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高能提示!正極材料或迎來新一波產業熱潮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產業最前線

鋰電池產量增加,推動正極材料向好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和3C產品的增多,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也不斷攀升,電池新材料也跟著水漲船高。

目前,各國也紛紛謀求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相關規劃也開始逐漸落地。其中發展規劃較為完善的主要有美國、日本和德國。其中,美國就致力於電池成本的降低,以及新型正極材料的應用。

而我國,在去年就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徵求意見稿),提出了加強固態電池及材料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的要求,首次將固態電池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並且明確了發展目標主要為能量密度的提升和材料體系的進步。

當前,我國鋰電池產量規模逐年增加。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為125.67億隻,同比增長7.8%。而正極材料作為鋰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成本佔據40%。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持續增長,增速不斷加快。2019年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40.4萬噸,同比增長32.5%。

可以預見,未來,鋰電池的需求將會不斷增長。目前,鋰電池生產廠家在技術上也在不斷革新,進行技術突破與研發,使用功能性更強,汙染更小的材料。

我國正極材料產業多點開花

面對大環境的利好,我國研究機構和正極材料企業加快了「入局」速度,紛紛在技術上、產能布局、資本注入等方面「一展拳腳」。

在正極材料創新技術方面,國內已經研發出高效、快充正極材料。據央廣網消息,中國科大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據悉,實驗室的測量結果表明,電極片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容量。

在產能方面,已有不少企業著力於正極材料產能擴大。專注於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廈鎢新能擬募資15億元,用於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投入。廈鎢新能表示,現有生產能力難以滿足未來3-5年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本次擴產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提升公司產能。

其實,藉助多年來積累形成的技術研發優勢和產品質量優勢,廈鎢新能拓展了國內外眾多知名鋰電池客戶。在3C鋰電池領域,公司與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達、珠海冠宇及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產品廣泛應用於下遊中高端3C電子產品;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與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及國軒高科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此外,繼容百科技於2019年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後,國內正極材料企業當前正迎來IPO「衝刺潮」。今年上半年,國內已有包括廈鎢新能源、長遠鋰科、振華新材、科隆新能源、德方納米等多家正極材料企業開啟上市之路。

國內正極材料賽道已經默默開跑,由於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在未來,如何在技術上不斷革新,生產上提高良品率,在高端市場上實現產業轉型是國內正極材料市場突出重圍的關鍵之路。

相關焦點

  • 鋰電材料項目製造 促進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2日,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智能製造基地項目籤約儀式在西寧市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一期建設年產16萬噸高能密度鋰電材料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此舉為青海省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基地邁出堅實一步。
  • 鋰電正極材料領域迎IPO熱潮 一日之內兩家企業雙雙科創板過會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領域企業藉助IPO來保障現金流、擴充產能、提升公司競爭力,目前已有芳源環保、廈鎢新能(廈門鎢業分拆IPO)、長遠鋰科(9月14日上市委會議通過)3家鋰電正極材料企業順利通過科創板上市委會議。
  • 我國鋰電正極材料市場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決定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和安全性等指標,佔鋰電池成本的30%左右。正極材料產業主要分布在中、日、韓。動力電池領域,中國以磷酸鐵鋰(LFP)為主,國外為錳酸鋰(LMO)和鎳鈷錳酸鋰(NCM);3C領域百花齊放,包括鈷酸鋰(LCO),NCM,鎳鈷鋁(NCA),LFP和LMO。
  • 2018年中國鋰電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出貨量排名
    公司主要從事高效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生產,主要產品包括多元材料前驅體、多元正極材料、鈷酸鋰等鋰電正極材料和鎳氫電池正極材料,擁有鋰電多元材料前驅體和多元鋰電正極材料完整產品體系。公司三元正極材料主要以NCM523為主,其次為NCM622,目前公司正在加大NCA和NCM811的開發力度。
  • 百利科技建成首家鋰電正極材料智慧工廠 氫能材料項目穩步推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徐銳)由於下遊需求旺盛,正極材料企業正不斷加快擴產步伐。近期,當升科技2萬噸高鎳正極材料項目順利建成,成都巴莫5萬噸高鎳正極材料項目土建工程也順利竣工。而無論是當升科技還是成都巴莫,其相關產線集成與智慧工廠設計工作,都與百利科技密切相關。
  • [公告]當升科技: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六、研究結論 當升科技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現有正極材料技術路線發展趨勢,有助於加速推進國內高性能正極材料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鞏固公司高鎳多元材料產品綜合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增加公司規模效益,滿足下遊企業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 2020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出貨量突破40萬噸
    2020年中國鋰電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正極材料出貨量突破40萬噸  2020-06-05 14:48:28
  • 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製備方法簡述
    二、磷酸鐵鋰作鋰電正極材料與其他鋰電池正極材料相比,橄欖石結構的磷酸鐵鋰更具有安全、環保、廉價、循環壽命長、高溫性能好等優點,是最具潛力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一。安全性能高磷酸鐵鋰晶體中有穩固的P-O鍵,難以分解,在過充和高溫時不會結構崩塌發熱或生成強氧化物,過充安全性較高。
  • 富臨精工與寧德時代共同增資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 達產後...
    財聯社(成都,記者 熊嘉楠)訊,富臨精工(300432.SZ)近期正積極加碼新能源板塊業務,公司擬與寧德時代等投資方共同增資四川射洪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項目達產後將優先滿足寧德時代採購需求。記者了解到,富臨精工鋰電正極材料2018年、2019年的收入僅佔當期總營收的7%和1.32%。公司相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該項目符合國家新能源產業相關政策和公司戰略發展規劃,有助於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車板塊,優化產能布局,擴大公司在鋰電正極材料產品的市場規模,從而發揮公司的整體優勢。不過,該事項的核心條款正在達成中,最後能否達成正式法律文本還存在不確定性。」
  • 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年我國正極材料市場規模走勢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年,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為 16.16 萬噸,同比增長 43.14%;**年至 **年,我國鋰電 池正極材料產量從 2.5 萬噸增長到 16.16 萬噸,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36.48%。
  • 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研發商升華新材獲2.72億人民幣戰略融資
    1月11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研發商升華新材完成2.72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富臨精工、寧德時代、晨道投資。
  •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32.3萬噸,同比增長49.54%,消耗碳酸鋰約11萬噸,同比增長52.14%,十多家企業正極材料的產量超過1萬噸。2017年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進步和產量都取得了長足進展。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正極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為滿足動力電池、儲能鋰電及小型鋰電三大市場的不同需求,主要電池材料廠與下遊客戶共同研發不同類型的產品,根據客戶訂單配料生產。由於眾多企業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鋰離子正極材料產能快速擴張,根據鋰業分會的統計,國內前30家企業的產能就超過50萬噸。
  • 【SNEC峰會】江特鋰電常務副總胡偉: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現狀及...
    在峰會上,江特鋰電常務副總胡偉發表了《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現狀及應用前景分析》的演講。我來自江特鋰電。陳博士前面講到富鋰錳基電池的應用情況,我今天的匯報題目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產業化現狀及應用前景分析》。今天的匯報內容分四個層面展開。第一方面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概況,第二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產業化現狀,第三是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應用前景分析,第四是公司情況。
  • 2019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下遊產業鏈驅動行業...
    由於我國正極材料產能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在一些高端產品,比如高性能三元材料等領域目前產能仍有不足。因此,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目前整體來看處於供大於求的階段,未來主要驅動力來自於動力電池的需求增長情況。並且在產品分布方面,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市場佔有率高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其特性直接影響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核心性能指標。三元正極材料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較好的循環穩定性、安全性以及較高的性價比,2018年以來已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是國內外動力電池的主流正極材料之一。
  • 鋰電上遊企業市值飆升的背後
    作為動力電池的「糧草」,鋰電池上遊材料、設備企業在2020年也是迎來了一年的大漲行情,多數企業漲幅超過一倍。2020年,動力電池的「軍備競賽」邁入全球化階段,包括寧德時代、LG化學、SKI、比亞迪、億緯鋰能、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頭部企業都進入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增階段。其中,僅寧德時代一家,2020年新規劃、在建項目就超過200GWh。
  • 百利科技:高鎳正極風起 高速成長正負極材料整線龍頭
    國內目前高鎳正極材料有效產能有限,考慮產能爬坡及出口等因素在內,幾乎沒有富餘產能。未來高鎳有望迎來擴產高峰,本年度至少達到12萬噸的擴產量。風險提示:新能源政策出現大幅變動,國家宏觀經濟大幅下行,行業競爭加劇,鋰電業務推進和收入確認不及預期等。報告正文1. 百利科技:專注於能源與鋰電新材料的技術服務提供商1.1.
  • 鋰電正極的演變與反思
    Goodenough發表題為『鋰電正極設計』的主題演講,並回顧了鋰電正極的發展歷程。本篇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綜述是Arumugam Manthiram基於該講座的主體結構,對於三類代表性正極材料的發現由來以及內在科學基礎的進一步系統闡述。我們擇其重要段落,以饗讀者。鋰離子電池的誕生使可攜式電子設備在過去三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三元正極材料供應商
    振華新材衝刺科創板
    同時,振華新材也提示,2019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電池封裝技術變革,寧德時代CTP技術以及比亞迪刀片電池技術的相繼推出,使得市場進一步關注三元正極材料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技術路線的差異。若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路線發生變化,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需求或將面臨替代風險;同時,公司若未能及時、有效地開發與推出新的產品,將對公司的競爭優勢與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 2017上半年鋰電四大材料「吸金」超438.33億
    隨著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增加,鋰電行業勢必迎來大規模投擴產態勢,未來資本市場對動力電池的投資將進一步加速。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國內鋰電池市場保持較高增速,鋰電池材料將繼續受益。根據測算,「十三五」期間,國內鋰電池需求年平均增速為25%以上。鋰電池上遊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產業將繼續受益鋰電池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