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手機充電技術亮相:遠距離工作、能量無損失

2020-11-28 網易手機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

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而且可以選擇不同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

同RF方式相比,紅外無線充電不產生電磁波,避免了電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而且工作距離遠遠超過當前的接觸式或者近距離電磁充電技術。

當然了,上述技術並沒有停留在紙面上,目前研究團隊開已經完成了韓國和國際專利申請,正在註冊商業實體進行商業化開發。

本文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韓一冰_NT3945

相關焦點

  • 手機紅外充電技術亮相: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打開APP 紅外線無線充電技術開發成功 不接觸遠距離工作、能量幾乎無損失 雪花 發表於 2020-11-24 09:20:27
  • 紅外無線充電技術亮相:可支持數米距離傳輸,能量幾乎無損失
    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比如蘋果新推出的Magsafe無線充電器,就是通過磁吸與iPhone 12的無線充電接收端進行緊緊貼合併精準對位。那麼是否有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呢? 正是由於短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存在諸多掣肘,於是中遠距離的無線充電技術開始興起。
  • 紅外線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不產生電磁波 能量幾乎無損失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據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 試想下,如果你的手機進入某個區域,直接就能無接觸的充電,這是不是很科幻?
  • 真無線充電!韓國開發紅外線無線充電 工作距離達數米
    【手機中國新聞】如今,用戶使用手機的頻率越來越高,對手機充電的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用戶希望能隨時隨地給手機充電以保持電量。為此,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大力發展無線充電技術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和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工作距離可達數米或者更遠,並且能量在傳遞過程中幾乎沒有損失,還能選擇不同的波段同時對多個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研究者表示,紅外線充電技術的問世,意味著韓國業界有了一種技術方案可以對華為的雷射充電技術進行回應。
  • 電池技術的未來:從超級電容到空中無線充電
    而在消費電子領域,任何數碼產品同樣依賴電池,同時人們也希望電池壽命能夠儘可能地長,減少每天充電的次數。從鎳氫電池到鋰電池、鋰聚合物電池,手機等數碼產品的電池壽命可能不盡如人意,但也需要換個角度去看,因為現在的手機已經是多媒體網際網路終端、而不僅僅是一支電話。當然,電池、充電技術迫切需要進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最有潛力的新型電池及充電技術吧。
  •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解析無線充電技術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8-04 10:22:36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各種電子產品
  • 顛覆性RF遠距離無線充電方案已通過FCC認證
    打開APP 顛覆性RF遠距離無線充電方案已通過FCC認證 陳路,主編 發表於 2017-07-04 17:50:49 無線充電技術是目前應用市場的一個新增長點。
  • 韓聯社:韓國世宗大學研發出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
    IT之家11月24日消息 據科技日報援引韓聯社日前消息稱,韓國世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成功一種基於紅外線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據介紹,這種紅外線充電使用半導體光放大器件產生的高功率紅外光線,是一種真正的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 超級電容器能快速充電又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克服了大功率、快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面臨的普遍問題,設計了一款既可快速充電又具備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超級電容器。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款超級電容器,雖然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仍顯示出了巨大潛力,可作為可攜式電源,用於電動汽車、手機和可穿戴技術等。該款電容器解決了大功率、快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面臨的問題,即它們通常不能在一個小空間內存儲大量能量。
  • 無線充電黑科技:磁共振技術
    團隊的趙毓斌介紹,用磁共振技術實現無線充電,充電距離在半米以內都是有效的,充電效率非常高,在一個較近的距離,效率能達到90%以上,與有線充電的體驗幾乎一樣。目前,他們做出的無線充電系統,實現了發射線圈10cm以內都是接收區。這意味著手機在此距離內可以隨意「活動」,拿起、放下都沒問題。用這種充電方式給手機充電和我們用充電線充電的功率相同。
  • CES2018最佳創新獎:Wi-Charge紅外線自動充電技術
    【僑報編譯凱森1月11日報導】以色列的公司WI在獲得FDA認證後,再獲捷報,該公司研發的Wi-Charge紅外線自動充電技術摘得CES2018最佳創新獎。據美國商業新聞社報導,這項無線充電技術是利用發射機通過紅外雷射發射能量到接收器,光伏電池再將光轉換成能量,首次成功結合無線充電解決室內照明問題,該專利已獲得FDA批准。Wi-Charge紅外線雷射無線充電技術最初亮相是在2015年,經過兩年的改進後,成品更加精緻,接收器看起來更精巧整潔,功率輸送設備也看起來更小。
  •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
    「反雷射」技術可能實現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自從尼古拉·特斯拉在1891年用他的線圈成功試驗了無線電力傳輸以來他們的夢想是為手機或筆記本電腦充電,甚至是為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充電,而不需要電線和插頭。難題的是如何讓電找到它的目標,並讓目標吸收電,而不是將電反射到空氣中,同時不會危及到沿途的任何人。目前,只要將智慧型手機放在距離充電站一英寸以內的地方,就可以為其無線充電。但是,從一個房間的一側到另一個房間,甚至跨越一棟建築的遠距離無線電力傳輸仍然是未解決的難題。
  • 手機不用電池也能充電?
    也許你會問是不是以後手機就不用充電了?其實手機仍在用電-它只是從其他來源(例如陽光和無線電波)中收集能量。該團隊使用光電二極體吸收光源中的光子並發電。為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充電的話很簡單:只需要一根天線就可以。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分為4個階段: · 1890年,物理學家兼電氣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經做了無線輸電實驗,實現了交流發電 · 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可以實現最遠傳輸距離達到2.7m的實驗 · 2014年,戴爾加入A4WP陣營,代表著筆記本電腦的無線充電時代來臨 · 2017
  • 無線充電技術工作原理
    這一領域的代表廠商為Powercast,該公司早在2007年便宣稱,可利用RF廣播在最多幾米以外的地方對小於蜂窩電 話的消費電子設備進行充電。WPC的重要成員Philips與之擁有合作關係。3)電磁共振還處於研發階段的電磁共振技術,也可實現無線充電功能。此項技術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教授Marin?
  • 科學家發明太陽能充電服,不用再為手機沒電焦慮 創技術
    最近,他從科幻電影中獲取了一些靈感,想製造可以被當作太陽能電池的服裝,這種服裝的好處不言而喻,可以遠距離使用,不用再為尋找充電的插座而焦慮。在自然通訊發表的文章中,Thomas和UCF的同事們製備了一種條帶狀的材料,這種材料可以收集光能,把它轉換成電能,存儲在附帶的電容中。這項研究很容易和今年9月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聯繫在一起。
  • 我們真需要64位手機嗎?答案在此
    土豪的世界真心挺難懂的從硬體配置結構來看,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和PC並無二致,同樣是處理器、內存、內置存儲(硬碟)、顯卡(集成GPU)、電源(電池)這些主要硬體,所以相關知識也是共通的。手機64位處理器是什麼鬼?到底什麼是64位處理器呢?
  • 從OPPO超級閃充聊聊手機充電與電池技術
    從OPPO超級閃充聊聊手機充電與電池技術    先來了解下鋰電池手機完整充電的三個階段:恆流預充電、大電流恆流充電和恆壓充電從關於超級閃充介紹中的一句話可以證實這個猜測:「本次OPPO創新研發的低壓脈衝算法配合OPPO獨家定製的超級電池,能對充電電流進行嚴格的調控」,相信這裡所說的「低壓脈衝算法」指的就是分段充電電流控制,而所謂「超級電池」則是電池的多線路設置技術。
  • 英媒:伊朗讓紙變成「超級電容器」 可快速充電放電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11月20日報導,「超級電容器」一詞專指單位容積儲存的能量是傳統電容器10倍的設備,而且這種設備可以快速充電和放電。紙型超級電容器要比其他類型更輕、更便宜,由萊拉·阿瓦爾帶領的團隊研發出的這種超級電容器比之前的紙型超級電容器更容易彎曲,這賦予了它們全新的潛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