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全之外,無人機還需要打破技術瓶頸

2020-09-10 北京鳶飛科技

近年來,伴隨著各國關注度的持續走高,無人機產業發展可謂取得了非凡成果。例如在我國,相關數據就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10億元,同時行業企業和產品也分別達到7000餘家與40萬架,無人機駕駛員執照總數超6萬個。包括無人機產品、企業、規模等在內,都出現明顯增長,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目前,憑藉著易部署、安全、便捷等特點,我國無人機應用已經深入到航空攝影、農業植保、行業巡檢、警用安防、遙感測繪、物流快遞、應急救援、個人娛樂等眾多領域和場景之中,不僅應用範圍不斷拓展,同時產業升級也日益提速。無人機通過在各行各業的普及應用,為行業發展的人力、成本、效率等問題帶去了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當然,雖然現階段無人機發展很快、熱度很高、價值很大,但其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與阻礙。其中,就包括無人機應用安全的缺失,以及創新、人才不足所帶來的技術局限

在前者問題上,黑飛所帶來的擾航、傷人等事件雖然讓人頭疼不已,但目前我國已在加強相關法律建設和強化行業監管,這為無人機的安全應用帶去了利好。

無憂雲管家實時監管,實時定位,軌跡回放@北京鳶飛科技

而在後者問題上,我國則還需要持續努力。消費級無人機的技術門檻雖不高,可當前行業內卻尚未推行統一的標準,且行業人才缺失情況也比較嚴重。在此背景下,行業內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並不多,大部分企業集中在從事組裝業務,缺乏核心自主研發能力,這導致我國無人機行業應用始終處於初級階段,無法真正滿足行業應用的需要。
基於此,未來我國要想進一步推動無人機應用的成熟發展,除了需要在安全上做出保障之外,也還需要從技術做出提升。而要實現這一點,則需要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布局發展:

加大政府對無人機技術的支持和引導

無人機技術的突破升級需要巨額資金做支撐,這需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給予紅利支持和引導;同時,無人機技術的背後也需要人才做基礎,這也需要政府通過政策加速人才配套體系建設,為行業發展培育和儲備更多優質人才。綜合來看,政府的支持是助推無人機技術的關鍵力量之一。

加速完善無人機產業鏈和生態的發展

無人機技術的突破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未來,我國需要構建製造業與服務業一體化的新型產業協同體系,從專注於設計、研發、製造等技術領域,擴張到無人機租賃、操作員培訓等管理、服務、保障等領域之中,只有通過無人機全新產業鏈的構建,才能有效推動產業成熟發展。


進一步強調和增強無人機企業主導地位

無人機技術的突破、無人機人才的培養、無人機行業標準的建立以及無人機產業鏈的形成,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企業作為重要主體。基於此,未來我國需要增強企業創新意識,統籌校企各方資源,全力支持和引導企業完善布局,通過企業的共同參與,帶動行業與產業的進一步火熱發展。

相關焦點

  • 打破西方封鎖!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試飛成功,六大功能引發熱議
    我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逐步引領全球,這點是非常令國人驕傲的。雖然眼下西方國家對我國在實行打壓政策,但我國並不在乎。因為我們知道,只有通過自身力量的提升,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擊。這不,我國又傳出一個好消息,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試飛成功,不僅打破了西方固有的封鎖,其六大功能也引發了國際熱議。
  • 沈飛引領無人機潮流,新機體型大過全球鷹,技術獨一無二
    但隨著成飛的出現,沈飛似乎被新鮮的血液所遮蓋,一時成飛的戰機接連問世,而傳統的沈飛卻遇到了瓶頸。然而最近,沈飛再次受到了各國的矚目,一款新型無人機的問世,讓其成為了世界的焦點。我們對於全球鷹一定都非常了解,它主要服役於美國空軍和海軍,可以提供後方指揮官綜觀戰場或是細部目標監視的能力,它還可以進行波譜分析的諜報工作,提前發現全球各地的危機和衝突,也能幫忙導引空軍的飛彈轟炸,從而大大降低誤擊狀況。而沈飛此次的「神鵰」無人機在體型上已經大過美國最先進的全球鷹無人機,而且在技術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 中國無人機編隊企業破世界記錄啦
    20號凌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田徑場,同時升空飛行3051架無人機,由中國無人機編隊企業編隊組成天宮一號,北鬥衛星系統,中國空間站等航天航空領域代表工程的圖案。配合燈光與隊形變換呈現在夜空當中。打破了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退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的世界紀錄 。可喜可賀。
  • 納米物理學:打破電子光子信息技術革命的瓶頸!
    納米物理學:打破電子光子信息技術革命的瓶頸!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普渡大學和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實現了光通信的突破,可以徹底改變信息技術。他們創造了一種比人類頭髮更小的小型設備,它將電子位(數字語言中的0和1)轉換為光或光子位,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倍。「與信息技術的早期發展一樣,這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華盛頓大學化學教授,光子學研究領導者拉裡道爾頓說。
  •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人工智慧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有三大技術瓶頸亟待突破,需要科學家「從0到1」的原創研究。作為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姚期智創立的上海期智研究院今年初成立,目前已匯聚4位兩院院士、20多位科學家和多所高校的青年人才。研究院瞄準人工智慧、現代密碼學、高性能計算系統、量子計算及量子人工智慧、物理器件與計算、生物智能6個方向開展前沿研究。在姚期智看來,脆弱性是人工智慧面臨的第一大技術瓶頸。
  • 測繪無人機技術日漸成熟,農作物遙感將成為測量測繪無人機新天地
    > 目前,在無人機行業熱潮下,測繪無人機技術、功能日漸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其中,測繪無人機作為無人機主要細分領域之一,長期以來都處於穩步發展趨勢,市場與技術趨於成熟。眼下,測繪無人機功能不斷完善,使用門檻逐漸降低,普及應用日益深入。 我國測繪無人機產業發展過程中,201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當年的1月11日,國家測繪部門首期無人機航測培訓班畢業典禮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
  • 中國三千架無人機集群飛行打破世界紀錄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近期中國在可以同時飛行的無人機數量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之前由俄羅斯團隊所創造的兩千架無人機同時飛行的世界紀錄被中國民企打破,三千架無人機同時飛行畫面震撼,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中國電科成功研發蜂群無人機之後,航空航空快馬加鞭,跟上潮流!
    中國電科作為中國軍用和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主要研發集團,常年以來致力於研發新型雷達,電臺,軟體,基礎元器件和功能材料,為中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打造了大量先進裝備,可以說是中國國內電子信息全領域霸主,最近搞了一個大動作,誰都想不到,中國蜂群無人機在他們手裡第一次變成現實,按照常規,蜂群無人機研發
  • 3051架無人機升空!龍華這家企業打破世界紀錄
    9月20日凌晨,深圳龍華無人機編隊企業——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在廣東省珠海市打破了「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金氏世界紀錄。本次挑戰項目中,大漠大智控共同時升空飛行3051架無人機,打破了在同年進行,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隊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的世界紀錄。
  • 中國企業打破「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世界紀錄
    中國無人機編隊企業--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漠大智控」)在廣東省珠海市打破了「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的世界紀錄。本次挑戰項目中,大漠大智控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田徑場同時升空飛行3051架無人機,打破了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隊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的世界紀錄。
  • 復旦課題組創新碳點製備方法 打破研究瓶頸
    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熊煥明課題組多年來專注研究碳點相關問題,他們採用水熱-溶劑熱法合成碳點的技術已經成熟,合成的產品具有安全無毒、綠色環保、價廉物美的明顯優勢。最近,課題組還創新地應用柱色譜分離技術對碳點進行高效分離,獲得尺寸均勻、性能一致的產品。課題組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被國內外同行大量引用,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並獲得授權。
  • 如何進一步推動無人機應用的成熟發展?
    在前者問題上,黑飛所帶來的擾航、傷人等事件雖然讓人頭疼不已,但目前我國已在加強相關法律建設和強化行業監管,這為無人機的安全應用帶去了利好。而在後者問題上,我國則還需要持續努力。消費級無人機的技術門檻雖不高,可當前行業內卻尚未推行統一的標準,且行業人才缺失情況也比較嚴重。
  • 中國再次打破世界紀錄:三千架無人機集群飛行
    文案:燁華編輯:俊熙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近期中國在可以同時飛行的無人機數量上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之前由俄羅斯團隊所創造的兩千架無人機同時飛行的世界紀錄被中國民企打破,三千架無人機同時飛行畫面震撼,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 我國靶材行業急需突破人才和技術瓶頸
    目前,全球範圍內美國的Honeywell、Praxair和日本的JX集團、Tosoh四家資金實力雄厚、技術水平領先、產業經驗豐富的跨國公司居全球超高純濺射靶材行業的領導地位。近年來,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及資金的支持下,國內靶材行業湧現出了江豐電子、有研億金等企業,實現了超高純鋁、鈦、鉭、銅等全系列高端靶材的產業化,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我國高端靶材的壟斷。
  • 突破電動汽車技術瓶頸:比鋰電更好的動力電池有哪些
    那麼除了常規鋰離子電池之外,未來幾年裡,將有哪些電池技術有可能成為主流選擇呢?技術瓶頸:目前這種電解液的能量密度還比較低,所以需要非常龐大的電解液容器。技術代表:歐洲彈丸小國列支敦斯登有一家名為NanoFlowcell的公司正在專攻這一技術流派,他們對外宣稱已經設計製造出利用兩組42加侖體積的電解液箱就可以在市區正常行使14小時的原型車。
  •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測繪工程測量中的運用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測繪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優勢越來越明顯,但是在技術上依然存在部分缺陷,包括容易受外界因素幹擾、測量數據處理功能不足等,還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爭取可以為測試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滿足社會發展基本需求。
  • 珠海3051架無人機同時升空,打破紀錄
    這些「星光」點點其實是3051架無人機這三千多架無人機通過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以天空為幕編隊企業——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漠大智控」)完成的一壯舉成功打破了一項世界紀錄▽打破了今年9月4日
  • 無人機安全氣囊可解決飛行碰撞問題
    無人機正在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承擔著從橋梁裂縫檢查到將包裹運送到您家門口的任務。但是隨著這些飛行機器在家庭和工作場所中逐漸的普遍出現,安全性已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受海底世界啟發的一項新技術可以使無人機飛行更安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一組工程師設計了一個像河豚一樣運轉的機器人,如果離得太近,它會像氣球一樣嚇人的突然膨脹。
  • 蕉嶺:研究無人機空中避讓技術。
    近年來,由於無人機的發展,造成飛機場附近或者上空多出很多無人機,由於無人機的增多會影響到客機降落時存在安全和隱患,在此我們將組織專家組進行研究無人機在空中識別自動飄移系統,此系統可以在機場和客機上安裝飄移識別系統在提前讓客機自動探測到前方幾百公裡如果有無人機,便可以隨時自動發射飄移指令,無人機上將安裝智能飄移接收指令系統
  • 3051架無人機同時飛行,中國企業今晨打破世界紀錄
    圖/受訪者供圖9月20日凌晨,在北理工珠海學院田徑場上空,誕生了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中國無人機編隊企業——深圳大漠大智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漠大智控」)同時升空飛行3051架無人機,打破了今年9月4日由俄羅斯無人機團隊保持的2200架無人機同時升空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