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成B區改造,產業園空間增加三分之一,初創企業爭相入駐
深圳國際生物谷變大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5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徐敏莉 朱亞軍)日前,維潤賽潤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一口氣將相關聯的6家公司註冊地變更遷至大鵬新區,安家在深圳國際生物谷生命科學產業園。像維潤賽潤一樣落戶在生命科學產業園的生物生命企業和機構,有近三分之一都是近兩年新增的,園區聚集效應越來越明顯。
2013年,深圳規劃以壩光為核心啟動區,覆蓋東部沿海大鵬、鹽田及坪山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新區對位於葵湧的奔康工業區改造為生命科學產業園,成為深圳國際生物谷的先導區和孵化器,對原有廠房進行分批統租、分批改造,「2019年底,新區完成了B區改造,空間增加了三分之一,也迅速吸引了一批新的企業、機構。」新區科創經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落戶的深圳市人民醫院轉化醫學協同創新中心計劃在園區繼續擴大規模,把原本位於留醫部部分實驗室遷至新區。
成功納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範圍,享受中關村同等政策待遇的壩光是吸引企業、機構的主要原因,但園區越來越完善的配套與服務也讓更多企業願意入駐。
近期,位於B8棟的園區「職工之家」緊鑼密鼓籌建中。「職工之家,當然是職工說了算。」原本只打算設置瑜伽室、健身室、桌球室,沒想到問卷調查發下去,很多企業職工建議要安裝小型練歌房。為了滿足這些90後、00後職工的個性化需求,園區運營管理方立即採購了小型練歌房,準備投入安裝。
園區運營管理中堅持「從善如流」,新區科創經服局和多個機構座談,或者通過問卷調查收集需求。「沒有品牌超市」,B區改造完成後,立即騰出金溪路邊150平方米商鋪引入「美宜佳」超市,基本可滿足日常所需;「沒有連鎖餐飲」,園區與多家連鎖咖啡店、快餐店進行洽談,希望能以最優惠政策吸引他們前來開店。
緊鄰金溪路的B區4棟宿舍樓正進行裝修改造,完成後可提供400套宿舍,其中130套人才安居公寓,將優先配租給園區企業。
生物生命產業被視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眾多企業期望抓住風口。「初創企業多」是生物生命產業的現狀,園區有47棟產業用房,將A11棟設為創客空間,A16棟為孵化器,已吸引27家初創企業入駐,佔園區企業、機構近三分之一。
對於中小型生物企業來說,助力發展、規模擴大是「剛需」。2019年5月,由深創投、大鵬新區區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8家合伙人共同發起設立「深圳市紅土生物谷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35億元,首期規模7億元。成立以來,新區科創經服局通過搭建對接平臺,該基金已與4家園區企業籤署意向合作協議,並為其中一家投入千萬元級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