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2020-07-13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之前給大家推薦的都是各個專業的期刊,包括醫學、生物學、藥學、生命科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環境化工等領域。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國產的綜合性期刊,一本期刊就可以涵蓋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包括物理學和數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等等。以上專業的同學都可以嘗試投稿呦!


在國產期刊中,頭把交椅是Cell Research(2019 IF=20.507),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國產期刊中排名第二的——National Science Review(簡稱NSR)。


NSR自從2015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到現在,影響因子已經漲到16.693。在綜合性期刊領域,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位列全球綜合性期刊第三名!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期刊介紹

NSR是一本開放式的,經同行評審的雜誌,旨在報導中國乃至全球科技的前沿發展。該期刊涵蓋自然科學的所有領域,包括物理學和數學,化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


在Web of science 上檢索發現,發文較多的領域有科學技術、工程、物理、化學、環境生態、地質學等。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有人可能會擔心這個期刊名字中有Review,是不是只接受綜述呢?期刊的官網上說明了,不止接收綜述,同樣也接收原創性研究、社論(Editorials)、快報(Letters & Commentaries)等。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雜誌主頁:https://academic.oup.com/nsr

主編介紹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NSR的主編是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

白教授是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等國家和地區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兼任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他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NSR的執行總編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科學研究所的蒲慕明院士。

蒲慕明院士是國際知名神經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細胞膜生物物理、神經軸突導向機制、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突觸可塑性的關係、突觸可塑性的機制、神經環路功能等領域的研究。


刊文量

NSR的發文量:每年約200篇左右。去年223篇,今年至今發文132篇。


和那些動輒上千篇的期刊比起來,NSR的發文量真的少得可憐了。俗話說得好,濃縮就是精華。NSR發文雖少,篇篇都是精華啊!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國人佔比情況:2020年發表的132篇論文中,國人佔113篇,國人佔比達85%。


雖說國人佔比高是一個不太好的現象,但是NSR在國人佔比如此之高的情況下,還能將期刊的影響因子推到16分,不得不給主編點個讚!

同時,小編也希望同學和老師們能多多支持「國貨」,將優質成果發表在祖國大地上!畢竟咱國家的優質期刊也越來越多了,尤其是這本NSR,在綜合性期刊中排名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優秀!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影響因子和分區

2015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8分。最近幾年影響因子連連拔高,今年最新的影響因子達到16.693分。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NSR是所有綜合性期刊中的第三名,JCR分區為Q1區。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審稿周期

小編選取了官網首頁上最近的幾篇原創性研究。

1. Received 11 December 2019; Revised 31 December 2019; Accepted 6 January 2020。接受時間約1個月。

2. Received 29 November 2019; Accepted 18 December 2019。接受時間約半個月。

3. Received 17 February 2020; Revised 21 February 2020; Accepted 2 March 2020。接受時間約半個月。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審稿速度很快,只要半個月到一個月。

版面費

OA期刊,版面費為 £1200/$1632/€1452元。

對於部分發展中國家,可以免版面費,具體可參照連結(https://academic.oup.com/journals/pages/librarians/developing_countries/participating_countries)

很遺憾,中國不在免版面費的國家之內,所以還是要乖乖交版面費呢。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投稿心得

根據網友點評:感覺nsr這個雜誌的定位不是pnas或者子刊,而是直奔nature和science主刊,其2018年發表的文章在2018年的平均引用情況已經接近nature和science一半的水平,也就是意味著2020年的影響因子基本上肯定會到20以上,如果運作得好五年內破30不是沒有可能,到時候再慢慢擴容就好辦。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知乎上也有關於這本期刊的熱議:網友戲稱NSR是中國版的Science。

中科院辦的這本SCI論文期刊全球第三,幾乎涵蓋所有領域


National Science Review這本國產期刊在國內排名第二;在國際上的綜合性期刊排名中,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擁有兩大院士坐鎮,實在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期待有一天能將論文發表在像NSR這樣優質的國產期刊上!當然,小編也希望中國人的科研水平越來越高,國產期刊越來越優秀!希望將來有一天,科研界能以發中國期刊為榮!


相關焦點

  • 光學領域全球第三,這本高水平國產期刊太牛了
    之前我們給大家推薦過一些比較優秀的國產期刊(崛起!中科院辦的這本期刊全球第三!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幾乎涵蓋所有領域!、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的提升、高超的期刊運作水平,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國產期刊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
  • 光學領域全球第三,這本高水平國產期刊太牛了!
    之前我們給大家推薦過一些比較優秀的國產期刊(崛起!中科院辦的這本期刊全球第三!僅次於Nature和Science,幾乎涵蓋所有領域!、這本川大院士主編的SCI,收錄2年,影響因子超13分!力薦!)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的提升、高超的期刊運作水平,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國產期刊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這本國產SCI,今年影響因子超16分,連續兩年超10+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雖然刊名中有一個「Review",但NSR並不是一本綜述刊,而是綜合性英文學術期刊,其研究性論文的發表量逐年增加,已經成為該刊最主要的論文類型。
  • SCI論文屬於核心論文嗎?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而核心期刊則是中國國內的一種期刊分類方法,雖說是兩種概念,但有時二者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一個刊物既是國內核心期刊,同時又被SCI檢索,成為SCI期刊,這種情況下,作者發表了該期刊論文,這篇文章既是SCI論文又是核心期刊論文,一本SCI期刊是否能算作核心期刊,這要看期刊的具體情況。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1、sci論文如何分區sci論文分區,與sci期刊分區有關,一篇論文,選定幾區的sci期刊,發表的就是幾區的SCI論文。sci期刊分區包括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兩個分區標準是有差異的,這樣會導致同一本sci期刊,可能處於不同的分區。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審稿最快的SCI期刊:博士著急論文畢業,這本期刊適合你
    很多期刊都在官網說審稿速度很快,但是沒有一本期刊敢說自己是「 the fastest submission-to-online journal!」,除了BBRC。因為發表速度快,特別適合那些趕著畢業的學生,所以這本刊在中國有很多暱稱「畢業的救命稻草」、「研究生之友」等等。
  • sci期刊如何選擇
    投稿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sci期刊範圍比較廣。不同的論文,不同的目的,選擇sci期刊的標準是不同的,一旦選錯,很難成功發表,或者發表了不被認可。可見,期刊選擇很重要。那麼,sci期刊如何選擇?首先,確定自身對sci期刊的需求發表的sci論文,可能是用來評職稱、畢業、展示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面對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評職稱發表sci論文,sci期刊要達到職稱單位認可的標準,比如幾區、影響因子。作者在選擇sci期刊前,需要確認這些標準是什麼,從而圈定自己可選擇sci期刊的範圍。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有鑑於此,國內能源材料化學領域的10本優秀SCI期刊,《國家科學評論》、《科學通報》、《納米研究》、《納微快報》、《中國科學:材料科學》、《中國科學:化學》、《綠色能源與環境》、《能源環境材料》、《能源化學》,小編對期刊做一個基本介紹。
  • 學術常識—SCI期刊 JCR分區?中科院分區?
    大類分區表是將期刊按照13個領域類目所做的分區,而小類分區表是將期刊按照JCR既有學科分類體系所做的分區[1]。本人覺得中科院期刊分區比較突出的一個優點是[1]:它以JCR期刊影響因子與被引頻次為基礎,並對更名的期刊進行數據合併,利用中科院科學前沿中心設計的期刊分區算法進行了計算。我估計期刊更名這個破事真心給不少小夥伴帶來過不少憂愁。
  • 82本婦產科領域SCI期刊投稿方式大合集
    主要體現在:一、每年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逐年迅猛遞增;二、國際頂級期刊上有關婦產科領域的中國論文也屢見報導,特別是四大頂級醫學期刊上的婦產科原創性論文;三、中國學者在國際頂級婦產科領域會議作為主題發言也日漸增多;
  • 國產SCI期刊,到底有多牛!
    NSR的最新影響因子達到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所有文章開放獲取,綜述以約稿為主,研究論文接收自由來稿。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NSR將增加研究論文的出版量,要求論文兼顧新穎性、突破性和廣泛興趣性,學術水平達到專業領域前5%。
  • 經典SCI論文期刊推薦:你不能錯過的頂級環境科學領域期刊!
    今天,我們隆重推出期刊「經典推薦」系列:我們目前已經邀請到68位各個領域的博後甚至副教授組成了「iJournal期刊委員會」,他們代表了至少100個小的學科領域。接下來我們將邀請每位老師來為大家撰寫每個小學科的十本經典期刊。
  • 機電領域經典SCI論文期刊:認可度高,國人發文量第一
    我們前幾天已經給大家推薦了環境科學、神經病學、免疫學三個領域的頂級期刊,今天來介紹另一個領域:機械工程領域。  機械電子工程即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研究學科。作為機械領域內熱門的研究方向,其要求研究人員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機械設計製造方法,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能力,能承擔各類機電產品和系統的設計、製造、試驗和開發工作。
  • SCI期刊批量撤稿199篇中國學者論文
    近日,期刊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簡稱為ERMPS)在其 24 卷上批量撤稿了 199 篇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 這本SCI是中科院一區top期刊,認可度高,連續多年7分+,關注!
    英國期刊 Aging Cell 是一本年輕的期刊,創刊於2002年,由Wiley與英國解剖學會 Anatomical Society(AS)共同出版,是衰老領域的旗艦期刊,主編是桑福德·伯納姆醫學發現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的Peter D. Adams教授,致力於發表高質量的解決老化生物學基本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