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進線舉行坑洞,深達50米,居然是氣體"崩"出來的
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亞地區一直都是去世界比較神秘的地區之一,這裡地形寬廣,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寒冷和荒涼當中,但是就這樣的地區,卻也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也不斷地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就在不久前,西伯利亞出現了一個巨型的坑洞,深度居然達到了50米,而根據初步判斷,這個巨型坑洞是由氣體"崩"出來的。
這個巨型坑洞位於西伯利亞靠近北冰洋的亞馬爾半島,而這個坑洞也是因為一個電視節目組在駕駛直升飛機在該地區進行拍攝的時候,無意當中發現的,初步觀察,這個巨型坑洞直徑較大,在坑洞的附近數百米的範圍之內還有著大量的泥土。
而這個消息傳出之後,也引起了眾多的議論和強大的好奇心,有不少人猜測這是一些秘密實驗造成的,也有人認為這就是隕石砸出來的深坑,而當地的有關部門,也快速的趕到了現場,進行了大量的探查和研究,初步表明,這一個巨型坑洞的直逕到達了20米,而深度也是到達了50米,而且是最近新形成不久的坑洞。
而根據現場的整體情況來說,這裡應該是發生一次非常猛烈的噴發,所以才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坑洞,而附近的大量泥土也是因為噴發而出導致的,在巨型坑洞形成的時候,居住在附近的人也聽到了比較的聲響。
對於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一個巨型坑洞,相關專家表示,這也是因為全球氣溫變高的原因,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夏天開始迎來了高溫天氣,讓西伯利亞地區原本的永久凍土出現了融化情況,使得原本存在於凍土當中的有機物可以進行快速的分解了,而在分解的過程當中,會快速的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氣體,而當這些被壓制在地下的甲烷氣體產生了超過臨界點的壓力時,就會從地底下噴發出來,從而就會形成這樣舉行的坑洞。
事實上,因為受到全球氣溫變暖的影響,目前西伯利亞的最高溫度在逐年上升,甚至出現了38攝氏度的高溫,而對於這一次發現的巨型坑洞,其實在數年之間,已經發現了整整17個,當然,甲烷噴發而出的說法,目前也還和沒有徹底的下定結論,但是如果真的是有甲烷氣體造成的,那麼全球變暖將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
要知道,甲烷本身也是一種要比二氧化碳還要強大的溫室氣體,如果西伯利亞當中有著大量的甲烷進入大氣層的話,還加劇溫室效應的情況,而事實上,西伯利亞的凍土層當中,隱藏著至少700億噸的甲烷,這一數據還僅僅只是一個保守的估計值,原本在凍土層當中,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甲烷也會被漸漸的釋放出來,反而又會進一步的加劇溫室效應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