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蟋蟀的樂器

2020-12-03 瀟湘晨報

節選自《昆蟲記》

為了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很坦率地對蟋蟀說道:「把你的樂器給我們看看。」像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它是非常簡單的。它和螽斯的樂器很相像,根據同樣的原理,它不過是一隻弓,弓上有一隻鉤子,以及一種振動膜。右翼鞘遮蓋著左翼鞘,差不多完全遮蓋著,只除去後面和轉折包在體側的一部分,這種樣式和我們原先看到的蚱蜢、螽斯,及其同類相反。蟋蟀是右邊的蓋著左邊的,而蚱蜢等,是左邊的蓋著右邊的。

兩個翼鞘的構造是完全一樣的。知道一個也就知道另一個了。它們分別平鋪在蟋蟀的身上。在旁邊,突然斜下成直角,緊裹在身上,上面還長有細脈。

如果你把兩個翼鞘揭開,然後朝著亮光仔細地留意,你可以看到它是極其淡的淡紅色,除去兩個連接著的地方以外,前面是一個大的三角形,後面是一個小的橢圓,上面生長有模糊的皺紋,這兩個地方就是它的發聲器官,這裡的皮是透明的,比其它的地方要更加緊密些,只是略帶一些菸灰色。

在前一部分的後端邊隙的空隙中有五條或是六條黑色的條紋,看來好像梯子的臺階。它們能互相磨擦,從而增加與下面弓的接觸點的數目,以增強其振動。

在下面,圍繞著空隙的兩條脈線中的一條,呈肋狀。切成鉤的樣子的就是弓,它長著約一百五十個三角形的齒,整齊得幾乎符合幾何學的規律。

這的確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精緻的樂器。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對面翼鞘的梯級裡面,使四個發聲器同時振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音器就能將音樂傳到數百碼以外的地方,可以想像這聲音是如何的急促啊!

它的聲音可以與蟬的清澈的鳴叫相抗衡,並且沒有後者粗糙的聲音。比較來說,蟋蟀的叫聲要更好一些,這是因為它知道怎樣調節它的曲調。蟋蟀的翼鞘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開闊。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點,那麼就能改變其發出聲音的強度。根據它們與蟋蟀柔軟的身體接觸程度的不同,可以讓它一會兒能發出柔和的低聲的吟唱,一會兒又發出極高亢的聲調。

第三天,它就開始了。先聽到幾聲摩擦的聲音,好像機器的齒輪還沒有切合好,正在把它調整一樣。然後調子開始了,還是它那種固有的音調。

唉,我過於信任我破壞自然規律的行為了。我以為已造就了一位新式的奏樂師,然而我一無所獲。蟋蟀仍然拉它右面的琴弓,而且常常如此拉。它因拼命努力,想把我顛倒放置的翼鞘放在原來的位置,導致肩膀脫臼,現在它已經經過自己的幾番努力與掙扎,把本來應該在上面的翼鞘又放回了原來的位置上,應該放在下面的仍放在下面。我想把它做成左手的演奏者的方法是缺乏科學性的。它以它的行動來嘲笑我的做法,最終,它的一生還是以右手琴師的身份度過的。

樂器已講得夠多了,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它的音樂吧!蟋蟀是在它自家的門口唱歌的,在溫暖的陽光下面,從不躲在屋裡獨自地欣賞。翼鞘發出「克利克利」柔和的振動聲。音調圓滿,非常響亮、明朗而精美,而且延長之處仿佛無休止一樣。整個春天寂寞的閒暇就這樣消遣過去了。這位隱士最初的歌唱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快樂些。它在歌頌照在它身上的陽光,供給它食物的青草,給它居住的平安隱避之所。它的弓的第一目的,是歌頌它生存的快樂,表達它對大自然恩賜的謝意。

到了後來,它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了,它逐漸為它的伴侶而彈奏。但是據實說來,它的這種關心並沒收到感謝的回報,因為到後來它和它的伴侶爭鬥得很兇,除非它逃走,否則它的伴侶會把它弄成殘廢,甚至將吃掉它一部分的肢體。不過無論如何,它不久總要死的,就是它逃脫了好爭鬥的伴侶,在六月裡它也是要死亡的。聽說喜歡聽音樂的希臘人常將它養在籠子裡,好聽它們的歌唱。然而我不信這回事,至少是表示懷疑。第一,它發出的略帶煩囂的聲音,如果靠近聽久了,耳朵是受不了的,希臘人的聽覺恐怕不見得愛聽這種粗糙的,來自田野間的音樂吧!

田野裡的蟋蟀,在春天有太陽的時候歌唱,在夏天的晚上,我們則聽到義大利蟋蟀的聲音了。它是個瘦弱的昆蟲,顏色十分淺淡,差不多呈白色,似乎和它夜間行動的習慣相吻合。如果你將它放在手指中,你就會怕把它捏扁。它喜歡呆在高高的空氣中,在各種灌木裡,或者是比較高的草上,很少爬下地面來。在七月到十月這些炎熱的夜晚,它甜蜜的歌聲,從太陽落山起,繼續至半夜也不停止。

布羅溫司的人都熟悉它的歌聲,最小的灌木葉下也有它的樂隊。很柔和很慢的「格裡裡,格裡裡」的聲音,加以輕微的顫音,格外有意思。如果沒有什麼事打擾它,這種聲將會一直持續並不改變,但是只要有一點兒聲響,它就變成迷人的歌者了。你本來聽見它在你面前很靠近的地方,但是忽然你聽起來,它已在十五碼以外的地方了。但是如果你向著這個聲音走過去,它卻並不在那裡,聲音還是從原來的地方傳過來的。其實,也並不是這樣的。這聲音是從左面,還是從後面傳來的呢?一個人完全被搞糊塗了,簡直辨別不出歌聲發出的地點了。

這種距離不定的幻聲,是由兩種方法造成的。聲音的高低與抑揚,根據下翼鞘被弓壓迫的部位而不同,同時,它們也受翼鞘位置的影響。如果要發較高的聲音,翼鞘就會抬舉得很高;如果要發較低的聲音,翼鞘就低下來一點。淡色的蟋蟀會迷惑來捕捉它的人,用它顫動板的邊緣壓住柔軟的身體,以此將來者搞昏。

在我所知道的昆蟲中,沒有什麼其它的歌聲比它更動人、更清晰的了。在八月夜深人靜的晚上,可以聽到它。我常常俯臥在我哈麻司裡迷迭香旁邊的草地上,靜靜地欣賞這種悅耳的音樂。那種感覺真是十分的愜意。

義大利蟋蟀聚集在我的小花園中,在每一株開著紅花的野玫瑰上,都有它的歌頌者,歐薄荷上也有很多。野草莓樹、小松樹,也都變成了音樂場所。並且它的聲音十分清澈,富有美感,特別動人。所以在這個世界中,從每棵小樹到每根樹枝上,都飄出頌揚生存的快樂之歌。簡直就是一曲動物之中的「歡樂頌」!

高高的在我頭頂上,天鵝飛翔於銀河之間,而在地面上,圍繞著我的,有昆蟲快樂的音樂,時起時息。微小的生命,訴說它的快樂,使我忘記了星辰的美景,我已然完全陶醉於動聽的音樂世界之中了。那些天眼,向下看著我,靜靜的,冷冷的,但一點也不能打動我內在的心弦。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缺少一個大的秘密――生命。確實,我們的理智告訴我們:那些被太陽曬熱的地方,同我們的一樣,不過終究說來,這種信念也等於一種猜想,這不是一件確實無疑的事。

在你的同伴裡,相反的啊,我的蟋蟀,我感到生命的活力,這是我們土地的靈魂,這就是為什麼我不看天上的星辰,而將注意力集中於你們的夜歌的原因了。一個活著的微點――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它的快樂和痛苦,比無限大的物質,更能引起我的無限興趣,更讓我無比地熱愛你們。

【來源:央視一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觸摸法布爾昆蟲之美
    在讀到《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中關於蟬的生命故事時,正值春天的微風輕拂過書頁。  忍不住用指尖溫柔地撫摸精緻的畫面,撫摸紙頁間栩栩如生、經過漫長的等待後終于振翅高飛的精靈——蟬。這個時候,我似乎聞到了田野和森林的清香,感受到卑微卻崇高的小生命心中巨大的喜悅。在這個春天,這一套美麗的昆蟲記把我的心靈帶離鋼筋水泥築就的城市,引我走進長久淡忘卻依然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螢火蟲
    今晚,便讓我們繼續跟隨法布爾的筆觸,置身草叢中的璀璨「星河」。 螢火蟲節選自《昆蟲記》在寧靜的夏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飛來飛去,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昆蟲世界裡,能發光的蟲子很少,這種小東西,因為能發光而聞名。古希臘人把這種小蟲子稱為「亮尾巴」,這個叫法真是太形象了。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持續更新中,現12個故事)
    不相信的話,跟隨法布爾一起去發現螞蟻的神奇世界吧。《鐵嘴伐木工天牛》「咯吱,咯吱!」原來是天牛在啃樹枝!天牛的嘴巴真鋒利,簡直就是鐵嘴啊!除了有一張厲害的嘴巴,天牛還有一對長長的觸鬚,就像天線一樣。天牛為什麼長著這麼厲害的嘴巴呢?為什麼它要不停地啃樹枝呢?天線一樣的觸鬚有什麼作用呢?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昆蟲記》是一本專門介紹昆蟲的習性、外觀特徵的書,它誕生於130年前!也就是說,如果《昆蟲記》是一個人的話,它已經130歲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那一定是「經典」這個詞啦。那這麼經典的書,到底是誰寫的呢?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
  • 昆蟲文字寫生——法布爾細心觀察,撰寫《昆蟲記》
    《昆蟲記》《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
  • 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昆蟲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昆蟲記》,希望對2020年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昆蟲記》   作者概況: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 讀《法布爾昆蟲記》,感受生命科學
    大家好,我是華陽小學二年級三班的葉嶸江,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法布爾昆蟲記》,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他用一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這部昆蟲學巨著——《法布爾昆蟲記》。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內容簡介《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中考語文名著導讀:《昆蟲記》知識點梳理
    1847年,來到阿雅克修中學,在那裡遇到了影響了他人生選擇的兩位學者,他從此打定主意,教學之餘潛心研究昆蟲。   1857年,他發表了處女作《節腹泥蜂習性觀察記》,這篇論文修正了當時的昆蟲學祖師列翁·杜福爾的錯誤觀點,由此贏得了法蘭西研究院的讚譽,被授予實驗生理學獎。達爾文也給了他很高的讚譽,在《物種起源》中稱法布爾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圖畫本《法布爾昆蟲記》 激發小朋友們的好奇心
    法布爾先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偉大科學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19世紀末,傑出的法布爾先生捧出了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嘆之聲,並且這片讚嘆聲響徹了100多年,直到今天!  法布爾先生寫的《昆蟲記》非常樸素和優美,他把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寫成了優美的散文,讓人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更能獲得一種美的享受,並由衷地產生一種對大自然深深的熱愛!  作為一位科學家,一位用心去觀察、用愛去體會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的科學研究是充滿詩意的,他從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充滿愛心地在田野裡觀察它們,跟它們親密無間。
  • 《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系列書中「菜粉蝶」這本非常有意思,書中有好玩圖片,優美的句子,還有特殊的設計,比如菜粉蝶的卵像塑料薄膜做成的橢圓形膠囊。
  • 讀書快樂——給4-8歲孩子推薦一套繪本書:法布爾昆蟲記
    在孩子四歲左右時,我買了一套10冊的美繪版《法布爾昆蟲記》,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韓國人高蘇珊娜改編,金成榮繪圖,李明淑翻譯。這套書用簡潔的語言、可愛的彩繪、生動的故事,以童話的形式,描繪出法布爾先生原著中的一些昆蟲。講述它們的生活,展現它們的個性,其間還運用一些兒歌,來敘述昆蟲們的特點,非常受孩子喜歡。
  •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法布爾·昆蟲記 之荒石園2012-07-20 12:44:39
  • 《昆蟲記》:奇妙橫生的昆蟲世界,你了解多少?
    對於昆蟲世界,你了解多少?都說知了是個懶傢伙,實際上它很勤快,反而是螞蟻常來搶它的食物;螢火蟲給人無限美好的遐想,殊不知它卻有著相當高超,且殘忍的獵食手段;蜘蛛和蜂類都是技藝超群的建築家,它們運用幾何學,把網織得對稱而結實,把巢建得穩固而精緻。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撰寫的《昆蟲記》,帶來了這樣一個不被我們了解的昆蟲世界。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1880年,法布爾用積攢下的錢購得一老舊民宅,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年復一年,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尖鎬平鏟刨刨挖挖,一座百蟲樂園建成了。
  • 中考名著閱讀《昆蟲記》最全知識點全在這了
    在餘生的35年中,法布爾就蟄居在荒石園,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科學札記等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1915年,92歲的法布爾在他鍾愛的昆蟲陪伴下,靜靜地長眠於荒石。【主要內容】《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