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無線音頻:紅外線及紅外傳輸技術

2020-11-24 泡泡網

了解無線音頻:紅外線及紅外傳輸技術

2010年07月20日 00:01作者:整理自網際網路編輯:王旭晗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音頻頻道7月20日 隨著雷柏99元無線耳麥,以及音箱專屬2.4G適配器的發布。民用級音頻設備的無線化時代,終於來臨了!而之前,創新、Bose、漫步者等知名大牌企業也推出了自己的相應無線設備。

紅外線,在可見光之外的光線

    不過,由於所選用的技術也有不同,所以他們的產品也各有各的特色。在4月份的時候,我們曾詳細為大家講述了無線音頻技術中的無線電技術和FM/AM廣播(詳情請見《了解無線音頻:無線電技術及FM/AM廣播》)。

    而今天,我們再為大家講述另外一種技術,即紅外線傳輸技術。顧名思義,紅外線傳輸技術就是利用紅外線來進行數據傳輸的一種技術。所以,要了解它,還需要先從紅外線講起。

    紅外線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波長在0.75微米(μm)至1毫米之間,在光譜上位於紅色光外側。紅外線具有很強的熱效應,易於被物體吸收,通常被作為熱源。另外,它的透過雲霧能力比可見光強,在通訊、探測、醫療、軍事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俗稱紅外光。

太陽光譜

● 紅外線的發現

    公元1666年,牛頓發現光譜並測量出3900埃~7600埃(400nm~700nm)是可見光的波長。1800年4月24日,英國倫敦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的威廉·赫歇爾發表太陽光在可見光譜的紅光之外還有一種不可見的延伸光譜,具有熱效應。

    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簡單,用一支溫度計測量經過稜鏡分光後的各色光線溫度,由紫到紅,發現溫度逐漸增加,可是當溫度計放到紅光以外的部份,溫度仍持續上升,因而斷定有紅外線的存在。

● 紅外線的劃分

    說到紅外線的劃分,目前比較複雜,原因是使用者的角度不同,他們對於紅外線頻段的劃分也是不同的。比如說,根據紅外光譜劃分的話,近紅外應為1~3μm;而按照醫學使用角度來劃分,其所謂的近紅外區為0.76~3μm。

    而我們所說的紅外線劃分,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和遠紅外線。其劃分的範圍大致如下: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2.5-3)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2.5-3)~(25-4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25-40)~l000μm 之間。

● 紅外線無處不在(除非絕對零度)

    剛才,我們曾提到:紅外線具有很強的熱效應,易於被物體吸收,通常被作為熱源。而實際上,自然界有無數的遠紅外放射源:宇宙星體、太陽、地球上的海洋、山嶺、巖石、土壤、森林、城市、鄉村、以及人類生產製造出來的各種物品等等。

    目前,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是: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其中,波長為 8~14μm的遠紅外線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這段遠紅外線也有一個單獨的名字,叫「生命光波。

    下面,我們再說紅外線傳輸。剛才已經說了,紅外線傳輸就是利用紅外線為載體,來進行數據傳輸的已經技術。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紅外線的兩個特性,因為他們直接決定了紅外線傳輸的使用環境!

● 紅外線的穿透力較弱

    一般說來,波長越長,則波的穿透力越弱。剛才,我們提到過:紅外線比可見光穿透雲霧的能力強。但現在,我們說的是穿透厚的障礙物。而這樣一來,紅外線傳輸就擁有了私密性。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在房間裡的一間封閉屋子進行紅外線傳輸。一般情況下,旁邊屋子是無法截取到我們的紅外線訊號的。而這種特性,決定了紅外線傳輸比較適合於會議室、教室、臥室等場所。

    同時,紅外線傳輸主要採用的是直線傳播形態。所以,當有物體位於發射端和接收端中間的時候,傳輸即會受到影響。當然,它可以靠牆壁的反射來進行。這對於其它一些應用場景來說似乎還沒太大問題,但對於音頻來說是無法接收的,因為這樣將會產生數據的延遲,進而導致聲音的斷斷續續!

紅外線最簡單的應用:家電遙控器

● 任何物體都可以發出紅外線

    這點就很容易理解了,所有物體都可以發出紅外線。那麼,對於傳輸數據的紅外線訊號來說,都可以產生幹擾。不過,根據發熱物體的不同,幹擾有大有小。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放一個微波爐,或者是放一份熱噴噴的飯菜,都會對相應信號產生重大的影響。

● 紅外線傳輸速度

    最後,我們提一下紅外線的傳輸速度,這裡涉及到一個劃分:低速紅外線(Slow IR)是指其傳輸速率在每秒115.2Kbits者而言,而高速紅外線(Fast IR)是指傳輸速率在每秒1或是4Mbits者而言。

    其中,前者主要用於傳送簡短的訊息、文字或是檔案。而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就是家中的各種電器遙控器(小時候還感覺很神奇,不管什麼方向,按一下都可以控制)。而後者可以支持多媒體傳輸,但其仍不完備,仍處於發展中的階段。

    總結一下紅外線傳輸的特點吧,優點:具備良好的私密性、成本低、高速紅外線發展比較有前途;缺點:不適合共享、易幹擾、延遲、低速紅外線用於傳輸音頻是不夠的。

    紅外線傳輸作為一種無線技術,其實很早就應用在音頻方面,但大都傳輸的音頻質量較差。不過,漫步者在2008年發布的Ramble紅外功放徹底打破了這一僵局。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它,也順帶感受一下紅外線傳輸技術在音頻領域的應用。

    這就是為漫步者在捧回美國2008 CES設計和工程創新獎(Innovations 2008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ward)以及德國iF Product Design Award工業論壇產品設計獎的——Ramble(國外稱為Rainbow)。

漫步者Ramble

    Ramble是一款無線紅外功放,它的造型也很獨特。其顛覆了傳統產品方方正正的形狀,而改為圓柱狀。而且,銀、黑二色的搭配顯得簡約、大方,十分誘人。同時,它的放置也很隨意,可以這樣樹立著,也可以掛在牆壁上,相當方便。其中,左側這個是Ramble的接收器,而右側這個是Ramble的發射器。

採用改良後的紅外無線技術

    Ramble的技術支持,來源於改良後的紅外無線技術。其在傳輸過程中,會經過ADC轉換(模擬到數字的轉換),將信號編碼成數字串後發送,通過接收端接收後DAC(數字到模擬的轉換)解碼輸出到功放子系統。它的這個過程類似於 S/PDIF光纖傳輸,傳輸不再有束縛了,音質也完全達到了CD級,即20-20kHz的水平,通過縝密高效的算法,制定了一套快速容錯糾錯的音頻專用機制,使得這套設計可以真正實現實時傳播,又能確保高音質。

    此外,Ramble使用了3排供給15個紅外發射器,進行紅外線垂直發射。然後,通過其漫反射來完成來完成無障礙連接。所以,你不必擔心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障礙物對於信號的幹擾。

有利有弊,適合私密空間

    不過,有利也有弊。由於紅外線的穿透力不強,所以Ramble目前還只是適合在一間屋子裡使用,而不適合在多個屋子間使用。且它是一個立體聲系統,而不是多聲道系統。因此,目前還無法利用它來搭建無線的家庭影院。但就張總表示,漫步者正在著力進行其它無線技術的音頻傳輸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以上兩種問題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相關焦點

  • 無線音頻技術講解(全)
    目前,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是: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其中,波長為 8~14μm的遠紅外線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這段遠紅外線也有一個單獨的名字,叫「生命光波。    下面,我們再說紅外線傳輸。剛才已經說了,紅外線傳輸就是利用紅外線為載體,來進行數據傳輸的已經技術。
  • 紅外線傳輸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中的應用
    物聯網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被人們提到,智能家居是在網際網路影響之下物聯化的體現。什麼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與手段。而紅外線傳輸技術因技術成熟、穩定性好、私密性強、且成本相對低廉,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統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 Wi-Charge紅外線雷射無線充電技術曝光
    (原標題:Wi-Charge紅外線雷射無線充電技術曝光)
  • 紅外線技術的特點及應用
    紅外傳輸技術則是一種利用紅外線作為載體,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紅外傳輸技術隨處可見,最典型的莫過於電視機、空調等家用電器通過紅外遙控器進行控制。運用模擬傳輸方式,並非運用數位訊號傳輸,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相似的信號對它產生幹擾。由於紅外線的波長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所以適合應用在進行短距離無線通訊。正因為如此,紅外傳輸具有很強的私密性,比如我們在自己家使用紅外遙控器時,鄰居家的電器是不會受到控制影響的,所以遙控器的選材會優先選材紅外線穿透的PC材料。
  • 了解無線音頻:無線電技術及FM/AM廣播
    了解無線音頻:無線電技術及FM/AM廣播 2010年04月02日 02:19作者:王旭晗編輯:王旭晗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音頻頻道4月2日 最近兩年,各類無線產品開始走入家庭的生活。
  • 學校教師紅外無線擴音系統的好處
    隨著整個社會對健康的重視以及學校信息化能力建設速度加快,逐漸關注優質的教學輔助設備,而TAIDEN數字紅外無線擴音系統恰恰在這一點上有它極大的優勢,作為行業起草的首位單位,整套系統構建採用紅外接收器對人體沒有輻射,聲音的傳輸衰減極低,聲音效果清晰無雜音。不像傳統的腰掛式擴音器利用電磁波、藍牙、2.4G對頻接收技術。
  • 可傳輸音頻信號的簡易無線充電器設計
    摘要:無線充電技術是近年新出現的一種充電方式,其極大的方便性在很多方面有重要的應用,所以擴展無線充電器的應用功能必不可少,基於電磁耦合共振原理設計一種充電過程中可同時進行音頻信號傳輸的無線充電裝置,實現信號、能量同時傳遞的多功能化,針對無線充電器的電磁場分布和發射電路的設計,從工作原理到電路逐步分析
  • 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亮相:可支持數米距離傳輸,能量幾乎無損失
    摘要: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同時對於擺放的位置也有較高要求。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
  • 紅外遙控器通信原理_紅外遙控器協議_紅外通信對比無線通信的優勢
    紅外遙控器通信原理_紅外遙控器協議_紅外通信對比無線通信的優勢 佚名 發表於 2017-08-03 17:50:56   紅外通訊,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紅外線傳輸數據
  • 韓聯社:韓國世宗大學研發出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IT之家11月24日消息 據科技日報援引韓聯社日前消息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據介紹,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 紅外的簡介和特點
    紅外是一種無線通訊方式,可以進行無線數據的傳輸。自1974年發明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印表機,紅外線鍵盤等等。
  • 智能家居有線技術和無線技術優劣勢對比
    二、智能家居無線技術  當前市面採用較多的無線技術基本有以下幾種:Zigbee技術、紅外技術(IrDA)、HomeRF、藍牙技術(Bluetooth)和Wif技術。  1、Zigbee技術  Zigbee技術是一種近距離、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通訊技術,其主要用於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數據、間歇性數據和低反應時間數據傳輸的應用。Zigbee是一種無線連接,可工作在868MHz、915MHz和2.4GHz的3個頻段上。
  • 2.4G無線音頻沒有市場?
    近年來,直播行業蒸蒸日上,室內外直播都需要智能影像產品配合高品質的無線音頻傳輸產品做好輔助,原有的2.4G無線音頻產品技術方案已無法解決無線麥克風錄播延時的問題,且他們對產品規格有特殊要求:在信號穩定的情況下還需要做到低功耗、低延時、高音質、遠距離傳輸,因此急需對傳統產品進行更新換代。
  • 常見的七種無線定位技術總結
    常見的無線定位技術有以下七種: 紅外線定位、超聲波定位、藍牙定位、射頻識別定位、超寬帶定位、無線高保真定位和Zigbee(傳感器)定位。 紅外線定位 基本原理:主要通過在已知節點處的紅外線發射設備發射紅外線,然後在待測節點布置好的光學傳感器接收這些紅外信號,經過對紅外信號的處理,計算出距離,從而達到定位效果。 優缺點:一是紅外線傳播距離較短,二是紅外線沒有越過障礙物的能力,這就要求定位環境沒有障礙物,或說定位只能在可視距條件下。
  • 無線傳輸大比拼 看國內首款無線音樂傳輸應用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多媒體連接手機播放音樂內容的方式主要有三種——QPlay、DLNA和Airplay,他們各自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下面,我們通過一個表格簡單了解下他們的共同點及區別,然後再逐項深入介紹。
  • 紅外線通信原理及特點
    紅外線通信是一種利用紅外線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可傳輸語言、文字、數據、圖像等信息。傳輸角度有一定限制。   紅外線波長範圍為0.70μm~1mm,其中300μm~1mm區域的波也稱為亞毫米波。大氣對紅外線輻射傳輸主要是的影響吸收和散射。   紅外線通信原理   紅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紅外波段的紅外線作為傳遞信息的媒體,即通信信道。
  • 紅外線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不產生電磁波 能量幾乎無損失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 藍牙、紅外和一般的無線通信技術各自的特點和相互比較
    目前使用較廣泛的近距無線通信技術是藍牙(Bluetooth),無線區域網802.11(Wi-Fi)和紅外數據傳輸(IrDA)。藍牙技術是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開放性全球規範,其實質內容是為固定設備或行動裝置之間的通信環境建立通用的近距無線接口,將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結合起來,使各種設備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相互連接的情況下,能在近距離範圍內實現相互通信或操作。其傳輸頻段為全球公眾通用的2.4GHz ISM頻段,提供1Mbps的傳輸速率和10m的傳輸距離。
  • 高性能數字音頻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3. 4 傳輸介質  如前所述,傳輸數字音頻信號主要有以下4種方式:雙絞屏蔽線電纜傳輸、同軸電纜傳輸、光纖傳輸以及無線傳輸。前3種方式是AES/EBU建議的標準傳輸方式,無線傳輸可以使用調頻或專用的數字微波信道,如使用PDH數字微波E1接口。
  • 紅外線是什麼,由紅外線延伸出的紅外線技術又是什麼?
    生命科學研究證實,人體本身是一個遠紅外輻射源,它可以吸收及發射遠紅外光,所以當遠紅外線照射人體時,其頻率與身體中的細胞分子、原子間的水分子運動頻率相一致時,引起共振效應,其能量最高且能被生物體所吸收,使皮下組織深層部位的溫度升高,產生的熱效應使水分子活化,處於高能狀態,加速人體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同時活化蛋白質等生物分子,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力和生物細胞的組織再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