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進入太空時代以來,人類在各種先進技術的支持下已經獲得了很多寶貴的資料。我們漸漸認識到太陽系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地球也只是滄海一粟,人類本身更是如塵埃般微不足道。
然而人類的探索欲是無窮的,即便我們已經知道宇宙浩瀚無邊,並且它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人類並不知道這種膨脹是否存在極點,更不知道宇宙是否存在明確的邊界,這依然沒有阻止我們繼續探索下去。
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類似的問題,宇宙存在邊界嗎?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呢?根據「天圓地方」的觀點,宇宙或許也與人們猜測的地球形狀類似,然而麥哲倫環球航行已經打破了人們的幻想。
地球是不規則的球狀,隨著探索範圍的不斷擴展,人們了解到宇宙中絕大部分天體都是類似的形狀。於是有人大膽猜測,宇宙或許不存在邊界,它也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根據奇點大爆炸的說法,宇宙在誕生之初就均勻地向外膨脹,目前它的直徑已經有920億光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範圍同樣會隨之增加,人類的探索也將更加困難。如果我們沒有在一定時間內實現光速飛行,或者沒有找到更加快速的方法進行星際穿越,或許在人類文明的有生之年,都無法解開這個謎團。
有科學家認為,我們目前可以藉助威爾金斯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來對宇宙的形狀進行探索,通過捕捉宇宙最早的跡象來還原它的初始形狀,隨後藉助各種資料來模擬宇宙的演化,從而得出宇宙的形狀。
這同樣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證明,於是有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將光線射向已知的宇宙邊緣地區,並且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最後計算它的角度。
如果宇宙接近平面,三角形的角度同樣會接近180度;如果宇宙是一個球狀,角度將會大於180度,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可行之處。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已知宇宙邊緣仍然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即便得出結論是平面,也可能由於彎曲的弧度細微而出現偏差。
關於宇宙的問題總會影響到人們的判斷,所以科學家們還需要更加謹慎地研究。因為稍有不慎就會顛覆人們的宇宙觀,為了更好地探索周圍的一切,我們需要十分嚴謹的科學態度,只有不斷鑽研,才能獲得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