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祖宗總是總結了很多哲學思想,讓我們後人來理解和參詳!古代的擇吉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猶如一顆參天大樹一樣,根深葉茂,很有市場。無論是修建房子時,上梁要選擇吉日吉時;還是普通百姓之家的嫁娶都有選擇吉日吉時的講究。
反過來說,就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過程中,對於自然和人事方面的領悟,總結成了好多精煉的語言,廣為流傳!遠離災禍,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樸實願望。這樣,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所注意和有所行動。
老祖宗的老話:「五樹不進宅」
這句老話裡的「五樹」指的是:松樹、柏樹、梨樹、桑樹和槐樹。為什麼是這幾種樹,而不是其他幾種樹呢?這都有什麼講究呢?其實大體來說,老祖宗是從三個方面來說的。柏樹和松樹是依據他們的生理特性來說的;梨樹和桑樹則是從讀音上同不好的事物聯繫到一起而被嫌棄的;槐樹則是從「槐」的構成上,被人們所摒棄。
四季常青的松柏,墳前的常見樹
四季常青的松樹和柏樹,由於他們自身的生理特性,被人為是精神或者思念長存的象徵。在河北地區,老人故去以後子女會在墓地,建立墓碑並栽植一顆松柏。這裡的松柏就寄託了家人對於死去之人的思念。同時,也會象徵著死者的事跡和精神永存。
開車穿行於林間鄉道時,也會經常看見鄉道兩邊種植著松柏的逝者安息之地。正是這種廣為人知的思想,所以很少有人將松柏栽植到自己家院子的。
「梨」同「離」,親人離散
梨樹之所以不能種植在家裡面,是因為它的諧音「離」。最近一直在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一部電視劇,這部劇是以宋朝為背景,創作的一部講述士大夫之家生活的故事。其中,講述了清流人家盛家5個子女的成長及婚嫁習俗。
同時,也講述了主角明蘭為了堂姐淑蘭不幸婚姻抗爭的故事。由此,休妻和和離兩種婚姻解體模式便出現在觀眾面前,使得大家可以近距離地了解宋人的婚姻生活解體的方式。休妻想必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在這篇文章裡就不贅述了。
主要來說一下「和離」:這就很像現代的離婚,按照以和為貴的原則,夫妻雙方和議後分開,而不單純是丈夫的一紙休妻。妻子的嫁妝也隨之回到女方手裡。
古代另一種家的破碎:便是遠徵將士,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徒留妻子兒女、父母傷心欲絕。這些在古代都是很悲傷的事情。而梨樹正是因為這個發音「離」而被嫌棄不吉利,所以也不被人們種植在庭院當中。
日常生活中,梨子很甜也很好吃,汁水很多。閒暇之時,煮一鍋冰糖雪梨的汁水,對嗓子和肺部都有好處,是一道有益身心的食物。但是,總是被告誡不可分食梨子。
「桑」同「喪」或者「傷」
桑樹在家庭庭院中種植也是一種禁忌。雖然初夏的桑葚,又紫又甜,營養豐富。桑樹樹葉可以用來養蠶。蠶寶寶吃起桑葉來津津有味,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蠶絲製品又非常昂貴。桑樹的枝幹還可以用來造紙。
桑樹全身上下都有使用價值,但也是因為桑的發音同「喪或者傷」。這種樹種植在有老人的院子裡,對老人的健康也是有所損害的。在偏遠的一個村莊,全村人都種植桑樹,養蠶抽絲為生。不過,大家都將桑樹種植在山地或者耕地裡,遠遠望去是一片森林,環境也非常好。
有一戶人家,覺得外邊的桑樹葉不夠多,就在家裡寬闊的庭院裡也種植了一片。雨水充足,桑樹不幾年就長得非常旺盛。自此,陽光很少照射到居住的房間裡了。這樣一來,這家人的健康狀況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槐樹因名字的緣故而不被搬進家門
古代,普通人家多以槐樹木作為棺木。木字旁邊加上那個字便是「槐」。槐樹因為名字的緣故,就被不少人認為陰氣較重,不被人喜歡。
還記得曾經看過的故事裡,就有不少關於槐樹的奇怪說法,總之槐樹被很多人認為不是吉祥樹,因此沒人喜歡把槐樹搬進家。儘管槐樹開花的時候,香氣四溢,也可採食。仍然不能種植在家中的庭院裡,但是不妨礙栽種到道路兩旁的。有的時候,也應該為別的事物創造棲息的地方,只要有別於人就可以了。現在公園裡,不是有好多的人造鳥窩嗎?
科學地看待老話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老話我們也應科學地看待,才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五樹不進宅,平安長壽財源茂」這句老話,用現在科學的思想來說,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文中介紹的這五種樹,其實都是屬於高大的喬木。隨著時間會越來越茂盛,種植在院內會阻擋陽光進入正屋。我們都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了陽光常年在家的老人,身體自然會變差。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避免這五種樹種植到家裡,從心理上人們就會覺得將不好的都摒棄了。心裡就會有積極的想法,也會因此得到心理暗示,以後的生活就會平安長壽,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