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紅外充電技術亮相: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2020-11-24 網易科技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而且可以選擇不同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

同RF方式相比,紅外無線充電不產生電磁波,避免了電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而且工作距離遠遠超過當前的接觸式或者近距離電磁充電技術。

當然了,上述技術並沒有停留在紙面上,目前研究團隊開已經完成了韓國和國際專利申請,正在註冊商業實體進行商業化開發。


本文來源:快科技 責任編輯:許曉娜_NBJS12464

相關焦點

  •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打開APP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雪花 發表於 2020-11-24 09:20:27
  • 超級手機充電技術亮相:遠距離工作、能量無損失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 紅外線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不產生電磁波 能量幾乎無損失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
  • 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亮相:可支持數米距離傳輸,能量幾乎無損失
    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 正是由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存在諸多掣肘,於是中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開始興起。
  • 真無線充電!韓國開發紅外線無線充電 工作距離達數米
    【手機中國新聞】如今,用戶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手機充電的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用戶希望能隨時隨地給手機充電以保持電量。為此,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大力發展無線充電技術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和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並且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還能選擇不同的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研究者表示,紅外線充電技術的問世,意味著韓國業界有了一種技術方案可以對華為的雷射充電技術進行回應。
  • 韓聯社:韓國世宗大學研發出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IT之家11月24日消息 據科技日報援引韓聯社日前消息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據介紹,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 CES2018最佳創新獎:Wi-Charge紅外線自動充電技術
    【僑報編譯凱森1月11日報導】以色列的公司WI在獲得FDA認證後,再獲捷報,該公司研發的Wi-Charge紅外線自動充電技術摘得CES2018最佳創新獎。據美國商業新聞社報導,這項無線充電技術是利用發射機通過紅外雷射發射能量到接收器,光伏電池再將光轉換成能量,首次成功結合無線充電解決室內照明問題,該專利已獲得FDA批准。Wi-Charge紅外線雷射無線充電技術最初亮相是在2015年,經過兩年的改進後,成品更加精緻,接收器看起來更精巧整潔,功率輸送設備也看起來更小。
  • 顛覆性RF遠距離無線充電方案已通過FCC認證
    無線充電技術是目前應用市場的一個新增長點。今天市場上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基本上都是感應式或基於諧振線圈的無線連接,基本上是零距離接觸而且要求被充設備必須落在諧振線圈有效感應範圍之內,由於感應線圈的成本很貴,目前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成本還很難做下來。
  • 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溫度測量技術
    紅外非接觸式測溫技術已廣泛應用到醫學中,用它來測量體溫簡便、迅速、準確率高。本文概述了紅外測溫儀的基本原理、特點以及在人體溫度測量上的應用。基本原理1. 1 人體的輻射人體是天然輻射體,輻射率極高。人體內外各部分輻射能量不同,其波長在2~20um(遠紅外),且人體是通過體表與環境不斷進行熱量交換,在20℃的環境中靜止裸體熱量約有60%是以輻射形式進行的。人體表面輻射係數接近於1, 輻射耗散熱量Q和輻射面積及體表與環境溫度差ΔT成正比,因而可以對通過兩塊相等輻射面積上在同一較為穩定的環境下熱輻射的差異進行對照性檢查,來獲得人體體表的溫度信息。
  •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
    他們的夢想是為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充電,甚至是為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充電,而不需要電線和插頭。難題的是如何讓電找到它的目標,並讓目標吸收電,而不是將電反射到空氣中,同時不會危及到沿途的任何人。目前,只要將智慧型手機放在距離充電站一英寸以內的地方,就可以為其無線充電。但是,從一個房間的一側到另一個房間,甚至跨越一棟建築的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仍然是未解決的難題。
  • 讓導體實現遠紅外反射的技術
    超導技術是讓導體實現零電阻效應,讓導體實現遠紅外反射的技術,是單個材料少量元件組成整體並行時會發生的事情。你先把導線添加一個零電阻,再接一對聚合物絕緣體基片組成薄膜就行了啊,可以做參考queen'sballgrind聚合物絕緣體技術,可以利用聚合物絕緣體作為接觸載體,然後採用多導體環路的雷射器、射頻耦合器等雷射裝置實現多元素傳輸。能發一部像樣的有聲無畫的片子才是關鍵。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團隊的趙毓斌介紹,用磁共振技術實現無線充電,充電距離在半米以內都是有效的,充電效率非常高,在一個較近的距離,效率能達到90%以上,與有線充電的體驗幾乎一樣。目前,他們做出的無線充電系統,實現了發射線圈10cm以內都是接收區。這意味著手機在此距離內可以隨意「活動」,拿起、放下都沒問題。用這種充電方式給手機充電和我們用充電線充電的功率相同。
  •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04 10:22:36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各種電子產品
  • 手機不用電池也能充電?
    手機製造商一直在努力創造可以通過一次電池充電就能運行更長時間的新產品,在近日華盛頓大學的工程師團隊有了新的發明:他們製造了一款不需要電池的手機。如上圖看到的那樣,它看起來不像典型的手機電路。具體的原理就是:當無線電波與天線相互作用時,無線電波感應出電流流過天線,從而給你的智慧型手機充電,通過無線電波收集電力,就像我們以前用過的收音機一樣,而不同的是:收音機把無線電轉換為音頻,而這項技術把無線電轉化為電能。暫不適用!雖然技術已經攻克,但是在目前為止並不適用。
  • 鞏義東區智能健身驛站精彩亮相,能測卡路裡還能給手機充電……
    太極推揉訓練器、鐘擺訓練器、扭腰器、蹬立器、健身車和上肢牽引器等,這些智能健身器材集體亮相鞏義市健宜園,不僅豐富了市民健身項目,更將帶來健身文化的變革。驛站設有藍牙音箱,附帶紅外感應,當市民進入驛站,優美的音樂會自動響起,手機也可直接連接,到了晚上,獨有的燈光設計,讓健身更有趣;其數據採集使用的是霍爾傳感器,可自主分析運動者的運動時間、運動裡程、卡路裡能量消耗等,鍛鍊的結果都將呈現在電子表上,除此之外還有微信小程序和手機互聯功能,讓運動者隨時隨地掌握自己的身體運動狀況,令健身更科學;智能健身器材最大的優點在於安全環保,它使用太陽能,無需外接電源,有外接
  • 遠紅外線對人體是否安全?
    我們日常接觸到溫熱,基本上就是紅外線。簡單來分,滾燙、熾熱的就是近紅外線,比如明火、高溫物體、電熱絲、艾絨火等,溫和、溫熱的就是遠紅外線。波長在4-16μm區間內的遠紅外線,因為對人體健康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被科學家稱之為「生育光線」或「生命光波」。
  • 讀懂疫情背後的科技力量——無接觸式紅外體溫篩查
    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家庭場景中,非接觸式測體溫設備大展拳腳,背後的紅外傳感器技術功不可沒。 紅外熱像儀早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近年來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紅外熱像儀逐步開始在民用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 無線充電從原理到技術之歷史的秘密解讀
    正因為如此,充電座線圈產生的磁場隨之不斷在變換方向,並非保持不變,符合電磁感應的條件。 但是不幸的是,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在充電的時候,只要離充電座的距離稍遠一些,充電效率就會明顯下降。即便是最新的技術,充電距離也不能超過 5 公分。 事實上,目前絕大部分可以無線充電的行動裝置,都是要完全平放在充電座上才能進行,和想像中隨走隨充的無線充電仍有點差別。
  • 利用溫差電技術設計手機體溫充電系統
    目前手機都是由可充電的鋰離子電池供電,在野外或無市電的情況下,手機隨時可能沒電,這給使用者帶來許多不便。經研究人體與環境之間總是存在溫差,利用溫差電技術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手機永不斷電。溫差電技術是綠色環保的發電技術,是一種新的能源替換方式,可將低品位熱源的熱量有效地轉化為電能,同時減少能量消耗,緩解環境汙染問題。
  • 紅外熱像儀的工作原理及工業應用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紅外熱成像技術市場的潛在需求可達500~600億元,而目前市場狀況僅處於起步階段,到2020年,紅外成像市場將增長20%以上。國內如高德紅外、大立科技、颯特紅外、海康威視等領頭企業也在近十年中發展迅猛,新產品新應用緊跟時代步伐。紅外熱像儀是如何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