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這樣吹葫蘆絲30天,沒想到會進步這麼快!

2020-12-05 東哥論文化

在學習樂器裡,「熟能生巧」我想大家都知道,只要練習達到一定的次數就一定會有成果,琴不離手,曲不離口,在樂器的國度,葫蘆絲的世界裡,也是一樣,貴在堅持,行百裡者半九十,很多人堅持不下來,可能是因為只看到眼前的艱辛,來不及預見未來的美好,假如,讓你天天吹葫蘆絲,吹上30天,能帶給你會有多大的改變?

學過葫蘆絲的朋友都知道,葫蘆絲的吐音是最難的。很多人吹到中高級歌曲的時候就吹不好了,吐音吹的含糊不清,磕磕巴巴,特別是很多自學的人,學的不系統,東吹西吹,吐音基礎不牢固,導致後面演奏高級歌曲時非常多毛病。吐音演奏,在葫蘆絲基本功裡面吹的是最累的,唇舌長時間處於緊繃用力的狀態,很容易嘴巴酸痛。

一個小小的音符,可能要吹上幾十遍,幾百遍,但是,對精準就是有那麼嚴格的追求,韻味的把握,氣息的控制,一旦你吹的都感動自己了,掉眼淚了,收穫的喜悅會讓你覺得所受過的苦與淚都不感覺累,那都是幸福的開心的。這是一種耐心的遊戲,塑造你的超強耐心毅力!

先吹好單音,單吐。剛開始吹 吐音,練習者可以簡單的按照讀吐 T T T 這樣練習。每天吹音階,單吐練習,起碼練習時間要有20分鐘以上!

有句話是這樣說,21天可以培養一個人的習慣,在行為心理學中,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如果能堅持30天每天練習葫蘆絲,這很可能就會成為你終生受益的好習慣。一天不吹感覺就不舒服,一天不聽音樂感覺就缺少什麼!就算不吹也要聽聽歌曲!民族音樂就有這魅力!

剛開始感覺唇舌笨拙,吃力。吐音聽起來有毛刺感,比較難聽,吹完之後有時還附帶著些咕音, 這種情況初學者都會有的毛病,不用太過擔心,方法就是吹完,嘴巴馬上張開,把餘氣斷掉,練習幾個吐音就感覺唇舌疲勞,酸疼。 多練習幾次堅持下來,過幾天就不會出現這問題了!

葫蘆絲,是一門吹奏樂器,所以這就有要求,演奏者站著吹的表情,姿勢等有要求,任何的語言動作都要求自然好看,給人舒服的感覺,不會彆扭。一站,一拿起樂器,那種感覺,優雅自信就要出來,這裡面就要求演奏者必須對著鏡子練習,反反覆覆練習!微笑的表情,優雅大氣大方的動作!都要認真體會領悟!

這個階段就是練習嘴上的功夫:每天練習念字法:「吐苦」、「的格」、「特可」、「嘟咕」這樣練,先把舌頭練好,也叫舌頭功,鍛鍊舌頭的靈敏度,這個念字法起碼要有10分鐘以上,單獨練。

樂器是一門考驗人的遊戲,你想要學好,就必需得花時間練習,看到別人吹的好,自己也想花上一兩個月達到這水平,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能急於求成。這就要求學習者,一開始就要有系統的思維,要按步就班的學習,先學習樂理,學習基礎技巧,吹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還有很多小技巧需要悟性來摸索。長期的階段練習,足以塑造較好的心理素質,做事有規劃,一步一步走!

想要吹成連續的、有顆粒感的吐音,就要把速度慢下來,這個時間慢練非常重要!吐音練習初期,要刻意練習訓練舌的力度,專門分開練,加強」「苦」音練習,在演奏中,舌尖運動位置較靠前,舌根運動的位置較靠後,爆發力強,氣流速度快,發音較為飽滿、結實,能起到強化訓練的效果。

葫蘆絲練久了,吹好了,一個人的自信心會大大提升,會受到非常多的掌聲和讚揚,在這過程中人的成就感 就油然而生,別人也會對你刮目相看,自己的精神生活質量也會提高,生活不在孤獨,有音樂的陪伴。吹葫蘆絲變成了一種解壓的方式,累了煩了有什麼心事,吹上一小曲,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

雙吐也是最難的,在吹奏樂器之中,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吹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雙吐的時候要做「吐苦吐苦」以及「苦吐苦吐」或者是「的格的格」以及「格的格的」的分開練! 記得一定要慢,非常慢,開始!從慢到快,快到慢 這樣反覆練習!

在練習的書房中,布置的溫馨一些。大大可以提升學習的積極性,擺上曲譜架,書籍,高品質的音響,歌曲伴奏,這些輔助工具要有,或者你還可以提前泡上一杯,自己收藏多年美味清香的 靚茶放在書房上。當你吹的疲勞時,練習過程中感到煩躁時,喝上一杯清茶,緩解一下情緒,調節一下精神狀態,然後繼續練習,這種感覺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還有一點要講一下,吹吐音,手指方面,千萬不能抬太高,手指太直,一定要放鬆,自然彎曲狀態,手指抬1-2cm就可以了。將音孔蓋住不漏氣即可。練習時先從單個的手指開、閉的交替訓練,先慢練,做到放鬆、均勻,然後再做多個手指的配合開、閉訓練,要求做到同時起落、配合緊密。

有條件的朋友或者建一個目標板,記錄自己每天練習了什麼歌曲,解決了哪些問題,可以做一個小結。每天練習的時候都有針對性,和系統性。而不是盲目的亂吹,比如這周練習手指的活練技巧,下周練習氣息的強弱變化,然後是吐音的單吐,雙吐,三吐,每個章節系統的演奏!

吐音的吹奏的好,非常具有藝術感染力。如果你攻破了這關,對吐音的把握可以隨心所欲,吐音的速度,力度拿捏精準,能根據樂曲的風格需要改變吐音的質感。聽感上,有強有弱,有快有慢,有軟又硬,吐音有層次感,不同強度的吐音組合恰當,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學好樂器,必須養成長期練習的習慣,如果家裡有孩子的,也必須養成自己獨立練習習慣。而不是靠父母來催,始終要記得學才藝是學給自己的,增加自己的人生技能,而不是學給別人的,要為了自己而學,也是增加個人的藝術修養,多個技能多個謀生手段!

吹吐音,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實質就是大量規律性的練習引發的質變,絕無捷徑可走。 還有以前講過的知識點:刻意練習+重複+反饋=進步!

學好樂器,貴在堅持。相信自己,如果你做到了堅持30天,你一定能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吹好葫蘆絲,15條好習慣
    目的類似於跑步、遊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吹葫蘆絲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堅持每天吹中長音。 只要你開始學了,就堅持每天吹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葫蘆絲,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
  • 藝協主席「假吹」葫蘆絲,這樣回應,網友:是真的會「吹」啊
    藝協主席「假吹」葫蘆絲,這樣回應,網友:是真的會「吹」啊為了保證舞臺效果,很多的歌手在登臺比較嚴肅盛大的舞臺的時候,都會採取假唱對口型的方法,這觀眾也都能夠理解,難免會出現什麼音響問題,或者是歌手的狀態不好,為了維持自己的形象,假唱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 吹好葫蘆絲,最大的捷徑就是重複練習和基本功練習
    現在學習葫蘆絲的人越來越多,但有些學生喜愛吹好聽的樂曲,不注重基本功的練習,往往在吹奏較難的樂曲時華彩部分吹奏速度上不去,不能更好的表現樂曲的風格。這些都與基本功的練習有密切的關係。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盲目的演奏,吹完一遍就過,學生變的應付性對待,沒有考慮自己演奏的好不好,技巧到不到位。
  • 「倒吹」葫蘆絲竟怪他人遞反了樂器:別把良知吹沒了!
    既然頭頂著這麼多藝術領域的光環,同時還得過這麼多藝術獎項,那麼,一位「藝術家」怎麼會連葫蘆絲都不知道怎麼拿?甚至還倒著吹?近日,當事人楊某回應媒體稱,當時是工作人員遞倒了葫蘆絲,她考慮到舞臺離臺下的觀眾很遠,為了保證舞臺效果就將錯就錯。
  • 阿杜說葫蘆絲:盤點學習,吹好葫蘆絲的14個方法與途徑
    第3個方法:樂器的選擇:葫蘆絲最好選擇外觀樸實無華,最好選擇不上漆的,不塗漆的優點是葫蘆裡的水份蒸發的快,葫蘆不容易發黴,對身體無害,簧片不容易生鏽。吹口也應該是竹子或木頭。初學者可以選擇學生樂器,如果你不能得到一個好的樂器。但學生的樂器也應該是音準的,聲音平衡,不太難演奏,容易演奏高音,否則會影響學習的信心和進度。
  • 這幾個小方法,教你吹好葫蘆絲吐音!
    相信每位熱愛音樂的人,都希望自己開心能夠走入美妙的音樂世界,葫蘆絲越來越受歡迎,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現在都是作為學習音樂的入門首選,可是有些人,吹到一段時間就不喜歡了,學著學著覺著就缺少了激情和動力。是什麼原因呢?有些是受外界的打擊,有些是內心的不自信,外在的環境,也會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
  • 葫蘆絲高效的學習方法有哪些?這樣練習的效果會更好!
    以內容帶技巧和加強藝術實踐:在基本功練習中,要注重技巧為內容服務,練習時一定要從作品的內容出發,聚精會神的注意藝術表現,應該避免那種漫不經心、一遍遍過的方式,這樣只會把作品吹油了,達不到實際效果。練習時注意表現內容,不僅能培養藝術表現力,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演奏技藝的提高。
  • 藝協主席倒吹葫蘆絲被指濫竽充數,回應:我會吹!網友神回復亮了
    這樣翻譯其實少了很多細節。比如,南郭先生會不會吹竽呢?或許會而不精,遠達不到宮廷樂師的檔次;或許壓根兒就不會。但無論如何,他知道拿竽的姿勢,也很注意演技。否則眾目睽睽之下,極易露餡。而且,他和周圍吹竽的數百名同事是平級關係,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人揭穿、舉報。
  • 鼻吹葫蘆絲、玩轉保齡球,武漢這位75歲的老人了不得
    「那一年,我患腸癌動手術,十多天不能下地,瘦了8公斤。」王天明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由於病情惡化,醫院曾先後下了三次病危通知,好在最後都挺了過來。「這要感謝單位及家人的關心及照顧,否則我可能活不到今天。」對此,王天明仍心懷感恩。為了擺脫病魔的糾纏,王天明開始積極地鍛鍊身體,保齡球、太極拳、桌球等運動都成為了他的所愛,漸漸地,虛弱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好了。
  • 葫蘆絲很難學?竟然有人在晚會上倒著吹葫蘆絲,網友評論很有意思
    葫蘆絲之所以成為一種大眾的樂器,不僅因為其外形較小容易攜帶,相對於學其他樂器來說,葫蘆絲的難度還是比較低的,對氣息的要求也沒有笛子那麼高,所以學習葫蘆絲並不難,只要把基本的音階掌握熟悉就可以了。但是這麼簡單的樂器,竟然有人在在演出的晚會上假吹,甚至把葫蘆絲拿反了依然吹得很投入。
  • 公園裡有人吹葫蘆絲
    有一棵樹底下椅子上坐著一個人,在吹葫蘆絲。樂聲舒緩悠揚,我竟聽得有些感動了。我以前從沒覺得葫蘆絲這麼好聽。也許是這樣的環境,是此時不用急著去幹什麼事的心情,讓我靜下來聽到了一段好的音樂…,幾個放風箏的人,風箏也都飛得挺高。幾棵高大的月季花樹,滿樹繁花。
  • 藝協主席中秋晚會現場居然倒吹葫蘆絲,被質疑後工作人員這樣解釋
    導語:藝協主席中秋晚會現場居然倒吹葫蘆絲,被質疑後工作人員這樣解釋!最近啊,出現了一個很正常但是又很不正常的事情,正常呢是因為之前有很多人都這樣幹過,不正常呢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很不正常。該藝協主席名叫楊姝榮,在得知此事以後,表示會證明自己會吹葫蘆絲,放話說會上傳一段自己吹葫蘆絲的視頻以證清白。在這裡麻瓜想說啊,就算自證了清白又如何,葫蘆絲拿反已經成了事實,假吹已經被石錘,再發視頻證清白麻瓜覺得意義不大。
  • 那個吹葫蘆絲的資深美女
    這樣的生活既讓自己充實,也為他人帶來快樂,活在當下,我很喜歡。我叫她大姐,雖然我一直這樣稱呼她,可論年齡,其實,她比我大了許多,差不多應該是我父母一輩的人了。記得是在幾年前的秋天,天氣已經涼爽下來。她的聲音很清脆,語速有些快,看得出是個性子比較急的女人,但態度真誠大方,我聽了頓生好感。學了一段時間後,大家慢慢熟悉起來,一問年齡才知道大姐已經70多歲了,大孫子已經工作了。
  • 看了這14條,學習葫蘆絲好處這麼多!
    學樂器好處多,大家都知道,我們總結了學葫蘆絲的人優點,看看你佔哪些吧!1:學葫蘆絲的人儀表美葫蘆絲吹的好的人,每次練習都得一小時以上,多則2-3小時,站著吹,聲情並茂,還要注意表情和肢體,論「站功」,那是相當了得!
  • 怎樣才能把葫蘆絲吹好?
    怎樣練好葫蘆絲?漸強漸弱的控制運用,腹顫音的運用(快慢輕重)等等;(2)手指:手型(放鬆,不可太緊),活指練習(音階),技巧熟練準確(滑音、虛指顫音、打音、疊音、波音(平行波音、上行波音、下行波音)、顫音、叉指疊音、叉指波音、滑後波音等等);(3)舌頭:單吐(硬吐、軟吐),雙吐,三吐,吐音的速度要快準
  • 學習葫蘆絲的十種不良心態
    學習葫蘆絲十種不良心態之二:自尊心太強。怕現眼,怕丟醜,怕被點評,別人只能說好,不能說差。「怕丟醜」是影響進步的大敵,學習演奏早晚要吹給別人聽,「醜媳婦總要見公婆」。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完善、修正的過程,眼前的「獻醜」是為了將來的「有面子」;別人的「幫教」都是用心血換來的寶貴經驗,要懷著感恩的心態欣然接受;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兒、問題是什麼,就無法提高進步。學習葫蘆絲十種不良心態之三:急躁情緒。
  • 美妙的葫蘆絲,孩子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承承學習葫蘆絲是從本學期開始的,這個動向完完全全是由他個人而起,起因源於學校裡的一次音樂課,老師給大家吹了一段美妙的葫蘆絲,承承覺得很好聽,又覺得葫蘆絲這個東西模樣長得很好玩,於是在老師詢問誰想學葫蘆絲的時候,他欣然報了名。
  • 僅需5分鐘,讓中老年人輕鬆知道學葫蘆絲的優缺點!
    我很笨的,手指很就僵硬,氣不夠,這個疑問可能很多成人都有,特別是中老年人,有些想學葫蘆絲的成年人連問都不敢問一下,它說明成年人普遍對學習新事物抱有疑慮,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懷疑。基本的技巧、技能。這些都是具體的散布在各個樂曲之中,不是說會吹幾首,學幾首就能學全的,廣泛的涉獵為好。這要求演奏者對其它樂器都有了解,吹拉彈打唱基本有涉及!
  • 三臺山上的德昂族,聽老爺爺吹葫蘆絲(二)
    後來天神將男子的容貌區分開來,男人們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編成圈將她們套住,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現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時的篾圈發展而來的。走訪的少數民族越多,就會發現那些關於少數民族起源的傳說有很多一樣的地方。
  • 藝協主席倒吹葫蘆絲還理直氣壯,自嘆弗如!
    楊姝榮回應稱,工作人員遞倒了葫蘆絲,發現錯誤後為保證舞臺效果而未改正。對於此次風波,她表示是有人炒作惡意報復。齊齊哈爾市文聯則表示,暫停楊姝榮在文聯組織的演出。藝協主席倒吹葫蘆絲?真所謂「貧窮限制了想像力」,我們想到了「假吹」,也想到了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典故,卻斷然沒有想到這位藝協主席會如此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看人家倒打一耙何等「藝術」,想必不少圍觀者都禁不住為自己的少見多怪而自慚形穢,心中暗暗「喝彩」——幹得漂亮!▲網友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