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4800萬年的蟒蛇化石被發現,地球上最小的蟒蛇有多小?

2021-01-08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近日,《生物學快報》發表研究說明,科學家們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古老的蟒蛇化石,引發了大家的熱議,這對科學研究人員們了解蟒蛇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初步的鑑定結果顯示,這條蟒蛇化石距今已有4800萬年。

但是發現的區域是在德國,這有點讓不少的科學研究人員難以理解,如今的南半球很少看到蟒蛇的出動,並且從大多數蟒蛇的分布情況來看,多數都是位於北半球,所以很難理解透徹它到底是屬於德國本土物種,還是從其他地區引進而來的,還是之前地球的生態適合蟒蛇的生活,當然對於它的起源也是未來研究的重點。

不過也不排除,蟒蛇是在歐洲進化的,畢竟是在德國的一個古老的湖泊附近發現,並且蟒蛇在南美和中美洲,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北部是主要的活動區域,其中非洲,東南亞和澳大利亞也是如今的蟒蛇分布點,所以從德國的這個蟒蛇化石發現,蟒蛇可能在德國分布也出現了一個過渡區域,或者說在歷史上,歐洲地區也出現過蟒蛇的演變進化史,只不過如今顯得非常的少見,確實如今我們看到的蟒蛇,其實大多數都是在北半球,南半球很少聽到巨大的蟒蛇事件。

不過這個蟒蛇的發現,也可能是一個新物種,如今科學家們先將其命名為了「梅塞爾蟒(Messelopython freyi)」,通過數據分析顯示,該蟒蛇身長僅1米,比現代可達6米的蟒蛇細小很多,所以可能是以前未見過的品種,但是具體結果還有待觀察,從公布的化石圖像我們也可以看到,該蟒蛇在死亡的時候,是擾動了數圈,從形式上來說還是不小,這就是整個蟒蛇發現的情況,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蟒蛇的基本情況。蟒蛇是一種無毒蛇,整個蟒蛇家族是達到了41種,所以種群非常的大。

蟒蛇之中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蛇,例如網狀蟒蛇(Python reticulatus)可以達到9米以上,亞馬遜森蚺可以達到10米以上,不過最小的蛇也是包含在裡面,那就是「Antaresia perthensis」,最長也就是61釐米,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蟒蛇,或者說地球上最小的蟒蛇,不同種類的蟒蛇分布情況,大小,壽命都是不一樣的,但是蟒蛇都有一個比較共性,那就是有吞噬動物的特點,完全是「慢吞活體」,所以蟒蛇其實不太恐怖,但是較大的蟒蛇或蟒蛇的一些吞噬食物的方式,就令人膽戰心驚。

不同的蟒蛇或缺食物也不一樣,較小的蟒蛇主要以齧齒動物,蜥蜴和小鳥為食物,而大蟒蛇可以吞噬猴子,小袋鼠,羚羊和豬一樣大的哺乳動物。同時蟒蛇一般情況也不會攻擊人,只有在特殊的條件下才會,《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曾報導過,大型網狀蟒蛇攻擊人類的事件,這就是大概的情況,所以整體上來說,蟒蛇還算是一種比較溫順的物種,雖然蟒蛇令人比較恐懼,但是蟒蛇的種群也在快速的下降之中,因為它的價值很高,

根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從2002-2012年10年期間,位於東南亞地區的蟒蛇種群局部地區的數量已經下降了80%,主要原因就是棲息地的喪失最為嚴重,同時人類的捕殺也非常嚴重,例如吃蛇肉,買賣蛇皮等等,都將蟒蛇置於滅絕的邊緣,雖然我們說東南亞地區算得上是蟒蛇種群最大的地區,但是如今在柬埔寨,寮國和越南已經是相當罕見的動物了,就是人類的捕殺,棲息地破壞非常嚴峻,所以這就直接減少了該物種種群的原因之一。

綜合情況來說,如今全球的生態系統都非常的不穩定,並且各種生物種群的數量都有減少的情況,所以並非只有蟒蛇這個種群,例如虎豹在全球範圍之中數量也很少,同時昆蟲的下降速度更快,這都說明了人類對生物種群的影響很大,所以未來我們應該加大對各種生物的保護,這樣生物種群才能維持平衡,穩定的發展,那麼我們人類自己也將受到生態環境帶來的好處,這都是相互的。

相關焦點

  • 4800萬年前的蟒蛇化石出土,科學家:是在歐洲進化的,起源不清楚
    最古老的蟒蛇化石出土:科學家在德國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蟒蛇物種,蟒蛇化石顯示距離現在至少已有4800萬年,同時期人類祖先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蟒蛇的遺骸是在一個十分古老的湖泊旁發現的,雖然,這裡早在1970年前後的時候因為礦物開採而變成廢棄之地。
  • 最大的蛇類有多大?這種蟒蛇15米長,然而以前還有比它大得多的
    ,但是身體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有可能會把主人視作食物。 但是這兩種蟒蛇相對於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泰坦巨蟒就又算小的了。泰坦巨蟒生活在6000~5800萬年前,是已知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蛇類,最早發現於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島,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最大者體長在15米以上,平均體重超過1噸,可以說比網紋蟒和亞馬遜森蚺都大得多,化石考古發現它們的食物有近5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米多的肺魚,另外還有一些大型烏龜等。泰坦巨蟒也和現代蟒蛇一樣,雌性的體型要遠大於雄性。
  • 小蟒蛇被鱷魚吃掉 蟒蛇媽媽報復將鱷魚吞下
    之後,憤怒的的蟒蛇媽媽對鱷魚發起報復,以閃電般的速度裹住了這頭長約1.8米的鱷魚,緊接著將其勒死。無論鱷魚如何掙扎,也無法擺脫巨蟒強大的身體。  據悉,整場戰鬥持續時間長達5個多小時,將鱷魚吞下後,這條巨蟒可以數月不再進食。然而,它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內部器官,為食物留出更多空間。
  • 臺灣微雕家發表新作「最小黃金蟒蛇與蛇吞象」
    1月26日,臺微雕家發表的新作「最小『黃金蟒蛇』與 『蛇吞象』」。 陳逢顯 攝 中新網1月26日電 (記者陳立宇)為迎接2013農曆「蛇年」的到來,臺灣著名微雕家陳逢顯特雕刻新作一件,堪稱世界最小的「黃金蟒蛇」和展現俗語所說「蛇吞象」情景的精緻毫芒作品。
  • 大蟒蛇:蟒蛇捕殺小水牛,老水牛攻擊蟒蛇!
    大蟒蛇:蟒蛇捕殺小水牛,老水牛攻擊蟒蛇!19 14:1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大蟒蛇:蟒蛇捕殺小水牛
  • 哥倫比亞出土6千萬年前史前巨蟒化石
    這個龐然大物不僅對當今蛇類的研究至關重要,還對科學家了解地球氣候變化有很大幫助:如何在平均溫度達86華氏度和93華氏度之間的環境下生存,相比之下,那裡的溫度已經變為82華氏度。或許,地球以後的溫度會達到那麼高的水平。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們最需要擔心的應該是Titanoboa巨蟒的回歸。  在不少科幻恐怖片中,都會出現一些特別巨大的食肉動物,其中以巨蟒和巨鱷最為嚇人。
  • 泰坦巨蟒到底有多恐怖? 還原真實的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到底有多恐怖? 還原真實的泰坦巨蟒時間:2016-07-24 15:2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泰坦巨蟒到底有多恐怖? 還原真實的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這個物種在地球已經消失了幾十萬年。但是不久前,科學家挖到了泰坦巨蟒的化石,並根據泰坦巨蟒的骨架還原它們。
  • 廣東駛滬大巴內藏9條小蟒蛇 最長的有50多釐米
    [土拍] 首創5.35億拿徐涇純宅地 樓板價28530元/平[熱點] 車位由開放商定價引不滿 建議費用協商決定[政策] 2016起已婚者購房需經配偶同意 誰最吃虧![詳細] 前天中午11點左右,G60滬昆高速公路楓涇道口交警在例行檢查中,發現一輛駛往上海的臥鋪大巴託運行李中竟藏有9條小蟒蛇。經動物保護檢查站工作人員鑑定,初步確認這些蟒蛇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人類已知在地球上存活過的最大蟒蛇,重一噸體長超過12米
    科學考證我們居住的地球現已存在近46億年,在這期間地球也孕育了無數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各具特色而且絕無僅有。在眾多的生命裡,蛇類就是其中之一,人類已知的最大蛇類到底有多大呢?經常在科幻片裡看到龐大的巨蟒鏡頭,但是它卻真實的存在過?
  •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蛇?
    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蛇?蛇有蟒蛇、蚺、毒蛇、無毒蛇之分,蟒蛇與蚺是體型最大的蛇類了,在地球上曾經生存著巨大的蟒蛇,名為泰坦巨蟒,它生活在距今5800萬-6000萬年以前,是繼恐龍滅絕之後在陸地上生活的最大的食肉動物。
  • 鯰魚不小心跳到岸上,被蟒蛇逮著,當蟒蛇準備吞魚時悲劇發生了
    導語:鯰魚不小心跳到岸上,正巧又來了條蟒蛇,當蟒蛇正準備吞魚時結果悲劇了!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僻靜的魚塘旁,當時這名男子放牛的時候正巧路過見到了如此情節。當時這名男子看到附近的岸邊有一隻蠻大的鯰魚,於是他心裡就想今晚的菜有著落了。
  • 6000萬年前地球最強生物究竟是誰?史前巨蟒能生吞恐龍
    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曾出現過許許多多的生物,這些生物有大有小,例如大型的恐龍,小型的昆蟲都是大自然的傑作。在6000萬年以前,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群體莫過於恐龍家族。不過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的並非是恐龍家族,而是有著駭人體型的史前巨蟒。
  • 地球上最大蟒蛇巨獸,體重超過1000公斤,據說曾在中國被捕獲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說在陸地上哺乳類的王者是老虎和獅子的話,那麼蟒蛇絕對算得上是爬行類的王者。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地球上最大的蟒蛇巨獸,體重超過1000公斤,據說曾在中國被捕。
  • 海南男子養蟒蛇9年 蟒蛇反哺報恩為其看家照看孩子
    海南省瓊海市椰子寨,現年33歲的黃開寧9年前無意中救治並收養了一條身長不足一尺的小蟒蛇。9年中黃開寧對蟒蛇照顧得無微不至,幾乎是同吃同睡;蟒蛇則「反哺」報恩,為黃開寧牽線搭橋、看守家門、照顧孩子,成為黃家盡職盡責的「保姆蛇」。現在,這條蟒蛇已成巨蟒,長約4米,重100多斤。
  •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廣東三水發現古近紀鳥類化石 距今最早6500萬年 出於好奇,宋洪輝沿裂紋剝開魚化石,發現內裡還藏有一個爪型化石,隨著兩層化石完全剝離,更多骨骼化石得以重見天日,這讓他既意外又興奮。宋洪輝初步斷定該塊化石屬於爬行類或者鳥類化石,但其餘部分他從未見過,只好先把整塊化石帶回家再作考究。  系首個古近紀鳥化石  「後經網友討論,初步證實是鳥類化石。」宋洪輝回憶說。
  • 如何破解蟒蛇的獨門絕技——「死亡纏繞」?
    「蛇吞象」這件事,可能並非只是古老的神話傳說,而有可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2009年,哥倫比亞的塞雷洪煤礦發現了28具史前巨獸——「泰坦蟒」的骨骼化石。而現存最大的蟒蛇——森蚺,最大也才7米長。「泰坦蟒」僅頭部就超過0.6米,身體最寬處超過1米。這已經不能用「水桶腰」來形容了,妥妥的「水缸腰」。
  • 地球上史前十大最強悍的動物,光看照片就嚇哭!
    在距今6000萬年的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的沼澤地中曾生活著駭人的史前巨鱷,但這些巨鱷卻常常淪為一種蟒蛇的食物!駭鳥又名恐怖鳥,鳥型肉食類動物,跟劍齒虎同一個時期,它跟劍齒虎一樣是獨居型動物,天敵是狼群,生存於距今2700萬年到150萬年間,它們約有1-3米高。
  • 紐西蘭發現巨型鸚鵡化石,身高可達1米,距今至多1900萬年
    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特雷弗·沃西說,紐西蘭以恐鳥、巨鵝和巨鷹等巨型鳥類而聞名,「但截至目前,沒有人發現過滅絕的巨型鸚鵡」。研究人員在紐西蘭南島中奧塔戈的聖巴森斯附近發現「意外赫拉克勒斯」鸚鵡化石。化石距今至多1900萬年。
  • 西媒:阿根廷發現最古老茄科植物化石 距今5200萬年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西媒稱,在阿根廷出土的最古老的墨西哥酸漿化石距今已有約5200萬年的歷史,專家們由此重新思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茄科植物的演進史。據埃菲社1月5日報導,除了墨西哥酸漿,人們常吃的番茄、土豆和辣椒都屬於茄科。
  • 蟒蛇有話說
    python如果按照翻譯的話,就是蟒蛇的意思,難道蟒蛇跟編程有什麼關係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