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熱點,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形勢下,加快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搶佔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已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共識。記者18日從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上獲悉,位於大鵬新區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以下簡稱「壩光國際生物谷」)已累計完成投資177.5億元。
大鵬新區地處深圳東南部,東臨大亞灣,與惠州相接;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當前,新區正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據了解,大鵬新區是深圳重點布局的生物生命產業區域,正在建設的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作為全市18個重點區域之一。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被列為廣東省「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十大創新平臺,是深圳規模最大的成片可開發建設區域。目前被列入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範圍,享受中關村科技園區相關扶持政策。
在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的深圳生物醫藥產業政策解讀環節,大鵬新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壩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總佔地面積31. 94平 方公裡。2013年,深圳市政府明確以壩光為核心啟動區, 建設深圳國際生物谷,其中核心啟動區規劃面積9. 4平 方公裡,可建設用地約5. 46平方公裡,作為深圳生物醫 藥、生命健康、海洋生物等新興產業的重要布局點,致力於建成「國際領先的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集聚基地」。
目前,壩光片區已累計完成投資 177.5億元,引進儲備生物及生命健康產業項目117個, 國際生命科技中心、人才公寓建成,生物家園、綠島國際、壩光文體中心等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加快建設。
大鵬新區依託壩光國際生物谷這一核心引擎,正積極推動深圳國家基因庫、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深圳國際生物谷生命科學產業園和海洋生物產業園、生物家園、樂土中心實驗室及綠島綜合體等重大項目建設,已經引聚生物醫藥、生命健康、海洋生物產業領域企業及機構超100家,初步形成「一核一庫一院兩園多平臺」的產業格局。目前,共引進生物產業相關諾獎團隊2家、院士團隊5家、院士工作站3個、科研機構4個、省級以上生物工程技術研發中心5個以及全球最大的綜合基因庫,為國家在生命健康尤其是基因領域的創新科研和基礎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另一方面,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共贏,也考驗著建設者擔當與智慧。據介紹,生態保護的理念在壩光建設中無處不在,片區內多條道路曾因為珍稀古樹「擋道」而改道建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發現的最完整、樹齡最長的天然古銀葉樹群落就坐落在壩光,其中有的樹齡已超 500年。為保護這片珍稀的溼地生態資源,新區專門建設了壩光銀葉樹溼地園,不僅完好地保護了成片的數百年銀葉古樹,溼地面積由2公頃擴大到96公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王納、軒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