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安,78歲,中國科學院院士、水稻專家,祖籍福建省龍巖市。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1972年冬,謝華安首次踏上海南的熱土,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南繁生涯。1981年,謝華安在海南培育出由「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雜交而成的「汕優63」。這是可以抗稻瘟病的雜交水稻良種,經當年試種測試,畝產超過600公斤。
近年來,謝華安主持育成的Ⅱ優航1號百畝示範片頭季稻,經現場測產驗收平均畝產達815.4公斤,最高畝產達904.3公斤。
今年,78歲的謝華安繼續往返瓊閩兩地進行高產、優質、抗逆和廣適的水稻新種質創製,進而培育水稻新品種,進一步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提高種糧效益,保障綠色農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需求。
新年寄語
作為南繁育種大軍中的一員,我感謝海南這片熱土和海南人民對育種事業的支持。我們將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科技進步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