨報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愛好嗎?寫作、畫畫、足球、手工……兒時的我們永遠充滿活力,探索著新鮮的、未知的世界。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作者:法布爾

節選自《昆蟲記》

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外祖母是不識字的文盲,每天為瑣碎的家務所累,沒有什麼閒情雅致去欣賞一些風花雪月的故事,對於科學或昆蟲當然更不會產生興趣。當她蹲在水龍頭下洗菜的時候,偶爾會發現菜葉上有一條毛蟲,她會立刻把這又討厭又可惡的東西打掉。

關於我的祖父母,我知道的比較詳細。因為我小時候,我的父母窮得無法養活我,所以在五六歲的時候,我就跟著祖父母一同生活了。祖父母的家在偏僻的鄉村裡,他們靠著幾畝薄田維持生計。他們不識字,一生中從沒有摸過課本。祖父對於牛和羊知道的很多,可是除此之外,其它的便什麼也不知道了。如果他知道在將來他家裡的一個人花費了許多時間去研究那些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昆蟲,他會多麼地吃驚啊!如果他再知道那個瘋狂的人正是坐在他旁邊的小孫子,他將一定會憤怒地給我一巴掌的。

「哼,把時間和力氣花費在這種沒出息的東西上!」他一定會怒吼。

祖母是一個可愛的人,她整天忙著洗衣服、照顧孩子、燒飯、紡紗、看小鴨、做乳酪和奶油,以及其它一些家務,一心為這個家操勞。

有時候,在晚上,當我們都坐在火爐邊的時候,她就會常常講一些狼的故事給我們聽。我很想見一見這匹狼,這位在一切故事裡使人心驚肉跳的英雄,可是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一次。親愛的祖母,我是始終深深地感激著您的。在您的膝上,我第一次得到了溫柔的安慰,使痛苦和憂傷得到緩解。你遺傳給了我強壯的體質和愛好工作的品格,可是你的確沒有給我愛好昆蟲的天性。

我自己的父母都是不愛好昆蟲的。母親沒有受過教育,父親小時候雖然進過學校,稍稍能讀能寫,可是為了生活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再也沒有時間顧及到別的事情了,更談不上愛好昆蟲了。有一次當他看到我把一隻蟲子釘在軟木上的時候,他狠狠地打了我一拳,這就是我從他那裡得到的鼓勵。

儘管如此,從幼年的時候開始,我就喜歡觀察和懷疑一切事物。每次憶起童年,我總會想起一件難忘的往事,現在說起來還覺得很有趣。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光著腳丫子站在我們的田地前面的荒地上,粗糙的石子刺痛了我。我記得我有一塊用繩子系在腰間的手帕——很慚愧,我那時常常遺失手帕,然後用袖子代替它,所以不得不把寶貴的手帕系在腰上。

我把臉轉向太陽,那眩目的光輝使我心醉。這種光輝對我的吸引力相當於光對於任何一隻蛾子的吸引力甚至還要大得多,當我這樣站著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就突然冒出一個問題:我究竟在用哪個器官來欣賞這燦爛的光輝?是嘴巴?還是眼睛?請讀者千萬不要見笑,這的確算得上一種科學的懷疑。我把嘴也張得大大的,又把眼睛閉起來,光明消失了;我張開眼睛閉上嘴巴:光明又出現了。這樣反覆試驗了幾次,結果都是一樣。於是我的問題被我自己解決了:我確定我看太陽用的是眼睛,後來我才知道這種方法叫「演繹法」。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發現啊!晚上我興奮地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對於我這種幼稚和天真,只有祖母慈祥地微笑著,其餘的人都大笑不止。

另外一次是在黑夜的樹林裡,有一種斷斷續續的叮噹聲大大地引起了我的注意。這種聲音顯得分外優美而柔和。在寂靜的夜裡,是誰在發出這種聲音?是不是巢裡的小鳥在叫?還是小蟲子們在開演唱會呢?

「哦,我們快去看看吧,那很可能是一隻狼。狼的確是在這種時候出聲的,」同行的人對我說,「我們一起走,但不要走得太遠,聲音就是從那一堆黑沉沉的木頭後面發出來的。」

我站在那裡守候了許多時候,什麼也沒有。後來樹林中發出一個輕微的響聲,仿佛是誰動了一下,接著那叮噹聲也消失了。第二天,第三天,我再去守候,不發現真相決不罷休。我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終於獲得了回報。嘿!終於抓到它了,這個音樂家已經在我的股掌之間了。它不是一隻鳥,而是一隻蚱蜢,我的同伴曾告訴我它的後腿非常鮮美。這就是我守候了那麼久所得到的微乎其微的回報。不過我所得意的,倒不是那兩隻像蝦肉一樣鮮美的大腿,而是我又學到了一種知識,而且,這知識是我親自通過努力得來的。現在,從我個人的觀察來看,我知道蚱蜢是會唱歌的。我沒有把這發現告訴別人,為的是怕再像上次看太陽的事情那樣遭別人的嘲笑。

哦,我們屋子旁邊的花長得多麼美麗啊!它們好像張著一個個彩色的大眼睛向我甜甜地笑。後來,在那個地方,我又看到一堆堆又大又紅的櫻桃。我嘗了嘗,滋味也不過如此,沒有像看上去的那麼誘人,而且沒有核,這究竟是些什麼櫻桃呢?夏天將要結束的時候,祖父拿著鐵鍬來,把這塊土地的泥土從底下翻起來,從地底下掘出了許許多多圓圓的根。我認得那種根,在我們的屋子裡面有許許多多,我們時時把它們放在煤爐上煨著吃。那就是馬鈴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馬鈴薯。我的探索一下戛然而止,不過,那紫色的花和紅色的果子被永遠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裡。

我利用自己這雙對於動植物特別機警的眼睛,獨自觀察著一切驚異的事物。儘管那時候我只有六歲,在別人看來什麼也不懂。我研究花,研究蟲子;我觀察著,懷疑著;不是受到了遺傳的影響,而是受到了好奇心的驅使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來源:央視一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一草一木一蟲,世間萬物皆有天賦才能。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昆蟲文字寫生——法布爾細心觀察,撰寫《昆蟲記》
    《昆蟲記》《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螢火蟲
    今晚,便讓我們繼續跟隨法布爾的筆觸,置身草叢中的璀璨「星河」。 螢火蟲節選自《昆蟲記》在寧靜的夏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飛來飛去,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昆蟲世界裡,能發光的蟲子很少,這種小東西,因為能發光而聞名。古希臘人把這種小蟲子稱為「亮尾巴」,這個叫法真是太形象了。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如今,由於疫情,孩子們的超長假期,酷爽無比,再玩耍之餘,是不是依據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去鑽研一下昆蟲方面的相關知識呢?昆蟲生長在大自然中,通過讓孩子們的讀書與觀察一同進行,可以讓他們更好地認識大自然。正如魯迅《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即使只有一些野草,那也是他們的樂園。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
  • 觸摸法布爾昆蟲之美
    在讀到《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中關於蟬的生命故事時,正值春天的微風輕拂過書頁。  忍不住用指尖溫柔地撫摸精緻的畫面,撫摸紙頁間栩栩如生、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于振翅高飛的精靈——蟬。這個時候,我似乎聞到了田野和森林的清香,感受到卑微卻崇高的小生命心中巨大的喜悅。在這個春天,這一套美麗的昆蟲記把我的心靈帶離鋼筋水泥築就的城市,引我走進長久淡忘卻依然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讀《法布爾昆蟲記》,感受生命科學
    大家好,我是華陽小學二年級三班的葉嶸江,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法布爾昆蟲記》,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昆蟲記》。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請不要急,《昆蟲記》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的。
  • 圖畫本《法布爾昆蟲記》 激發小朋友們的好奇心
    法布爾先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偉大科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19世紀末,傑出的法布爾先生捧出了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嘆之聲,並且這片讚嘆聲響徹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非常樸素和優美,他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寫成了優美的散文,讓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更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並由衷地產生一種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  作為一位科學家,一位用心去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的科學研究是充滿詩意的,他從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野裡觀察它們,跟它們親密無間。
  •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持續更新中,現12個故事)
    不相信的話,跟隨法布爾一起去發現螞蟻的神奇世界吧。《鐵嘴伐木工天牛》「咯吱,咯吱!」原來是天牛在啃樹枝!天牛的嘴巴真鋒利,簡直就是鐵嘴啊!除了有一張厲害的嘴巴,天牛還有一對長長的觸鬚,就像天線一樣。天牛為什麼長著這麼厲害的嘴巴呢?為什麼它要不停地啃樹枝呢?天線一樣的觸鬚有什麼作用呢?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蟋蟀的樂器
    節選自《昆蟲記》為了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很坦率地對蟋蟀說道:「把你的樂器給我們看看。」像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它是非常簡單的。它和螽斯的樂器很相像,根據同樣的原理,它不過是一隻弓,弓上有一隻鉤子,以及一種振動膜。
  •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系列書中「菜粉蝶」這本非常有意思,書中有好玩圖片,優美的句子,還有特殊的設計,比如菜粉蝶的卵像塑料薄膜做成的橢圓形膠囊。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整理了20餘年來研究搜集的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第一卷。1880年,法布爾購得一老舊民宅,周遭是一塊不毛之地,長滿雜了草。日復一日,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他飛舞尖鎬平鏟又刨又挖,終於建成一座百蟲樂園。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這是法布爾非常愜意和得意的活動天地,因為它可以成為昆蟲的家園。法布爾常住在這裡,繼續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筆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看電影前,我在公園的樹蔭下讀一本書,那就是法國人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書裡所寫的蜣螂滾糞球的情形,令我覺得比偵探故事還精彩。因為讀書著迷,幾乎忘記了還有場電影等著自己,匆匆走進放映廳時,電影已經開始了。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對農民夫婦在社會工業化的進程中,失去了他們賴以為生的兩畝地的悲劇。
  •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2012-07-20 12:44:39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昆蟲記》知識點梳理
    1879年,《昆蟲記》第一卷問世。   1880年,他終於有了一間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他風趣地稱之為「荒石園」。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學習強國裡有一道選擇題,蜘蛛是不是昆蟲?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蜘蛛屬於節肢動物中的蛛形綱。蜘蛛和昆蟲屬於節肢動物中的不同分支。我們都知道,蒼蠅、蚊子、螞蚱、螞蟻、蜜蜂、蝴蝶都是昆蟲。它們共同的特徵是:身體分節,形成頭、胸、腹三部分。
  • 一個視昆蟲為朋友與生命的男人 ___法布爾的一生
    法布爾的幼年時期是在農村的祖父母家生活的。這裡的自然環境及其優美,有各種花鳥蟲魚,法布爾在昆蟲記的前言裡就描寫了年幼時期對於水塘的觀察和關於自然的思考,這也是他對於神秘大自然首次開始產生興趣。六歲的時候法布爾回到撒·雷旺村,進入利卡爾老師開辦的私塾就讀,上課中,常有小豬、小雞會跑進教室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