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促使全球範圍內的冰川面積縮小,而冰川融化又進一步加劇了海平面上升,於是導致了低海拔沿海城市被徹底淹沒:
科學家們一直在強調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三者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大部分表面都被海水覆蓋,大約只有29.2%的部分平均海拔不低於875米,我們將這些由大陸、地峽、半島和島嶼這幾個部分構成的水上部分稱為陸地。
不少國家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值,往往都處於低於20米的區間,而儲存在地球南北極的冰川,卻足以讓海平面上升六七十米的樣子。所以,隨著全球氣溫整體升高、冰川面積逐步減小,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沿海城市面臨被淹沒的風險。
雖然不少人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情況依然在進一步加劇,而那些位於海平面較低的小島或低洼地帶則正在遭受威脅。事實上,海拔過低的區域被淹沒,已經不再只存在於科學家們的推論中,無論是在已經過去的2019年,還是我們正在經歷的2020年,現實中就有大家可以直接看到的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導致部分地區被淹沒的情況。所以,這對人類的生存來說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今天我們要特別講到的就是美國城市出現下沉。
海平面上升加劇,美國加州沿海現大規模沉沒「熱點」
根據《科學進展》雜誌報告公布的最新信息來看,最近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通過衛星觀察數據顯示:
位於美國加州的沿海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沉沒「熱點」,從公布的實際圖像來看,已經出現了不少地區被淹沒的情況;
其中低於10米海平面的區域已經有很多,而高於10米左右的區域也大規模地出現了,它們都處於即將被淹沒的危險之中。
毫無疑問,海平面上升是一種全球性現象,而海平面的上升也並非一朝一夕的時間,其具體的上升速度也跟氣候變化情況有很大關聯。比如,20世紀以後的時間,全球海平面大約上升了10到20釐米的樣子,而未來一兩百年則有可能至少會上升一米的高度。
要知道美國就是一個平均海拔高度就相對較低的國家,最高海拔也僅有兩千多米,該國境內不僅有不少海拔低於數十米的地方,更有海拔達到負值的地方。簡而言之,雖然海平面高度上升,它並不是針對某個區域、或某個國家,但是,那些地勢相對低洼的沿海地區則更容易受到侵蝕,然後上演桑田變滄海的一幕,而美國無疑成為了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除了海平面上升,美國部分城市下沉還與哪些因素密切相關?
不可否認,海平面上升的確是美國部分城市下沉的主要原因。而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講到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整體氣溫越來越高的社會現狀。與此同時,不只是位於地球南北極地區的冰川,就連其他位置的高山冰川等,也都在加速融化之中。正是全球冰川面積和體積都在急劇縮小,從而導致了全球的海平面上升加劇,而美國加州就是海平面上升後主要影響區域之一。
如果我們將美國部分城市下沉直接歸咎於海平面上升,當然還是缺乏足夠的說服力,畢竟事物的發展往往都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事實上,美國也利用衛星對整個加州1350公裡長的海岸進行了嚴密觀察,而整個過程涉及到2007年到2018年之間長達11年的時間。當然,觀測結果並沒有讓大家無功而返,觀測結果表明:
除了海平面上升之外,美國加州還出現了沿海隆起和下陷情況的發生,從本質上來說,這相當於是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區域造成的一個「侵蝕效應」;
與此同時,除了美國加州之外,「侵蝕效應」的覆蓋面積也在美國繼續擴大,受到影響最大的四個大城市還包括舊金山、蒙特雷灣、洛杉磯和聖地牙哥。
具體而言:其中舊金山灣周界的絕大多數地區都處於沉陷狀態,速率達到每年5.9毫米,而舊金山國際機場的沉降速度,則超過了每年2.0毫米。蒙特利灣地區包括聖克魯斯市,也正在迅速下沉,沒有任何隆升區,該地區的沉降率達到8.7毫米。
洛杉磯地區大部分沉降都發生在內陸,但較小的沿海地區也出現了沉降。而陸地隆升的地區,則包括了舊金山灣地區以北的區域(3至5毫米/年),以及中加州(相同比率)地區。以上信息便是公開的數據說明,所以,美國如今面臨的海洋影響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美國正面臨的海平面上升和「侵蝕效應」,具體會帶來大多影響?
對於美國發達城市來說,其實他們中的大多數也都位於沿海地帶,這一點是很多國家經濟發達城市的共性特徵。所以,沿海地區的下沉肯定會給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巨大影響,當被淹沒的地區越多,涉及到人員安置問題也就越大,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
根據美國官方的科學報告分析來看,像美國的聖地牙哥,洛杉磯,聖克魯斯和舊金山等城市,他們不僅將遭受更高的洪水襲擊,而且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程度也會進一步提升。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消息對於在這些區域居住的過百萬人而言就是「噩夢」,因為一旦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海平面上升情況,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遷移。
而由於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影響的加劇,科學家們也表示,僅僅是展望未來短短的幾十年時間,比如當時間來到2050年,沿海人口的遷移數量預計將超過10億。也就是說,10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很可能就在30年左右的時間之內就會發生。
我相信經過這樣的描述,大家應該就知道氣候變化帶來的嚴重後果吧。雖然這裡我們講到的主要是海平面問題,但除了海平面正在不斷上升之外,高溫、乾旱、強風暴、強降雨等極端氣候現象,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涉及全人類,我們還有改變地球氣候的可能嗎?
眾所周知,氣候有一個所謂的「臨界點」存在,一旦地球超過了這個「臨界點」,氣候將會迎來巨變,但從如今的情況來看,地球氣候還未發展到人類無法彌補的階段。在前些時候,聯合國氣象專家就說明了:
人類改變地球氣候變化趨勢的時間大概還有10年,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這10年之中做出必要調整,不然之後更漫長的時間裡,地球上的極端性氣候現象將會變得更多,到時候對人類帶來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截至目前,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地球氣候變化趨勢明顯改觀的時候,不少國家都正在大力推動「星球移民計劃」,但是,改造地外星球也並非是一件比影響地球氣候更容易的事情。有科學家表示,即便是要對離我們最近的火星進行改造,以現有的技術來看,至少也需要200到300年左右的時間,所以,相對還是有些太過久遠。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太陽系之外尋找第二個地球,畢竟改造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其難度有可能比尋找到另一個地球更大。宇宙中有數以億計個星系,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並不是宇宙中的特例,從生命存在的概率來說,很可能其他星系、或我們銀河系內的其他恆星系統中,就存在一個跟地球一樣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而那裡甚至同樣也擁有了地外文明。
不可否認,火星移居和地外生命依然是大家最關注和期待的話題之一,畢竟從地球和太陽系的演化來看,我們現在生活的星球終將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始終無法去往另一個星球生活,那麼人類也就無法繼續繁衍生息,自然也就不可能創造出更先進的社會文明。但是,對於生活在當代的人類來說,我們同樣需要把握好這關鍵的十年,減緩地球氣候變得更加惡劣的趨勢,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人類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尋找第二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