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狀元墳
某個時候,徐家莊有一名秀才叫徐志。
徐志年少為孤,聰穎好學,寒窗苦讀。飽讀四書五經,博覽詩詞歌賦,能出口成章,善指物為詩。方圓五十裡內提到讀書人時,首推徐志,認為他遲早金榜題名。
鄉裡的書生們,對徐志羨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崇拜者亦有之。
天妒英才,就在徐志準備進省城參加鄉試那年,突然病倒了,臥床不起。
先前,鄉紳們指望徐志有朝一日金榜題名、榮歸故裡,皆慷慨資助。如今見他奄奄一息,料想資助好比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紛紛斷了接濟。
徐志躺在病床上,想起可憐的身世,悲從心來,整日「嗚呼哀哉」不絕於口。
趕考日子臨近,鄉裡書生們紛紛啟程赴省城。徐志不堪落寞,起身爬到村口,倚靠一棵梨樹,眼饞地看著趕考人。
饑寒交迫,貧病交加,徐志看著眾秀才魚貫而過,自己卻不久於人世,淚眼婆娑。
眾秀才平時大多嫉妒徐志才華,此時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好比自己多了一個機會,皆志得意滿。秀才十有八九對徐志出言不遜,冷嘲熱諷。
徐志倚在村口半天,閱盡世間炎涼,黃昏時分步入彌留。
這時,路上走來一個書生,是鄰村的宋揚。
宋揚出身農門,雖勤學好問,奈何天資一般,但為人忠厚。
宋揚看見徐志奄奄一息,趕緊把乾糧拿出來餵他。徐志婉謝了,說:「你口糧不多,還是留著路上吃吧,我行將就木了。」
宋揚見徐志衣著單薄,臉色凍得發紫,便給他披了一件厚衣服。
迴光返照之際,徐志還能感到人間溫暖,凹陷的眼睛裡湧出最後一滴熱淚。
「此次進京趕考,你一定會金榜題名的!」徐志拍了拍宋揚的肩膀,溘然長逝。
宋揚知道自己肚子裡墨水的深淺,金榜題名不過是痴人說夢。由於手頭沒有挖坑傢伙,加上急著趕路,他拿幾根樹枝蓋住徐志後,匆匆離去。
臨走前,宋揚在徐志身旁留了一張字條,大意是懇請鄉親們把徐志葬了。
話說徐家莊人得知徐志病死路口的消息後,全村竟沒有一個人去看一眼。他們認為這事不吉利,皆避而遠之。
可憐徐志的屍體就倚在村口的梨樹下,任由霜染露裹。
次日天亮,徐志的屍體卻不翼而飛了。
原來,宋揚離開徐家莊後,越想越覺得自己薄情寡義,眼看路有死者卻不能出手埋葬,連夜買了鐵鍁和鏟子,趕回來想把徐志的屍首葬了。
「大丈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死不埋跟畜生有何分別?」宋揚心想,就算自己錯過了趕考時間,就算自己金榜題名,人都做不好怎能做好官?
當宋揚趕到徐家莊村口的梨樹下時,驚呆了:夜色下,一大群黑壓壓的螞蟻正在搬泥埋葬徐志的屍首。
宋揚本想動手搬泥,但想到螞蟻搬泥葬人可能是天意,不敢驚擾,他在徐志屍首前叩拜了三下,又匆匆趕路了。
由於耽誤了行程,宋揚原本是不能入場考試的。巡考官在考場門口將他攔下,但聽他講述路上奇遇,加上他樣貌忠厚,不像說謊的人,特許他入場。
路見死者,才識平庸,最後時刻入場,宋揚不敢對此次考試抱著多大的希望。
當考官發下考卷,他掃了一眼考題,眼睛卻亮了,仿佛醍醐灌頂似的,下筆如有神。
一路上的奇遇讓宋揚文思如泉湧,洋洋灑灑,旁徵博引,人倫道義充斥其間,堪稱宋揚作文史上之最佳。
放榜時,宋揚果然金榜題名,是整個徐家莊方圓五十裡內唯一中舉的人。
回家路過徐志墳前時,宋揚特意買了祭品叩拜,還燒了紙錢,點上檀香,並立了一塊碑文,上書「狀元墳」。
宋揚昔日默默無聞,如今突然金榜題名,鄉親們疑惑不解,紛紛前來取經。聽說了宋揚奇遇,皆唏噓不已。從此,讀書人趕考都會到徐志墳前虔誠燒香祭拜,祈求中榜,習俗延續至今不絕。
說來也巧,徐家莊方圓五十裡內的村莊走出不少大學生,唯獨徐家莊屈指可數。人們都說那是徐家莊人不愛才、不惜才的報應。
2、強盜墳
弄懷屯附近有一座山脈,遠遠望去很陡峭。人若爬到半山腰,卻發現那裡有一塊平地,左右兩邊的山脈緊挨過來,形似一把椅子。兩邊山谷各有一處泉眼,泉水叮咚,四季不絕。
一天,一個風水先生雲遊到弄懷屯,看到那個地方後,嘖嘖驚嘆:「真是個風水寶地,好比一張官帽椅!」
當他興衝衝地趕到那裡時,卻垂頭喪氣了,因為那裡已經被人葬墳。只是,那座墳雖佔著寶地,卻大煞風景——明明前方是一片開闊地,墓碑卻朝後開。
「地理先生怎能如此有眼無珠?隨便朝前方定個墓碑朝向,墓主的子孫後代也非富即貴。」風水先生嘆息不已。他不知道這墓中葬的是什麼人,死後還要受這麼大的罪。
碰巧,附近山上有一個弄懷屯的老人在放牛。風水先生越想越疑惑,便過去討教。
老漢聽了風水先生的問題,淡淡道:「這座墓的主人說來話長了,並非後人眼瞎,實在是墓裡的人不能坐這樣的寶地啊!」
風水先生聽了,好奇心切,纏著老漢尋根究底。
原來,墓裡的人叫阿堅,生前是一名令人聞風喪膽的江湖大盜。
阿堅自幼是個孤兒,長年食不果腹,八九歲時便到處流浪。一次,難忍飢餓的阿堅在街上偷了一個賣藝人的錢袋。
賣藝人行走江湖多年,自詡身手不凡,可慣偷阿堅從小跑出了速度,賣藝人費了半天功夫才攆到阿堅。
「累死老子了,看我不打死你!」賣藝人揪住阿堅的衣領,揚起大手就要扇耳光。
阿堅嚇得跪地討饒,說我願意拜你為師,今後跟你行走江湖賣藝,伺候你飲食起居。
賣藝人聽了,心想這小子手敏腳捷,如果能好好調教,一定可以替自己做很多事,便饒恕他。
得知阿堅從小偷雞摸狗,賣藝人說:「我教你一些拳腳功夫吧,今後你去偷,我來放風。」
經過調教,阿堅13歲時形似猴子,敏如壁虎。三米高牆,轉眼就翻過去了。任憑你門戶緊閉,阿堅來去自如,猶入無人之境。
阿堅所到之處,居民的財帛無處藏身。阿堅20歲時,身強體壯,武功高強,一般人四五個也不是對手,村民連呼阿堅是災星。
賣藝人死後,阿堅回到家鄉,他沒有侵擾鄉民,卻在弄懷屯附近山坳設伏打劫路人。官府曾經派兵圍捕,奈何山高林密,屢次追兇未果。
這年,官府忍無可忍,便派出幾名武功高強的官兵裝扮成過路商人引誘阿堅。
阿堅不知是計,又跳出來作案時,差點被逮到。幸好他熟門熟路,最終逃到村莊對面的一座山崗藏身。官兵仗著人多勢眾,窮追不捨。
就在阿堅感嘆自己難逃法網,準備舉刀自殺時,看到前面有一處草叢,便嗖地鑽進去躲起來。
仿佛有神助似的,官兵搜捕了半天,楞是摸不到阿堅的藏身地。最後,官兵決定放火燒山,想一把火燒死阿堅了之。
令人稱奇的是,當火龍快吞噬到阿堅的藏身處時,天空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阿堅死裡逃生,決定金盆洗手。沒多久,元氣大傷的他在一場大病後一命嗚呼了。
臨死前,阿堅把兒女們叫到床前叮囑:「我死後,你們將我的屍骨葬在當年躲避官兵的地方,那裡曾經保住我的性命……否則做鬼也不會饒恕你們!」
兒女們遵從了阿堅的遺願,過後找到那處草叢,經過清理,才發現那裡是一塊風水寶地。
由於阿堅聲名狼藉,本地的風水先生都不願出面主持他的葬禮,兒女們只好高價請來一個外地的風水先生。
阿堅下葬當天,風水先生看著風水寶地驚嘆:「誰能坐擁此寶地,子孫後代一定青出於藍!」
可當風水先生得知墓主阿堅生前是一個江洋大盜時,為難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你們想重蹈父輩的後轍嗎?」
阿堅的兒女們聽了,嚇得面如土色。阿堅在世時,一家人被他攪得雞飛狗跳,他們絕不想重蹈父親的覆轍。只是,金壇已經下葬,按照習俗不能再拎起來。
就在阿堅的家屬無所適從時,風水先生說:「我倒有一計,將墓碑朝後開,如此一來,墳裡的鬼『開門見山』,走不遠,也就不能遺害後人了。」
阿堅的兒女們別無他法,只好遵從風水先生的建議,硬生生地把父親的墓碑朝後扭轉,好比一個活人被扭折了脖子。
說來也怪,阿堅的後輩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沒有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盜,也沒有聲名顯赫的達官貴人。
「原來是德不配位。阿堅生前威風,死後受罪,也是活該!」風水先生拋下一句感慨,飄然而去。