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將沉入海底的城市?每年下沉10釐米,卻並不是日本島

2021-01-09 大大大紅袍子

最近,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觀測網絡和相關數據,1993—2019年間,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每年3.2毫米;2019年比2018年高8.5毫米,這是自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速度。

如果全球氣候變暖趨勢遲遲不能得到改善,未來海平面上升速度將會加快,這已是關係到全人類的重大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也許這些數據並不足以引起大家的關注,甚至還有一些人仍然認為與自己無關,那就讓我來舉個例子,第一個要沉海的城市,每年都要沉10釐米,但不是日本島。

雅加達,即「沉沒之都」,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城,幾百年前就是著名的出口辣椒和香料的港口。漫步雅加達的街道,你會看到很多清真寺的遺蹟,虔誠的信徒,還有現代的高樓,絢麗的夜景,清海灣。很遺憾,這座城市在不斷地沉沒,也許不久就會消失不見。

研究人員稱,到2050年,雅加達大多數人口將達到千萬,而北部則在過去10年中下沉了25米,並且仍在繼續下沉,平均每年下沉1至15釐米。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滿足城市不斷增長的需求而抽取地下水,這導致了地下水的短缺,而現在城市中的許多地方都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

此外,印尼現在的首都雅加達位於人口稠密的爪哇島西北角,和大多數首都城市一樣,人口過於密集、交通極度擁擠、空氣汙染嚴重,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這些問題還不是最嚴重的,雅加達人最擔心的是:海平面上升,城市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可能。

由於上述原因,雅加達不適合成為首都,因此印尼政府啟動了遷都計劃。據報導,這個新的首都將位於婆羅洲東加裡曼丹省,需要花費466萬億印尼盾才能建成,印尼政府希望到2024年開始逐步搬遷,以保護雅加達上千萬人口免遭水災。遷都絕非易事,不但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

實際上,雅加達並非世界上唯一一座正在下沉的城市,據IPCC報告,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大約15釐米,沿海城市,如紐約,曼谷,東京,都面臨著同樣的危機。此外,以極地冰川目前的消融速度計算,截至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2.43米,到那時將有更多的城市陷入洪水泛濫的危機。

在結束髮言時,我們希望直面學術界的警告:未來幾十年裡,世界上可能會有幾十個主要城市或部分沉沒,或全部消失,數以千計的沿海社區將無法居住……因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相關焦點

  • 首個將沉入海底的城市?每年下沉十釐米,卻並不是日本島
    首個將沉入海底的城市?每年下沉十釐米,卻並不是日本島。對於現在的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對於許多的島國城市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島嶼正在一點一點地下沉。這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要在島嶼徹底沉到海底之前,就要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另一個島嶼生活。
  • 2050年這座城市將消失?每年地殼下沉17釐米,誰都沒辦法
    現如今人類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差,隨著地球上人口的增多,給地球造成的汙染也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地球每天要消耗的水源根本無法計算,也正是如此很多城市都因為地殼的改變在不斷下沉。根據相關專家給出的推測顯示,會在未來30年有一些城市會因為地殼下沉的原因沉沒,還有一些地方則會因為海平面的上漲而被吞噬。在此之前很多人說日本將會在100年後沉沒大海,一方面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而另一方面日本自然災害不斷,所以才會讓這個國家不得不面臨著沉沒的命運。
  • 海平面升高加日本領土加速滑向海底,被逼無奈之下,日本再放險招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地理位置相當尷尬。正處在亞洲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短兵相接的馬裡亞海溝西北200公裡處,目前亞洲板塊正以每年10釐米的速度在向東北方向推進導致太平洋板塊節節後退。馬裡亞海溝是世界最深的板塊俯衝帶,全長達2550公裡,最深處達11000米。
  • 下沉的地平線:城市沉降危機
    媒體報導,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紐奧良市每年下沉5釐米左右,預計市內大片區域將在2100年沒入水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將在2050年淪為一座「半淹沒的鬼城」;此外,還有德克薩斯州的休斯敦、新澤西州大西洋城、華盛頓市等諸多城市,美國科學家估算在2060年左右將有30座城市沉於水下。
  • 如果有一天日本真的沉入海底,上億的日本居民即將搬遷到哪裡?
    想必大家都看過《哥斯拉》這部著名的科幻電影吧,日本人的腦洞就是這麼大。其實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方大的多,一點都不奇怪。日本常年發生地震,地質專家預測日本未來會沉入海底,將徹底地消失。那麼當日本沉入海底後,他們將何去何從呢?
  • 日本每年滑移10CM,終將從地圖上消失?看看科學家怎麼解釋
    日本島正在以每年10CM的速度滑動有很多地質專家表示,日本島在這些不斷爆發的自然災害的驅使下,位置正在不斷發生偏移,而偏移的方向也非常微妙,正是朝著世界已知最深的海底——馬裡亞納海溝滑去。那麼,日本是否會在若干年後真的沉入深海呢?我們來看看科學家做出了怎樣的專業解釋。
  • 地面下陷每年10釐米怎麼破?這個國家打算建「海牆」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地面下陷趨勢難以緩解,總統佐科·維多多打算加快在雅加達周邊建牆,防止海水入侵,避免這座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沒入海中。舊牆開裂雅加達市人口超過1000萬,算上周邊城鎮,首都圈人口大約3000萬。
  • 首個即將「沉入海底」國家,將「舉國搬遷」,稱:最想去中國
    由於現在人類對地球的不斷開發和探索,導致很多地區遭到汙染,哪怕是一些原始森林和海底幾千米的地方,都會看到各種來自人類的汙染。最常見的汙染大概就是空氣汙染,所導致的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會讓冰川融化,最終導致海平面上升,地區被淹沒。面對這樣的情況,人類即使掌握著較強大的科技,但是無法改變這樣的環境,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地區被淹沒。
  • 這個城市即將被海水侵蝕,每年下沉30釐米,誰都沒辦法!
    這個城市即將被海水侵蝕,每年下沉30釐米,誰都沒辦法!現在隨著全球變暖,各個地區都出現了一些自然現象,冰川也在慢慢融化,有人也會幻想真的等到那一刻來臨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的城市被海水淹沒的時候我們在哪裡?
  • 除了日本,中國有兩個地方即將「下沉消失」,面積已減小了一半多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不計其數,海嘯也是時常光顧它,事實上日本早就意識到了這樣的問題,不然他也不會曾經想要侵略我國,可是如今有個問題讓日本還要頭疼,這個就是日本這個小島每年都在下沉,可能在很久以後,日本這個小島就全部沉入到海底了。隨著板塊位置不斷地發生變化,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人為原因,我國也有兩個地方正在無聲無息地消失著。
  • 島嶼國家「日本」,會不會由於板塊運動或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
    這是一個很有市場的問題,首先日本地處環太平洋消亡邊界,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處,由於兩大板塊的相互擠壓,板塊隆起,在日本群島以東的太平洋海底形成了深邃的海溝,而在日本群島一側則相對隆起形成了島嶼。
  • 為防止沉入海底,日本投資5萬億造「海底城市」網友:不求中國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處在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境內遍布火山,海嘯、地震,對日本來說稀鬆平常。而近年來,氣候變暖已經是一個全球現象,對此一些美國專家預測,日本全境有可能會被拖入馬裡亞納海溝。日本民眾這下再次不淡定了,一旦日本列島沉沒,他們將去哪?
  • 地震致日本列島部分沉沒 日本海底地殼變動很大
    日本媒體6日報導,3月11日大地震導致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許多地方發生地面下沉,沒入水中,面積相當於大半個東京。  約有443平方公裡的領土在地震和海嘯後沉入水中,相當於大半個東京,日本可能變得「更窄」  日本媒體6日報導,3月11日大地震導致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許多地方發生地面下沉,沒入水中,面積相當於大半個東京。
  • 這些城市正在下沉!
    但它並不是唯一陷入困境的城市。 讓我們看看其他也同樣危險的城市。Houston休斯頓據《休斯頓紀事報》報導,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休斯頓所在的哈裡斯縣部分地區已經下沉了10至12英尺(約3米)。該地區每年持續下降多達2英寸,這個數字很快就要增大。
  • 吐瓦魯50年後沉入海底 海浪輕鬆給全島「洗澡」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召開前聚焦即將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廣州日報記者王飛成為中國內地首個踏上吐瓦魯的媒體記者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看著不斷融化的冰川,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冰川下沉睡了數千萬年的石油、礦產將會帶給他們更加富裕的明天;而遠隔數萬公裡的吐瓦魯人,卻越來越日夜難眠,北極不斷融化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巨型炸彈
  • 日本小島沉沒,專家: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如今正處消亡邊緣
    然而,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找回的不只是時間和感情,還有更現實的——沉在海底的土地。01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和「海底擴張」概念。根據地質學家推測,大陸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到5釐米的距離。
  • 日本小島沉沒,專家:中國也有兩島與之相仿,如今正處消亡邊緣
    然而,失去了就不可能再找回的不只是時間和感情,還有更現實的——沉在海底的土地。01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和「海底擴張」概念。根據地質學家推測,大陸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到5釐米的距離。眾所周知,板塊移動對於板塊邊界的影響是最大的,板塊邊界也是地震、火山等災難頻發之處,例如位於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日本。
  • 臺灣總是發生地震,那中國的臺灣會不會像日本那樣,沉入海底呢?
    為什麼亞洲東部有許多的山峰集中在日本列島和臺灣島呢?這就不得不從大陸漂移學說說起。基於大陸漂移學說與海底擴張學說而發展成的板塊構造理論把全球分為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這六大板塊,板塊之中又有很多的小板塊,我國的臺灣島就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一般來說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是地震、火山頻發的地帶。
  • 七大海底古城堡探秘 日本水下天然城市鬼斧神工
    兩座城市均建在河岸邊的泥沙地上,沒有任何固定的支撐和樁基。每當尼羅河洪水泛濫之時,地基就會不斷下沉,洪水也漸漸把古城淹沒於水下。  2.皇家港口曾經被認為是「地球上最邪惡的城市」。如今,這個邪惡城市已經被大海所吞沒。  皇家港口大概位於牙買加金斯敦海灣的入口處,當地人口最高時達到1萬人。當地財富主要來自於海盜業。海盜船和武裝民船常常在大海上劫持從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返回歐洲的船隻。該城市的消失並不是因為道德上的墮落,而是因為它建立在一片沙洲之上,而且高出當時的海平面不足1米。1692年,一場巨大的地震將該市震成一片廢墟。
  • 日本海底竟也有座水下城市,據說已有1萬年的歷史!
    2007年,日本琉球大學地質學家木村政昭在一次學術會議上,認為在日本與那國島附近海底發現的石頭城遺蹟,是一座如傳說中沉入大西洋的亞特蘭蒂斯島上一樣的古人類遺址。他可能是在2000年前一次大地震中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