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一所小學出臺規定視力4.6以下不能評三好學生·都市快報
昨天,一位網友在19樓網站發帖:孩子學校要評三好學生,其中有一條標準是視力保護狀況良好,要求兩眼視力都要達到5.0以上,4.6及以上的同學本學期視力下降兩眼相加不高於0.2。4.6以下的學生就不能評三好學生。聽說昨天有好幾個孩子看到評比要求都哭了,一些小朋友努力了一學期,就這麼被取消資格。老媽太錯了,把近視遺傳給你,讓你現在傷心了,我檢討。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是三好學生。
-
杭州:視力4.6以下不能評三好生 南京:暫無規定
龍虎網訊 期末來臨,各地中小學都在評選三好學生,有的學校決定取消三好學生改為評選其他,有的學校則因為「奇葩規定」引起質疑。據媒體報導,前日杭州一小學「視力4.6以下不能評三好學生」規定一出,立即引起家長的質疑:這不是視力歧視嘛、有近視遺傳的孩子就與三好生無緣了?
-
視力低於5.0不能評三好?規則本身就是「近視」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杭州西湖區三墩小學評定三好學生,其中有一條標準是視力保護狀況良好。學校每學期會測量學生視力,如果一學期下來,學生視力下降到5.0以下,將不能評選三好學生。6月27日,杭州市西湖區教育局對此事做出回應稱,「一般上級部門只會下發關於開展三好學生評選的通知,具體實施細則由學校制定。
-
小學生視力低於5.0不能評為「三好」?爸媽都是大近視的孩子哭了
近日,網上曝出了這樣一條新聞,學校統一的規定,如果小朋友的視力在5.0以下的話,就不可以評為「三好學生」這項榮譽。27日,杭州市西湖區的教育局表示,三墩小學這樣規定,也是希望小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同時也要重視用眼健康,也希望家長能夠重視這件事情,對他們的視力保護在課餘時間能夠進行督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雷射治療近視安全嗎?
■ 本報記者 卓蘭花 一年一度的高考剛剛結束,有不少患近視的考生為報考志願眉頭緊鎖,因為在一些報考志願中,對視力有著明確的限制
-
海南日報數字報
食蟹猴又名長尾猴或爪哇猴,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猴科、獼猴屬,食蟹猴種,因為它的遺傳物質與人具有高達98.5%的同源性,其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功能等方面與人類相似,因而在人類生命科學以及其他相關科學研究中佔有其他實驗動物無法替代的重要位置,被譽為活的最精密的實驗儀器。 但是,並不是說只要能養出來,就可以做實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今天開唱
本報海口12月20日訊 (記者習霽鴻)2019年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2月21日正式開唱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人才基地 教師搖籃
研究生規模穩步擴大,順利通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合格評估;成功獲批海南省首批專業學位碩士聯合培養基地,與海南中學共建的聯合培養基地獲評「全國示範基地」;入選教育部研究生課程建設首批試點工作單位,獲評「全國教育專業學位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據了解,海南師範大學歷來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始終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本。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細心做防護 有序推復工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黃良策 「轟……」2月13日下午,位於文昌市東路鎮的海南歌頌飼料有限公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尊重自然規律呵護海南溼地
(2月3日《海南日報》) 2月2日是「世界溼地日」,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溼地具有多種獨特功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些瞼虎特「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據科學家推測,地球上約有870萬種物種,但很多同屬類物種之間差別極其細微,對科研者而言,發現新物種是可遇不可求的幸運。譬如說,瞼虎。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一樣的玩法 一樣的童真快樂
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5月30日,儋州市新州鎮英均村的陳傳喜歡玩彈弓,也喜歡自製彈弓,雖然現在保護鳥類不提倡打鳥,但是有時候跟小夥伴們比比射程,也是一大樂趣。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
海南日報數字報-熱帶雨林的山地「土著」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往高處生長,是熱帶雨林中生物開展「軍備競賽」的核心守則。囿於體型的先天不足,成千上萬的兩棲動物們與灌木、苔蘚一道,構成叢林生物鏈的最底層,卻憑藉著滿身絕活,在一次次生死搏鬥中安然脫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納百川聚賢才
近兩年更是借「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之東風,通過進京訪賢、各地攬才、舉辦「南海發展論壇」等多種形式廣納四方之才。 築巢方能引鳳,近年來,海南醫學院先後出臺《海南醫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標準和待遇規定》《海南醫學院外籍及港澳臺地區教師聘任管理辦法》《海南醫學院引進高層次人才配偶就業安置實施辦法》等扶持政策,繼續打造「青年學者南海發展論壇」引才品牌,為引進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