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它可能與地球形狀類似

2020-12-05 奇點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進入太空時代以來,人類在各種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已經獲得了很多寶貴的資料。我們漸漸認識到太陽系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地球也只是滄海一粟,人類本身更是如塵埃般微不足道。

然而人類的探索欲是無窮的,即便我們已經知道宇宙浩瀚無邊,並且它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人類並不知道這種膨脹是否存在極點,更不知道宇宙是否存在明確的邊界,這依然沒有阻止我們繼續探索下去。

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宇宙存在邊界嗎?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呢?根據「天圓地方」的觀點,宇宙或許也與人們猜測的地球形狀類似,然而麥哲倫環球航行已經打破了人們的幻想。

地球是不規則的球狀,隨著探索範圍的不斷擴展,人們了解到宇宙中絕大部分天體都是類似的形狀。於是有人大膽猜測,宇宙或許不存在邊界,它也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根據奇點大爆炸的說法,宇宙在誕生之初就均勻地向外膨脹,目前它的直徑已經有920億光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範圍同樣會隨之增加,人類的探索也將更加困難。如果我們沒有在一定時間內實現光速飛行,或者沒有找到更加快速的方法進行星際穿越,或許在人類文明的有生之年,都無法解開這個謎團。

有科學家認為,我們目前可以藉助威爾金斯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來對宇宙的形狀進行探索,通過捕捉宇宙最早的跡象來還原它的初始形狀,隨後藉助各種資料來模擬宇宙的演化,從而得出宇宙的形狀。

這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證明,於是有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將光線射向已知的宇宙邊緣地區,並且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最後計算它的角度。

如果宇宙接近平面,三角形的角度同樣會接近180度;如果宇宙是一個球狀,角度將會大於180度,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可行之處。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已知宇宙邊緣仍然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即便得出結論是平面,也可能由於彎曲的弧度細微而出現偏差。

關於宇宙的問題總會影響到人們的判斷,所以科學家們還需要更加謹慎地研究。因為稍有不慎就會顛覆人們的宇宙觀,為了更好地探索周圍的一切,我們需要十分嚴謹的科學態度,只有不斷鑽研,才能獲得準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宇宙又是什麼形狀,科學家終於揭開了它的面紗
    當人類走出地球,看到廣闊的宇宙時,我們都感嘆宇宙真的是一個神奇而神秘的存在。科學家們一直想解開宇宙的終極之謎,並了解宇宙是什麼。它是如何誕生的?至於宇宙的起源,現代科學認為它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異爆炸。大爆炸之後,宇宙誕生了,同時開始向外迅速膨脹。在宇宙膨脹的過程中,各種天體和物質開始出現。
  • 四大被騙好久的宇宙常識,地球形狀是梨形?火星人臉到底是什麼?
    四大被騙慘的宇宙常識,地球形狀是梨形?火星人臉到底是什麼?文/濤聲依舊四大被騙好久的宇宙常識,地球形狀是梨形?火星人臉到底是什麼?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也是處在宇宙之中,從真正的科學發展以來,我們都一直以來都在對宇宙進行著很多的探索,因此我們也得到了很多的宇宙知識,這些知識逐漸的成為了一種常識,可是隨著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接觸信息的途徑也是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有些常識卻變成了錯誤,很多常識其實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很多網友也是直呼被騙的好慘。
  • 宇宙是什麼形狀?宇宙長城和宇宙空洞又是指什麼?
    宇宙浩瀚無垠,隱藏人類想要探索的究極問題,很少有人會放棄一窺宇宙真實面目的機會,那麼人類身處其中的宇宙是什麼形狀的?宇宙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樣的?宇宙中的萬千星辰分布並不均勻,各超星系團所形成的的泡沫結構被稱為宇宙中的萬裡長城,在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地方就有規模龐大的宇宙長城,據估算其長約5億光年.如果泡沫結構疏鬆則被稱為宇宙空洞.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一次衛星觀測的推論,證明了古人是對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看到的網上那些宇宙的照片都不是真實的宇宙,對於宇宙的樣子,其實我們也一直都在探索,它的形狀我們更是無從探索,畢竟跟宇宙比較起來,我們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就算現在科學家能看到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但那對於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一次衛星觀測的推論,證明了古人是對的?
  •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是一個封閉的三維球體
    人類在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只知道這個世界很大,但是具體達到什麼程度卻不得而知。而在地球上,任何物體都有形狀,有方圓,有圓形還有其它的不規則形等。既然世界任何物質都有形狀,那麼由它們組成的地球自然也是有形狀的,可是對於古人來說,是完全不知道地球是什麼形狀的,身處地球之中,我們也很難真正看清地球到底長什麼樣。只有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真正知道了地球的形狀:一個封閉式的三維球體。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會是球形嗎?科學家用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事實上,在人類沒有真正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基本無法真正弄明白地球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一個什麼形狀?可是古人的智慧是不能小瞧的,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就認為「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也就是說地球應該是一個球形,而宇宙應該也是一個球形。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在公元前500年的時候同樣也提出了地球是圓球形的說法。
  • 黑洞是什麼形狀的?
    黑洞通常也被認為是一個球體,其實這是以它的視界體積來說的,也就是光在黑洞周圍無法逃脫黑洞引力的邊界,由於黑洞也有著引力的各向均衡性,因此它的視界體積也被認為是一個球體,然而如果以黑洞實體來說的話,我們是說不清它到底是個什麼形狀的。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為何愛因斯坦說我們看到的全是假象?
    按照科學家們的介紹,自從誕生後,宇宙始終都處於不斷成長膨脹的階段,如今宇宙中的各類天體更是多到數也數不清,那麼,宇宙究竟是我們潛意識裡的一個圓形,還是其它我們想不到的形狀呢?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推測的!
  • 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NASA公布結果,原來這麼醜!
    地球到底是什麼形狀的?NASA公布結果,原來這麼醜!在太陽系當中,地球是唯一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也是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知道的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在這顆星球上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生命,是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離開了地球,沒有生命可以生存下去,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雖然科學家們發現其他的星球上有存在生命的蹤跡,但也只是一些痕跡而已,或許在這裡真的曾經孕育出過輝煌的文明,可惜隨著歷史的變遷,它們都已經被淹沒。
  •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有限無邊」,是否正確?
    宇宙是一個不斷膨脹的時空, 在人類的認知和理解中,宇宙的概念在不斷的變化,從地球到太陽系,再從太陽繫到銀河系,人類認知中的宇宙空間在不斷的膨脹和擴大,那麼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其實對於每位普通人來說,都很難切身體會到地球是圓的,只有在乘坐飛機或者在大海上航行時,視野沒有任何阻礙後,才能直觀地感受到腳下的大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坦。面對地球人類還存在這麼多的疑惑,想要找出宇宙的形狀,可能嗎?
  • 你認為整個宇宙是什麼形狀呢?球體?還是扁平體?或者其他形狀!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宇宙是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一切,所以我們不能站在它外面看它的形狀是像一個球,還是薯片,或者完全是別的什麼東西。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宇宙學家們不想搞清楚這個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儘管它迫使我們擴展我們思考形狀的方式。
  • 浩瀚的宇宙到底是是不是圓形球體的,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
    而如此浩瀚的宇宙到底是一個怎樣 形狀,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圓形球體吧,可是現在隨著空間三維特性來說這個問題其實答案是很多的,下面咱們就來了解一下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宇宙的形狀其實主要是受限於自己所誕生過程中的條件約束,宇宙的每一部分還有每一次的變遷,以及內部相互的作用互動等等才最終讓我們看到了現在的宇宙形態,那麼具體要怎麼看宇宙的形狀呢,讓我們先來拿掉一個維度,就像是宇宙存在於一個二維的表面,會是一個什麼具體的形態,一般來說二維最形象的就是平面紙張這樣的,將這張紙捲起來就成為了一個圓柱體,然後我們從一側離開從另一側進入不過這仍然是一個平坦的表面。
  • 宇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呢?
    「比鄰星b」和地球相距4.3光年,即使最快的速度光速到達那裡也需要4年多的時間,兩個學生是如何傳紙條的呢?這個問題可以推廣到整個宇宙,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勻的,說明這些地方進行了信息的交流,就像兩個學生傳紙條一樣,但是宇宙又是如此之大,即使是最快的光也不可能跑得完,那麼相隔數百億光年的兩個地方是怎樣完成信息交流的呢?換句話說,宇宙如何進行超光速的信息交流,這就是所謂的「視界問題」。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霍金曾給出過結論,看完漲知識了
    四方上下為宇,古往今來曰宙,這是中國古代人們對宇宙的結論,最初的時候,人們的目光並沒有涉及到整個宇宙,所以只能對腳底下的地球進行推測,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但隨著後代物理學的不斷進展,我們都知道這個觀點其實並不正確,我們的腳下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上方的天空,只是地球的大氣層。
  • 霍金:宇宙的形狀可能是難以置信的幾何圖形
    霍金日前在劍橋大學表示,根據一項研究成果我們宇宙的形狀可能是一種難以置信的幾何圖形,更接近於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如同荷蘭著名藝術家摩裡茨?科奈裡斯?埃舍爾創作的圖形一樣匪夷所思,這一發現可能會讓埃舍爾的藝術迷十分喜悅。但是霍金的研究團隊認為關於宇宙形狀的研究發現以弦理論為依據,而該理論目前仍然還處於假設之中,並未被完全驗證。
  • 地球的形狀是什麼?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
    地球的形狀是什麼?美國宇航局傳回照片,顛覆以往認知!地球是人類認知中唯一一顆擁有生命的星球,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周圍有很多的保護星,曾經有隕石向地球衝擊時,被木星的引力吸了過去,如果不是木星的保護,或許地球早就毀滅了,有人一直堅信宇宙中有其他文明的存在。隨著宇宙億萬年的演變,或許那些史前文明都已化作塵土,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 我們如何知道宇宙的形狀和大小?
    它的空間曲率是怎樣的(形狀)?未來我們能否觀察到更廣闊的宇宙?我們今天就來說下著幾個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比較寬泛,但每一個問題我們今天都會找到答案。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以上幾個問題,讓我們先轉向我們最熟悉的地球,先看一下我們是如何測量地球的大小的?
  • 為何宇宙中的星球,都是球形的?到底有沒有其他形狀的星球呢?
    主要是圍繞著一個主題:我們所處的星球的形狀是什麼?那時有說正方形的、圓形的、六邊形的等等。其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天圓地方!由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這個觀點,影響了幾個世紀人們的觀念。直到1519年,麥哲倫帶領船隊實現了一次世界之旅,才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 宇宙真實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仰望星空,我們通常能看到滿天的繁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眼見為實,它們的形狀在人類的長期觀測中都是球狀物,雖然本質上如太陽系,銀河系或其它星系,甚至是黑洞,其形狀都傾向於扁平的圓盤。這些都是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自然體現,那麼對於廣袤的宇宙,它的形狀會不會也是這樣的呢?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從外部視角看整個宇宙,它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於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也很疑惑?
  • 是什麼影響它的形狀?
    【博科園-科學科普-留言評論或建議有驚喜哦~( ^_^)】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由引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形成的的少數天體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絕大多數的脈衝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脈衝星,中子星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