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光:深圳未來增長極|構建「極」具特色的生物產業發展「壩光模式」

2021-01-16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李博 通訊員 黃仕婕 郭敏玲/文 王烈/圖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站在新起點上,深圳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就要產業上找到新的發力點。

深圳正著力將生物醫藥產業打造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年初發布了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重磅政策文件,明確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實現突破2000億元的目標。

▲壩光全景效果圖

壩光,作為深圳國際生物谷核心啟動區,當仁不讓地成為「主陣地」。隨著交通路網基本打通,市政配套逐漸完善,壩光已轉入片區建設、產業導入、園區運營全面發力階段。

今年,壩光緊抓「雙區驅動」、綜合授權改革等歷史機遇,用足用好「1+3」政策文件,堅持規劃先行,產城融合發展,儲備重大項目,加速產業集聚,以「規劃優先、生態引領」的理念探索以生態為導向的產業發展路徑,積極探索構建「極」具特色的生物產業發展「壩光模式」。

未來發展 規劃引領

抓住重大戰略機遇,為「十四五」謀好篇、開好局,壩光已先行一步。

今年,壩光開發署藉助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等智庫力量,借鑑國內外產業發展路徑與先進經驗,深入研究在粵港澳大灣區及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等國家政策下壩光的機遇與使命,先後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壩光國際生物谷功能定位與協同發展策略研究》《壩光片區「十四五」開發建設規劃》等規劃課題。

好的規劃是成功的一半。壩光開發署基於片區總體發展定位,結合上層規劃,不斷優化產業定位,對標「精準醫療先鋒區」「南方海洋科技區」「食品科技創新區」三大定位,精準推進壩光開發建設。

▲2020年9月,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在壩光展示廳舉行

在「1+3」政策文件中,深圳又賦予新區以壩光為主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的使命,依託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生命產業園和海岸養生物產業園等平臺,聚焦基因測序、幹細胞臨床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搭建生命醫藥產學研合作平臺和孵化推廣基地。

▲2020年10月,海洋生物醫藥與功能製品產業發展論壇在壩光展示廳舉行

新區是深圳海洋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深圳海洋大學等「科研重器」紛紛瞄準新區。今年新區首次提出打造「三灣一區」,確立了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的宏偉藍圖。向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壩光是新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海洋經濟的核心片區,也是「三灣」中的首位——科技創新灣。

▲2020年11月,2020深圳市大鵬新區上海投資推介會在上海舉行,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與深圳國際食品谷首次聯合對外招商推介。

同時,「規劃建設國際食品谷」已被深圳列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重點任務」和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大鵬新區已啟動深圳國際食品谷先導區空間規劃工作,將壩光片區30萬平方米發展備用地列入先導區。11月,2020深圳市大鵬新區上海投資推介會與「進博會」同期舉行,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與深圳國際食品谷首次聯袂對外招商推介。

產城融合 城市先行

今年,壩光開發署完成了《壩光片區土地出讓策略研究》《壩光片區重點地段空間詳細規劃》等課題,提出「一區兩帶三組團」開發策略,分別為城市示範區、先導產業帶、濱海商業帶及重大項目預控組團,明確了開發時序、空間劃分及功能定位,理順了近、中、遠期開發思路。

▲2020年9月,從壩光灣鳥瞰壩光片區

壩光不僅是極具山海特色的綠色生態灣區,更是比肩全球高度的生命科學小城。

人才是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第一資源,也是這座「小城」的主角。壩光運用國際視角整合產城融合規劃,打造良好的配套環境吸引人才入駐,藉助人才落戶支撐整體環境的持續提升,推動「產、城、人」形成良性的互動發展。

5月,新區管委會與市國資委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推進新區在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海洋等產業發展,聚焦壩光片區開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金融、科技、人才交流與培養等領域開展全鏈條深度合作,努力打造深圳區級政府與市屬國資國企合作共贏典範。

在此框架下,壩光牽手市國資委下屬深業集團,藉助其在城市綜合開發、產業運營、片區統籌、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和強大優勢,按照「先城市後產業」的思路,合力打造「綜合展示區」。

「綜合展示區」位於片區東北側,既是商業、餐飲和文體設施的集中區域,齊備吃住行遊購娛要素,也是壩光文化藝術的展示區,將邀請文藝大咖、時尚達人等打造先鋒建築、藝術雕塑,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深圳是座年輕的城市,壩光也要成為吸引年輕人的打卡地。『綜合展示區』既能提供安居樂業的好環境,也能提供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壩光開發署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品質的提升,必然能帶動片區吸引力和土地價值的提升。

安居方能樂業。片區內銀葉灣府、紅豆灣府等人才安居項目2021年將相繼落成,配套幼兒園也將同時建成,預計可提供人才住房近4500套。同時,壩光片區正積極推動中小學配套用地相關工作。人才的子女從幼兒園至初中基礎教育有望「不出壩光」全部解決。

產業集聚 廣攬群英

排牙山下,產業載體項目——生物家園一期拔地而起,預計2021年初主體結構封頂,2021年底項目完工。這裡將打造一站式生物科技示範園區,期待未來會有一批「獨角獸」、「瞪羚」企業從這裡躍出。

▲2020年12月,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

5月,壩光灣畔的樂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1號樓正式落成。目前,4、5號樓已封頂,吸引了中山大學藥學院、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等一批高端科研機構及企業入駐。

按照高端引領、集聚發展的原則,壩光一方面構建片區產業平臺,為高潛力企業、機構注入成長力量。

截至12月,壩光已出讓15宗用地,總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其中產業用地約為14萬平方米,通過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加快優質產業導入與產業載體建設。

另一方面,壩光通過積極儲備優質重點項目,成功導入產業龍頭項目,發揮帶動作用,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

在近兩年的深圳全球招商大會上,新區相繼與復星國際、光明食品國際有限公司及美國泰森食品有限公司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這些行業龍頭都把目光投向了大鵬新區及壩光片區。

目前,新區首個健康產業總部企業「時尚健康集團總部和研發服務基地」、壩光「影像醫療創新產業園」「智能醫療創新產業園」項目均完成重點產業項目遴選。

依託生命科學產業園和海洋生物產業園等兩個先導區,新區對入駐壩光項目進行先行審核與孵化,已儲備意向落戶壩光重點產業項目26個。

壩光正吸引了越來越多業界的關注目光。據統計,僅11月,壩光片區共接待來訪參觀60餘場次,單日接待最高達8場次,客流量突破1000人次。

審讀:譚錄崗 羅希程

相關焦點

  • 深圳大鵬:國際生物谷(壩光)舉行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
    9月28日,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舉行。深圳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曉傑,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峰出席活動。
  • 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成功舉辦
    他指出,大鵬新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部海陸中央核心,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生態環境資源稟賦優異,是一方充滿活力、擁有未來的投資熱土。大鵬新區將以誠摯的感情,最富潛力的環境、最具優勢的產業、最有效益的政策,熱忱歡迎各界企業家走進大鵬、感受大鵬,熱切希望與各屆企業家共享青山綠水,共贏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 大鵬成功舉辦壩光國際生物谷招商推介會
    、深圳新聞網記者 周維朕 謝雨婷 通訊員 葉斯琴、吳小敏)9月28日上午,2020大鵬新區國際生物谷(壩光)投資未來招商推介會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隆重舉行。大鵬新區將以誠摯的感情,最富潛力的環境、最具優勢的產業、最有效益的政策,熱忱歡迎各界企業家走進大鵬、感受大鵬,熱切希望與各屆企業家共享青山綠水,共贏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
  • 生物海洋產業開啟「快進」模式
    11月11日,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和2020年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新聞發布會舉行,深圳大鵬新區將首次以大會聯合主辦方的身份亮相。本次展會,大鵬將舉辦多項配套活動,並重點推介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區。「壩光」這一深圳人記憶中的「桃花源」正以生態環境導向的模式進入發展建設「加速期」。
  • 壩光生物谷招商推介全面發力,已有數十個重點項目落戶
    7月7日至10日,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孫曉傑率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壩光開發署、壩光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大鵬國際生物谷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負責人,赴蘇州、泰州開展招商推介活動。
  • 大鵬新區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展示廳2020年11月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
    大鵬新區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展示廳
  • 壩光至福田15分即達,深圳國際生物谷開啟低空飛行時代
    隨著龍大城際鐵路正式獲批大鵬新區即將進入城際鐵路全面建設時代那麼,未來交通出行方式上壩光白沙灣直升機坪該停機坪位於壩光白沙灣公園東北面為了充分發揮直升機在新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應急救援中的積極作用,委託大鵬新區本地通航企業深圳傑恩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直升機坪,並全力探索大鵬新區直升機空中應急網點的規劃布局,助力轄區空中應急救援服務體系構建,並持續激發市場運行潛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 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本報記者 楊陽騰今年以來,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行業帶來很大衝擊,而生物醫藥產業卻迎來難得的發展新機遇。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增長達22.8%,成為穩增長的新引擎。其中,深圳大鵬新區作為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之一,依託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加快打造精準醫療先鋒區和國際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已初步形成「一核一庫一院兩園多平臺」的產業格局,生物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據深圳市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副局長馮建軍介紹,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佔地面積31.94平方公裡。
  • 壩光可打造又一個「冷泉港」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陳佳榮 脫氧核糖核酸(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被譽為「DNA之父」的詹姆斯·杜威·沃森昨日來深圳,到訪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和國家基因庫。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勇全程陪同。 「這裡有醫院嗎?」「研究人員住哪裡?」「他們的孩子將來在哪裡讀書?」
  • 壩光國際生物谷已累計完成投資177.5億元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熱點,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形勢下,加快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搶佔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已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共識。記者18日從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上獲悉,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以下簡稱「壩光國際生物谷」)已累計完成投資177.5億元。
  • 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高地
    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作為大鵬新區科技發展格局的重中之重,目前已與周邊的深圳國家基因庫、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生物家園、綠島綜合體等創新載體,形成「一庫兩園多平臺」的產城融合格局,通過人才、技術、設施設備的聯動,多個配套園區以及服務平臺的共享,打造產業生態圈,為未來生物谷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 兩上海名企投資深圳大鵬「生物谷」「國際食品谷」
    大鵬新區搶抓機遇、多方聯絡,力邀國家上海新藥安評中心、藥明生物、光明食品等長三角地區生物、食品產業企業代表、科研機構代表、重點園區代表等到會,加速促成此次投資推介會。推介會以「灣區合作,共享未來」為主題,由深圳市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平安大鵬國際生物谷發展(深圳)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大力宣傳大鵬新區優質營商環境,推動參會企業及機構和大鵬新區進行交流合作,共同謀劃產業發展機遇。
  • 國家自然學校試點單位深圳增至6家 壩光自然學校入選
    壩光自然學校學生在野外參加體驗活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歐薇 黃仕婕 文/圖)近日,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公布第五批「國家自然學校能力建設項目」入選名單,深圳再添2家,分別為大鵬新區壩光自然學校及深圳市銘基金公益基金會,至此深圳已有6家國家自然學校試點單位。
  • 壩光之眼——深圳「最親海」文化中心預計2022年8月完工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李苑) 日前,記者從壩光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獲悉,曾獲深圳建築設計獎金獎的深圳國際生物谷文化中心及綜合體育中心正有序施工中,計劃2022年8月完工。 該中心位於壩光核心啟動區中心區域,西臨海心路,其餘三面碧水環繞,被譽為深圳「最親海」的文化中心。
  • 「三灣一區」奏響大鵬新區高質量發展新樂章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深圳市排名第二。重大項目是新區經濟發展的引擎。3月12日,大鵬新區第一季度30個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在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舉行,總投資112.39億元,年度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91億元,涵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7月6日,大鵬新區再接再厲,舉行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啟動儀式,70個重大項目涵蓋產業、基建、民生等重點領域,總投資近120億元。
  • 守護「山海寶庫」,深圳大鵬勇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鋒
    作為深圳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大鵬新區自成立以來,堅持以生態立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依託山海資源優勢,積極構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全力聚焦生物、海洋、旅遊等三大新興產業,探索綠色發展大鵬實踐路徑。
  • 深圳國際生物谷變大了
    原標題:完成B區改造,產業園空間增加三分之一,初創企業爭相入駐深圳國際生物谷變大了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5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徐敏莉 朱亞軍)日前,維潤賽潤生物技術
  • 深圳生物「矽谷」輪廓初現
    沒有農村和農民建制,農業用地僅10萬畝的深圳,通過技術創新,在生物育種上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級成果,走出一條現代生物育種的新路子。目前,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正在攻關「優薯計劃」項目,未來將孵化百億級的馬鈴薯種子企業,帶動我國生物育種產業的創新。
  • 對標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15個海岸段已有明確發展定位!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斌)《深圳市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2018-2035)》9月7日正式出爐,這部規劃是未來指導深圳海岸帶地區的保護與利用的總體性層面規劃,也是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優化陸海空間格局和統籌陸海資源配置等的戰略藍圖和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