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同時對於擺放的位置也有較高要求。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
眾所周知,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無線充電設備基本都是基於電磁感應技術的,這種無線充電技術僅適用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因為其不僅要求接收端與發射端之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同時對於擺放的位置也有較高要求。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
正是由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存在諸多掣肘,於是中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開始興起。比如有科學家嘗試藉由雷射光的光能來充電,還有被熱炒的「WiFi充電」(即將電能透過家用的WiFi網絡相近的電波頻段來傳送),不過目前最為主流的還是磁共振式無線充電。
我們都知道,音叉具有「共振」這種有趣的物理性質。每支音叉都有自己的發聲頻率,當一支音叉振動發聲時,若附近有另一支發聲頻率相同的音叉,即使它沒有直接受到敲擊,也會跟著振動。音叉的共振可以說達成了能量的傳遞。同樣,磁共振式無線充電就是利用了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諧振電路放在一起,其中一個開始因為通電而振蕩時,另一個電路也會跟著振蕩起來,「自動」產生電流,電能就這樣被隔空傳送了。這樣的現象稱為「磁共振」,用來進行無線充電,可以讓充電距離達到數公尺,效率也有所提升。
對於磁共振式無線充電技術來說,比較困難就是,要將兩個電路調整到一模一樣的頻率,並且維持一段時間,並不是容易的事。另外隨著距離的提升,無線充電效率也是快速衰減的,而為了在一定區域內保持足夠的無線充電效率,那麼發射端就必須要提高發射功率,這又會帶來輻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此類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
不過,近日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據介紹,這種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而且可以選擇不同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並且紅外無線充電不產生電磁波,避免了電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而且工作距離遠遠超過當前的接觸式或者近距離電磁充電技術。
據了解,目前韓國世宗大學的研究團隊就該技術已經完成了韓國和國際專利申請,正在註冊商業實體進行商業化開發。
編輯:芯智訊-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