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麗伶
特約記者 劉洪橋 曾健鋒
疫情發生以來,梅縣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兩促進。同時,該區匯集各方力量,形成了全民同心、眾志成城的戰「疫」合力,奏響「三好一正」主旋律,構築起守護萬家燈火的銅牆鐵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甘當志願者 紅裝齊上陣
走在梅縣區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這麼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他們主動請纓,自願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看到大家都義不容辭地奮戰在抗疫一線時,我覺得作為普通群眾我也可以儘自己的能力做好小區『守門員』,為社會貢獻小小的力量。」年逾花甲的志願者陳志明說。
「我是黨員,還是老支書,我帶頭先上!」簡單的幾個字,體現出了黨員的不平凡。老黨員葉木華帶頭成立了畲江鎮上墩村楊梅坑突擊志願服務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我把鎮黨委的號召宣傳出去後,村民都非常踴躍,主動出錢出力參與抗疫。因此,我們服務隊有相對固定的9人輪流在檢測點值班,村民也自籌捐款9000多元用於防疫工作。」葉木華告訴記者。
在石扇鎮新東村,昔日被黨和政府關心關愛的貧困戶也主動加入疫情防控一線,爭做「最美逆行者」。「當時看到微信群說村裡需要人幫忙的時候,我就報名了,想著反正還沒有上班不如去做志願者,也算是回報黨和政府對我家的幫扶。」貧困戶張順主動幫助村民提高防控意識。貧困戶張遠錦還將家裡僅有的一支紅外體溫計借給村裡的防疫檢查點。「能脫貧全靠黨的扶貧好政策,現在發生疫情,我也要出一份力,報答黨的恩情。」張遠錦說。
據了解,梅縣區團委聯合梅縣區志願者聯合會發出的倡議得到社會各界青年和志願者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約有1.5萬人次的各類志願者在所居住的社區(小區)、村委協助工作人員做好宣傳勸導、人員排查、防疫卡口檢查等工作。愛心家園、啟善、恆順、南粵金梅花、嘉城義工等多個志願者協會積極響應梅縣區團委招募動員,先後組織3000人次的志願者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參與社區、村委的防控服務。
逆行無止境 白衣特種兵
「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救死扶傷永遠是第一位的。我雖然不能奔赴疫情重災區進行救治患者,但我可以盡己所能、發揮專長為石下村做好疫情防控。」城東鎮石下村衛生站村醫劉德福說。疫情發生以來,劉德福顧不上需要人照顧的妻子,義不容辭提著藥箱堅持每天為村裡14名居家隔離人員上門測量體溫,詢問身體狀況,並一一記錄在案;同時對公共場所進行全方位的消殺,並主動請纓到村疫情防控臨時檢查站值守。
在梅縣區中醫醫院藥劑室,醫師們正忙著趕製中藥湯劑、衝泡顆粒等。「我們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特色優勢,趕製防疫中藥湯劑、衝泡顆粒等,每天都加班加點煎藥,將其免費贈送給粵東醫院、高鐵梅州西站、錠子橋車站、順風客運站等疫情防控點一線的工作人員和部分復工復產的企業。」藥劑科副主任鄭栢平說。目前,該院共為一線防疫人員與復工復產企業單位免費派發了價值12.5萬元的藥物,包括中藥湯劑5000包、衝泡顆粒1000份。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李春花自負壓病房啟用後,就一直與時間賽跑,衝鋒在戰「疫」第一線。「大家都會恐懼,畢竟有被感染的機率。但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呢?作為黨員,我也不能退縮。」李春花告訴記者。作為科室護士長,李春花要比別人承擔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她說看到患者康復出院,感覺很開心也很自豪,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經過全區上下特別是廣大醫護人員和防疫一線人員的共同努力,梅縣區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在粵東醫院救治的7名確診患者中已有6名治癒出院,剩餘1名患者病情穩定,有望於近期出院。「我們近期也對之前治癒出院的患者進行了多次複查咽拭子核酸檢測和大便核酸檢查,結果均為陰性,無復陽現象,並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粵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雙聘學科帶頭人、梅縣區專家組組長李剛教授表示。
築牢鐵籬笆 藍盾護忠誠
「我是老黨員,我能堅持。」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的黃裕靜是雁洋派出所民警,因腰椎第四、五、六節突出,平時要扎腰帶才能正常工作,走路略顯不便。面對疫情,他看到所裡的同事走訪排查、設卡防控執勤,每天忙裡忙外,便主動向所領導申請到一線執勤。連日來,密集的盤查工作使得黃裕靜略顯疲憊,但他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踐行著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崇高信念。
這樣平凡而偉大的一線公安民警在梅縣區還有很多,他們全力投入到這場戰「疫」中,肩扛使命、守望相助,築起了戰勝疫情的牢固屏障。疫情發生以來,梅縣區公安分局800多名民警、輔警、職工義無反顧投身「戰疫」,走上大街小巷、走進千家萬戶,駐守在省、市、縣際檢查點,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留下了一個個最美的背影。
公安民警保障了梅縣區人民的安全,而梅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則保障了市場秩序。連日來,該局對轄區內的藥店、菜市場、餐飲店等開展拉網式排查,引導經營者規範經營,維持市場秩序。「我們舉全局各所之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加大力度宣傳,嚴格落實畜禽『1110』制度,嚴查經營銷售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對市場價格進行監管,嚴禁經營者哄抬物價。」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梅縣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認真履行防控職責,深入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工作,堅守一線,強化聯防聯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目前,該局立案15宗,貨值累計2.05萬元,其中哄抬價格2宗,不按規定明碼標價9宗,製售假冒偽劣疫情防控相關產品3宗,休市期間違法從事活禽經營案件1宗,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
危難見真情 赤膽報家國
日前,印尼華裔總會及印尼梅州會館永久名譽會長梁世楨先生伉儷、印尼華裔總會總主席黃德新先生、印尼梅州會館會長陳志明先生聯合向梅縣區捐贈1.2萬隻口罩和50套防護服。「當我在總會發動募捐後,會員們都第一時間響應支持,很快就募捐到300多萬元愛心款。」黃德新說,在得知中國國內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緊缺時,他開始四處尋找口罩、防護服採購渠道,克服重重困難籌到了口罩和防護服後以最快速度運抵回國。
疫情的發展時刻牽動著海內外僑胞的心,在這關鍵時刻,廣大僑胞迅速行動,盡心盡力籌集抗疫物資,全力支援家鄉疫情防治工作,如加拿大全加客屬聯誼會和溫哥華客屬商會向梅縣區捐贈100箱蜜棗,印尼萬隆客屬聯誼會向梅縣區捐資10萬元,馬來西亞霹靂嘉應會館向梅縣區捐資3萬元……助力家鄉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截至3月6日,梅縣區共收到來自統戰領域的捐款捐物1041.24萬元,其中捐款871.13萬元,捐贈醫用物資價值約170.11萬元。
「每懷故鄉土,欲與共艱榮。」在得知家鄉防護物資緊缺時,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梅州社團總會主席梁亮勝、古爾夫伉儷發動香港梅州社團高層人士以及身邊的親戚朋友,在國外多方尋找口罩採購渠道。最終,梁亮勝、古爾夫伉儷向家鄉梅州捐贈了50萬個醫用口罩、20萬副醫用手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此前,梁亮勝已定向捐助湖北抗疫善款200萬元、衛生護理用品價值110萬元,並提供246個酒店床位用於隔離病房,均已投入一線救治中。
疫情發生以來,梅縣區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捐贈各種物資,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於擔當的精神,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貢獻,鼓舞了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們,為該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堅定了信心。截至3月8日,梅縣區慈善會共收到疫情防控愛心企業人士捐款447.004731萬元,捐物價值20萬元,合計接收款物467.004731萬元;梅縣區紅十字會累計收到捐款178.39萬元,防疫物資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